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县高中2011-2012学年高二9月月考试题(9科9份,答案不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抚顺县高中2011-2012学年高二9月月考试题(9科9份,答案不全)

资源简介

抚顺县高中高二月考生物测试题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60分)
1.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衰老是同步进行的
B.人的早期胚胎有尾,尾部细胞随着发育逐渐凋亡
C.细胞癌变是细胞高度分化的结果
D.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凋亡的产物
2. 如图是含有淀粉琼脂的实验装置。将该装置经表中的方法处理后,放在37℃下培养24h后,再用碘液冲洗圆点。琼脂块各圆点的处理方法和结果如下,依据实验分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圆点 处理方法 实验结果
A 滴加淀粉酶溶液 红棕色
B 接种面包霉 红棕色
C 滴加煮沸的淀粉酶溶液 蓝黑色
D 滴加蔗糖酶溶液 ?
E 滴加淀粉酶溶液,并加适量盐酸 蓝黑色
A.面包霉能分泌淀粉酶,酶可在细胞外发挥作用
B.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并随温度升高催化活性逐渐增强
C.圆点E实验可说明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的特点
D.酶的催化需适宜的温度,据此可推断表中“?”处应是蓝黑色
3.有关真核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无丝分裂过程有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
B.动物细胞仅以有丝分裂方式进行增殖
C.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不形成细胞板
D.无丝分裂仅出现于高等生物的衰老细胞
4.用特异性的酶处理某一生物细胞的最外面部分,发现降解产物主要是葡萄糖,进一步分离该细胞的某种细胞器进行分析,发现其含有尿嘧啶,据此推知,这种细胞器不可能完成的以下生化反应是( )
A.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
C.C3H4O3(丙酮酸)+3H2O—→3CO2+10[H]+能量
D.CO2+H2O ———→(CH2O)+O2
5.要观察植物细胞的细胞板结构,所选择的细胞应处于有丝分裂的 ( )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6.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
氧浓度(%) a b c d
产生CO2的量 9 mol 12.5 mol 15 mol 30 mol
产生酒精的量 9 mol 6.5 mol 6 mol 0 mol
A. a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等于无氧呼吸速率
B.b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大于无氧呼吸速率
C.c浓度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
D.d浓度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未进行无氧呼吸
7.在检测某种生物个体的某组织时,发现该组织细胞内的水分减少,多种酶的催化效率降低,那么该个体的组织细胞最可能出现的变化还有(  )
①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 ②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 ③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能力降低 ④能继续分化,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8.绿色植物体内形成ATP的过程有( )
(1)光反应 (2)暗反应 (3)有氧呼吸的过程 (4)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
(5)丙酮酸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6)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
A.(1)(3)(6) B.(2)(4)(6) C.(4)(5)(6) D.(2)(3)(4)(6)
9.下面为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 ( )
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①过程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B.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②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表明细胞凋亡是细胞被动死亡过程
D.凋亡相关基因是机体固有的,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10.下列关于细胞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的内容中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B.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一定含有线粒体,含线粒体的细胞时刻都在进行有氧呼吸
C.颤藻和发菜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不同的是后者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白细胞吞噬入侵的细菌,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11.小麦种子萌发时产生淀粉酶,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葡萄糖等。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 ℃左右。取适量小麦种子在20 ℃和30 ℃培养箱中培养4天后,做如下处理:
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加热至50 ℃左右,摇匀后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  )
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 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12.下列关于动物细胞编程性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癌变属于细胞编程性死亡 B.细胞编程性死亡属于正常生理过程
C.细胞编程性死亡属于细胞分化过程 D.细胞编程性死亡与基因表达无关
13.右图所示的细胞类型转换过程为 ( )
A.细胞融合 B.细胞生长
C.细胞分裂 D.细胞分化
14.下列现象中属于细胞编程性死亡的是 ( )
A.噬菌体裂解细菌的过程 B.因创伤引起的细胞坏死
C.造血干细胞产生红细胞的过程 D.蝌蚪发育成青蛙过程中尾部细胞的死亡
15.下列关于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 B.细胞癌变可以由病毒感染引发
C.原癌基因只存在于癌细胞中 D.癌细胞的转移与细胞间黏着性下降有关
16.下列过程不属于细胞分化的是 ( )
A.B淋巴细胞形成浆细胞    B.胚胎干细胞形成神经细胞
C.质壁分离植物细胞的复原   D.蜥蜴断尾再生
17.下列细胞中,可能已发生癌变的是 ( )
A.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的细胞 B.细胞核增大的细胞
C.自由水含量减少的细胞 D.被细菌侵染的细胞
18.以洋葱表皮细胞为材料,分别用0.3g/mL的蔗糖溶液、 0.5g/mL的蔗糖溶液、0.3g/mL的尿素溶液及清水加以处理。 m时开始用四种溶液分别处理洋葱表皮细胞;n时再一次用清 水处理之前被处理过的洋葱表皮细胞,测得的洋葱表皮细胞 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如上图所示,图中代表尿素处理结果的是
A.a     B.b     C.c     D.d
19.老年人皮肤色素沉积出现“老年斑”,原因是 ( )
A.细胞呼吸速度加快 B.细胞中相关的酶活性降低
C.细胞膜通透性不发生改变 D.紫外线照射引起色素沉积
20.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
A.长期接触癌症患者的人细胞癌变几率增加
B.癌症是致癌因子引发的,患病几率与年龄无关
C.艾滋病患者与正常人患癌症的几率相同
D.亚硝酸盐可通过改变基因的结构而致癌
21.导致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的根本原因是 ( )
A.染色体上存在原癌基因 B.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协调表达
C.致癌因子导致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D.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以外的其他基因突变
22.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胞癌变后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 B.癌症病人染色体上无抑癌基因
C.经常食用腌熏食品易导致细胞的癌变 D.癌症的发生与个人的身心状况无关
23.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对根尖染色的目的是使 ( )
A.核仁着色 B.核膜着色 C.染色体着色 D.核孔着色
24.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能看到的结构是 ( )
A.中心体 B.高尔基体 C.叶绿体 D.染色体
25.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倍增,染色单体形成,染色体在细胞核中最早显现,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为清晰的时期依次为 ( )
①分裂间期 ②分裂前期 ③分裂中期 ④分裂后期 ⑤分裂末期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②③①④ D.⑤③②④
26.细胞有丝分裂最重要的特征是 ( )
A.有纺锤体出现 B.有染色体复制和染色体的平均分配
C.有染色体出现 D.有核膜、核仁的消失
27.某实验小组做了一系列与高中生物知识相关的实验,下列叙述 不正确:( )
A、实验小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其中一个同学将观察到的细胞绘制如右图,图中不该有①⑦⑩结构,同时观察不到③⑾结构
B、如果右图是生物某部位细胞的示意图,实验小组利用显
微镜观察不到该细胞有丝分裂,因为该细胞是已分化的细胞
C、实验小组将右图所示的细胞放在含15N标记的胞嘧啶培养
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该细胞具有15N标记的细胞器有⑥⑦⑾。
D、实验小组将右图所示的细胞放在30%的蔗糖溶液,做质壁分离实验观察到⑩结构变小,细胞吸水力逐渐变小
28.水稻的体细胞内有24个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目依次是 ( )
A.24、24、24 B.24、48、96 C.24、48、48 D.24、24、96
29.在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 ( )
A.染色体形态不同 B.核仁不发生解体
C.纺锤体形成方式不同 D.核膜消失时间不同
30.一个细胞周期的持续时间是 ( )
A.一次分裂开始至下次分裂开始 B.一次分裂开始至下次分裂结束
C.一次分裂结束至下次分裂开始 D.一次分裂结束至下次分裂结束
二、填空题(40分)
31.( 9分)黑藻在我国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水生植物。因其取材方便,常作为生物学实验的材料。下图丙表示植物细胞与外界环境间、叶绿体与线粒体间气体交换,图丁表示光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图丙中由②进入叶绿体中的CO2与 结合形成三碳分子,随后发生三碳分子的还原,此过程需要消耗光反应产生的 和 。
