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促进民族团结(课件24张PPT+教案+2个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促进民族团结(课件24张PPT+教案+2个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第七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促进民族团结
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自觉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知识目标
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了解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措施;知道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公民的义务能力目标
搜集整理少数民族的资料,区分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提高对民族团结重要意义的认识
重点
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
难点
民族团结的意义和如何维护维护民族团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视频《中华民族唱起来》听到这首歌你的感受是什么?你知道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吗?
学生观看后回答
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民族大家庭民族分布特点各个民族共同生活中国的版图内,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点缀着祖国的壮丽河山。解析图片,分析我国各民族人口的分布特点?我国各民族的人口分布呈现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基本政治制度截至1998年,我国先后共建立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实行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5%,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域的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4%。全国有44个少数民族建立了自治地方,在少数民族杂居地区还建立了1200个民族乡。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各族人民相互关系谈谈,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表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宛如璀璨的明珠点缀着祖国的壮丽河山,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我国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坚持民族平等对口援疆是国家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重要举措。安徽认真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把对口援疆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紧紧围绕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一总目标,聚焦当地需求,突出规划引领,大力推进安居、富民、千秋、固基、金桥、连心、安康“七大工程”,深化构建“1+4”合作框架,持续在对口支援广度拓展、深度挖掘、力度强化上下功夫,对口援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有力促进了和田地区及皮山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各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2:坚持民族团结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迁徙、贸易、婚嫁等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特别是近代以来、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饱受欺凌。但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挺起脊梁、奋起抗争,以百折不挠的精神,打败了侵略者,赢得了民族独立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3:各民族平等共同繁荣我国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压力,直面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播放视频《促进民族进步团结》聆听习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的最新指示精神。引出家和万事兴1、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因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社会状况得到很大改善,民族地区为国家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人心思定谋发展,人心思治求幸福。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2、党和政府为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的措施经济社会方面
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大党和政府为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的措施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民生方面
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文化方面
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青少年应该如何维护民族团结?(1)、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自觉拥护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2)、与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做斗争,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3)、努力学习,立志成才,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做贡献,积极为维护民族团结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等。
学生回答学生阅读材料从反映了什么样的民族关系学生观看
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培养学生关注时事,关爱国家,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
课堂小结
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板书
民族大家庭
维护民族团结
家和万事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4张PPT)
促进民族团结
道德与法治统编人教版
九年级上
播放歌曲《中华民族唱起来》视频
新知导入
促进民族团结
民族大家庭
家和万事兴
新知讲解
民族分布特点
各个民族共同生活中国的版图内,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点缀着祖国的壮丽河山。
解析图片,分析我国各民族人口的分布特点?
我国各民族的人口分布呈现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基本政治制度
截至1998年,我国先后共建立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实行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5%,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域的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4%。全国有44个少数民族建立了自治地方,在少数民族杂居地区还建立了1200个民族乡。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各族人民相互关系
谈谈,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表现?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宛如璀璨的明珠点缀着祖国的壮丽河山,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2)我国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
基本原则
对口援疆是国家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重要举措。安徽认真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把对口援疆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紧紧围绕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一总目标,聚焦当地需求,突出规划引领,大力推进安居、富民、千秋、固基、金桥、连心、安康“七大工程”,深化构建“1+4”合作框架,持续在对口支援广度拓展、深度挖掘、力度强化上下功夫,对口援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有力促进了和田地区及皮山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
材料说明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材料反映了我国已经形成了什么样的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民族关系之平等
两会中的少数民族代表
材料反映了我国新型民族关系的哪一内容?
平等
我国各族人民平等表现在哪些方面?
在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异,都是社会大家庭中平等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民族关系之团结
马本斋领导的回民支队
云南各族同胞修筑滇缅公路
材料反映了我国新型民族关系的哪一内容?
民族团结。
播放促进民族团结视频
民族团结重要性
“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各民族大家的梦,也是我们各民族自己的梦。”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语重心长,催人奋进。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给我们哪些启示?
(1)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2)在历史长河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团结一致打败了侵略者,赢得了民族独立
(3)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困难,顶住压力和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性
在国家的扶持、各兄弟省区市的支援和西藏各族人民的努力下,西藏自治区按照“三纵两横、六个通道”骨架公路网的设想,投资100多亿元,建设近100个工程项目。
为什么要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社会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人心思定谋发展,人心思治求幸福。”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举措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步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2020年“皖和号”安徽援疆旅游专列于10月19日由合肥始发,全程往返15日,穿越6省(区),参观景区25处,预计游客人数500多人。“皖和号”有五个突出特点:价格实惠,乘坐“皖和号”专列,援疆指挥部给予费用补贴;乘车便捷,皖和号”援疆专列除参观游览景点外,还有结对认亲、认捐枣树、专场演出、歌舞迎送、途中娱乐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安全可靠,从导游和景区服务工作、食宿安排、交通车辆严选、大型专项活动组织到安保工作周密布置、紧急医疗救助等方面都做了精心安排。
谈谈我国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举措?
民族地区民生事业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广大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福祉。
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生活水平是我们工作的重心。围绕这个目标我们做了一系列工作,其目的是消灭‘零就业家庭’。“下一步,政府要在农村铺开这项政策,确保每个贫困家庭能有一个人就业,从而最终实现帮助农民脱贫。”
为什么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民生?
发展民族地区民生
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视频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等。
我国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民生措施有哪些?
发展民族地区文化
没有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就没有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
为什么要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全国人大代表杨昌芹认为,帮扶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必须深度挖掘民族文化和当地特色资源。当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鼓励和扶持当地绣娘、手工艺人把民族刺绣、银饰等设计成为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商品,带动群众致富增收。
如何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民族文化大发展
民族团结人人有责
有同学认为,我们年龄小,维护民族团结与我无关。你评价这一观点。
(1)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2)要自觉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3)我们还可以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积极宣传国家的民族政策,自觉地与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课堂总结
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促进
民族
团结
民族
大家庭
家和
万事兴
1、民族分布的特点
2、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巩固发展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1、经济方面:扶贫、西部开发、
兴边富农
2、民生方面:发展民族地区教育、就业、建立完善医疗保障制度
3、文化方面: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
3、新型民族关系的内容及体现
板书设计
1.
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共2
980名,少数民族代表438名,占代表总数的14.70%,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珞巴族人口2
300余人
,也有1名人大代表。这体现了我国坚持____________原则。(
)
A.各民族共同发展
B.民族平等
C.民族团结
D.各民族共同繁荣
课堂练习
2.2018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2017年全区生产总值(GDP)20
396.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3%。这是广西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万亿元,广西经济站上了一个崭新的历史起点。取得该成果的原因主要有(
)
①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坚持改革开放
③依靠发达地区的救济
④发展本土特色经济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④
拓展提高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