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1课件:第一课第一节第一课时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共3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1课件:第一课第一节第一课时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共33张PPT)

资源简介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第一目: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相信我,在原始社会,你活不过第一集!
严寒酷暑,环境恶劣
居无定所
野兽袭击
没有医疗,高死亡率
食物来源得不到保障
部落战争,死人是家常便饭
一、原始社会
课堂活动
描述原始社会的生产生活环境:
一、原始社会
(一)原始社会的地位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是人类的童年。
原始社会和我一样,是个宝宝!只不过它的宝宝阶段持续了二三百万年!
(二)原始社会的两个发展阶段
打制石器
磨制石器
旧石器时代,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
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
达尔文在环球考察中记叙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欧洲人来到美洲的大地岛,送给岛上的原始居民一条被子,不料接受赠物的居民,把被子切成一块块布,分给当地的每一个人。这使来访者欧洲人大惑不解,其实这样的举动反映了当时居民仍然保持着平均分配的原始习俗。
思考:原始人平均分配劳动产品的原因是什么?
小组合作探究:
在原始社会中,低下的生产力,使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知识拓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
生产力的
三个要素
劳动资料
劳动者
劳动对象
生产工具
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
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合称:生产资料

一、原始社会
(三)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
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
具体表现为生产工具是石器,旧石器时代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
知识拓展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决定
反作用
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产品如何分配
生产关系包括
生产资料归谁所有
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何

(四)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特点
1.共同劳动(劳动方式)
2.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所有制)
3.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4.平均分配劳动产品(产品的分配关系)
一、原始社会
(三)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
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
具体表现为生产工具是石器,旧石器时代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
(四)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特点
1.共同劳动(劳动方式)
2.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所有制)
3.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4.平均分配劳动产品(产品的分配关系)
决定
共同劳动我双手赞成,但我们得有一定分工啊!不能“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啊!
一、原始社会
氏族议事会
(五)原始社会的生活基本单位
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
1.氏族的管理方式: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
氏族议事会是氏族全体成年人行使平等表决权的民主集会。
2.氏族的发展:原始社会末期,一些近亲的氏族构成部落,有的部落联合起来组成部落联盟。
孩儿他妈,我研究出个新工具,用它打出的粮食足够咱一家且还有剩余!咱俩单飞吧!
哦了!
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被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
兄弟们,新工具是我造的,所以我就自己用了啊!你们想用你们自己造!
生产资料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
兄弟们,我种地的效率高,和你们一起种地平均分配很吃亏,我家想要一块地自己种!
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贫富分化加剧,氏族成员地位越来越不平等
想不想吃饱穿暖?那你们就得听我的!
原始社会逐渐解体
(六)原始社会的解体
1.原因:
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2.过程/表现:
(1)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逐渐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
(2)生产资料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
(3)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4)贫富分化加剧,氏族成员地位越来越不平等,原始社会逐渐解体。
一、原始社会
二、奴隶社会
夏王启
有扈氏不服我,就是自寻死路!听我命令,所有有扈氏的俘虏都去给我们放牧!不愿意去的就杀掉!杀掉!咱们以后就叫他们“牧竖”。
凭什么给你干活?
你是谁啊?
我是谁?我爸是夏禹!
奴隶主
奴隶
(一)奴隶社会的产生(阶级的出现)
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出现了两大地位不同的集团——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前者处于剥削者的地位,后者处于被剥削的地位。
知识拓展
阶级:
阶级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的地位的集团。阶级实质上是经济范畴。
在一个社会中,会存在不同阶级。其中一个阶级由于经济上有主导地位从而有社会地位,因而位居其他阶级之上,被称为统治阶级;其他阶级则被统称为被统治阶级。
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阶级矛盾就是阶级社会的主要矛盾。
二、奴隶社会
青铜工具
商周时期青铜器掐银丝爵杯
商司母戊鼎
(二)奴隶社会生产力水平
掌握了青铜技术,进入金石并用时代,之后又进入青铜器时代。生产力水平较原始社会有了显著提升。
夏王启
不干活就杀掉!通通杀掉!
二、奴隶社会
(三)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特点
1.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2.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3.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奴隶主与奴隶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奴隶主阶级
奴隶阶级
对立
二、奴隶社会
(四)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
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是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
斯巴达克奴隶起义
奴隶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必然遭到奴隶的反抗!
起义失败,反抗的奴隶被钉死
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
二、奴隶社会
(五)奴隶社会的发展(国家的产生)
1.原因: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的矛盾日益激化,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
2.表现:国家产生。国家实质上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家产生
奴隶社会矛盾如此激化,究竟是社会的进步还是社会的退步?
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
二、奴隶社会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城市的出现
青铜工具
良渚古城遗址
使人类摆脱了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文字的发明和应用
甲骨文
古代占卜师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
二、奴隶社会
(六)对奴隶社会的评价
奴隶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了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七)奴隶社会的衰亡
奴隶社会后期,当生产力发展到新的水平时,出现了封建制生产关系,奴隶制日渐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就被封建制所代替。
这说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则决定了社会的不断进步,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1E4AEA4-8DFA-4A89-87EB-49C32662AFE0}?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区别
生产资料归属
生产资料氏族全体成员共同所有
(原始公有制)
奴隶和生产资料全部归奴隶主所有
(私有制)
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和地位
共同劳动,
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
奴隶毫无人身自由,
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产品分配方式
平均分配
奴隶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政治
氏族议事会
国家产生,城市出现
文化
原始文化
文字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
人来摆脱愚昧野蛮,进入文明时代。
相同点
虽然奴隶社会进入青铜器时代,生产力水平有所提升,
但是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而言都不是特别高。
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异同点
知识比较
本目小结

