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制取氧气》学案 一)、氧气的性质 1.氧气的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 。收集氧气可以用 法或 法。 氧气的化学性质。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 反应的表示式是 铁丝在空气里 燃烧,在氧气中 燃烧,明显现象是: 、 ;反应的表示式是 3)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是 ,反应的表示式是 以上物质在空气里燃烧没有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由此可见氧气具有 性 ;许多物质在点燃或加热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说明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 的气体 3、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 (这里的“氧”既指氧气,又指含氧的其他物质)。 二)、制取氧气 1.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反应表示式: ; MnO2在该反应中作 ,其 和 在反应前后不变,其作用是改变 。 2.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表示式: ; 3.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表示式: ; 4.分解反应: 分解反应可表示为A→B+C+……(简称“ 变多”)。 5.工业上制取氧气是以 为原料,原理是 三)、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1.燃烧: ; 燃烧与缓慢氧化、自燃的共同点是: ; 不同点是: ; 2.燃烧的条件:(1) (2) (3) 3.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 (2) (3) 二、展示分享 三、典例分析: 例1 ,将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如图方式放置(固定装置略去),并将燃着的木条伸到瓶底,发现木条复燃,且在甲瓶中燃烧比在乙瓶中剧烈.由此可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根据下列制取氧气的装置图回答问题。 (1) 写出仪器①、②的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2) 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你认为其中相对较好的是________,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氧气的方法是,将____ 的小木条放在_________,若木条 _____,说明已满 (4)小白同学在制取氧气过程中,她收集一瓶氧气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则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即将结束时,应先______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_ 例3, 实验室用氯酸钾固体或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都需要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都不变 C催化剂不能使水变成汽油 D.有一部分化学反应不需要催化剂 例4, 燃烧和灭火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把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就能灭火 B.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 C.只要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D.只有在点燃或加热时可燃物才能燃烧 四,巩固提升: 1,结合下列图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a ;b 。 (2)实验室中,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来进行实验,发生装置可选用 (填标号);加入药品前,应首先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在装配时试管内少放了一团棉花会出现的现象是 (请写出一点)。 (3)如果用H2O2分解来制取氧气,制气装置选用的仪器 (填序号);其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装置中所加固体试剂的名称 ,该固体在该反应中起 作用。 (4) 按图F作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你观察到的现象有 (只答一条),其相关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为: 。 做该实验时将木炭从上而下慢慢深入集气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兴趣小组话动中,同学们按图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因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危害人体健康大家对实验装置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2装置进行实验。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现象 解释 a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 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 b试管中红磷、热水中白磷都没有燃烧的原因是① ; ② 。 【反思与评价】 (1)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优点是 。 (2)小林同学指出图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