(2)如图甲所示,如果适当缩短光源与实验装置的距离,则单位时间内黑藻放出的气泡数量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黑藻的叶肉细胞处于丙图状态时,对应图丁曲线中
(4)如果其他条件不变,CO2浓度增大,B点往 方向移;如果A点时CO2释放量为a mo1/m2·s,C点时的CO2吸收量为b mo1/m2·s,则在C点时O2的产生量为
mo1/m2·s。
(5)图丁中限制A~C段黑藻的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C点以后限制黑藻的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
32.(6分)甲图为植物细胞内的某种生理活动,乙图为植物在温度为15 ℃(实线)和25 ℃(虚线)时光照强度和氧气释放速度的变化关系。请据图分析下列问题:
(1) ①过程中植物需要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若要研究二氧化碳的去向,通常采用____________方法。
②过程的正常进行需要光反应提供的________,②过程产生的C6H12O6被分解为二氧化碳的场所有 。
(2) 当其他条件不变,乙图中光照由6千勒克斯减弱为2千勒克斯时,甲图中的________物质会增多。
(3) 请根据乙图分析该植物在15 ℃、10千勒克斯的光照条件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是________mg。
(4) 如果在阴雨天气,温室内光照强度小于5千勒克斯,请据乙图判断采取什么措施可以有助于提高光合产量:
33.(6分)试管苗的光合作用能力较弱,需要逐步适应外界环境才能往大田移栽。研究人员进行了“改变植物组织培养条件缩短试管苗适应过程”的实验,实验在适宜温度下进行,图甲和图乙表示其中的两个实验结果。 请回答:
(1)图甲的实验是在大气CO2浓度下进行的。据图分析,试管苗在不加蔗糖的培养基中__________________更高。
(2)图乙是试管苗在密闭、无糖培养基条件下测得的24h内CO2浓度变化曲线。图中b-c段CO2浓度升高缓慢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d段CO2浓度急剧下降是因为试管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d点时打开培养瓶,试管苗的光合速率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知,采用无糖培养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可缩短试管苗的适应过程。
34.(9分)
Ⅰ.图甲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乙示分泌细胞分泌物质过程。
图甲 图乙
(1)图甲中③呈 性,一般能够使其着色的染料呈碱性,中学实验常用的这类染色剂有___ _______等溶液(举一例)。
(2)图甲中能产生三磷酸腺苷的细胞器有(填序号) 。
(3)念珠藻细胞与甲图中的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 。
(4)胃蛋白酶分泌的过程与细胞膜的 性有关。
Ⅱ. 在低温条件下,将细胞置于研钵中,加入某种溶液研磨后,将细胞碎片和细胞器用离心法进行分离,第一次分离成沉淀P1(含细胞核和细胞壁碎片)和上层液体S1;随后又将S1分离成沉淀P2(含叶绿体)和上层液体S2;第三次离心将S2分离成沉淀P3(含线粒体)和上层液体S3;最后一次将S3分离成沉淀P4(含核糖体)和上层液体S4.根据下列问题填入相应符号(S1—S4和P1—P4)。
(5)含DNA最多的部分是 。
(6)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存在于 部分。
(7)蛋白质含量最多的部分是 。
图乙细胞分泌的物质X是胃蛋白酶,则与其合成、运输及分泌相关的细胞器 。
35.(10分)已知2H2O2=2H2O+O2↑,可以通过观察反应过程中O2的生成速度(即气泡从溶液中释放的速度)来判断H2O2分解反应的速度。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使其能同时验证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要求写出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H2O2溶液,蒸馏水,3.5%FeCl3溶液,0.01%过氧化氢酶溶液,恒温水浴锅,试管。
(1)实验步骤:
① ;
② ;
③ ;

⑵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整个实验中不同处理的试管中O2的释放速度从快到慢依次是:______________。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如果仅将实验中的恒温水浴改为80℃,重做上述实验,O2释放的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31、(1)五碳分子 【H】 ATP
(2) 增加
(3)B点以后
(4)左 a + b
(5)光强度 CO2浓度或温度
32、(1)同位素标记法 【H】、 ATP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
(2) C3
(3) 50
(4)适当降低室内温度
33、(1)光合速率
(2) 温度较低,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呼吸较弱,产生的CO2较少
光合作用增强,消耗大量的CO2 升高
(3)延长光照时间 增加光照强度 加CO2浓度(任选两个)
35、(只要答案合理就给分)
(1)实验步骤:
① 取3支试管,编号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②向甲试管里滴加适量的过氧化氢酶溶液,乙试管滴加等量的3.5﹪氯化铁溶液,丙试管滴加等量的蒸馏水,并将三支试管混合均匀。
③把三只试管放在适宜温度的恒温水浴锅保温。
④观察记录三只试管里气泡从溶液中释放的速度。
(2)甲>乙>丙;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
(3)乙试管 高温过氧化氢酶失去活性,不再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A
B
C
D
E
光能
叶绿体
物质X



⑦抚顺县高中2011----2012上学期9月月考
高二语文试卷
时间 :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语言运用(9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良好的气质风度可以凸显应试者的个人魅力,给评委留下良好印象,从而在面试中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
B.创新必须方向正确,遵循规律,讲究方法,有序进行。如果背离了这些要求,创新就可能成为养虎遗患,反受其害。
C.谷歌很可能于近期停止其在中国的搜索业务,消息一出如石破天惊,引起了谷歌的不少中国伙伴的担忧。
D.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干部与群众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切不可胶柱鼓瑟,止步不前。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最近,美国耶鲁大学华裔教授蔡美儿的一本名叫《虎妈战歌》的育儿书介绍了她如何以“中国式”方法管教两个女儿的经验,引起美国关于“中美教育方法”的大讨论。
B.《澳门日报》日前刊出社论说,围绕着是否应该禁放烟花爆竹的问题,人们在过去一段时间曾经展开过激烈的争论,因而违法违规燃放烟花爆竹的行为屡禁不止,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C.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就安理会改革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中方愿与各方保持接触,通过广泛、民主协商,共同努力,改革朝有利于维护联合国整体利益和会员国团结的方向发展。
D.此次检测将通过居民的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及健康体检,引导居民合理饮食,最大限度地降低与营养相关的慢性病的发病。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亚文化不是一个人的文化,而是一个群体或者一个部落的文化。 。
①它变成了一种亚文化的现象 ②将本身并没有多少价值的帖子炒出来
③这就是“无聊的力量” ④潜伏在网络世界中的一拨人共同发力
⑤最终呈现了一种无法忽视的力量 ⑥曾记否,贾君鹏一帖发布后
A.⑥②④⑤①③ B.⑥④⑤②③①
C.⑥②⑤①④③ D.⑥④②⑤③①
二、古诗文阅读(31分)
(一)文言文阅读(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袁滋字德深,蔡州朗山人,强学博记。少依道州刺史元结,读书自解其义。起处士,进詹事府司直。部官以盗金下狱,滋直其冤。表为侍御史。刑部、大理罪人,失其平,惮滋守法,因权势以请,滋终不署奏。韦皋始招来西南夷,德宗选郎吏抚循者,皆惮行,至滋不辞,席嘉之。擢祠部郎中,兼御史中丞,赐金紫,持节位。年还,使有指,进谏议大夫。迁尚书右丞,知吏部选。求外迁,为华州刺史。清政简,流民至者,给地居之,名其居为义合里。然专以慈惠为本,未尝设条教,民爱向之。有犯令,时时法外纵舍。得盗贼,或哀其穷,出财为偿所亡。召为左金吾大将军,以杨子陵代之。滋行,耆老遮道不得去,于隧使谕曰:“吾不敢易袁公政。”人皆罗拜,乃得去,莫不流涕。
宪宗监国,进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刘辟反,诏滋为剑南两川、山南西道安抚大使。半道,以检校吏部尚书,平章事为剑南东、西川节度使。是时,贼为炽,又滋兄峰在蜀为辟所劫,滋畏不得全,久不进。贬吉州刺史。未几,徙义成节度使。渭,用武地,东有淄清、北魏博,滋严备而推诚信,务在怀来。李师道、田委安畏服之。居七年,百姓立祠祝祭。滋既病,作遗令处后事,讫三年,皆有条次。性宽易,与之接者,皆自谓可见肺肝,至家人不得见喜愠。薄居处饮食。《新唐书 列传第七十六》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蔡州朗山人,强学博记。 强:努力
B.表为侍御史 表:上表文
C.刑部、大理罪人,失其平 罪:犯罪
D.至滋不辞,席嘉之 嘉:嘉奖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袁滋为政以慈惠为本的是( )(3分)
①有犯令,时时法外纵舍 ②得盗贼,或哀其穷,出财为偿所亡 ③部官以盗金下狱,滋直其冤 ④未尝设条教,民爱向之 ⑤与之接者,皆自谓可见肺肝 ⑥流民至者,给地居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⑥ D①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袁滋学习勤勉,知识广博,读书悟性很高,进入仕途后,他公正守法,以至大理寺、刑部官员执法不公而畏惧他。
B.西南少数民族归附朝廷,皇上派官员去安抚,官员们都畏葸不前,袁滋却毫不推辞。
C.袁滋办理政务仁慈宽厚,不订立什么条款规章,安抚流民,法外施恩,深得百姓爱戴,以至离任时“耆老遮道”。
D.袁滋虽然执法如山,政事清明简要,为人又极宽厚,但他在受命平叛时却因兄长的缘故,畏敌不进,贻误朝廷大事。
7.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8分)。
①清政简,流民至者,给地居之,名其居为义合里。(4分)
②是时,贼为炽,又滋兄峰在蜀为辟所劫,滋畏不得全,久不进。(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第8—9题。(8分)
菩萨蛮
王安石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注】 此词为王安石晚年罢相后隐居金陵半山时所作。
8.前两句中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
9.“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主要使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有何作用?(4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2)岁暮阴阳催短景, 。《阁夜》
(3)心非木石岂无感? 。《拟行路难(其四)》
(4)戎马关山北, 。《登岳阳楼》
(5)映阶碧草自春色, 。《蜀相》
(6)塞上长城空自许, 。《书愤》
三、现代文阅读(16分)
11.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4)题。(16分)
你必须做出选择
文/奚同发
①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考试,他整装而坐。同学们的琴声从耳边飘过,那一刻,他眼里噙满泪水。算算从儿时6岁练琴至今近二十年,他从来没有真正喜欢过拉琴。连他自己都想不明白,一个人竟然可以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这么久!
