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测评练习1.有关乙炔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乙炔分子中,碳碳原子间有三对共用电子 B.乙炔分子中,碳碳原子间以叁键结合C.乙炔分子中,有两个C—H键D.乙炔分子中,碳碳原子间三个共价键完全等同2.有关乙炔性质、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乙炔在氧气中燃烧温度可高达3000℃,所以氧炔焰可以用来切割、焊接金属B.乙炔可以制得聚氯乙烯塑料,聚氯乙烯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乙炔能使溴水褪色D.乙炔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3.CH3—CH=CH—C≡C—CH3分子结构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6个碳原子有可能在同一直线上 ②6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直线上 ③6个碳原子一定都在同一平面上④6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4.乙炔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原料,可以用来制备氯乙烯,请写出乙炔制取聚氯乙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共18张PPT)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一节脂肪烃——炔烃脂肪烃类别烷烃烯烃通式??结构特点??代表物??与溴(CCl4)??与酸性高锰酸钾??主要反应类型??温故知新烷烃与烯烃比较:CnH2n+2CnH2n碳碳单键,饱和碳碳双键,不饱和CH4CH2=CH2不反应加成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不反应氧化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取代氧化,加成,聚合【学习目标】1.了解炔烃分子结构与乙炔的物理性质。2.掌握乙炔的实验室制法。3.能以典型代表物为例,理解炔烃等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学习重点】炔烃的结构及化学性质。【学习难点】乙炔的实验室制法。一、乙炔的结构和性质电子式:H—C≡C—H结构简式:CH≡CH结构式:直线型,空间结构:分子式:C2H2(最简式CH)或HC≡CH键角1800球棍模型比例模型1.乙炔的组成和结构问题导学问题导学CH3CH3CH2=CH2请猜测:CH≡CH和以下哪种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2.乙炔的实验室制法乙炔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原理:CaC2+2H2O→Ca(OH)2+C2H2↑ 实验验证【学习探究1】(1)根据反应原理,分析哪些可以作为乙炔的制取装置? BF固+液,不需加热2.乙炔的实验室制法乙炔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原理:CaC2+2H2O→Ca(OH)2+C2H2↑ 【学习探究1】(1)根据反应原理,分析下列哪些可以作为乙炔的制取装置?BF (2)为什么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3)根据对电石性质的介绍,应该选用什么试剂除去乙炔气体中的杂质?减缓反应速率,得到平稳的乙炔气流,便于控制气体的产生。电石中含有CaS、Ca3P2等,也会与水反应,产生H2S、PH3等气体,所以所制乙炔气体会有难闻的臭味。实验验证硫酸铜溶液CuSO4+H2S=CuS↓+H2SO4(4)为了验证乙炔的性质,应该选用哪些试剂?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四氯化碳)2.乙炔的实验室制法乙炔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原理:CaC2+2H2O→Ca(OH)2+C2H2↑实验仪器:铁架台、圆底烧瓶、分液漏斗、广口瓶、导气管、试管、双孔橡胶塞实验药品:电石、饱和食盐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实验验证3.乙炔的物理性质【学习探究2】通过观察乙炔与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及乙炔的燃烧的实验现象,归纳乙炔的化学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微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4.乙炔的化学性质实验现象结论通入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通入盛有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点燃乙炔气体??溶液紫色逐渐褪去乙炔可以和强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溴的颜色逐渐褪去,生成无色易溶于四氯化碳的物质乙炔可以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烟乙炔可以被氧气点燃氧化实验验证(1)氧化反应①在氧气中燃烧:。②被强氧化剂氧化:能被酸性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氧化。(2)加成反应①与溴的反应:。②催化加氢:。(3)加聚反应:4.乙炔的化学性质CH≡CH+Br2CH=CHBrBrCH=CH+Br2CH—CHBrBrBrBrBrBr归纳总结2C2H2+5O24CO2+2H2O点燃CH≡CH+2H2CH3CH3催化剂△1,2—二溴乙烯1,1,2,2—四溴乙烷实质分析【学习探究3】请从“结构决定性质”的角度思考乙炔上述性质的原因。