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社会第一单元练习题一、选择题1、中国政府在对待香港和台湾问题的政策上的共同点有:( )①社会经济制度不变 ②生活方式不变 ③不派干部去港台 ④不派驻军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该项决策之所以被称为“英明决策”,是因为它是( )A.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B.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改变C.当代中国的立国之本 D.奠定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基础3.30年间祖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某班打算举行一次歌颂“英明决策30周年”为主题的小报设计比赛,下列能列入小报范畴的是( )①恢复了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地位;②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③“入世”和上海“APEC”会议的召开;④实现了人民生活水平的两次飞跃A.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②③④4.下列关于苏联解体后的世界形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美苏两极格局和“冷战”结束 B.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C.已经形成了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D.和平和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5.建国初期实行的一五计划( )①从1950年开始执行,到1955年超额完成;②修建了通往西藏的公路,密切了内地同边疆的联系;③建设成就主要表现在工业和交通运输业;④中国一跃成为工业化国家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6.标志着20世纪70年代我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的重大事件有( )①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美国总统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③周恩来率团参加万隆会议;④亚太经合组织在上海成功举行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7.“上海合作组织”对我国具有的意义是 ( )①它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是我国综合国力提高的标志;②是我国改革开放开始标志;③组织的成立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联系;④有利于改善中美关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目前,世界上打着各种旗号的恐怖主义组织有几千个,各种恐怖主义行动每年都要发生数百次,鲜活的生命化为冤魂,宝贵的财富化为灰烬。这一严酷的现实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 )①国际局势总体上趋于紧张;②恐怖主义是影响世界和平的公害;③打击恐怖主义必须加强军事同盟;④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共同制止恐怖主义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200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50年来,西藏在自治区党委的领导下,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优异的成绩。同时也是澳门回归10周年,这十年中,澳门的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据此回答9—11题。9.中国政府对澳门行使主权( )①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性贡献;②标志着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③意味着中华民族统一大业的顺利完成;④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新范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0.实践证明,党在西藏自治区实行的( )①高度自治的制度是正确的;②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是正确的;③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是正确的;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正确的。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请问西藏自治区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最大区别在于( )A.主权归属不同 B.外交政策不同 C.社会制度不同 D.经济政策不同小明通过调查发现杭州市曾经喜摘CCTV2006年度“全国十大魅力城市”桂冠,这说明改革开放后我市在城市规划、城市环境、民俗风情等各方面都有了很的的变化,但同时他也发现我市乃至我省、我国在改革开放前后有“两样东西没有发生变化”。据此回答12—13题。12.“两个没有变”是指( )①基本国情没有变;②国家根本任务没有变;③人民思想观念没有变;④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A. ①③ B. ①④ C. ③④ D.①②④13.“两个没有变”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B.教育落后、民族文化素质较低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D.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14.全运会最大亮点是在“巨碗”视频的演绎下三次放飞“白鸽” ,它向世界传递了一个信息:中国要和!世界要和!但是09年的5月25日,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无视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再次进行核实验,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坚决反对。这说明( )①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②要不断加强南北对话与南南合作;③争取世界和平是当今世界的主题;④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观看APEC成员国中人口超1亿国家的经济发展综合指标和人均资源拥有量统计图。据此回答15—17题15.右图说明( )①印度尼西亚人均资源拥有量低于中国②中国的人均资源拥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③俄罗斯的经济发展综合指标最高 ④中国的经济发展综合指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A.①③ B.①③④C.②④ D.①②④16.上述问题反映了当今世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发展 B.和平 C.环境 D.恐怖17.解决上述世界性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A.加强国际合作 B.发挥联合国的作用C.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D.加强国际合作18.20世纪60到70年代,茶余饭后一起听广播是最大的乐趣;改革开放后,全家人围座一起欣赏电视节目是最主要的娱乐方式;进入21世纪,MP3、QQ聊天成为人们的一大喜好。这一系列的变化反映了( )①生产力迅速发展 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③现在的人们贪图享受,艰苦奋斗过时了 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是正确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9.近年来,中非在政治上平等相待,相互支持,经济上互惠互利,共谋发展。现在我国每天消耗的630万桶石油中,四分之一多来自非洲,许多矿产资源也来自非洲,同时我国在非洲的企业达700多家,从事铁路、公路、通讯、石油等基础设施建设。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①非洲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中之重;②对外开放面对所有国家,既对发达国家,也对发展中国家;③对外开放,能解决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资源问题;④对外开放就是经济上的“引进来”和“走出去”;⑤对外开放坚持的是“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A.