原始社会
1.地位
3.生产力水平
4.生产关系特点
1.产生
2.生产力水平
3.生产关系特点
5.生活基本单位
6.解体

奴隶社会
5.形成与发展
6.评价
7.衰亡
4.主要矛盾
2.阶段
低下
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等互助、平均分配
氏族 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氏族事务
决定
较原始社会有了显著提升
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无情地剥削奴隶。
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的矛盾
国家的产生,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决定
是历史的进步
B
练一练
1.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第203、205条规定:“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之刑。”由此可见
①法律的制定对奴隶主和奴隶是不平等的
②国家都只为少数人服务
③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④奴隶有人身自由,但受奴隶主的阶级压迫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D
练一练
2.在奴隶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畜牧业、手工业显著发展起来,商业和城市日益繁荣。奴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社会的变化表明
①奴隶制的建立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②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
③奴制是一种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制度
④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巨大进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A
练一练
3.原始社会末期,原来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逐渐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所代替,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归个体家庭私有。关于私有制的认识,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A.私有制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B.私有观念的存在,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
C.私有观念是人所固有的,所以私有制天然合理,永远存在
D.私有制代替原始的公有制,是历史的倒退
B
练一练

4.19世纪,非洲的布须曼人围猎巨兽时,总是全体出动,男子当猎手,妇女、儿童、老人从旁呐喊助威、围截。这所体现的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是
A.生产力迅速发展,进入了奴隶社会
B.他们在劳动中的关系是相互合作的
C.他们在劳动中平均的分配劳动产品
D.生产资料都归集体共同所有和支配
D
练一练
5.石斧凿洪荒,弓箭穿林莽,我们的祖先在原始社会艰难跋涉。下列对原始社会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在新石器时代
②氏族长和军事首领决定氏族的一切大事
③原始社会的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是我们渴望的理想社会
④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与极端低下的生产力水平是相适应的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D
练一练
6.下列关于我国社会的发展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生产力发展——出现私有财产——出现阶级——出现剩余产品——出现贫富分化
B. 生产力发展——出现贫富分化——出现剩余产品——出现私有财产——出现阶级
C. 生产力发展——出现阶级——出现贫富分化——出现剩余产品——出现私有财产
D. 生产力发展——出现剩余产品——出现私有财产——出现贫富分化——出现阶级
B
练一练

7.原始社会末期,伴随着犁的发明和犁耕技术的使用,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产品不断丰富。伴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也慢慢解体。原始社会解体过程( )
①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取代氏族共同劳动的过程
②是生产发展基础上贫富差距缩小的过程
③是私有制基础上阶级分化的过程
④是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的过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C
练一练

8.关于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
②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从事最繁重的劳动
③原始社会平均分配劳动产品,奴隶社会全部产品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
④二者都处于蒙昧、野蛮的时代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