5.1《法不可违》(课件26张PPT+2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法不可违》(课件26张PPT+2个视频)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上一学期,我们学习了法律的起源、性质、以及我国法律的特征等内容。
这一学期,我们在学习了一般的规则与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走进法律,学习法律。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本学期法律那些事的第一节——法不可违。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一节
法不可违
人的一生中会接触到哪些法律?
这些法律发挥了什么作用?
它是一种行为规范
它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给人的行为提供一种标准或方向。
它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指引
作用
评价
作用
知识点1:法律的作用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无论谁违法都要受法律的惩罚。法不可违,是我们的行为底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反腐力
度,“老虎”“苍蝇”一起打。近
年来,我国展开了“天网行动”,
向外逃贪官发出“红色通缉令”。
一个“酷”男孩
一幢“危险”的楼
一个“酷”男孩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酷”男孩骑着自行车急忙赶往体育馆看比赛,只见他一个加速度穿过路口完全无视红灯的存在,这样连续穿过两个红灯路口,终于到达比赛场馆。比赛开始后不久,他因不满对方球员的表现,连续吹口哨、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并用笔在纸上书写侮辱性的标语展示。
1、他的行为“酷”吗?
他的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违反了法律、法规的规定,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知识点2)
2、这是哪种违法行为?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相关链接:生活中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就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例如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妨害社会管理,且具有社会危害性。
扰乱交通秩
序与公共场
所秩序
闯红灯、吹口哨、向场内投掷水瓶,展示侮辱性标语。
行政违
法行为
侵犯了其
他人的权

法律链接
行政处分:警告、记过、
记大过、降级、撤职、
开除等。
行政处罚:警告、罚款、
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
一幢“危险”的楼
相关链接:民法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1、结合视频,你认为这是哪种违法行为?
侵犯了小女孩的健康权
未造成严重后果
(颅骨未有明显损伤)
民事违
法行为
投掷饮料瓶
民事权利
人身权: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
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
财产权:物权、债权、知识产权、
继承权、股权等。
合同义务
例如:未按约定履行租房合同,网购过程中未
按约定按时发货等
2、你认为谁应该对此负责?负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第十章1254条规定:“禁止从建筑物抛掷物品。从建筑物抛掷物品或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伤的,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可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由可能加害的建筑使用人给予补偿。此外,物业服务公司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规定情形的发生;未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应当依法承担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
法律链接
民事责任
停止伤害、消除危险、
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
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赔礼道歉等。以及法律所规定的其他惩罚性赔款
为什么都是高空抛物案件,这起案件中法官判其承
担刑事责任?
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旦一般违法行为造成了恶劣的后果就成了犯罪,将会受到最严厉的惩罚。
观看完两则关于高空抛物的视频,同学
们有什么感想吗?
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违反民法
行政违法行为:违反行政法
刑事违法行为:违反刑法
知识点3:违法行为的种类
合作探究
小组任务:
1、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之间的异同。
2、以讨论小组为单位,自行设计
图表将异同展现出来。
?
不同
相同
违反的法律
承担的法律责任
社会危害程度
民事违法行为
民事法律法规
民事责任
相对轻微
都是违法行为,
都对社会有危害,都需要负法律责任。
行政违法行为
行政法律法规
行政制裁
(行政处分、
行政处罚)
相对轻微
刑事违法行为
刑事法律法规
刑罚处罚
最严重
知识点4:三种违法行为的异同
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
行政违法行为
学以致用
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
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为牟取非法利益,收购走私入
境的马来穿山甲(一类濒危野生动物)
刑事违法行为
照相馆没有经过他人同意,将其照片
复印于宣传册上,以招揽顾客。
民事违法行为
教师寄语
法律是根高压线,谁碰上它谁触电;
法律是个守护神,惩处违法护好人。
我们要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护法,让法治观念象大树一样扎根于我们的内心,只有大家都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社会才能更加文明和谐。
学习了本节课的知识,我们在自己的日常
生活中,该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呢?请同学们
将自己的认识与建议书写出来。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分享。
课后作业
1.
下列属于违法行为的是


①小东参与抢劫他人财物
②小哲经常参与赌博、寻衅滋事、打架斗殴
③小青周末没有参加社区的献爱心活动
④小江多次拨打119谎报火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2.
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下列对法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②法律无所不能,能告诉你想知道的一切 
③法律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④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B
3.
如图所示是几个同学对违法与犯罪关系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
( 
 )
C
4.
下列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处罚的行政违法行为的是
(
)
A.
谎报险情
B.
深夜在小区高唱卡拉OK
C.
破坏铁路封闭网
D.
未经他人同意使用其照片用作广告宣传
5.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从事的最普遍的活动是民事活动。下列对于民事活动相关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民事活动由民法来规范
B.
购置财产、订立合同、劳动就业等都属于民事活动
C.
民事权利是指公民的财产权
D.
民法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
D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