结构-C≡C-一个σ键两个π键性质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学以致用二、乙炔的用途1.乙炔可用以照明、焊接及切断金属(氧炔焰)。2.乙炔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原料,可以用来制备苯、氯乙烯、聚氯乙烯和乙醛等。学以致用三、炔烃的性质1.物理性质:与烯烃、烷烃相似,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增多,熔沸点和相对密度也逐渐增大。2.化学性质:①氧化反应②加成反应③加聚反应类比归纳脂肪烃类别烷烃烯烃炔烃通式CnH2n+2CnH2n结构特点碳碳单键,饱和碳碳双键,不饱和代表物CH4CH2=CH2与溴(CCl4)不反应加成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与酸性高锰酸钾不反应氧化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主要反应类型取代氧化,加成,聚合CnH2n—2碳碳三键,不饱和CH≡CH加成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氧化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氧化,加成,聚合学以致用思考:鉴别甲烷、乙烯、乙炔的方法?甲烷乙炔乙烯分子中C%越高,则火焰越明亮,烟越大。课堂小结①分子式②最简式③电子式④结构式⑤结构简式1个通式5个式子3个化学性质通式为CnH2n-2(n≥2)①加成反应②氧化反应③加聚反应1个实验原理1个实验装置学习结构猜测性质实验验证微观探析实验巩固提高【课后作业】1.请同学们课下利用课本34页图中显示的信息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合作交流完成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的自主学习。2.完成课时作业(7)谢谢大家第二章第一节脂肪烃——《炔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烃卤代烃》第一节《脂肪烃》第二课时。乙炔是炔烃的代表物,其结构和性质不但是本章的重点,而且对炔烃的学习也起到很关键的作用,此外乙炔在现实生活、工农业生产、科研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本节的主要内容是乙炔的结构、乙炔的实验室制法、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其中乙炔的化学性质教学,是从分子结构上分析入手,通过实验探究方式,观察、分析乙炔具有的化学性质及其反应机理。通过乙炔制取实验,使学生更加明确物质的制取实验和性质实验之间的关系。这样的知识传授方式使乙炔的化学性质与它的结构联系起来,从而突出了官能团的作用。学情分析学生已初步掌握了研究和学习有机物的基本方法,并已学习了脂肪烃中的两种烃烷烃和烯烃,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已有所了解。在本节教学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在学习烷烃和烯烃时掌握的知识与方法,另一方面是要注意通过对比分析找出炔烃与烷烃、烯烃在结构、性质方面的异同,形成较完整的脂肪烃知识网络。但学生的有机基础还比较薄弱,知识迁移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都有待提高。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乙炔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2.掌握乙炔结构、重要的化学性质、实验室制法。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观察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能力。2.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思想。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及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品质。3.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乙炔的结构和化学性质教学难点:乙炔的结构和实验室制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球棍模型实验用品。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实验探究法、对比学习法教学用具铁架台,圆底烧瓶,试管,试管架,导管,橡胶管,洗气瓶,长颈漏斗,饱和硫酸铜溶液,饱和氯化钠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电石。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知识回顾展示课件表格,提问学生甲烷、乙烯性质。并引导学生对比二者性质,思考原因。由两位同学带领大家复习烷烃及烯烃的性质。巩固甲烷、乙烯的性质并为烷烃、烯烃、炔烃性质的类比作铺垫。趣味导学【视频】装运电石的火车在公路上突然着火,熊熊大火危及人民安危,消防官兵英勇救火,但是没有用水进行浇灭。【引入新课】为什么这种奇怪的石头会着火?为什么不能用水进行浇灭?带着这个问题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学生观看视频,思考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引入新课。新课学习新课学习新课学习让学生展示自己组装的乙炔的球棍模型,引导学生分析乙炔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乙炔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最简式。