②上了音乐学院,他仍然是那种很规范的学生。老师一再对他说,你的技术真不错,可小提琴是门艺术,仅仅靠技术是不够的。
③他知道,主要是没感情。虽然与一把琴相伴了这么多年,但他对琴真的缺乏感情。儿时练琴,是在父亲一次次强迫下开始的,迄今为止,都弄不明白为什么父母那么逼着他拉琴。甚至,父亲上班后,还专门用摄像机对着他,看他是否在练琴。多年来,练琴似乎成了他与父亲之间的一次次智力较量。他从来没有办法战胜父亲,比如说,家里为什么父亲在时就有电,父亲外出就没了电,直到考上音乐学院附小他才弄清楚,是父亲把门外的电闸关了。想趁父亲不在家看电视或打电脑游戏,根本不可能。那时候,每天除了上学,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练那该死的琴,就连做梦都是如此。也曾上台演出,也参加了全国比赛,也获得过掌声和鲜花,但这一切并不能让他因为小提琴而快乐起来。一旦拉琴,一种从心底浸漫过来的忧郁,让他无法进入真正的音乐世界。老师多次提示他,如果能够把这种感觉融入拉琴,一定会有不凡的表现。但是他所有的情感只能存在于拉琴前后,一旦握琴在手,弓弦相遇,就成了赶乐谱,一段接一段,直到把它们拉完。起初见到他的教授们,一个个对他都充满信心,这么小的年龄就有这么好的技术,完全可以调整过来。直到他从附中考入音乐学院,大家才失望地说,可惜了,可惜了。没有人能改变他。他成了学院众所周知的“另类”。不过,大家都在关注他,人们实在想看看,他到底会变成个什么样子……
④终于站在老师们面前,这是他在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拉琴,毕业考试的最后一项是自选曲目。当老师用目光示意他可以开始后,他的弓子一反常态地先是在琴弦上一碰,发出了很响的一震。继而,徐徐进入,不久已是琴声四溢,灌满了音乐室的角角落落。从来没有这样放松地拉过琴,时而弓飞如雨,时而间滑如泣,揉弦、双音、拨奏,悦耳、辉煌、明亮、阴柔,他完全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暴雨狂风无奈无助,大开大合往来飞梭。他的琴声,述说着一个琴童哀求抗争、淋漓尽致的甜酸苦辣和喜怒哀乐……
⑤没有什么名曲,也没有用现成的曲目,他拉的是自己的曲子,拉的是自己多年来不愿学琴的历程。起初他只想着随便拉一拉,毕竟是最后一次学校考试——他一生考了多少试啊!没想到,他拉得停不下来,拉得那样忘情,泪飞如雨,就连在座的同学和老师也随之动容。直到最后一刻,他的右臂发麻,弓子脱手而出,琴弦上定格的是铿锵有力的一个回响——“咚”……
⑥音乐室内一片寂静。继而,从老教授开始,掌声如潮。学院最有身份的老教授鼓着掌站起来,身后立刻有两名学生扶住教授,三人一起慢慢走向他。
⑦拉得太好了,这才是小提琴艺术。孩子,你是这批毕业生中最优秀的一位。老教授这样说时,脸上写满了兴奋和喜悦。见他无语,教授身边的同学提醒道:这就是说,你的毕业成绩是全校最优秀的,你可以毕业了。
⑧他的脸涨得通红,嘴张了半天说不出话。全场的掌声终于停下来,安静得可以听到人的呼吸。泪再一次流下来,牙咬着下唇哆嗦着,他突然双臂向空中一扬,身体像展翅飞翔的大鹏,声嘶力竭地喊了一声,我终于,可以不拉琴了……
⑨那声音拖得很长,在音乐室内不断地叠加,传递,回响。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他”是一个内心压抑、痛苦的人,“他”对拉琴没有兴趣,是在父亲的逼迫、强制和严格监督下练琴的;而他又具有叛逆性格,长久的压抑,伴随着他长久的叛逆。
B.在痛苦磨炼中“他”既掌握了熟练的演奏技巧,又能在演奏中融入自己的感情,而最后一次的演奏,“他”正是将技巧与情感完美结合才取得巨大成功。
C.小说的标题醒人耳目,深化主题。第二人称“你”,就是指小说中的“他”,“必须”以肯定的语气对“选择”加以强调,又引发人们对“选择”的深刻思索。
D.这篇小说行文腾挪跌宕,张弛有度,开篇由“他”在最后一次考试的考场上引入回忆,运用了倒叙和插叙;故事在高潮处骤然转折,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E.小说含义深刻,引人深思。他的痛苦与反抗告诉我们:教育者可以把自己的理想加到孩子头上,但不能以自己的模式去打造孩子。
(2)这篇小说用了很多篇幅写“他”最后一次拉琴的情形和听众的反应。这样安排情节的好处有哪些方面 简要分析。(4分)
(3)请分析划线句子的含义和表达效果。(4分)
(4)不爱拉琴的“他”却成了当年艺术学院最优秀的毕业生。试探究:这样的结果蕴含着怎样的深刻意蕴?联系现实,谈谈你的感悟。(4分)
四、语言运用
12、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一致,字数可略有增减。(4分)
山和海,一个沉静,一个活泼;一个坚实,一个柔软;一个气定神闲,一个波涛汹涌,它们都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教科书。
五、作文(60分)
1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一只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小鹰和鸡一起啄食、嬉戏和休息……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在—起,它已经和鸡—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石头似的,直摔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抚顺县高中2011---2012上学期9月月考
高二语文试卷答题纸
7、.翻译:(8分)
(1)(4分)
(2)(4分)
古诗鉴赏:(8分)
8、(4分)
9、(4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 (2) 。
(3) 。 (4) 。
(5) 。 (6) 。
三、现代文阅读(16分)
11、(1)【 】【 】(4分)
(2)(4分)
(3)(4分)
(4)(4分)
12、(4分)
高二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9分)
3.D。⑤③语意紧密相连,或⑥④②相连,即可选出。
二、古代诗文阅读(33分)
4、C 给人定罪
5、D ③⑤不是
6、D “贻误朝廷大事” 不对
7、(1)他为政清廉宽简,从其他地方流散到他管辖境内的百姓,他都给地方让他们居住,并把那聚居的地方起名为义合里.(居、名各1分,大意2分)
(2)加上袁滋的兄长在蜀地被刘辟劫持,袁滋害 怕不能保全兄长,久久不敢前进。(炽、被动各1分大意2分)
译文:袁滋字德深,是蔡州朗山人。他努力学习,知识广博。年轻时依附道州刺史元结,他读书能理解其中的旨意。被作为处士推荐,担任詹事府司直。有一次,他的下属官员入狱,他查实了那人的冤情。后袁被推荐为侍御史。刑部、大理给人定罪,有失公平,害怕袁滋严守法令上报,通过权势来请求,袁滋最终没向上报告。韦皋开始招抚西南少数民族,德宗下令挑选郎官前往抚慰晓谕,其他人都害怕去,惟独袁不辞荒远,德宗当场嘉奖他,提升他为祠部郎中,兼御史大夫,赐给他金紫衣,持节充任使臣。一年多才回来,又出使有指,提升为谏议大夫。不久又授官尚书右丞,主管吏部的辁选事宜。他要求出京任职,担任华州刺史。他为政清廉宽简,从其他地方流散到他管辖境内的百姓,他都给地方让他们居住,并把那聚居的地方起名为义合里。然而他专以慈惠为行事的根本,不设束缚人的条款,人们都很敬重仰慕他。百姓有过失犯法的,他都放过不予处罚。抓到小偷,有时同情他们窘迫,拿钱来赔偿他们的损失。后被征召任左金吾大将军,派杨于陵代替他。袁滋离开时,年纪大的人拦道,不让袁走,于陵派人告示大家说:“我不敢改变袁公的政令。”人们都纷纷跪拜,才让他离去,百姓没有不流泪的。
宪宗开始处理国政时,任命袁为中书侍郎,兼中书门下平章事。刘辟谋反,朝廷诏令袁 滋任剑南两川、山南西道安抚大使。走到半路,又凭检校吏部尚书、平章事的身份担任 剑南东、西川节度使。这时叛军气焰正盛,加上袁滋的兄长在蜀地被刘辟劫持,袁滋害 怕不能保全兄长,久久不敢前进。被贬为吉州刺史。不久,又调任义成节度使。渭地是 用武之地,东有淄青,北魏博,袁严密防备,力推诚信,尽力用怀柔政策,使他们归顺。 李师道、田委安害怕并佩服他。过了七年,百姓为他立生祠祈祷。袁病重,立遗嘱处理 身后事,三年后,仍然有条理次序。他性情宽容平和,跟他接触的人,都感到他的诚恳, 以至他的家人都难见到他的喜怒。平淡节俭地过日子。
8.“闲”。一个“闲”字渲染出淡泊宁静的生活环境,(2分)也点出了诗人摆脱宦海远离尘世的村野情趣,表现了作者安然闲适的生活态度。(2分)
9.设问,引起读者对诗人生活环境的思考。(2分)以景衬情,以黄鹂叫声中的闲情照应开头的“闲”字,营造出悠闲恬静的意境,表现了诗人鸟语花香中的闲情逸趣,抒发了诗人洒脱放达之情。(2分)
10、(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2)天涯霜雪霁寒宵
(3)吞声踯躅不敢言
(4)凭轩涕泗流
(5)隔夜黄鹂空好音
(6)镜中衰鬓已先斑
三、现代文阅读
(4)(4分)【示例一】①这样的结果是对应试教育的讽刺与控诉。②从儿时起近二十年,主人公从来没有真正喜欢过拉琴。但在父亲的逼迫下从未间断过练琴。最终因表达内心对父亲逼迫他拉琴的不满反而拉出动人的作品。③这就深刻地批判了强迫式的应试教育泯灭个人兴趣、压制心灵的弊端。④当今社会这种情况仍屡见不鲜,所以,我们的教育者应该尊重个体的不同需求和爱好,因材施教,培养出身心快乐健康的人才。
【示例二】①这样的结果是对艺术规律的深刻解读。②技术,是没有生命的;艺术,则是生命感受和技术的完美融合。③主人公原先令教授们失望,而最后一次演奏成功,正是从相反的两个侧面阐释了这个艺术规律。④当今社会很多人让孩子学习艺术,只为功利目的,使从艺者身心背离,这违背了艺术的本质,人们应该从实际出发,遵从规律,才能真正使有艺术天赋者成为优秀的艺术家。
(观点、引据、分析、联系每点1分共4分。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也可)
四、语言文字运用(4分)
12、仿句(略)
五、作文(60分)
1、客观环境不可忽视;环境可以改变人的个性;安逸环境可以使人失去进取心等;
2、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逆境、危难和压力对人的激发作用;
3能否正确认识自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身处绝境,自由奋力一搏才能获得生存机会;
4、学会改变思维方式,尝试新方法;做事要善于打破常规。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和科技(9月月考)
单选题:(每题1分,共54分)
1、“孔子象征着什么 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 ”在中国,如果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去问市民,那么,他得到的回答可能会千差万别,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下列表述不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C.维护周礼,贵贱有序 D.有教无类
2、“朝秦暮楚”是战国时期人才流动频繁的真实写照,与这一时期有才能的人得以重用有关的背景因素不包括
A. 政局动荡不安,战争频繁 B. 平等思想已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C. 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 D. 重视人才成为统治者的普遍政治倾向
3.试找出下列人物中不同类的一项
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荀子
4.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
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 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
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 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
5、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十派” , “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 , “劳苦人众的行动帮会”, “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 道、法、墨、儒
6.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朱元璋对孟子异常仇视,命人将孟子的塑像拆掉,撤出圣人庙,并亲自将《孟子》一书删减大半。你认为被删减掉的部分最可能是
A.民贵君轻说 B.人性本善说 C.先义后利说 D.浩然之气说
7.关于孔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提出“仁”与礼的学说 B.注重政治和人事 C.开创私人讲学之风 D.敬重鬼神而近之
8.关于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和明清之际对君主专制的批判思想的评述,正确的是
A.都是从本质上否定君主专制 B.维护的阶级利益相同C.产生的历史条件相同 D.都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9.某中学历史探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10.社会转型时期矛盾错综复杂,许多思想家反对专制、暴政,主张“民本”。下列人物中持这一思想主张的有 ①韩非子 ②孟子 ③黄宗羲 ④伏尔泰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成语“萧规曹随”反映的汉初主要的政治统治思想是
A.儒家的“仁政”思想 B.道家的黄老之学 C.墨家的“兼爱”思想 D.法家的法治思想
12.右图中的三人从右至左分别是老子、释迦牟尼、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正在辩经论道。画面中,释氏坐干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此图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体现了古代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
B.此三人不是同一时代,不可能同时出现
C.儒、释、道三家主张各异,冲突激烈
D.主要反映了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13.有一说法是: “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下列言论中,哪一说法比较完整地表达了这一观点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14.在争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二者的关系时,下面四种结论,正确的是
A.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    B.董仲舒的学说适应专制统治的需要
C.汉武帝的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D.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
15.从成语典故、日常生活用语“醍醐灌顶、修身养性、三纲五常”能看出下列各教派对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影响的有(1)佛教 (2)道教 (3)墨家 (4)儒教
A.(2)(3)(4) B.(1)(2)(3) C.(1)(3)(4) D.(1)(2)(4)
16.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 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A.万物皆只有一个一理 B.确理而后有气 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17.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有哪些重大发展 ①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②倡导“经世致用”学说③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④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
18.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杆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19.明末思想家李贽说:“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其思想核心是
A.维护封建礼教 B.主张学以致用 C.反对迷信崇拜 D.抨击腐朽统治
20.明清之际,产生了冲破传统儒学思想束缚的“异端”思想,其社会原因包括 ①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②欧美民主、自由思想的传入③封建专制统治极端腐败 ④社会阶级矛盾非常尖锐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1.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是
A.经世致用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工商皆本 D.天下为主
22.“神州六号”宇宙飞船载人飞行成功,是我国宇航事业的重大成就。追溯历史,中国人最早探索航空事业,在这方面,成果历历可陈。现代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源于中国的火药发明,中国的这项发明产生于
A.汉朝 B.唐宋 C.元朝 D.明朝
23.发明于11世纪的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传播作出巨大贡献的重要发明是
A.指南针用于航海 B.雕版印刷术的成熟 C.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 D.火药的广泛利用
24.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速度。其中,指南针发挥的作用是
A.促进了欧洲文化发展 B.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C.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 D.促进了远洋航行和地理大发现
25.儒家学说到汉代被注入新的血液,是指( )
A.提出了“人定胜天”观点B.取得了独尊地位C.提出了“大一统”主张D.吸收了道教思想
26、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
A.封建政治开始与儒学密切结合  B.从思想上巩固了西汉王朝的统一
C.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各方面 D.促进了民族思想的自由发展
27、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炮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中国古代科技在东西方的不同地位表明( )
A.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B.科技在不同的领域和范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是不同的
