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doc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doc

资源简介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
(详细加强版)
第一单元 宪法至上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背诵+能默写,背诵安排日期: 】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请填涂默写过关率:□100% □80% □60% □30% 反复记忆次数:☆☆☆☆☆ 容易遗忘标志:□
2.【背诵+能默写,背诵安排日期: 】为什么说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答:(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宪法规定了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保障措施。
请填涂默写过关率:□100% □80% □60% □30% 反复记忆次数:☆☆☆☆☆ 容易遗忘标志:□
3.【背诵+能默写,背诵安排日期: 】中学生通过撰写提案参与国家事务,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1)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2)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是主人翁意识的表现。
(3)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4.【理解记忆】①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②宪法保护人权的内容: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财产权、劳动权和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③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④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5.【背诵+能默写,背诵安排日期: 】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多主体)
答:(1)立法方面。依据宪法立法、科学立法。
(2)行政机关方面。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公正文明执法,依法行政。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方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方面。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5)公民自身。尊法学法懂法知法守法,树立法治意识和观念,与一切违反人权的行为作斗争。
请填涂默写过关率:□100% □80% □60% □30% 反复记忆次数:☆☆☆☆☆ 容易遗忘标志:□
6.【背诵+能默写,背诵安排日期: 】如何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公民角度或者青少年)
答:(1)思想上,树立宪法意识,认同宪法,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信服和尊崇宪法。
(2)学习上,学习宪法基本知识,领会宪法原则和精神。
(3)行动上,践行宪法,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解决生活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推进宪法实施。
请填涂默写过关率:□100% □80% □60% □30% 反复记忆次数:☆☆☆☆☆ 容易遗忘标志:□
7. 【背诵+能默写,背诵安排日期: 】如何增强宪法意识?(多主体多角度)
(1)公民方面。凝聚社会共识,树立宪法意识,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
(2)国家公职人员方面。依据宪法履行职责,树立宪法意识。
(3)国家方面。健全宪法制度,完善宪法实施机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4)国家法治宣传方面。全社会开展宪法宣传活动,强化宪法教育。
(5)学校方面。积极开展宪法教育活动,讲授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
请填涂默写过关率:□100% □80% □60% □30% 反复记忆次数:☆☆☆☆☆ 容易遗忘标志:□
8.【理解】我国的国家机构是通过什么形式组织起来的?(记住流程图)
答: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9.【理解】我国的国家机构是如何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的?
答:(1)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组织国家机构。
(2)在同级国家机构中,国家权力机关居于主导地位。
(3)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4)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也要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坚持依宪治国、加强宪法监督)
10.【背诵+能默写,背诵安排日期: 】宪法的地位和作用(答为什么需要用到)
①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首要地位。
②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③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或最高行为准则)。
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全局性的、根本性的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⑤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请填涂默写过关率:□100% □80% □60% □30% 反复记忆次数:☆☆☆☆☆ 容易遗忘标志:□
11.【理解记忆】①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
②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
③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④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⑤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地方各级人大在本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
12.【背诵+能默写,背诵安排日期: 】为什么要监督和规范国家权力运行?★★★★★
(1)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人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2)规范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请填涂默写过关率:□100% □80% □60% □30% 反复记忆次数:☆☆☆☆☆ 容易遗忘标志:□
13.【背诵+能默写,背诵安排日期: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强宪法监督,如何监督和规范国家权力的行使?
答:(1)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加强宪法监督工作。对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须予追究和纠正。
(2)加强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
(3)国家权力须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
(4)国家权力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请填涂默写过关率:□100% □80% □60% □30% 反复记忆次数:☆☆☆☆☆ 容易遗忘标志:□
第三、四课 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14.【背诵+能默写划横线的知识,背诵安排日期: 】要求:清楚分类和具体的权利。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答:第一类:政治权利和自由: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③监督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
第二类:人身自由权利——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①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和搜查);②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 ③住宅不受侵犯;④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第三类:社会经济权利
①财产权。(占有、使用、收益、处分)。②劳动权。③物质帮助权。
第四类:文化教育权利
①受教育权。②文化权利(包括科学研究的自由、文学艺术创作的自由和从事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第五类:其他权利: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保障。
请填涂默写过关率:□100% □80% □60% □30% 反复记忆次数:☆☆☆☆☆ 容易遗忘标志:□
15.【背诵+能默写,背诵安排日期: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哪些?
