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讲义:1.6投资理财的选择_知识要点解读(人教版必修一)_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讲义:1.6投资理财的选择_知识要点解读(人教版必修一)_

资源简介

经济生活知识要点解读
第六课 投资理财的选择
1.储蓄存款的含义。
储蓄存款,是指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者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者存单可以支取存款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
我国的储蓄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
2.存款利息的含义与计算方法。
(1)存款利息是银行因为使用储户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
(2)存款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存款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计算时一要注意区别几个名词:利息、税后利息、本息。二要注意是年利率还是月利率或日利率。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是一定期限内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利率有三种表示方法: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它们的关系为:年利率=月利率×12(月)=日利率×360(天)。三不要忽视存款期限。
在我国,存款利息收入按规定的税率向国家缴税。从2007年8月15日起,利息税的税率调整为5%,2008年因宏观调控的需要暂停征收利息税。
(3)注意:
(1)我国利率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拟定,经国务院批准后公布。
(2)贷款利率总是高于存款利率,银行利润=贷款利息-存款利息-银行费用。
第一,通货膨胀下,名义利率大于实际利率,即使加息,虽然利息收入增加,但实际收益不一定增加;通货紧缩则反之。
第二,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也叫物价涨幅,可能为正,可能为负)
(3)利率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之一,是调节货币供应量的重要工具()
第一,如何调节:调整存款利率、贷款利率→调节存款量、贷款量→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第二,一般来说,通货膨胀下,提高存、贷款利率,以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通货紧缩则反之。
(4)利率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
利率是宏观经济调节的重要杠杆,是货币供给量的重要控制手段。利率的变动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存款利率变动的影响。
通常利率上调会吸引储蓄,使流通中货币量减少,从而生活消费相对下降;利率下调会使储蓄下降,流通中货币量增大,从而使生活消费增加,同时还会改变居民的投资方向,如转投股票和债券。可见,存款利率的调整主要是通过调节存款量来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和社会对生活资料的需求量。
②贷款利率变动的影响。
贷款利率上调会加大借款成本,抑制借款者积极性,从而抑制银行贷款规模,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并使生产性需求相对下降;利率下调会减小借款成本,刺激借款,使银行贷款规模扩大、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并使生产性需求增长。可见,贷款利率的调整主要是通过调节贷款量来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和社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量。
当然,利率的调整和利率的杠杆作用是有条件的,只有恰当适度地运用才能获得最佳政策效应。
3.我国的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1)存款业务。这项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
(2)贷款业务。它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也是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
注:A、银行利润的来源有二:存贷款的利差和服务性收费。前者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
B、贷款的分类:按用途分为工商业贷款和消费贷款。能够判断哪些贷款分属这两者。
(3)结算业务
除了上面的三大主要业务之外,商业银行还提供债券买卖及兑付、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提供保管箱等其他服务。
4.股票的含义和特点。
(1)含义: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股票代表其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
(2)特点:股票是一种流通性强、高风险的投资方式。
原因:股票投资的收入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股息和红利收入,它来源于企业利润。公司有盈利才能分配股息。如果公司破产倒闭,股东不但不能获得收入,反面要赔本。这是购买股票的一种风险。投资股票的另一部分收入来源于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由于股票价格要受到诸如公司经营状况、供求关系、银行利率、大众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波动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
注意: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股票虽可以买卖,但其本身没有价值,仅仅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的入股凭证,是股东取得股息的一种有价证券,所以不是商品。
5.债券的含义、分类和特点。
(1)含义:债券是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2)分类:目前在我国,根据发行者不同,债券主要分为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
(3)关于国债
含义:国债,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改造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务凭证。
发行目的:中央政府发行国债的目的,往往是弥补国家财政赤字,或者为一些耗资巨大的建设项目、某些特殊经济政策乃至为战争筹措资金。
特点及原因:由于国债以中央政府的信誉担保、以税收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因此风险小。国债利率较其他债券低,但一般高于相同期限的银行储蓄存款利率。
发行者不同 收益大小不同 风险程度不同 流通性强弱不同
国  债 国家 较小 较小 强
金融债券 金融机构 中等 中等 较强
企业债券 企业 较大 较大 较弱
6.商业保险的含义、种类
(1)含义:商业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行为。
(2)种类:保险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
区别: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
社会保险 商业保险
性  质 解决大多数社会成员最迫切的保险项目 建立在商业原则的基础上,是参与保险者个人意志的体现
给付标准 只保障其基本生活水平 保障项目广泛,给付标准较高
费用承担 大多数是由个人、企业和政府共同负担或由政府承担 完全由个人负担
保险依据 国家和有关部门统一规定 被保险人的需要
保障范围 社会成员最迫切的保险项目 保险项目广泛,保障范围大小与缴纳的保险费成正比
7. 比较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几种投资方式的异同,分析不同的投资行为
储蓄存款 债券 股票 商业保险
区别 性质 储蓄存款 债务证书 股份凭证 合同约定
收益方式 存款利息 债券利息 股息、红利;股票差价 保险金
风险性 最小 国债较小;金融债券中等;企业债券较大。 最大 较小
流通性 活期强,定期较差 国债较强;金融债券中等;企业债券较弱。 很强 较弱
联系 都是有价证券;都是集资的手段;都是能获得一定收益的金融资产。
作为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方向时应该遵循五个原则:
①要注意投资的回报率,也要注意投资的风险性。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收益,但投资的风险大小不同,收益一般和风险成正比。投资时候,应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去选择投资方式。
②要注意投资的多元化。投资就像装鸡蛋,不能把所有的鸡蛋都装在一个篮子里。投资也一样,不应只局限在储蓄上,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投资机会
③投资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经济实力微薄,可投资储蓄或购买政府债券,经济实力允许,可选风险高的方式,如买债券,炒股,投资房地产。
④投资既要考虑个人利益,也要考虑国家利益,不得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做到利国利民,同时不违反国家法律,政策。
⑤要诚信投资、合法投资。
要注意投资方式之间的相关性。各投资方式之间并不是彼此孤立的。
储蓄存款利率会影响债券利率。如果储蓄存款利率提高了,势必会带动债券利率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债券在收益上的优势地位。
储蓄存款利率会影响股票价格。假如储蓄存款利率提高了,闲置资金就会流向银行,投向股票市场的资金就会减少股票,股票价格一般会下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