C.火药和指南针的西传是中国跻身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D.科学和愚昧只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不同反映
28、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
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
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认为孩子犯错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
29、下列关于宋明理学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 ②南宋的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
③王阳明创立“心学”使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 ④理学和心学成为明清两代的官方哲学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30、今天我党大力倡导“以德治国”,对此,我们可以继承发扬儒家学说中的
A.“和为贵”和“仁”的思想 B.农本思想 C.有教无类思想 D.民为贵,君为轻思想
31、齐民要术》与《农政全书》
A、都记载了少数民族的畜牧业生活; B、都介绍了西方先进的水利技术
C、都对传统农学进行了总结 D、都形成了完整的农学体系
32、小明的同桌考试作弊,小明想找他谈心,这时候他可以引用孔子的主张是( )
A、“因材施教”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C、“温故而知新”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
33、三国中关于“关羽割骨疗伤”的故事反映了当时医学取得的成就是
A.《伤寒杂病论》 B.《本草纲目》  C.《黄帝内经》 D.“麻沸散”
34、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培根所说的第一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
A、印刷术 B、造纸术 C、古典文化 D、儒家学说
35、宋明理学的积极方面有( )
①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②注重人的气节、品德③讲求自我节制、奋发图强④强调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6、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什么思想
A、经世致用思想 B、君主批判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
37.下列思想中属于儒家倡导的思想道德准则范畴的是 ( )  
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B.“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C.“制天命而用之”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8.(2007年宁夏文综)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是指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  
39.“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段话体现出黄宗羲的思想主张是(  )。
A.提出“致良知” B.反对礼教 C.反对君主专制 D.注重实学
40.黄宗羲和韩非子对君主专制所持观点几乎截然相反,其主要原因是(  )。
A.两人的阶级立场不同 B.两人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同
C.两人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 D.儒家是主流思想而法家不是
41.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纸、火药、活字印刷、司南 B.司南、纸、火药、活字印刷
C.火药、活字印刷、司南、纸 D.活字印刷、司南、纸、火药
42.下列各项中,最早记载蕃薯(甘薯)传入我国的文献是( )
A.《齐民要术》 B.《农书》 C.《农政全书》 D.《四洲志》
43、下列关于儒家思想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始终代表了中国的先进思想文化 B、其思想核心是仁,其中包含了民本思想
C、从西汉开始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D、对我们今天建立和谐社会仍有积极作用
44、明清之际许多思想家对儒家思想进行反思和批判,出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这一思想出现的背景是①社会危机严重 ②八股取士制度日趋腐朽 ③民主思想产生 ④思想界因循守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5.墨子主张“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反对“骨肉之亲无故富贵。”表达了小生产者( )
A.怀念“小国寡民”的社会 B.要求提高政治地位的愿望
C.要求建立政令统一的中央政权 D.要求为新兴地主阶级选拔人才
46.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点是:①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②反封建专制 ③反传统反教条④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7、孟子说:“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对上述言论理解正确的是:①是对孔子思想体系核心部分的继承与发展 ②其主张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有进步意义 ③客观地反映了战争频繁年代人民对安居乐业的渴望 ④站在平民立场上提出了分给农民田宅的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48. 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学说
① 有利于加强君权 ② 包含了儒家的“仁政”思想
③ 使儒学带有神学迷信色彩 ④ 完全继承了先秦“民贵君轻”的思想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49.一方面强调“天行有常”,另一方面又指出“人道有为”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50.明清时期,传统儒学得到批判地继承。被称为反封建思想“先驱”的李贽在他76岁时,被万历皇帝以“敢倡乱道,惑世诬名”的罪名逮捕下狱。李贽的离经叛道思想不包括
A.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B.承认孔孟学说是万世致论
C.抨击传统观念,追求个性发展 D.反对儒家学说的纲常伦理
51.2004年8月,有人在网上发表了《程朱理学流毒无穷》一文,认为中国悲哀的原因在于出现了朱熹和二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评论着眼于二程和朱熹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压抑人的个性发展
B.此说法有失偏颇和浅薄,没有去辩证地客观评价
C.这种观点是正确的,程朱理学无任何进步之处
D.我们应批判地继承程朱理学思想
52.李贽和鲁迅的最主要相同点是( )
A.反对清朝的腐朽统治   B.抨击儒家伦理道德 
C.提倡资产阶级新文化    D.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53、下列科技著作按其成书的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
①《农政全书》 ②《九章算术》 ③《黄帝内经》 ④《齐民要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②④① D.②③④①
54.孙中山抽印《明夷待访录》中的《原君》分发给同志,鼓励发动反对清王朝的民主革命,这是因为
A.李贽的作品强调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B.王夫之唯物主义思想有利于反封建斗争
C.顾炎武的思想反映了工商资产阶级要求 D.黄宗羲的作品有反对专制暴君政治思想
二、材料解析题
55、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古文尚书》。)“民为君之本。” ——《谷梁传》
材料二 “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无危者也。” ——(《荀子》
“民乏财用,不亡何待?” ——《国语》
材料三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孟子》
材料四 (执政者须)“言必信,行必果。” ——《荀子》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
材料五 顾炎武推崇议论朝政的风气,要求以强大的社会舆论来监督制约当权者,以“众治”代替“独治”。黄宗羲进一步提出用“天下之法”取代“桎梏天下人之手足的”的“一家之法”,以约束帝王的“人治”。 ——岳麓版《文化发展历程》
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思想理念?根据材料二、三、四简述该理念的内容。这一理念有何现实意义? (7分)
(2)上述理念在明清时期被进步思想家继承并发展,试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并作简要评价。(6分)
56、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中,有着众多的学派,儒、墨、道、法是其中最著名的四大学派。自古至今,四大学派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请回答:
(1)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法家学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什么?(2分)
(2)道家学派往往在一个王朝统治初期被采纳,而墨家学派却始终没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原因何在?(4分)
(3)儒家学说后来,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主要原因是什么?对于儒家思想,我们今天应该采取什么态度?(4分)
5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著作《全球通史》中指出:“中国为什么会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连续不断的文明? 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儒家思想从春秋末年产生之后,到明清时期一直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并成为我国封建社会长期的主流思想,儒家文化也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试概述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历程。(10分)
(2)从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中,你能够得到哪些启示?(2分)
58、明清之际的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发展的光辉灿烂时期。一些进步思想家站在时代的前列,冲破思想禁区,提出了具有民主气息的进步思想。请回答:
⑴明清之际批判思想产生的经济和思想因素是什么?(3分)
⑵这些批判思想有何特征?(3分)
⑶这些批判思想是否占据了主流地位?为什么?(5分)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和科技(9月月考)
55、 (1)理念:“以民为本”(或民本思想),民众是立国的根本。(2分)内容:关心民众的疾苦;不要过度掠夺民众;根据民意任用贤人;取信于民。(任意3点3分)意义: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2分)
(2)如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提出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其中最主要的观念是倡导言论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这些思想实际上是对先秦“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强烈冲击,并给后世以深刻启迪。(6分)
56、(1)法家主张人们应该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反对因循守旧,符合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君主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2分)
(2)道家主张“清净”“无为”。在一个新王朝初建之时,社会经济经过长期的战乱,遭到极大的破坏,人民生活困苦,统治者为保证统治的长治久安,他往往采取“无为”而治的主张,与民休息,因此道家思想得以实施。而墨家提出的纲领主张有些超出了当时社会实际发展的可能阶段,如“兼爱”“非攻”,故不被统治者重视。(4分)
(3)儒家强调以民为本,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强调道德在人类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儒家思想注意经世致用,为当时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服务,成为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2分)
今天,我们对于儒家文化和儒家思想,要正确对待,既要继承其精华,弘扬其优良部分,又要剔除其中的糟粕,批判和否定其中的消极因素。(2分)
57、(1)①春秋,孔子提出“仁”和“礼”的学说,奠定了儒学的思想基础。
②战国,儒家思想初步发展,孟子把孔子“仁”的学说发展成为系统的“仁政”学说,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
③西汉,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大一统”的思想。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④宋朝,“二程”和朱熹吸收佛、道两教的某些思想,逐渐确立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儒学理论体系,即理学。
⑤明朝中叶,王阳明在继承宋代陆九渊的“心即理”的基础上提出“内心反省”,以“致良知”的主张,即心学。
⑥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大思想家对儒学弊端进行批判,提出经世致用和君主批判的主张,从而使儒学重获新生。儒家思想开始受到冲击。 (每点2分,共10分)
(2)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任何事物只有不断的完善和发展自身(即创新),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答出一点即可得2分,其它只要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58、(1)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八股取士使思想界呈现因循守旧、空谈义理的习气。(3分)
(2)主张学以致用的经世之学,反对空谈义理的学风。
政治上主张限制王权,反对君主专制。(3分)
(3)否。当时君主专制强化,传统儒学根深蒂固。(5分)抚顺县高中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高二英语9月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交回。 第一卷
第一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 (共两节 满分45分)
第一节 单项填空 (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 If we want to arrive at the village on time,we’d better __________.
A.sweep up B.speed up C.call up D.turn up
2. Who ________ a theory about black holes                  
A.put forward B.put down C.put away D.put off
3.But he became ________ when he thought about helping ordinary people ________ to cholera.
A.inspired;exposing B.inspired;exposed C.inspiring;exposing D.inspiring;exposed
4. A woman liked the water from the pump so much that she had it ________ to her house every day.
A.deliver B.delivered C.delivering D.to deliver
5.Could you drive me to the supermarket at noon if______
A. it’s convenient of you B. you are convenient C. it’s convenient to you D. you will be convenient
6. In copying this paper, be careful not to _______ any word.
A. leave behind B. leave aside C. leave off D. leave out
7. The colorful design _______ sixty candles and a flag will appear on the People Square on October 1. [
A. consists of B. consisted of C. to consist of D. consisting of
8. ______from space, the earth with water _______70% of its surface looks like a “blue blanket”.