1.模型展示使学生轻松掌握乙炔的结构。2.巩固书写电子式与结构的知识。引导学生从“结构决定性质”的角度大胆猜测乙炔的性质是和乙烷还是乙烯相似?猜测:和乙烯相似。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验证性质——化学实验。并讲述实验室制备乙炔的实验原理。在学案上完成CaC2和H2O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树立“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的思想。引导学生分根据CaC2和H2O的反应原理选择制取乙炔的实验装置。组内进行思考、交流。培养学生探究组合实验装置的能力。介绍制取乙炔的简易装置,并强调此实验反应剧烈,实验装置中必须有控制反应速率的装置。并引导学生思考采用饱和食盐水的原因。倾听、感受。思考、回答。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不局限在实验室制取乙炔的装置。展示药品电石并由学生代表闻到电石的臭味,引导学生思考臭味从何而来。阅读、感受、思考承上启下,同时增添了课堂的人文魅力,也为下面乙炔的燃烧埋下伏笔。讲述乙炔气体显臭味的原因,指导学生探究除杂装置、实验验证试剂。接受新知识。此处采用讲述目的是将有效时间利用在课堂教学重点上,也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展示课前老师收集的乙炔气体,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来总结乙炔的物理性质。观察、总结乙炔的物理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总结能力。【演示实验】邀请两位学生代表一起参与到演示试验中。其他同学通过视频同步观察现象,思考原因,总结结论。1.大胆猜想乙炔的化学性质。并用自己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2.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试验现象原因,总结实验结论。1.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通过学生对演示实验的参与提高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及学习兴趣。3.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4.提高学生安全意识。通过实验验证了乙炔和乙烯的性质相似,让学生自己书写乙炔的方程式:C2H2+O2H-C≡C-H+Br-Br→(两步书写)CH≡CH+2H2→(一步书写)书写反应方程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书写能力。通过乙炔主要化学性质的学习,使新课引入问题得到解决。引导学生思考电石起火应该采取的方法。观看视频,验证电石起火采取的方法。1.使学生体会学以致用的重要性。2.使学生了解了化学对于生活的重要性。通过对乙炔性质的学习和乙烯性质作对比,利用手中乙炔的球棍模型再进行微观探究乙炔具有上述性质的原因。小组合作交流、探讨1.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2.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思想。从乙炔引入炔烃的性质,引导学生对烷烃、烯烃、炔烃的性质进行类比归纳并引入鉴别甲烷、乙烯、乙炔的方法。完成表格,对三类脂肪烃进行类比归纳。1.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2.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思想。3.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对乙炔的化学性质学习来了解乙炔的用途。聆听、感受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思想。课堂小结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各抒己见希望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课堂练习设计典型习题进行课堂练习,对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拓展】介绍聚氯乙烯小试牛刀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布置课后作业。课后完成作业新旧知识比较,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板书设计第一节 脂肪烃——炔烃 一、乙炔的分子组成和结构C2H2H?:CC:HH—C≡C—HHC≡CH或CH≡CH直线型二、物理性质三、乙炔的实验室制法1.药名:电石(CaC2)、饱和食盐水2.原理:CaC2+2H2O→Ca(OH)2+C2H2↑3.装置:液+固→气(不需加热)4.除杂:CuSO4溶液或NaOH溶液四、乙炔的化学性质及用途(1)燃烧1.氧化反应2C2H2+5O24CO2+2H2O(2)使高锰酸钾(H+)溶液褪色2.加成反应:BrBrH-C≡C-H+Br-Br→CH=CHHC=CH+Br-Br→CH-CHBrBrBrBrBrBr1,2-二溴乙烯1,1,2,2-四溴乙烷CH≡CH+2H2CH3?—CH3(1:2加成)3.聚合反应:二、炔烃点燃点燃催化剂PAGE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烃 卤代烃》第一节《脂肪烃》第二课时《炔烃》.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烃 卤代烃》第一节《脂肪烃》第二课时《炔烃》.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烃 卤代烃》第一节《脂肪烃》第二课时《炔烃》测试.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