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新课导入前段时间,各个网络平台的“大胃王”吃播们走上风口浪尖,引起热议,你支持大胃王这种吃播形式吗?为什么?“大胃王”浪费粮食为什么会受到网友热议?我们为什么要节约粮食?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6.1正视发展挑战重点问题1、我国人口现状(基本特点及其它特点)2、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重要性、必要性)3、我国的资源状况及特点?4、我国的环境现状及特点?5、面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我们的必然选择是什么?发展中的人口问题1探究一:我国人口现状“世界人口日”是每年的7月11日。关注人口问题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世界人口增长图探究一:我国人口现状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思考:以上是2020年世界人口前五的国家,从中读出哪些信息?材料:截止2020年07月30日,全球230个国家人口总数为7,585,204,179人,其中中国以1,400,050,000人位居第一,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以1,354,051,854人位居地球第二,探究一:我国人口现状思考:下图分别反映了我国人口现状的哪些特点?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老龄化加剧总人口增速趋缓大量的人口流动我国人口现状重要国情: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新特点:总人口增速趋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老龄化加剧、大量的人口流动等。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关于人口问题的乘除法:说明了什么?(很小的问题)×14亿=很大很大的问题(可观的财力物力)÷14亿=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吃饭、住房、就业、养老、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资源总量、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产品产量……探究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为什么我国要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从宣传标语的变化,反映了计划生育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探究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思考:我国人口与森林的变化“这张示意图表明了什么?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人森林木从众计划生育国策必须长期坚持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生育政策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思考:全面两孩政策是否违背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为什么?探究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2016年,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子女政策。2013年,实施夫妻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1980年,计划生育要采取立法的、行政的、经济的措施,鼓励只生育一个孩子。“全面两孩”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重点识记笔记区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重要性: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必要性:①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②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③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问题。资源环境面临危机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为世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探究三:我国资源状况及特点探究三:我国资源状况及特点中国资源状况表:资源种类数量国土居世界第三位水居世界第六位太阳能居世界第二位煤炭居世界第三位矿产目前,世界上可被人类利用的150多种矿产中,我国已初步探明的就有137种,居世界第三位。——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思考:从上表中看出我国资源状况的哪些特点?探究三:我国资源状况及特点资源中国世界平均水平美国国土(公顷/人)0.92.753.87耕地(公顷/人)0.090.280.78森林面积(公顷/人)0.110.831.1森林覆盖率(%)1230.228.9林木储积量(米3/人)9.662.883.4草原面积(公顷/人)0.210.650.99水资源(米3/人)27001000018000中国与世界人均资源占有量的比较:——人均资源占有量少思考:从上表中看出我国资源状况的哪些特点?探究三:我国资源状况及特点我国作为锂资源消耗和进口的大国,对国外锂资源的依赖度曾高达80%,消耗比例占全球市场超50%。可能很多人会认为中国锂资源储量不够丰富,但实则不然。根据数据,全世界有接近1300万吨锂资源可供开采,我国以350万吨储量仅次于智利位居全球第二。我国已探明的锂矿资源超80%都是开采提取难度较高的盐湖锂。被誉为“21世纪新能源金属“的锂是一种稀有金属,其在光电子行业、核工业、航天航空,特别是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思考:从材料中看,我国资源状况有什么特点?——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短缺。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资源问题),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探究三:我国资源状况及特点森林过伐、草原过牧,近海捕捞过度,水产资源下降,对一些矿产资源也滥采。中国每创造1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其能耗相当于德国的4.97倍,日本的4.43倍,英国的2.97倍,美国的2.1倍,印度的1.65倍。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合理,不尽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思考:结合视频,资源开发过程中可能产生哪些环境问题?重点识记我国资源状况及特点?现状:1)我国的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2)?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影响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结合视频和图片: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探究四:我国环境现状及特点海洋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我国生态环境现状:?当前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成为民心之患、民心之痛。?由于一些地方、一些领域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上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我国环境问题愈加严重。探究四:我国环境现状及特点“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重点识记笔记区我国环境问题现状?①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成为民心之患。②由于一些地方、一些领域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上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我国环境问题愈加严重。环境问题带来后果: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探究五:面对发展中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做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得到解决。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本课小结我国的资源状况及特点?我国的环境现状及特点?面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我们的必然选择是什么?我国人口现状(基本特点及其它特点)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重要性、必要性)正视发展挑战发展中的人口问题资源环境面临危机本课小测1.“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向全球发出的一项倡议,呼吁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的20:30-21:30熄灯一小时,展示公众对达成全球新的应对气候变化协议的支持。近几年来,我国一直积极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对此认识正确的有()①有利于唤醒人们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意识②这是我国从世界的高度着想,积极解决世界性问题的表现③保护了环境,节约了能源④熄灯一小时,限制了对资源的利用,阻碍了经济的发展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D本课小测D2.据统计,国内互联网订餐一天使用的塑料餐盒约有4000万个,全国每天因外卖产生的餐饮残余多达上千吨,有人将这些外卖垃圾称之为“生态浩劫”。