A. Seen; covered B. Being seen; covers C. Seeing; covering D. Seen; covering
9. If you don’t understand a word while reading, you can ______ your dictionary.
A. refer to B. ask for C. point to D. look up
10. According to __________ new report, British scientists have found out _________ cure for this disease.
A. a; a B. the; the C. /; the D. the; /
11. It is strange that he, who bears the blame for the traffic accident, ___________ have escaped from punishment.
A. might B. need C. should D. would
12. He had no sooner finished his speech than the students __________ cheering.
A. started B. had started C. start D. starting
13. Neither Tom nor his friends _________ for this plan.
A. were B. was C. has D have
14. We are proud of ____________ we have achieved in the past few years.
A. that B. which C. what D. how
15. ----Is there any possibility _________ you could pick me up at the airport
---- No problem.
A. when B. whether C. that D. what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Football is, I suppose, the most popular game in England. One had only to go to one of the important 16 to see this. One can see kinds of people there, shouting and 17 for one side or the other.
One of the most 18 thing about football in England to a stranger is the 19 knowledge of the game which even the smallest boy 20 to have. He can tell you the names of the players in 21 of the important teams. He 22 photos of them and knows the result of large numbers of matches. He will tell you 23 he expects will win such a match, 24 his opinion is usually as 25 as that of men three or four times his 26 .
Most schools in England take 27 seriously —much more seriously than nearly all the schools in other countries, 28 lessons are all important and games are left for one’s own arrangements. In England, it is believed that 29 is not only a matter of filling a boy’s mind with facts in the 30 ; it also means character training; and one of the 31 ways of training character is by means of games, 32 team games, where the boy has to learn to 33 with others for his team, instead of working just for himself alone. The school therefore arranges games and matches for its 34 . Football is a good team game and it is good exercise for 35 .
16. A. plays B. matches C. activities D. sports
17. A. dancing B. jumping C. laughing D. cheering
18. A. exciting B. pleasant C. surprising D. disappointing
19. A. great B. interesting C. limited D. useless
20. A. seems B. plans C. means D. determines
21. A. few B. none C. each D. most
22. A. has B. takes C. draws D. makes
23. A. whom B. which C. who D. when
24. A. but B. and C. however D. because
25. A. same B. useless C. many D. valuable
26. A. length B. size C. age D. height
27. A. baseball B. football C. volleyball D. basketball
28. A. where B. because C. which D. there
29. A. culture B. education C. science D. history
30. A. school B. office C. library D. classroom
31. A. fastest B. hardest C. best D. easiest
32. A. especially B. seldom C. usually D. hardly
33. A. struggle B. study C. work D. fight
34. A. players B. pupils C. teachers D. team
35. A. eyesight B. head C. foot D. body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0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Have you ever wondered why birds sing Maybe you thought that they were just happy .After all ,you probably sing or whistle when you are happy.
Some scientists believe that birds do sing some of the time just because they are happy .However ,they sing most of the time for a very different reason .Their singing is actually a warning to other birds to stay out of their territory.
Do you know what a “territory” is A territory is an area that an animal ,usually the male, claims(声称)as its own .Only he and his family are welcome there .No other families of the same species(物种)are welcome .Your yard and house are your territory where only your family and friends are welcome . If a stranger should enter your territory and threaten you ,you might shout .Probably this would be enough to frighten him away.
If so ,you have actually scared the stranger away without having to fight him .A bird does the same thing. But he expects an outsider almost any time ,especially at nesting(筑巢)season. So he is screaming all the time ,whether he can see an outsider or not .This screaming is what we call a bird’s song ,and it is usually enough to keep an outsider away.
Birds sing loudest in the spring when they are trying to attract a mate and warn others not to enter the territory of theirs.
You can see that birds have a language all their own .Most of it has to do with attracting mates and setting up territories.
36.Some scientists believe that most of the time birds’ singing is actually .
A.an expression of happiness B.a way of warning
C.an expression of anger D.a way of greeting
37.What is a bird’s “territory”
A.A place where families of other species are not accepted.
B.A place where a bird may shout at the top of its voice.
C.An area for which birds fight against each other.
D.An area which a bird considers to be its own .
38.Why do birds keep on singing at nesting season
A.Because they want to invite more friends. B.Because their singing helps frighten outsiders away.
C.Because they want to find outsiders around. D.Because their singing helps get rid of their fears.
39.How does the writer explain birds’ singing
A.By comparing birds with human beings. B.By reporting experiment results.
C.By describing birds’ daily life. D.By telling a bird’s story.
B
Are you sometimes a little tired and sleepy in the early afternoon Many people feel this way after lunch. They may think that eating lunch is the cause of the sleepiness. Or, in summer, they may think it is the heat. However , the real reason lies inside their bodies. At that time—about eight hours after you wake up---your body temperature goes down. This is what makes you slow down and feel sleepy. Scientists have tested sleep habits in experiments where there was no night or day. The people in these experiments almost always followed a similar sleeping pattern. They slept for one long period and then for one short period about eight hours later.
In many part of the world, people take naps(小睡) in the middle of the day.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in warmer climates(气候), where the heat makes work difficult in the early afternoon. Researchers are now saying that maps are good for everyone in any climate. A daily nap gives one a more rested body and mind and therefore is good for health in general. In countries where naps are tradition(传统的),people often suffer less form problems such as heart disease.
Many working people, unfortunately, have no time to take naps. Though doctors may advise taking naps, employers do not allow it! If you do have the chance, however, here are a few tips about making the most of your nap. Remember that the best time to take a nap is about eight hours after you get up. A short sleep too late in the day may only make you feel more tired and sleepy afterward. This can also happen if you sleep for too long. If you do have enough time, try a short nap----even ten minutes of sleep can be helpful.
40. Why do people feel sleepy in the early afternoon according to the text
They eat too much for lunch. B. They sleep too little at night.
C. Their body temperature becomes lower. D. The weather becomes a lot warmer.
41.If you get up at 6:30 am, what is the best time for you to take a nap
A. About 12:30 pm. B. About 1:30 pm. C. About 2:30 pm. D. About 3:30 pm.
42. What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
Just for a Rest B. All for a Nap C. A Special Sleep Pattern D. Taking Naps in Warmer Climate
C
Something in chocolate could be used to stop coughs and lead to more effective medicines, say UK researchers.
Their study found that theobromine, found in cocoa, was nearly a third more effective in stopping coughs than codeine, which was considered the best cough medicine at present.
The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researchers who published their results online said the discovery could lead to more effective cough treatments. “While coughing is not necessarily harmful(有害的)it can have a major effect on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this discovery could be a huge step forward in treating this problem,” said Professor Peter Barnes.
Ten healthy volunteers(志愿者)were given theobromine, codeine or a placebo, a pill that contains no medicine, during the experiment. Neither the volunteers nor the researchers knew who received which pill. The researchers then measured levels of capsaicin, which is used in research to cause coughing and as a sign of how well the medicines are stopping coughs.
The team found that, when the volunteers were given theobromine, the capsaicin needed to produce a cough was around a third higher than in the placebo group. When they were given codeine they needed only slightly higher levels of capsaicin to cause a cough compared with the placebo.
The researchers said that theobromine worked by keeping down a nerve activity(神经活动),which causes coughing. They also found that unlike some standard cough treatments, theobromine caused no side effects such as sleepiness.
43. According to Professor Barnes, theobromine .
A. cannot be as effective as codeine B. can be harmful to people’s health
C.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chocolate D. can be a more effective cure for coughs
44. What was used in the experiment to cause coughing
A. Theobromine. B. Codeine. C. Capsaicin. D. Placebo.
45. We learn from the text that volunteers in the experiment .
A. were patients with bad coughs B.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C. received standard treatments D. suffered little side effects.
4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
A. Codeine: A New Medicine B. Chocolate May Cure Coughs
C. Cough Treatment: A Hard Case D. Theobromine Can Cause Coughs
D
You might think that “global warming” means nothing more than a rise in the world’s temperature. But rising sea levels caused by it have resulted in the first evacuation(撤离) of an island nation—the citizens of Tuvalu will have to leave their homeland.
During the 20th century, sea level rose 8—12 inches. As a result. Tuvalu has experienced lowland flooding of salt water which has polluted the country’s drinking water.
Paani Laupepa, a Tuvaluan government official, reported to the Earth Policy Institute that the nation suffered an unusually high number of fierce storms in the past ten years. Many scientists connect higher surface water temperatures resulting from global warming to greater and more damaging storms.
Laupepa expressed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United States for refusing to sign the Kyoto Protocol, an international agreement calling for industrialized nations to reduce their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排放),which are a main cause of global warming. “By refusing to sign the agreement, the US has effectively taken away the freedom of future generations of Tuvaluans to live where their forefathers have lived for thousands of years,” Laupepa told the BBC.
Tuvalu has asked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to allow the gradual move of its people to both countries.
AustraliaTuvalu is not the only country that is vulnerable (易受影响的) to rising sea levels. Maumoon Gayoon, president of the Maldives, told the United Nations that global warming has made his country of 311,000 an “endangered nation”.
47. The text is mainly about _______.
A. rapid changes in earth’s temperature B. bad effects of global warming
C. moving of a country to a new place D. reasons for lowland flooding
48. According to scientists, the DIRECT cause of more and fiercer storms is _______.
A.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in industrialized nations B. higher surface water temperatures of the sea
C. continuous global warming D. rising sea levels
49. Laupepa was not satisfied with the United States because it did not _______.
A. agree to reduce its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B. sign an agreement with Tuvalu
C. allow Tuvaluans to move to the US D. believe the problems facing Tuvalu were real
50. The country whose situation is similar to that of Tuvalu is _______.
A. Australia B. New Zealand C. the Maldives D. the United States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注意:51--55小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Some people want to live a productive and successful life. There are many things for you to do in order to achieve this. ____51_____ Here are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successfully reach your goals, both large and small.
___52_____ No matter what stage of life you are in, you should know what you want for your life. Ask yourself questions such as: Do I want to work in this career for the rest of my life Do I need more education Do I want to buy a house What age do I want to retire How can I have a successful marriage How can I be a better parent to my kids
Write down you plan. ____53____ You can write down all that you want for your life. But unless you know how to achieve those goals, it will just be a dream. Decide what steps you need to take in order to develop your plans.
Set large and small goals. Some people set 5 or 10-year goals but leave out the time in-between. It is much easier to reach a large goal if it is divided into smaller ones. Here is an example. ___74_____ So what do you do in the meantime Goal 1 would be to start saving money. Goal 2 might be finding a house plan or researching contractors, etc. Big goals take a lot of time and preparations. So you should also set small goals for you to achieve when setting large ones
____55____ Find things to do in your spare time, which will help you reach your goals. Don’t waste your time.
It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
Make good use of your time.