答:①遵守宪法法律;②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④依法服兵役;⑤依法纳税;⑥劳动和受教育的义务;⑦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⑧父母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请填涂默写过关率:□100% □80% □60% □30% 反复记忆次数:☆☆☆☆☆ 容易遗忘标志:□
16.【背诵+能默写,背诵安排日期: 】权利和义务的关系?(重点考点)
答:(1)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2)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3)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如:劳动和受教育。
(4)我们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也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请填涂默写过关率:□100% □80% □60% □30% 反复记忆次数:☆☆☆☆☆ 容易遗忘标志:□
17.【背诵+能默写,背诵安排日期: 】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行使权利——
答:(1)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宪法和法律的范围。
(2)公民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3)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请填涂默写过关率:□100% □80% □60% □30% 反复记忆次数:☆☆☆☆☆ 容易遗忘标志:□
18.【背诵+能默写,背诵安排日期: 】公民如何正确履行法定义务?(或者公民如何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答:(1)思想上,树立宪法法律意识,遵守宪法,忠于宪法,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
(2)学习上,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明确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3)行动上,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
请填涂默写过关率:□100% □80% □60% □30% 反复记忆次数:☆☆☆☆☆ 容易遗忘标志:□
19.【背诵+能默写,背诵安排日期: 】公民维护权利的途径和正确程序?(或者公民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维护权利——
答:(1)思想上,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用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权。
(2)学习上,学习维权途径、程序和法律知识,用法律武装自身头脑。
(3)行动上,要懂得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①协商,②调解,③仲裁,④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权。
请填涂默写过关率:□100% □80% □60% □30% 反复记忆次数:☆☆☆☆☆ 容易遗忘标志:□
20.【熟读与区别】
①公民双方产生民事纠纷→触犯民事法律→进行民事诉讼(民事自诉)→属于民事诉讼性质的案件→被告人的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被告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例如:
②人民群众与政府某部门产生纠纷→违反行政法律法规→进行行政诉讼(民告官)→属于行政诉讼性质的案件→政府某部门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需要承担行政责任。例如:
③行为人抢劫他人→触犯刑法→检察院代表国家提起公诉→进行刑事诉讼→属于刑事诉讼性质案件→被告人的行为是刑事违法行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会被判刑)。例如:
21.【背诵+能默写,背诵安排日期: 】违反法定义务要承担哪些相应的法律责任?
答:(1)公民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或者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都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
(2)公民违反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违反行政法律,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请填涂默写过关率:□100% □80% □60% □30% 反复记忆次数:☆☆☆☆☆ 容易遗忘标志:□
22.【理解】如何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答:(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公民应当自觉维护国家领土和完整和主权的统一,维护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
(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维护国家安全包括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维护国家荣誉包括维护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国家的荣誉不受玷污。
(3)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第五课 我国基本制度
23.【背诵+能默写,背诵安排日期: 】
答:(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3)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4)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请填涂默写过关率:□100% □80% □60% □30% 反复记忆次数:☆☆☆☆☆ 容易遗忘标志:□
24.【熟读】我国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
答: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5.【背诵+能默写,背诵安排日期: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意义(地位和作用)?
(1)国有经济。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和保障国家安全等,具有关键作用。
(2)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对于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实现共同富裕等具有重要作用。
请填涂默写过关率:□100% □80% □60% □30% 反复记忆次数:☆☆☆☆☆ 容易遗忘标志:□
26.【理解】坚持非公有制经济的意义(作用)?
个体、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撑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扩大就业、促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7. 【背诵+能默写,背诵安排日期: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
答: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请填涂默写过关率:□100% □80% □60% □30% 反复记忆次数:☆☆☆☆☆ 容易遗忘标志:□
28.【熟读】(1)公有制为主体。(2)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3)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29. 【背诵+能默写,背诵安排日期: 】人大代表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是什么?
①人大代表的职权:表决权、质询权、提案权、审议权。
②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区分四权,看内容)
请填涂默写过关率:□100% □80% □60% □30% 反复记忆次数:☆☆☆☆☆ 容易遗忘标志:□
30.【看图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是什么)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监察机关,这些国家机关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受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实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经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
31.【理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什么重要意义?(为什么)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
32. 【背诵+能默写,背诵安排日期: 】怎样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怎么做)
(1)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3)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4)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请填涂默写过关率:□100% □80% □60% □30% 反复记忆次数:☆☆☆☆☆ 容易遗忘标志:□
33.【理解】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国家性质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2)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3)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4.【熟读理解】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参政党。
②各民主党派的性质是:各自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③八个民主党派: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台盟。
④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⑤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
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的性质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不是国家机构和国家机关。
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主题是:团结和民主
⑧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35.【理解】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义?
(1)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
(2)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3)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36.【熟读理解】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我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②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依法行使自治权。(不是高度自治权)
③民族自治地方分为:区、州、县
④新型的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⑤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37.【背诵+能默写,背诵安排日期: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什么意义?
