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旋转课时分析》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旋转课时分析》课件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图形的旋转课时分析
分布情况
各个版本
呈现方式的异同
如何体现
“四基”
如何体现
本节课教学目标
分布情况
1
分布情况
版本
对应页数
旋转
所在页数
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
80-86
2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
28-31
4
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
83-88
6
1.将平移、旋转、轴对称放到一个章节,详略没有突出,对学生要求较其他两个版本较低。
在教学中【受限】明显。
1.年级提高,对学生所对应的求就不同;
2.旋转这一课时所占得比重在全书中的地位比较重要。
(注:此统计忽略各版本书的纸张大小)
如何体现
本节课教学目标
2
各版本教学目标
版本
教学目标
苏教版
1、认识图形的旋转,认识绕点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的含义,能在方格纸上画出把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2、通过学习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3、在认识旋转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变化的兴趣,并进一步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
北师大版
1、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认识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初步体会图形旋转的中心、方向和角度这三个基本要素。
2、使学生通过实物操作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逐步学会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人教版
1、通过实例的观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索它的特征和性质。
2、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知道图形旋转的三要素(中心点、方向、度数)。
3、能运用简单的基本图形,在方格纸上通过旋转设计美丽的图案。
4、让学生欣赏美、感知美、创造美,体验成功的喜悦。
各个版本
呈现方式的异同
3
选取角度
情景引入与初步感知角度
1
3
2
初步练习方式角度
数学与艺术角度



1.情景引入与初步感知角度
版本
不同点
相同点
苏教版
举例子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都是通过生活中的情景进行引入
北师大版
人教版


2.初步练习方式角度


版本
不同点
相同点
苏教版
未引入基本图形【受限】
北师大版
由线到面
练习中都是以直角三角形引入的例子引入【顺(逆)时针旋转90°】
人教版
直接引入

3.数学与艺术角度


版本
不同点
相同点
苏教版
动手做风车
实践能力
都体现了旋转的过程性
北师大版
抽象思维
体现了旋转、平移、轴对称的结合
人教版
观察
如何体现
“四基”
4
“四基”
1.
基础知识: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基本性质等内容。
4.
基本活动经验: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探究思考、抽象、预测、推理、反思等过程,逐步达到对数学知识意会、感悟,并能积累解决和分析问题的基本经验,将这些经验迁移运用到后续的数学学习中去。
2.
基本技能:计算技能、测量技能、作图技能。
3.
基本思想:最基本的数学思想是抽象、推理、模型。
基础知识
旋转的概念:
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另一个图形的变化叫做旋转。这个定点叫做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如果一个图形上的点A经过旋转变为点A',那么这两个点叫做旋转的对应点。
版本
不同点
相同点
苏教版

都是通过具体例子进行引入,让学生感受“旋转”这一抽象的概念,并未明确提出旋转的定义。
北师大版
人教版



基本技能
版本
不同点
相同点
苏教版
并未明确体现基本技能【受限】
北师大版
通过观察、动手画、实际操作逐渐掌握旋转的测量、作图技能
人教版



基本思想
版本
不同点
相同点
苏教版
通过简单的平面图形的旋转
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受限】
北师大版
通过简单的平面图形的旋转
到生活中复杂图形的旋转
在学生头脑中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其中空间观念在北师大版中体现明显
人教版



基本活动经验
版本
内容
相同点
苏教版
“做一做”、“画一画”、“拼一拼”、“数学文化”
北师大版
人教版



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