②③⑤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⑤20.近代中国的对外开放与现在的对外开放有哪些方面的差异?①前者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后者向苏联学习社会主义②前者是主权沦丧的情况下被迫开放的,后者是维护主权的前提下主动开放的③前者的开放加大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后者的开放促进了中国的发展和强大④前者只学习资本主义的经济和科技,后者学习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二、非选择题21.(12分)材料一: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材料二:中国粮食产量变化情况年份 解放前最高产量 1949 1952 1957 1959 1961 1982产量(万吨) 15000 13150 16392 19595 17000 14750 40712——摘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下册材料三:中华民族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引自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⑴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哪两大失误与挫折?我们从中应吸取怎样的历史教训?(4分)⑵试分析1952年粮食产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的原因。1982年粮食产量大幅增加主要原因在于中央政府肯定并发展了“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这一“伟大的创造”指的是什么?该措施有何历史意义?(4分)⑶请你说出开启 “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你知道“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至少回答两点)(4分)22.(12分)材料: 2008年5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会见应邀来访的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胡锦涛强调,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应该共同努力,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是双方建立互信的根本基础。(“九二共识”指1992年11月大陆的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所达成的以口头方式表达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会谈中双方共同认为,大陆游客赴台、周末包机也要双方尽最大努力在短期内实现。并敲定两岸直航点:北京 上海 厦门 广州。吴伯雄强调,两岸同属中华民族,血脉相连是任何人都抹杀不了的。(1) 你认为新形势下两党合作必须坚持的前提是什么 (2分)(2) 综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请你分析国共两党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意义。(4)(3)谈谈实现祖国统一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6分)23.(8分)材料一:关于朝核问题的第四轮“六方会谈”于2005年9月19日在北京结束,在东道主中国的积极努力下,会议通过了《共同声明》,朝鲜承诺,愿意放弃一切核武器与现有核计划,早日重返《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回到国际原子能机构保障监督。作为回应,美方确认,美国在朝鲜半岛没有核武器,无意以核武器或常规武器攻击或入侵朝鲜。这标志着朝鲜半岛的核问题的解决有了重大进展。材料二:由世界银行召开的全球扶贫大会于2004年5月26日在上海开幕,来自12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1200多名代表交流了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扶贫工作经验。会议发表了呼吁国际社会团结一致战胜贫困促进发展的《上海宣言》。(1)中国相继成为全球扶贫大会、“六方会谈”的东道主,说明了什么?(2分)(2)国际社会团结应一致战胜贫困,那么你认为战胜贫困的根本办法是什么?(2分)(3)上述材料表明,当代中国的发展正面临着怎样的机遇?面对机遇,你认为当前中国政府的首要任务是什么?(4分)24.(9分)祖国的梦想新中国建立初期美国曾叫嚣:“中国共产党能打赢战争,却无法解决几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几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奇迹般地实现了一个个的梦想,又满怀豪情地向实现一个新梦想迈进。梦想一:实现制度更替,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梦想二:解决温饱,并实现由温饱向 的历史性跨越;梦想三: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梦想四: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1)梦想一实现的标志是什么?(2分)(2)请在梦想二中划线部分填上相应内容。说说我们所达到该水平的特点。(2分)(3)我国实现梦想三以后,国家发展蓝图是怎样的?(4分)(4)梦想一到梦想四描绘的是我国哪一社会发展阶段 (1分)25.(12分)材料一:2011年4月12日,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十月”地铁站发生恐怖袭击事件。根据白俄罗斯卫生部发布的最新消息,明斯克地铁爆炸案造成11死亡,126人受伤,其中22人伤势严重。材料二:伊拉克战争 北约轰炸利比亚(1)材料一、二共同反映了什么现象?(4分)(2)导致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哪些?(4分)(3)上述两则材料给你什么启示?(4分)九年级社会第一单元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A A C C C A B C B B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C B D B D A C B A D二、非选择题21.⑴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2分)教训: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政策的制定要符合群众的利益,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2分)(写出1点得1分,写出2点得满分)⑵原因:完成了土地改革,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1分)伟大的创造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意义:改变了以往生产上大群人共同劳动,分配上平均主义的做法,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行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2分)⑶中国新生:新中国的成立(1分);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始实行改革开放。(1分)探索:实行改革开放;设立经济特区;提出一国两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写出2点就满分)22、(1)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2)有利于两岸交流与合作,增进友谊;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动和平统一的进程。(3)有利因素:综合国力增强,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物质基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不利因素:岛内分裂势力、外国反华势力。23、(1)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2)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3)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突飞猛进的科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24、(1)三大改造完成。(2)小康水平,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3)六个更加(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5、(1)和平问题依然严峻。(2)恐怖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3)加强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反对霸权主义、强化政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