Decide what you want for your life.
Make a plan and then write it down.
You want to build a house in the next 5 years.
And setting and achieving goals is one of them.
Most people want to see a large goal and achieve it in a short time.
第二卷
第三部分:写作(共两节,满分35分)注意:在答题纸上作答。
短文改错 (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写的作文。文中共有10 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更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删除: 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 每处错误及某修改均仅限一词;2. 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注意答题规范,不按规范作答者一律不给分。
Xiao Juan is my best friend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Luckily, she didn’t do well in the entrance exam to high school, but we went to different schools. She was a very good friend and I was afraid that I would never meet someone as good as him again. Yesterday, when I went to the library to lend books, I met a girl, whom is in Grade One, too. We talked for a while and I found we had a lot of in common. She likes listening music and reading books, and so do I. Also, both of us are interested on sports. I hope we can be very good friend soon.
书面表达(满分25分)注意:在答题纸上作答。
假定你是李明,你的澳大利亚朋友Steven如何才能学好中文。请你根据下列要点给他写封建议信。
要点:1. 参加中文学习班;2. 看中文书刊、电视; 3. 学唱中文歌;4. 交中国朋友。
注意:词数100左右;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开头和结束语已为你写好,不计入总词数。
Dear Steven,
I’m glad to receive your letter asking for my advice on how to learn Chinese wel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est wishes.
Yours Sincerely,
Li Ming
抚顺县高中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高二英语月考试题答题纸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命题人:肖娲
阅读理解第二节:
51. 52. 53. 54. 55.
短文改错 (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写的作文。文中共有10 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更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删除: 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 每处错误及某修改均仅限一词;2. 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注意答题规范,不按规范作答者一律不给分。
Xiao Juan is my best friend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Luckily, she didn’t do well in the entrance exam to high school, but we went to different schools. She was a very good friend and I was afraid that I would never meet someone as good as him again. Yesterday, when I went to the library to lend books, I met a girl, whom is in Grade One, too. We talked for a while and I found we had a lot of in common. She likes listening music and reading books, and so do I. Also, both of us are interested on sports. I hope we can be very good friend soon.
书面表达(满分25分)
假定你是李明,你的澳大利亚朋友Steven如何才能学好中文。请你根据下列要点给他写封建议信。
要点:1. 参加中文学习班;2. 看中文书刊、电视; 3。 学唱中文歌;4。 交中国朋友。
注意:词数100左右;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开头和结束语已为你写好,不计入总词数。
Dear Steven,
I’m glad to receive your letter asking for my advice on how to learn Chinese well.
Best wishes.
Yours Sincerely,
Li Ming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高二英语9月月考参考答案
Dear Steven,
I’m glad to receive your letter asking for my advice on how to learn Chinese well.
Here are some suggestions. First, it is important to take a Chinese course, as you’ll be able to learn from the teacher and practice with your fellow students. Then, it also helps to watch TV and read books,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in Chinese whenever possible. Besides, it should be a good idea to learn and sing Chinese songs, because by doing so you’ll learn and remember Chinese words more easily. You can also make more Chinese friends. They will tell you a lot about China and help you learn Chinese.
Try and write to me in Chinese next time.
Best wishes.
Yours sincerely,
Li Ming
姓 名
班 级
考 号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卷抚顺县高级中学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 9月月考 高二政治试题
时间 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57分)
1. 1.下列属于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的是(  )
①2009年十一届全运会吉祥物“泰山童子”②2009年举办中国俄语年 ③10月16日济南全运会开幕式 ④四川九寨沟的自然遗产 ⑤温家宝总理对朝鲜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2.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该材料告诉我们( )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②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了矛盾斗争
③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 ④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 “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意游于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这说明( )
A.要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文化活动使人高雅 D.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文化建设的角度应当( )
A.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B.倡导和践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C.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D.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
5.台湾果农为提高水果附加值,把冰激凌灌入柿饼中,使之有双重口味,并别出心裁地将其取名为“你柿我的冰激凌”。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该商品推向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热捧。这体现了( )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
C.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D.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6.竖大拇指”在北美一般被认为是“做得好”的意思,但在澳大利亚就成了无理的肢体语言;吃面条时发出声音,日本人和韩国人觉得很正常,面对英国人可能感到不舒服。这类现象表明( )
A.各地的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
B.一种行为是否影响人们的交往取决于特定的文化背景
C.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
D.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含义
7.中国既是茶的故乡,又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这说明( )
①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 ④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12年实现教育财政性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这表明了党和政府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坚定决心。教育发展需要财政支持说明 ( )
A.经济发展了文化才能发展 B.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C.增加教育支出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 D.政府“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在教育领域的体现
9.世界气象组织规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的命名由该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我国提供了龙王、悟空、玉兔、杜鹃、海棠等10个名字。这些名字的背后都有许多故事或者寓意,其中有6个名字来自我国的神话传说。从我国提供的台风名称可以看出( )
A.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B.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传统文化渗透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 D.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10.歌剧《木兰诗篇》是我国艺术家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该剧吸纳欧洲歌剧艺术的表现手段,融入 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讴歌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国内外获得高度评价,这表明( )
A.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促进了文化融合 B.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利于文化发展
C.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 D.东西方艺术都应当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
11.历史上。东北流行二人转,南方流行越剧,有的地方还流行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剧种,如南京的白局,扬州的扬剧等。现在南剧北唱、北戏南演、文化市场 异彩纷呈。戏曲文化的发展现状说明,各地区文化( )
①相互交流,相互吸收 ② 求同存异,时尚流行
③市场调节,繁荣兴盛 ④各具特色,渐趋融合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12.“好客山东贺年会”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节日消费。 关于图7“好客山东贺年会”四大理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 ②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贺年活动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④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3.最近,河北农业大学一群毕业生默默帮助病逝同学李宝元父母的事迹被广为传颂。15年前毕业之际,有人提议“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定”,让两位老人15年收到了15张汇款单和56封信。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使扶危济困、重情信诺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得到完美绽放。这一事迹表明( )
A.传统道德准则完全适应现代生活 B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
C.传统道德对今天人们的价值选择有深刻影响 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14.公期”是海南的传统民俗节目。以前每逢“公期”,人们都要拜祭“公祖”,举行“过火山”、“上刀梯”、“贯铁杖”等仪式。今天,人们移风易俗,利用这一民俗节日“赛红歌”、“赛书法”、“赛技能”,建设和谐文化,倡导文明新风。这表明民俗节日( )
①体现了民族心理和情感,富有民族文化韵味 ②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集中展示了本区域文化,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④是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产生于西汉时期的儋州调声,是儋州人民自己创造的原生态歌谣,直到今天仍流传于海南省儋州一带,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这表明( )
①传统文化具有区域性 ②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④传统文化具有先进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6.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一些列活动,如举办“双百”人物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图片展、学党史、唱红歌等,宣传和学习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开展这些纪念活动有助于( )
①维护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②发挥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性作用
③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 ③④
17.2011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节活动,主要围绕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多元民族文化,将中国的旅游资源推向世界,这一活动有利于( )
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③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8. 著名的人文学家费孝通在谈及文化的多样性时指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基本含义是( )
A.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共同发展
B.承认本民族文化是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前提
C.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D.只有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才能称誉世界
19.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 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
①决定于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 ②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③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④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 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增加了原生态唱法,受到了全国观众的喜爱。发展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文化的原则是 ( )
A.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B.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C.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1.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重庆市教育工作委等部门将15000套含有《记忆.我爱你中国》,《信念》等内容的“红色光碟”下发到全市所有学校。一股“信念”与“记忆”的热潮在全市学生中掀起。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
A.奏响主旋律,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 B.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文艺素养
C.培养爱国情感,促进民族文化繁荣 D.发展教育事业,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22. 我国有许多抒发爱国情怀的诗词格言,下列不能体现这一风格的是 ( )
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B.“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C.“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D.“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23.09年12月,山东省启动了“放飞梦想”绿色手机文化创作传播活动;2010年3月,又开展了“诵读经典,爱我中华”活动。两大活动所体现的共同文化生活道理是( )
A.开展有益文化活动,提升公民文化素养 B.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实现文明健康交往
C.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推动经典文化发展
24.截至2009年10月,我国已有昆曲、端午节等29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跃居世界第一。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
①文华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5.为了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中宣部、中组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了“双百”人物的评选活动。2009年9月10日,评选出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任务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所以要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因为爱国主义是( )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
③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④公民追求的最高道德目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6.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成立伪满洲国,大肆摧毁当地的文化机关,废除原有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并代之以日伪的教材,强迫中小学生学习日语。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与消解中华文化的做法遭到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其通过奴化教育以维护殖民统治的企图始终未能得逞,是因为( )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只有在民族危亡时才能凸显出来 ②中华文化为我国各族人民所强烈认同,是牢不可破的精神纽带 ③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善于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 ④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之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7. 影片《江北好人》是迄今为止第一部以苏北方言为主要对白的优秀国产影片。片中没有坏人,只有好人,这部戏似乎没有矛盾冲突,而这又恰恰是剧作上的大忌。于是编剧就用“误会法”来解决了这个问题,使得整部戏剧情紧凑、高潮迭起,特别好看。这告诉我们( )
A.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B.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文化的继承
C.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D.文化创新是文化实践的源泉和动力
28.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 为着力点。( )
A.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B.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C.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D.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9.在《海峡西岸建设》特种邮票中,有俩枚以“闽台缘博物馆”和“湄洲妈祖”为题材,展现了“闽台关系”地缘近、血缘奈、文缘深、商缘广和法缘久的特点。“五缘”显示了闽、台文化之间( )