(1)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由、平等结合起来。
(2)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
(3)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4)有力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请填涂默写过关率:□100% □80% □60% □30% 反复记忆次数:☆☆☆☆☆ 容易遗忘标志:□
38.【熟读理解】①我国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含义:由居民或村民分别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
②村委会和居委会的性质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③居委会和村委会的成员产生:由居民、村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
④居委会和村委会的职能: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办理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并且向人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39.【理解】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什么意义?
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六课 我国国家机构
40. 【背诵+能默写划横线知识,背诵安排日期: 】
★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的名称、组成是什么?
答: (1) 名称:国家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
(2)组成: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
(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我国的行政机关的名称、组成、性质是什么?
答:(1)名称:我国行政机关是人民政府,
(2)组成:由国务院及其领导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统一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3)性质: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我国司法机关的名称、组成、性质是什么?
答:(1)组成:我国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2)人民法院的性质、组成是什么?
①性质: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②组成:我国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军事法院、海事法院)。
(3)人民检察院的性质、组成是什么?
①性质: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②组成:我国设立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
请填涂默写过关率:□100% □80% □60% □30% 反复记忆次数:☆☆☆☆☆ 容易遗忘标志:□
41.【熟读理解】①权力机关的职权: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②行政机关的职权:政府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有关法律、决议和决定。
③审批机关—人民法院的基本职权:人民法院的基本职权是审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通过行使国家审判权,惩办犯罪分子,解决民事和行政争议,维护社会秩序,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④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的基本职权: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权,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实行监督,对刑事犯罪行为代表国家提起公诉,保护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的公正。
42.【背诵+能默写,背诵安排日期: 】★人民政府(行政机关)如何依法行政?
答:(1)严格遵照宪法和法律。
(2)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3)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责权要对等,失责要追究,侵权要赔偿。
★人民法院(司法机关)如何依法行使职权?
答: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人民检察院(司法机关)如何依法行使职权?
答: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忠于事实真相,忠于法律,忠于社会主义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请填涂默写过关率:□100% □80% □60% □30% 反复记忆次数:☆☆☆☆☆ 容易遗忘标志:□
【提示】理解几个关系:看图
①国家权力机关与人民的关系 ②行政机关与人民的关系
③国家权力机关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 ④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43.【理解】对自由的理解是什么?
(1)拥有自由能增强幸福感,激发活力,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2)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3)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44. 【背诵+能默写,背诵安排日期: 】法治和自由二者存在怎样的关系?
(1)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2)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3)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请填涂默写过关率:□100% □80% □60% □30% 反复记忆次数:☆☆☆☆☆ 容易遗忘标志:□
45. 【背诵+能默写,背诵安排日期: 】
公民(青少年)如何珍视自由(或者如何追求自由)?
(1)学习上,学习公民权利知识,知晓权利,认识权利价值。
(2)思想上,珍视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
(3)行为上,依法行使权利,维护自己正当权利。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请填涂默写过关率:□100% □80% □60% □30% 反复记忆次数:☆☆☆☆☆ 容易遗忘标志:□
46.【理解】平等在法律意义上的含义是什么?
答:其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其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47.【熟读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体现在哪些方面?(与公民权利和义务,宪法地位作用一起考察)
答:(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3)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ps: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48. 【背诵+能默写,背诵安排日期: 】
公民或青少年如何践行平等(或者青少年如何追求平等)?
答:(1)行动上,要反对特权,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2)思想上,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理念,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3)学习上,学习平等的有关知识,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请填涂默写过关率:□100% □80% □60% □30% 反复记忆次数:☆☆☆☆☆ 容易遗忘标志:□
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
49.【理解】公平的内涵是什么?
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等。
50.【理解】为什么需要公平和正义?(或者公平和正义的意义?公平和正义的价值?)
(1)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2)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51.【理解】什么是正义的行为?
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
52. 【背诵+能默写,背诵安排日期: 】
如何坚守、捍卫公平?(多角度)
答:(1)公民个人维护公平。思想上:树立公平意识,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待人处事;行动上: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2)国家制度保障公平。①立法方面: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②司法方面: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请填涂默写过关率:□100% □80% □60% □30% 反复记忆次数:☆☆☆☆☆ 容易遗忘标志:□
53. 【背诵+能默写,背诵安排日期: 】
如何实现正义、守护正义?(多角度)
答:(1)公民个人守护正义。思想上:树立正义意识,学会鼓起勇气和使用智慧。行动上:要讲究策略和有效方法,见义智为,敢于与非正义行为作斗争。
(2)司法维护正义。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
(3)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
请填涂默写过关率:□100% □80% □60% □30% 反复记忆次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