治理各种外卖垃圾要( )①加强行业自律和部门监管②限制外卖餐饮业的发展③践行绿色环保的消费理念④鼓励和支持企业向绿色发展转型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本课小测3.某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的“四城同创”攻坚战的号角已经吹响,这是该市委、市政府立足长远高点定位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是提形象、促发展、惠民生,全面提升该市整体发展水平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是该市每个市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下列同学的行为符合“四城同创”要求的是( )①不闯红灯,自觉维护交通秩序②水龙头随开随关,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③爱护花草树木,绿化美化环境④春游期间吃烧烤、吃野生动物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C本课小测4.阅读漫画,对于启动“全面二孩”政策,下面认识正确的是( )A.是为了满足国民的生育需求B.是对中国以往计划生育政策的否定C.是为了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D.说明中国不再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了C感谢关注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公众号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课题《共筑生命家园》单元第三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九年级学习目标1.理解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2.知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具体措施。3.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4.能够提出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具体做法。重点知道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性。难点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以问题导入——思考:亚马逊森林大火体现了人与自然怎样的关系?提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人类破坏自然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重点问题: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3、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4、怎样建设美丽中国?引出本课主题—共筑生命家园学生观看视频,根据火灾原因,谈谈亚马逊森林大火体现了人与自然怎样的关系?学习塞罕坝的事迹,体会塞罕坝发生了什么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塞罕坝发生的巨变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师生得出结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阅读案例,伦敦“杀人雾事件”,“杀人雾事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对我们有哪些惊醒?看图扮演角色,假如你是牧民会作出怎样的选择?观看视频,大梨树村成功的案例得益于什么?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学生表述阅读余村两山理论,分析这是一条怎样的致富道路?前后两条道路的不同,对我们有哪些启示?阅读课本的案例,分析这三个观点,为我们“走绿色发展道路”带来什么启示。通过北京市垃圾分类,在生活中如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列举一下你会如何去做?加强环保立法对建设生态文明有何作用?阅读材料,如何建成美丽中国?得出结论讲授新课第一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探究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思考:1.55年来,塞罕坝发生了什么变化?2.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提示:1.“塞罕坝”是历史上“木兰围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末的开围放垦加上山火不断,到解放初期,这里的原始森林已变为人迹罕至的茫茫荒原。1962年,林业部组建塞罕坝机械林场。几代务林人战风沙、斗严寒、抗干旱,营造今天的百万亩人工林海。55年后的今天,高岭之美浩荡重现。2.开围放牧,过度砍伐,过度放牧,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思考:塞罕坝发生的巨变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提示: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重点识记: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③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致、“纷乱”中的有序。探究二: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活动一:伦敦“杀人雾事件”思考:“杀人雾事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提示:无节制的燃煤采暖、用煤发电,产生大量污染物,破坏了大气环境。思考:“杀人雾事件”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提示: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活动二:假如你是牧民会作出怎样的选择?思考:对比图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提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活动三:凤城市大梨树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考:大梨树村成功的案例得益于什么?提示:大梨树村坚持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保护环境。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丰收。思考: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提示: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结论: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①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②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第二目<坚持绿色发展道路>探究三:如何坚持绿色发展道路活动一:余村两山理论思考:这是一条怎样的致富道路?提示:开矿、建水泥厂。污染空气、山林被破坏,水士流失;炸山开矿导致伤亡事故不断,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思考:这是一条怎样的致富道路?提示:走绿色发展道路,将特色产业和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思考:通过余村两条发展道路对比,我们获得了哪些启示?提示: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活动二:P85探究与分享思考:此案例为“走绿色发展道路”带来什么启示。提示:走绿色发展道路,要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活动三:北京市垃圾分类思考:在生活中如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提示: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活动四:环保立法思考:加强环保立法对建设生态文明有何作用?提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只有实行最严格的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新教材)结论: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①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②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实现绿色富国之梦。③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④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探究四:美丽中国建设思考:如何建成美丽中国提示: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结论:如何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课堂小结通过本课学习能够认识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正视发展中的挑战,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国策。板书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公众号为资源唯一获取渠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九上6.1.pptx 九上6.2教学设计.doc 塑料正在毁灭海洋.mp4 央视痛批大胃王假吃行为,嘻嘻终于来了,米饭屠夫出来挨打_哔哩哔哩(゜-゜)つロ干杯~-bilibili.mp4 我国人口现状.mp4 资源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