①同根同源,一脉相承 ②相互交融,相互借鉴
③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④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0. 美国人能够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并不刻意追求高学历、好职业的功利性目标;而中国人一般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有出息,有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中美两国教育方式的差异表明 ( )
A.文化差异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优劣 B.文化差异反映了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
C.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D.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只能产生一种思维方式
3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所以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因为(  )
①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②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③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④思想道德建设决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专家建议,在假期、课余时间,中学生应当多阅读《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古典名著。据此回答32~33题。
32.中学生从古典名著中学到了许多文史知识,说明中学生提高了(  )
A.科学文化修养 B.思想道德认识 C.思想道德情感 D.思想道德修养
33.中学生在学到了许多文史知识的同时,自己的思想道德认识和思想道德判断水平也得到提高,这说明(  )
A.科学文化修养提高了,思想道德修养也随之得到提高
B.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C.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D.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任何一方面提高必然会促
34. 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人应当同时具备的基本素养。下列古语中蕴含二者关系的有( )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战国·孟子)
②“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北宋·司马光)
③“前辈谓学员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明代·陈献章)
④“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东汉·王符)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35.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快速的键盘输入取代了手写汉字,汉字的日常书写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光明网日前做了“汉字书写调查”,85.2%的被调查者认为,全民的汉字书写水平在下降。如果请你撰文谈谈书写汉字的重要性,文章的标题可为 ( )
A.书写汉字,传承文化 B.书写汉字,批判继承
C.立足实践,创新汉字 D.普及书法,古为今用
36. 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生动实践,人民群众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创造活力,为文化艺术创作提供了广阔舞台和丰富素材。这表明 (  )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 B.人民群众是文化艺术作品的直接创造者
C.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D.文化创作的成果要服务于社会实践
37.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感情的交流、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或者发送短信来实现,年轻一代对“拇指文化”更是情有独钟。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文化传播总是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B.文化传播具有历史性
C.网络等现代传媒正逐步替代传统媒体 D.现代传媒的出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手段
38. 文化传播有多种途径,其中具有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特点的文化传播途径的是( )
A.商贸活动 B.人口迁徙 C.互联网 D.教育活动
二、非选择题
39.(12分)材料一: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正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为三大传统佳节。两汉时已具雏形,时在立秋日。唐出现观月、赏月、饮酒对月等活动。北宋太宗年间,始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八月是作物收获季5节、庆丰、贺团圆,“花好月圆人寿”便成了中秋节的主题。中秋节阖家团圆,月亮升起时,献月饼、瓜果以祭月,古风延续至今。
材料二:在不知不觉中,西方的“愚人节”“圣诞节”等越来越受一些年轻人的欢迎,一些中国传统节日却有走向衰落的迹象。有人认为,具有特定文化内涵、体现着中华文明特点的传统节日受到冷落,意味着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对我国民间文化的冲击。扫墓、踏青、折柳、洙浴、吟咪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请回答:
(1)材料中提到的“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愚人节”“圣诞节”属于传统文化的哪一方面的内容?作为传统文化,这些节日有什么共同特性?(4分)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8分)
40.(10分)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以民族的进步获得补偿。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不论多大的灾难,都压不弯她挺拔的脊梁。1998年抗洪抢险,几十万官兵和百万民众同洪水展开殊死搏斗,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2003年“非典”疫情蔓延,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群防群控、共克时艰。2008年冰雪“封冻”半个中国,全国人民用爱心将冰雪融化。汶川、玉树特大地震撕裂了大地,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奋力救灾,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灾难考验了中华民族,也冶炼了中华民族。“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精神(2分),并说明这种精神在中国人民战胜灾难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8分)
41.读漫画,回答问题。(12分)
(1)上述两幅漫画反映了什么不良现象?(3分)
(2)依据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应如何解决漫画所反映的问题?(9分)
42.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根据表3左列信息,将下列需要填写的内容,依次写在表格上。(9分)
我国促进文化发展的政策 体现的文化生活知识(各写一点即可)
①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公共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 ①
②加强对国家重大文化遗产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②
③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③
39.(1)传统习俗。具有继承性、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2)?①立足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清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发扬传统清明文化中健康有益的内容,去除封建落后的成分;采用节约环保的绿色过节方式,注人体现时代要求的新内容。?③博采众长,以我为主。既吸取外来有益文化,又保持我国清明文化的民族特色。?④支持正确方向。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
40. (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
(2)中华民族精神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当前文化建设的极为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也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41. (1)反映了我国部分公民在旅游活动中由于缺乏思想道德修养所表现出来的不文明行为。
(2)①公民应不断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并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在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中,脚踏实地,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以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②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
③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④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点即可)
42.①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有利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好客山东
贺年会
以齐鲁吉祥民俗文化为内涵
以贺年活动为主题
以“会”为主要组织形式
以元旦、春节和元宵节三大节点为支撑2011~2012年高二九月月化学能力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K 39 Fe 56 Cu 64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4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
B.生成物全部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时,反应为吸热反应
C.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时,反应吸热,ΔH>0
D.Δ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无关
2.在2A+B 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υ(A)= 0.5 mol/(L·s) B.υ(B)= 0.3 mol/(L·s)
C.υ(C)= 0.8 mol/(L·s) D.υ(D)= 1 mol/(L·s)
3.下列说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A.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体系体积减小,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因而反应速率增大
B.升高温度,一般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大
C.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一定为有效碰撞
D.加入适宜的催化剂,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大大增加,从而成千上万倍地增大化学反应的速率
4.25℃、101 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285.8 kJ/mol、890.3 kJ/mol、2800 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s)+O2(g)=CO(g) △H= ―393.5 kJ/mol
B.2H2(g)+O2(g)=2H2O(l) △H= +571.6 kJ/mol
C.CH4(g)+2O2(g)=CO2(g)+2H2O(g) △H= ―890.3 kJ/mol
D.C6H12O6(s) +6O2(g)=6CO2(g)+6H2O(l) △H= ―2800 kJ/mol
5.在密闭容器中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表示。已知2V(B)=3V(A),3V(C)=2V(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A.A+3B=2C B.2A+3B=2C C.3A+B=2C D.A+B=C
6.800℃时焦炭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热△H=+131.3kJ·mol-1,它表示
A、碳和水反应吸收热量131.3kJ
B、1mol C(s)和1mol H2O(g)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kJ的热量
C、1mol C跟1mol H2O反应吸收131.3kJ的热量
D、固体碳和气态水各1mol反应,放出131.3kJ的热量
7.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 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2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A.Z为0.3mol/L B.Y2为0.4mol/L C.X2为0.2mol/L D. Z为0.4mol/L
8.已知25℃、101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石墨)+O2(g)=CO2(g) △H=-393.51kJ·mol-1
C(金刚石)+O2(g)=CO2(g) △H=-395.41kJ·mol-1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
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C.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
 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9.已知:H+(aq)+OH-(aq)===H2O(l) △H=-57.3 kJ·mol-1。现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浓硫酸、稀醋酸分别和1L 1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H1、△H2、△H3,,则△H1、△H2和△H3的大小关系为
A. △H1==△H2>△H3 B. △H3>△H2>△H1 C. △H2>△H1>△H3 D. △H3>△H1>△H2
10.一定条件下反应A2(g)+B2(g)2AB(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2υ(正、A2)= υ(逆、AB) 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B的同时,生成n mol的B2 D.A2、B2、AB的反应速率比为2:2:1的状态
11.已知反应:①C+CO22CO △H>0 ②N2+3H22NH3 △H<0。达平衡后升温,正反应速率的变化是
A.①加快,②减慢 B.均加快 C.均减慢 D.①减慢,②加快
12.已知反应A2(g)+2B2(g) 2AB2(g) △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B 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
C 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D 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13. 已知:X(g)+Y(g)3Z(g),在有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反应建立平衡如图实线所示,在无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反应建立平衡如图虚线所示,则相应的图示正确的是
14.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B.反应可表示为X+3Y2Z
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
D.已知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则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15.某温度下,在一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A(s)+2B(g)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不能表明反应已达平衡的是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C、混合气体的密度 D、混合气体的质量
16.在密闭容器中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 A (g) + y B(g) z C(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 0.5 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再达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 0.2mol/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y ﹥ z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B的转化率降低 D、C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17.翰林汇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反应:
NH4I(固) NH3(气) +HI(气); 2HI(气) H2(气)+I2(气)。当反应达到平衡时,
c(H2)=0.5 mol·L-1,c (HI)=4 mol·L-1,则氨气的浓度为( )
A.3.5 mol·L-1 B.4 mol·L-1 C.4.5 mol·L-1 D.5 mol·L-1
18.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2X(g) 2Y(g) + 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第Ⅱ卷(注意:只交此张试卷和答题卡)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道小题,共46分)
19.(8分)依据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1g碳粉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2.8 kJ,试写出相关
的热化学方程式
(2)在25℃、101kPa下,1g甲醇(CH3OH(l))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已知250C、101kPa时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①CH3COOH(l)+2O2(g)=2CO2(g)+2H2O(l)△H=-870.3kJ/mol
②C(s)+O2(g)=CO2(g) △H=-393.5kJ/mol
③H2(g) + 1/2O2(g) = H2O(l) 的△H=-285.8kJ/mol ,则C(s)与H2 、O2反应生成CH3COOH(l)
在该条件下的热化学方程式
(4)由N2和H2合成1molNH3时可放出46.2kJ/mol的热量。从手册上查出N≡N键的键能是
948.9kJ/mol,H-H键的键能是436.0kJ/mol,则N-H键的键能是 kJ/mol。
20.(6分) 右图表示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O22SO3 △H<0
达到平衡时,由于条件改变而引起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
的变化情况,a b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b c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若增大压强时,反应速度变化情况画在c~d处(画在图上)
21.(10分) 某化学反应2AB+D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在实验1,反应在10至20分钟时间内A的平均速率为 mol/(L·min)。
(2)在实验2,A的初始浓度为1.0mol/L,反应经20分钟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
含的条件是 。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 V1(填>、=、<),且
C3 1.0mol/L(填>、=、<)
(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22.(6分) 2SO2(g)+O2(g) =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
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的 ΔH=—99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C分别表示 、 ,
(2)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 。该反应通常用
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升高还是降低? ,
理由是
(3)图中△H= KJ·mol-1;
23.(10分)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H2 和1molN2,压强为p(Pa),并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发生反应,3H2(g)+ N2(g)=2NH3(g)△H<0(用“加快”、“减慢”、“不变”“正反应”、“逆反应”“不动”填空)
(1)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H2,反应速率
(2)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He,反应速率 ,平衡向 方向移动
(3)保持容器内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 He,反应速率 ,平衡向 方向移动
(4)保持容器内压强不变,向其中再加入3molH2和1moN2,反应速率 ,平衡向 方向移动
(5)提高起始的反应温度,正反应速率 ,逆反应速率 ,平衡向 方向移动
24.计算题(6分,要求写计算过程)
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经5min后测知D的浓度为0.5mol/L,A、B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3:5,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1mol/(Lmin),试计算:(1)5min后A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2)5min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是多少?
(3)x的值是多少?
