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物体的质量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信其单位。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它不随着物体的形状、空间位置、状态的改变而变化。(2)能对质量单位形成感性认识,会粗略估计常见物体的质量。(3)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过程与方法:经历通过比较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建立质量概念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使用托盘天平的过程中,养成自觉遵守操作规范的良好习惯,耐心细致、精益求精的品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建立质量的概念,对质量单位形成感性认识,学会用天平测量质量。难点:质量的概念和质量是物体的属性比较抽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比较复杂,学生难以掌握是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托盘天平附砝码、水、烧杯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出示大小不同的铁夹子、玻璃杯;长短不同的粉笔。还有桌子、椅子,铜柱、铜丝【讨论】上面所出示的物体除形状、体积大小不同外还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大小、形状不同。教师:相同点是什么呢?学生: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教师:是的,我们把这些材料叫做组成这些物体的物质。这些物体还有哪些不同点呢?学生:所含的物质的多少不同。教师:我们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问题讨论宇航员杨利伟从地球飞到月球后,他所戴的那顶头盔质量会发生变化吗?学生:不会变。泥团捏成泥人、冰熔化成水、宇宙环绕一圈想一想:这些实例中,发生变化的是什么?没有发生变化的是什么?学生:第一组是形态发生变化、第二组状态发生变、第三组空间位置发生变化。不变得是质量。教师: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状态、形状、位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就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练一练1.关于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了B.铁块加热后,再打成铁片,质量变小了C.物理课本在南京和在南极时,质量不一样D.以上说法都不对2、质量的单位师:要精确比较物质的多少,必须通过测量。测量物质的多少,首先确定质量的单位。【提问】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及小学学过的质量单位,说一说质量的单位有哪些?【阅读】请同学们阅读课本“质量的单位”,再回答下面的两个问题:质量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它是如何规定的?1.)国际单位:千克(Kg)2.)常用单位:吨(t)、克(g)、毫(mg)3.)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kg4.)生活中常用1千克=1公斤=2斤1斤=10两简单介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质量的测量工具:磅秤、杆秤、案秤、电子称。3、学习使用托盘天平师:估测物体的质量不准确,要想准确的知道物体的质量必须通过工具进行测量。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质量的工具是托盘天平。展示托盘天平的实物,然后要求同学们阅读课文了解托盘天平的主要结构。师:指出天平的一些结构让同学们说。再次让同学们阅读课本中关于“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明”[做一做]每个同学参照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明,调节天平平衡,并使用天平试着测量物体的质量。引导学生总结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天平使用时注意点1.称量物体的质量不得超过天平的量程。2.砝码要用镊子夹取,不可用手拿。3.加砝码应从大到小,减砝码应从小到大。4.读游码指示的质量值时,应以左边刻度为准。5.测量完毕砝码要装入盒内,并将游码归零。6.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托盘当中。教师:如何测量一杯水的质量呢?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2、移动游码使其左侧边缘线与零刻度线重合3、调节天平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4、称出烧杯的质量5、把待测液体倒入杯中并测出总质量6、用烧杯和待测液体的总质量减去烧杯的质量就是待测液体的质量。2.托盘天平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是()A、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可代替指针用来指示平衡C、相当于在左盘中加小砝码D、相当于在右盘中加小砝码3.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所示,其中操作错误的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有一宇航员把质量为3千克的铜块带到太空中,则铜块的质量将_____(变大、变小或不变)5.一位同学忘记调节托盘天平的横梁平衡,指针静止时指向分度盘中央刻线的右方,用这架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测量出的质量_____物体的真实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6.用天平称出质量是64.2g的药品,应在天平的____盘内顺序放的砝码是__________;游码应放在_____位置上(游标所在标尺的最大刻度值是5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