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统测 历史与社会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是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如果要考察“来自元谋”且能“直立行走”的远古人类,应该去( ) A.陕西省 B.云南省 C.浙江省 D.北京市 2.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用火烧烤食物、御寒、照明、驱兽。最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 ) A.?遗址中发现的灰烬、烧石和烧骨??? B.?《韩非子》关于远古时代的记述 C.?《山海经》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D.?历史研究学者的推测和论述文章 3.中央电视台播放了有关我国古代科技的公益广告,片中,袁隆平院士动情地说:“我们国家从六千年前就开始种植水稻。”袁隆平院士的结论来源于我国发现了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类文化遗址。该遗址所在地区是( ) A.长江中下游 B.长江上游 C.黄河中游 D.珠江流域 4.下列人物中,具有“部落联盟首领”与“奴隶制国家国王”双重身份的是( ) 5.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农耕文明 B.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 C.神话传说 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 6.人人都说“故土难离”,但是商朝前期却几次迁都。将都城迁到殷,使商朝的统治稳定下来的国王是( ) A.商汤 B.盘庚 C.伊尹 D.武丁 7.如图形象地反映了春秋时期的一种社会现象。对该图解读最准确的是( ) 344043053340A.分封制已彻底瓦解 B.兼并战争连绵不断 C.诸侯完全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D.周王室衰微,统治力大大降低 8.如图是某电影院正在上映的一部历史纪录片,其中会在影片中出现的人物是( ) 142113020955 ①齐桓公 ②楚庄王 ③晋文公 ④秦王嬴政 ⑤秦穆公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9.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③① 10.诗人岑参在《石犀》诗中说:“江水初荡潏(yù),蜀人几为鱼……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李太守”的主要贡献是( ) A.?治理黄河?? B.?修筑都江堰? C.?奖励耕战 ?D.?发明水排 11.小明的期中考试考砸了,爸爸却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了,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爸爸的说法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 ) A. 道家?? ? B.?法家? ?C.?墨家?? D.?儒家 12.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本质上体现了( ) A.思想控制的加强? B.法家学说的衰落?? C.儒家学说的流行??D.中央集权的削弱 13.秦统一全国后,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这说明秦朝( ) A.延续分封制度 B.增强地方势力 C.恢复社会经济 D.实行中央集权 14.某历史兴趣小组在课外探究活动中收集到以下历史典故。这些典故反映的史实是( ) 历史典故 原文出处 揭竿而起 “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过秦论》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陈涉世家》 A.国人暴动 B.陈胜、吴广起义 C.黄巾起义 D.刘邦、项羽起义 15. “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文中“推恩之令”在当时的最大作用是( ) A.废除了郡县制 B.促成了“文景之治” C.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D.巩固了大一统局面 16.西安碑林博物馆有一石碑上刻有“皇帝立国……灭六暴强……壹家天下”等字。该内容称颂的皇帝是( ) A.?周武王???? B.?齐桓公?? C.?秦始皇??? D.?秦穆公 17.唐朝诗人胡曾在《咏史诗·长城》中写道:“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诗中“防胡万里城”的起止点是( ) A.西起咸阳,东到辽东 B.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C.西起阳关,东到山海关 D.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 18.西汉初,贾谊向文帝上《治安策》,“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后来,汉武帝“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要措施是( ) A.?行推恩?? ??B.?设刺史? ?C.?推察举??? D.?分郡县 19.《盐铁论》一书中提到,汉武帝时实行币制的彻底改革,集中货市发行权,禁止各地方政府铸钱,同时把盐铁经营权也收归中央。这些政策最直接的影响是( ) A.?有利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人? B.?成为大一统思想的精神支柱 C.?保障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稳定??? ?D.?防止诸侯王和豪强地主势力过大 500888026924020.货币制度的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史上的大事,下图中的货币是由中央政府统一铸造的,它始于( ) A.秦朝 B.隋朝 C.西汉 D.东汉 二、非选择题(60分) 9798055467352693035287020北京人遗址 北京人遗址 21.我国古人类的遗址从南到北分布很广,阅读《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回答问题。(14分) 1254760175895元谋人遗址 元谋人遗址 (1)图中字母A、B、C、D分别代表四处古人类遗址,请分别写出C、D它们代表的名字。它们分属哪一大河流域?(4分) (2)在图中四处古人类遗址中,哪些属于原始农耕时期?它们在生产、生活上有什么相同点?(6分) (3)请结合所学知识,按时间先后排列四处古人类遗址。(4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材料二:“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五帝本纪》 (1)材料一中的“轩辕”指哪位历史人物?他与炎帝共同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2分) (2)材料一中“平定蚩尤乱”的战役是什么?这一战役的交战双方是谁? (4分) (3)材料二反映的是一种什么制度? 这种制度后来被什么制度所取代?被取代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6分) 23.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0分) (1)请分别写出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东和最南的诸侯国的名称(2分) (2)据图及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特征。(4分) (3)最后完成“扫六合”的是哪个诸侯国?这个诸侯国能够“扫六合”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2分) (4)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到公元前221年,实现了“四海一”。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2分)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进入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某校七年级学生开展题为“先秦诸子百家”的探究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12分) 【图说历史】 83693048895 墨子 孟子 庄子 韩非 (1)图中以这几个人物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在中国古代思想界掀起了一次解放风潮,它是什么?这一局面的出现有什么影响?(5分) 【理解学习】 (2)历史活动课上,四位同学在表演“诸子百家”论治国的短剧时,说了下列台词,请在横线上写出这四句台词的代表人物。(4分) A.“民贵君轻,仁政于民”: B.“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C.“爱人如己,崇尚和平”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学以致用】 (3)在你所在的班上,有同学乱丢垃圾,造成班级卫生状况糟糕。面对这种情况,你会运用“诸子百家”中哪家学派的思想来教育他,帮助他改掉乱扔垃圾的坏习惯?请说说你的具体做法。(3分)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史学家顾史学家顾颉刚说:“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引诱。 材料二:(西汉初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四匹毛色相同的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1)材料一中提到的“不要人民读书”是指什么事?其中“只读一种书”的措施有什么意义?(4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当时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2分) (3)西汉初期,统治者实施什么政策?出现了哪一治世局面?(4分) 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 七年级月考社会答案 一:选择题: BAADA BDACB AADBD CBAAC 二:非选择题 21. (1)C:河姆渡遗址;长江流域 D:半坡遗址;黄河流域 (1空1分) (2)C;D;(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 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会建造房屋;建立农业聚落;过着定居生活;从事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任选4点4分) (3)B A C D 22. (1)黄帝;人文初祖(1空1分) (2)涿鹿之战(2分);炎黄部落与蚩尤部落(2分) (3)禅让制;世袭制;禹传位给启;(1空2分) 23. (1)齐国;楚国(2分) (2)政治: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国掀起变法运动 经济: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生产发展 文化:出现了百家争鸣 社会: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新兴地主和个体农民(任选2点4分) (3)秦国;(1分) 商鞅变法:(1分) (4)由分裂走向统一(2分) 24. (1)百家争鸣(1分);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4分) (2)孟子;庄子;墨子;韩非(4分) (3)比如儒家(1分);用仁的思想去感化他,慢慢说教(2分) 法家(1分),用法的思想去教育他,班规校规教育(言之有理即可)(2分) 25. (1)焚书坑儒;(2分) 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2分) (2)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2分) (3)休养生息(2分);文景之治(2分) (4)统治者要以民为本;(言之有理即可)(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