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共筑生命家园 课件 (共29张PPT+3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 共筑生命家园 课件 (共29张PPT+3视频)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观看视频,谈感受。
结合视频,谈谈你对建设美丽中国,共筑生命家园的启示。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第二框
共筑生命家园
本节内容思维导图:
共筑生命家园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
绿色发展道路
1、人与自然的关系
2、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态度
1、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2、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3、走绿色发展道路的价值取向、行为选择和制度建设
4、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
3、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自主学习P81-P88,思考问题:
1.
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81-82)
2.
★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P83-84)
3.
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P85-87)
4.
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5.
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是怎样的?(P87)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第二框
共筑生命家园
关系: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
名言赏析
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
杀鸡取卵
恩格斯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恩格斯
思考:以上名言对你有何启示?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呢?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互依存,共荣共生。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总有人想征服自然,做自然的主人。然而……
沿海城市被淹
极端天气频繁
火灾
史前病毒释放
地震
生态系统破坏
课堂笔记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做出的智慧选择。
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只是自然的一部分。
③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④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探究与分享
P82
阅读探究与分享,思考下列问题。
材料:空气污染最典型的事件是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5天夺走4000多条人命。过后的两个月中,又陆续有8000多人死亡。
1.请你分析造成这场灾难的原因。
2.伦敦治理空气污染的历史经验对我们今天治理雾霾有什么启发?
1.表面上是天灾,实际上是人祸,是燃煤采暖、燃煤发电所产生污染物蓄积所致。根本原因是人类缺乏环保意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2.启发: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个牧场的牧民有两种做法,一是适当的控制自己的牲畜头数,尽量与牧场的承载力相适应;二是尽可能多的增加自己的牲畜头数……
假如你是牧民你会作出怎样的选择?
(1)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因为过度开采矿物造成的地面损毁
塌陷的呼伦贝尔草原
看了这两幅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思考你认为应该怎样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3)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课堂笔记
2.
★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①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②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探究与思考
P84
阅读探究与分享,思考下列问题。
1.请比较一下,这两条道路有什么不同?
2.余村是如何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
第一次富起来
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
谋求一时的经济增长。
鼓了“钱袋子”;伤了“居住环境”
第二次富起来
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走绿色发展之路。
既获得了经济效益
又获得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余村封山护林,重新制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引进无污染、高效益企业,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保护生态环境,实践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探究与思考
P85
阅读探究与分享,思考下列问题。
你怎么看待这件事,谈谈理由?
村民王婶的话是正确的。造纸厂厂长和小清父亲的话是错误的。
保护生态环境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
这种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最终会危害人类自身。
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1)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课堂笔记
4.
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①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②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相关链接
P86
阅读相关链接的内容,谈谈你的感受。
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
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2)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
探究与分享
阅读探究与分享,谈谈你的感受。
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
垃圾分类
从今年的7月1日开始,上海人民便开始进行垃圾分类,据说制定了史上最严格的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在这些条例中,对个人行为最高的罚金达到了200元,对单位进行处罚的金额更是达到了5万元。
垃圾分类工作不再“纸上谈兵”,对居民个人已从劝导为主迈向“动真格”了!
为什么要对不分类投放垃圾的行为进行处罚?
(4)实行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
通过法律的强制手段规范、引导人们的行为,促进环境问题的解决。
课堂笔记
3.
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①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②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
③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
④实行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5.
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是怎样的?
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
?“美丽中国”:“美丽中国”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概念,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知识整合
“建设生态文明,守护绿水青山”,必须坚持哪些基本国策、理念、发展道路、方略、战略、社会形态?
基本国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生态文明理念。
发展道路:绿色发展道路。
方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
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两型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知识拓展: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国家
企业
公民
①国家要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
②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③坚持依法保护环境,严惩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
④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⑤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淘汰落后产业。
①积极承担责任,遵纪守法。
②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③坚持可持续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④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道德水准,树立节能环保意识。
①学习环保知识,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②积极参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宣传活动,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
③依法保护环境,善于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④从我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行为习惯。
课堂总结
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怎么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怎样处理好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6.2共筑生命家园
课堂练习
1.2020年6月5日,中国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了“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吉祥物——小山、小水”。它以“青山绿水”为设计原型,表达出环境就是民生,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吉祥物传达出(

A.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B.
绿色、环保、共享的发展理念
C.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战略方针
D.
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方案
A
课堂练习
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抓好生态环境保护。这需要


①增强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②大力运用科技开发海洋资源,停止开发陆地资源
③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大力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④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禁止资源消耗的方针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B
课堂练习
3.不用的家具送给有需要的住户;上班不开小车改为自行车,低碳又锻炼身体;外出住宾馆,自带牙刷、梳子——如今,绿色生活方式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自觉选择,这说明(

A.
节约资源已成为每位公民的自觉行动
B.
我们的行为可以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
C.
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民的生活当中
D.
我国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现象已消失
C
课堂练习
4.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0年要深化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攻坚;加强污水、垃圾处置设施建设;壮大节能环保产业;严惩非法捕杀和交易野生动物行为;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这(

A.
有利于落实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B.
能杜绝生态环境污染,建设美丽中国
C.
符合科教兴国战略,有利于经济发展
D.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复工复产
A
课堂练习
5.
漫画《变》说明了(

A.
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
B.
“金山银山”就会变为“绿水青山”
C.
要坚持“先发展经济然后保护环境”
D.
我们要把生态保护作为工作的中心
A
课堂练习
6.
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陕西时强调,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希望乡亲们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因茶致富、因茶兴业、脱贫奔小康。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我们应该


①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②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③坚持节约优先、开发有限、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④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