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教案

资源简介

4.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第二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括三目。第一目“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讲述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是人民的梦、民族的梦、国家的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阐释了中国梦的本质;第二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讲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第三目“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讲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为实现一战略安排,我们每个人都要不懈奋斗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阐释“四个伟大”的辩证关系,增强对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政治认同。展望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提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
【科学精神】明确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公共参与】明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讨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参与现代化建设。
教学重难点:
重:中国梦的本质;新时代战略安排
难: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讲授法
教学流程:
环节一导入:播放视频[长征]第八集_习近平-“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1分30秒)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心怀梦想,不懈追求,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我国古代神话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精神
自主学习:什么是中国梦?
思考:为什么要实现中国梦?我们为实现这个梦想奋斗了多少年?如何实现中国梦?
环节二:讲授新课
合作探究:展示材料,回答探究问题
材料一: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16世纪以前,影响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约有300项,其中175项是中国人的发明。正是这些重大的发明(包括发现),使中国的农耕、纺织、冶金、手工制造技术长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直到18世纪末期,中国的经济规模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相当于刚刚过去的上个世纪末期美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总量上的比重;且对外贸易长期超出当时西方国家中最富强的英国销往中国的商品总值,尚不足以抵消中国卖给英国的茶叶一项;全世界5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当时共有10个,中国就占了6个。
材料二: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随着另一场梦的破碎产生的:长期以来,中华文明以其独有的特色和辉煌走在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中国很快落伍了。固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造就的梦想之中,等待着“万国来仪”。不料,等来的却是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等来的却是亡国灭顶之灾。
在唤醒中华民族萌发出中国梦的过程中,无数仁人志士屡踣屡起,不懈探索奋斗。
合作探究:
为什么要实现中国梦?
如何实现中国梦(有哪些特点)?
师明确:一、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1.中国梦的发展进程
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坚忍不拔,以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为实现这个伟大梦想进行了170多年的持续奋斗。
2.中国梦的内容(本质)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①国家富强,就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②民族振兴,就是要使中华民获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③人民幸福,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3.中国梦的重要性(为什么)
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已成为激荡在近十四亿人心中的高昂旋律,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
师过渡:从1840年起,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国梦,整整走过了109年,才迈出了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第一步。在这一百余年的前80年间,中国人民始终在黑暗中探索。只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奋斗,才把中国从黑暗引向了光明。在整个中国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中国梦”牺牲了数百万优秀党员,中华民族牺牲了上千万英雄儿女,英烈们的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对于这段历史、对于为这段历史而献身的先烈,中国人要永远铭记。
精讲点拨:
2.如何实现中国梦(也是特点)
(1)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
①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的深厚源泉在于人民,根本归宿也在于人民,只有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
②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只要每个人都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就会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视频:③[新闻联播]【央视新年述评之三】中国梦-与世界共赢(2分26秒)
(2)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息息相通
①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②中国梦是奉献世界的梦。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各国人民,是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福祉。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进步不是倒退,是合作不是零和博弈。
探究二:展示材料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2015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国测一大队老队员老党员的回信首次提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2016年7月1日,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向全党郑重发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号召。
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上升为大会的主题,总书记深刻指出:“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并部署“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进一步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2017年10月,在十九届一中全会上他说:“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恪尽职守,勤勉工作”。瞻仰中共一大会址时他说:“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
2017年12月,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时他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做起。”
2018年2月,在春节团拜会上他指出:“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我们广袤的国土上继续书写13亿多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历史新篇章”。
2019年5月,参观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时他又重申:“我们不能忘记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能忘记革命理想和革命宗旨”。
2019年5月31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他再次强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
思考:
1.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2.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
3.
“四个伟大”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师明确: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1.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2.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
(1)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
①原因:中国共产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②特点: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
③要求: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2)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①原因: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
②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以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3)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①原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②要求: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重难点突破:3.“四个伟大”之间的关系
①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②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镜头四:邓小平的现代化“三步走”战略与小康社会的提出
小康,是邓小平1979年会见当时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提出的用于现代化发展战略的一个概念。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
为了规划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蓝图,邓小平设想了著名的现代化发展“三步走”战略,即: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000年,我们已胜利地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全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人均GDP达到848美元,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下一步将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程度的现代化发展战略第三步阶段。
镜头五: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指出:21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重申:“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镜头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基于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的十九大在接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思考: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是什么?
2.如何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3.新时代,为什么要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
三、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难点突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可以分为这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改革开放之初到1990年,主要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第二个阶段,是1991年到2000年,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个阶段,是2001年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四个阶段,是2021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五个阶段,是2036年到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知识拓展:两个阶段的表现
第一阶段(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35年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
人民生活更为宽秘,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第二阶段(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到本世纪中叶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如何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①经济:我们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②政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③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④民生: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⑤生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⑥军事: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⑦统一: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⑧国际: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⑨党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3.抓住历史机遇期的必要性
①新时代历史机遇期,是中华民族强起来、实现伟大复兴的机遇;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更加成熟、更具引领力感召力的机遇;
③是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走向共同富裕的机遇;
④是中国共产党从建党百年迈向执政百年、进而铸就干秋伟业的机遇。
⑤只有紧紧抓住这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善于创新、永不懈息,才能不负时代的要求、历史的期待。
思考:
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青年人应该如何作为?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与广大青年的关系是什么?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与广大青年的关系
(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广大青年(青年的地位和和作用)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习的中国梦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2)广大青年如何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解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本框小结
1.习近平强调:“中国梦不是镜中花、水中月,不是空洞的口号,其最深沉的根基在中国人民心中。”这句话揭示出(  )
A.中国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B.中国梦与国家富强的关系
C.中国梦与人民的梦的关系
D.中国梦与世界的梦的关系
答案:C
解析:中国梦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中国梦的深厚源泉在于人民,根本归宿也在于人民,只有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因此,C项入选。
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符合这一目标的是(  )
①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②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
③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 
④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D
解析: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这是第二个阶段的目标,与题意不符,排除①③;从2020年到2035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是第一阶段目标,②④正确。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