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程基本信息课例编号14学科小学科学年级五学期第一学期课题《总结我们的认识》教科书书名:《科学》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年7月学生信息姓名学校班级学号课后练习某小组研究植物覆盖对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影响时,要控制的相同条件是()A.有无植物覆盖和土地坡度B.土地坡度和雨量大小、降雨高度C.有无植物覆盖和雨量大小2.下列选项中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缺少植被、降暴雨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土壤流失B.泥石流是土地被雨水侵蚀的一种现象C.人类的活动对土地被侵蚀的程度没有影响3.连线题土地容易被侵蚀土地不容易被侵蚀课程基本信息课例编号14学科小学科学年级五学期第一学期课题《总结我们的认识》教科书书名:《科学》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年7月学生信息姓名学校班级学号学习目标1.说明地球内部力量如地壳运动产生的力,与外部因素如风、水等,都会影响地球表面的形态;解释斜坡上有无植物的覆盖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2.回顾和梳理影响地球表面地形和地貌的因素;通过对比实验,研究植被对侵蚀影响。3.愿意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课前学习任务课前准备实验材料:湿润、混有少量沙石的土、有植物生长的土、一侧有孔的长方形塑料水槽、降雨器、水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如何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请说明理由。【学习任务二】通过模拟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解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学习任务三】《计量时间》单元学习资源准备说明:关于《人类发明计时工具》的资料。推荐的学习资源1.观看:BBC纪录片《地球的力量》2.阅读:DK儿童视觉百科全书《WOW!地球》(共21张PPT)总结我们的认识五年级科学CONTENTS目录1回顾梳理2拓展提升回顾梳理011.地球的表面地球表面的变化2.地球的结构4.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教材安排5.风的作用6.水的作用7.总结我们的认识研究主题划分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地球内部力量对地形地貌的影响外力作用对地形地貌的改变总结提升总分总整体了解地表形态提出“影响地形变化因素”的假说拓展提升02我们知道雨水对土地具有侵蚀作用,怎样可以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呢?种植植物可以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用什么模拟什么?(二)探索植物对侵蚀的影响有植被无植被“地形”相同“降雨”高度相同“降雨量”相同模拟实验:探索植物对侵蚀的影响(二)探索植物对侵蚀的影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疏松的土壤易引起水土流失坡地加剧水土流失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利用,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因而易发生土壤侵蚀造成水土流失。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保护植物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对水土流失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三个问题引发的思考和探索:地球表面是什么样子的?实地观察地球现有的面貌是本来就有的吗?长期观测是什么力量塑造了地球表面的样貌?建构模型模拟实验逻辑推理地球演化历史无法重演亲历观察-原型提出假说建构模型-模拟实验解释原型-原型结论解释模型-模型结论模型思维水的作用风的作用推测:塑造地表形态的作用在过去、将来是否发生?均变论现在过去未来地震火山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做好《时间在流逝》学习准备从下节课开始,我们将进入《计量时间》单元的学习,请同学们课前搜集一些关于《人类发明计时工具》的资料。课程基本信息课例编号14学科科学年级五学期上课题总结我们的认识教科书书名:小学《科学》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年7月教学目标1.说明地球内部力量如地壳运动产生的力,与外部因素如风、水等,都会影响地球表面的形态;解释斜坡上有无植物的覆盖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2.回顾和梳理影响地球表面地形和地貌的因素;通过对比实验,研究植被对侵蚀影响。3.愿意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学重点:回顾本单元学习的内容,运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对典型地形地貌形成的原因做出解释。教学难点:通过对比实验,探索植物对侵蚀的影响,培养学生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一、回顾梳理(一)单元整体回顾教师讲解:本单元从整体上采用了总—分—总的模式,即在单元的起始课也就是第1课我们对主要地形地貌的成因进行假设,埋下探索的伏笔,激起探究兴趣。在后续课的学习中,我们逐课亲历相应的科学实践活动,完善或修正已有认知,逐步形成对地形地貌变化成因的科学解释。单元最后一课回顾、反思学习过程,建构起关于地球表面变化原因的新的认识。学生活动:回顾反思(二)具体研究内容回顾二、拓展提升(一)探索植物对侵蚀的影响1.谈话:“我们知道了雨水对土地具有侵蚀作用,那么怎样可以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呢?”预设:通过讨论,学生会想到在土地上种植植物可以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2.“是不是我们想的这样呢?植物对侵蚀有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教师出示实验材料,组织学生思考、交流以下问题:(1)用什么模拟什么?泥土代表土地、覆盖在表面的植物模拟土地上种植的植物,喷水器喷出的水模拟雨水。(2)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提示:两边地形要一样,“降雨量”一样,从同样高度“降雨”。3.学生活动:模拟实验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通过比较发现有无植物覆盖土地受侵蚀程度的差别4.交流分享提示:通过观察,学生发现没有植被覆盖的小山丘,顶部被冲垮,表面形成一条条小沟,雨水带走大量的土壤。有植被覆盖的小山丘顶部保存较为完好,并没有被冲出小沟,雨水带走较少土壤。这是因为植物的根系可以抓紧土壤,减小了水土的流失。5.小结:没有植物覆盖的土地比有植物覆盖的土地受到的侵蚀程度严重。所以,保护植物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二)研究方法与思维方法拓展1.本课研究方法总结;2.地球科学领域研究方法拓展;3.地学思想提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总结我们的认识-1教学设计.docx 总结我们的认识-2课件.pptx 总结我们的认识-3学习任务单.docx 总结我们的认识-4课后练习.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