9月月考答案:
二、填空题(共46分)
19、(1)、C(g)+O2(g)=CO2(g) △H = -393.6 kJ/mol
(2)、CH3OH(l)+O2(g)→CO2(g)+2H2O(l) ΔH=–725.76kJ·mol-1 (3)-488.3 kJ/mol
(4)391.55kJ/mol
20、升温;减小 SO3 浓度;
21
(1) 0.013mol·L—1·min—1。(2使用了催化剂。(3)V3﹥V1 >(4)吸热反应。
22.(1)反应物能量 生成物能量
(2)无 降低 因为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历程使活化能E降低(3)-198
23、(1)加快(2)不变 不动(3)减慢 逆反应(4)不变 不动(5)加快 加快 逆反应
24.(1)0.75mol/L; (2)0.05mol/(Lmin); (3)2
姓 名
班 级
考 号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卷
v
t
0 a b c d
V正
V正
V正
V逆
V逆
V逆
v
t
0 a b c d
V正
V逆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9月份月考 高二物理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为任意实数
B.不带电的物体上,既没有正电荷,也没有负电荷
C.摩擦起电的过程,是靠摩擦产生了电荷
D.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实质上是导体中的自由电子趋向或远离带电体
2. 下列不属于功或能量单位的是( )
A.J B.KW C.KW D.eV
3. 把两根同种材料的电阻丝串联在同一电路中,A电阻丝长为L,直径为d,B电阻丝长为3L,
直径为3d ,加在两电阻丝上的电压之比为( )
A.UA∶UB=1∶1 B.UA∶UB=3∶1 C.UA∶UB=1∶3 D.UA∶UB=9∶1
4. a、b、c、d是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电场线与矩形所在平
面平行。已知a点的电势为20 V,b点的电势为24 V,d点的电势为4 V,如图,由此可知
c 点的电势为( )
A.4 V B.8 V
C.12 V D.24 V
5. 等量异种点电荷的连线和其中垂线如图所示,现将一个带负电的检验电荷先从图中a点沿直
线移到b点,再从b点沿直线移到c点.则检验电荷在此全过程中( )
A.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不变 B.所受电场力的大小恒定
C.电势能一直减小 D.电势能先不变后减小
6. 电流表的内阻是Rg=200Ω,满偏电流为Ig=500μA,现将这个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1.0V的
电压表,正确的方法是( )
A.应串联一个0.1Ω的电阻 B.应并联一个0.1Ω的电阻
C.应串联一个1800Ω的电阻 D.应并联一个1800Ω的电阻
7. 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5 V,内阻不计,定值电阻R1=R2=3Ω,
可变电阻R3的最大阻值为6 Ω.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R3上滑动时,
R2上的电压取值范围为( )
A.0~2 V   B.0~5 V C.0~3.6 V D.0~4 V
8. 两个较大的平行板A、B相距为d,分别接在电压为U的电源正负极
上,开关S闭合时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油滴恰好静止在两板之间,
如图所示,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以下 说法正确的是( )
A.上极板缓慢的下移,在移动的过程中油滴将向上加速运动,电流计中的电流从b流向a
B.两极板缓慢的错开些,在错开的过程中油滴将向上加速运动,电流计的电流从a流向b
C.如果断开开关,在紧贴下极板B插入一块金属板(不与油滴相碰),此时油滴静止不动
D.如果断开开关后,将两级非常缓慢的错开一些,那么在错开的过程中油滴静止不动
9. 如图甲所示,在一条电场线上有A、B两点,若从A点由静止释放一电子,假设电子仅受电
场力作用,电子从A点运动到B点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
A. 电子在A、B两点受的电场力
B.A、B两点的电场强度
C.A、B两点的电势
D.电子在A、B两点具有的电势能
10. 如图所示为电阻R1和R2的伏安特性曲线,并且把第一象限分为了Ⅰ、Ⅱ、Ⅲ三个区域.现
把R1和R2并联在电路中,消耗的电功率分别用P1和P2表示;并联的总电阻设为R.下列关
于P1与P2的大小关系及R的伏安特性曲线应该在的区域正确的是( )
A.特性曲线在Ⅰ区,P1<P2 B.特性曲线在Ⅲ区,P1<P2
C.特性曲线在Ⅰ区,P1>P2 D.特性曲线在Ⅲ区,P1>P2
11.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恒定不变,电灯L恰能正常发光,如果变
阻器的滑片向b端滑动,则( )
A.电灯L更亮,安培表的示数减小 B.定值电阻R2的热功率增大
C.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增大 D.电灯L变暗,安培表的示数增大
12. 如右图所示是某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电源的电动势为6.0 V
B.电源的内阻为12Ω
C.电源的短路电流为0.5A
D.电流为0.3A时的外电阻是18Ω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21分)
13.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
A.小灯泡L:3 V、5Ω B.滑动变阻器R:0 ~10 Ω,额定电流1.5A
C.电压表V1:0~3 V,5 kΩ D.电压表V2:0 ~15 V,10 kΩ
E.电流表A1:0 ~ 0.6 A, 0.5 Ω F.电流表A2:0 ~ 3 A, 0.1 Ω
G.铅蓄电池、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实验中要求加在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可连续地从零调到额定电压。
(1)为了减少误差,实验中应选电压表 ,电流表 ;(填仪器前的字母)
(2)请在图虚线框内按要求设计实验电路图。(部分线已画好)
(3)某同学实验后作出的I -U 图象如图所示,请分析该图象为曲线的原因是:

14.用伏安法测电阻,可采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接法。如所用电压表内阻为5000Ω,电流
表内阻为0.5Ω。
(1)当测量 100Ω 左右的电阻时,宜采用 电路;
(2)现采用乙电路测量某电阻的阻值时,两电表#的读数
分别为10 V、0.5 A,则此电阻的测量值为 Ω,
真实值为 Ω(该空数据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共3题,共31分。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重要方程式和主要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得分。)
15.(12分)如图所示,一个带电量为q,质量为m的原子核由静止开始经电压为U1的电场速
后进入一个平行板电容器,进入时速度和电容器中的场强方向垂直.已知:电容器的极板
长为L,极板间距为d,两极板的电压为U2,重力不计,求:
(1)经过偏转电场后的速度;
(2)离开电容器电场时的偏移量.
16.(9分)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动势E=20V,内阻r=lΩ,当接入固定电阻R=4Ω时,电路
中标有“3V, 6W”的灯泡L和内阻RD=0.5Ω的小型直流电动机D都恰能正常工作.试求:
(1)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2)电动机的额定电压;
(3)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17.(10分)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有一个竖直放置的光滑绝缘轨道,轨道的半径为R,其所在的平面平行于电场线。一个带电量为+q的带电圆环从轨道上的A点沿切线方向以速度v开始运动,且圆环在A点恰好对绝缘轨道无压力,圆环的质量为m 。求:
(1)匀强电场的方向和大小;
(2) 小环运动到绝缘环最低点B时的速度大小及轨道对圆环的支持力。
物理试题答题纸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C B B AD C A AC BC C AC AD
二、填空题
13.(1) C E
(2)略(滑动变阻器分压式接法;电流表外接法。)
(3) 灯丝电阻率虽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
14.(1) 甲
(2) 20 20.1
三、计算题
15.
(1)
(2)
16.
(1)2A
(2)7V
(3)12W
17.
(1)方向:水平向右
(2)
a
b
c
d
20 V
24 V
4 V
GA
B
b
A
a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九月月考
高二数学试题
时间:120分钟 分数:1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要求把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
1. 在中,,则等于( D )
A. B. C. D.
2. 在数列中,=1,,则的值为( C )
A.99 B. 49 C.101 D. 102
3.在和之间插入两个数,使这四个数成等比数列则插入的两个数的乘积为( B )
A.100 B.200 C.400 D.800
4.若 且,则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是( B )
A.  B. 
C.   D.
5. 已知,则不等式,,中恒成立的个数是( C )
A.0 B.1 C.2 D.3
6.在等比数列中,,,,则项数为 ( C )
A. 3 B. 4 C. 5 D. 6
7.在中,若,则为( C )
A. B. C. D.
8.三边长分别为,它的较大锐角的平分线分三角形的面积比是( B )
A. B. C. D.
9.钝角三角形三边长为,其最大角不超过,则的取值范围是( B )
A. B. C. D.
10. 设若是与的等比中项,则的最小值为( B )
A. 8 B. 4 C. 1 D.
11. 已知是首项为1的等比数列,是的前项和,且,则数列的前5项和为( D )
A.或5 B.或5 C. D.
12.,若关于x 的不等式>的解集中的整数恰有3个,则( C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0分,要求把最简结果写在答题纸对应位置上)13. 边长为5、7、8的三角形的最大角与最小角之和为
14. 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 则前项和__________.
15. 已知不等式的解集为,则不
等式的解集为
16. 若,则的最大值为.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第1小题10分,其余每题12分,共70分.答案写在答题纸对应位置上,写错位置不得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
AC平分∠DAB,∠ABC=600,AC=7,
AD=6,S△ADC=,求AB的长.
18. 解关于x的不等式ax2-(a+1)x+1<0.
19. 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
(i)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ii)求数列{}的前n项和;
(iii)当n为何值时,最大,并求的最大值.
20. 经过长期观测得到:在交通繁忙的时段内,某公路段汽车的车流量(千辆/小时)与汽车的平均速度(千米/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为:.
(i)在该时段内,当汽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时,车流量最大?最大车流量为多少?(保留分数形式)
(ii)若要求在该时段内车流量超过10千辆/小时,则汽车的平均速度应在什么范围内?
21.(1)已知数列满足,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已知数列满足,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3)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求数列的前项和。
22.已知,不等式对任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第1页 共9页
第2页 共9页
600
2
1
D
C
B
A抚顺县高中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9月份月考试题
高二地理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 曹维金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60分)
1.关于印度主要农作物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A.棉花在恒河三角洲 B.水稻在恒河平原
C.棉花在德干高原东北部 D.茶叶在布拉马普特拉河两岸
2.关于印度尼西亚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 B.地跨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国家
C.北回归线横穿中部 D.亚洲耕地最多的国家
3.P区域所在的是
A.东亚 B.南亚
C.东南亚 D.中亚
读下图,一艘由西向东航行的船经过P点,此时船员的影子长度为一天中最短。回答4~6题。
4.该船经过P点时,北京时间是( )
A.10分40分 B.11时20分
C.12时40分 D.13时20分
5.该船正进入( )
A.麦哲伦海峡 B.莫桑比克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英吉利海峡
6.该船计划在M港装运该国出口贸易最大的矿产,其矿产是
A.石油 B.锡
C.煤炭 D.铁
读图回答7-9题
7.B国地形自北向南依次是:
A.山地、高原、盆地  B.山地、平原、高原 
C.高原、山地、平原  D.山地、平原、盆地
8.关于A、B两国正确的说法的是:
A.A、B两国间矛盾冲突激烈的历史原因是淡水之争 
B.A国是以山地为主的国家 
C.B国南部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气温偏高的原因主要是受北部山地的阻挡 
D.东南季风的强弱,易使B国造成洪涝或干旱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国地处亚欧板块 
B.A国于1998年5月11日到13日的48小时内,先后分两批进行了5次地下核试验,并把中国说成是对其“潜在的最大的威胁” 
C.某一河流源于我国,流经B国,在C国入海 
D.B国是亚洲耕地面积,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
图9为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图10为富山市气温和降水季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0~13题。
10.富山市的气候类型为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11. 关于富山市降水特征及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冬季降水丰富 处于冬季风迎风坡
B.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常年受西风影响
C.夏季降水较少 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D.降水总量丰富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12. 日本多山且河流众多,其河流特征
A.径流量丰富,利于航运     B.濑户内海沿岸的河流径流量最丰富
C.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断流 D.水能丰富,利于发电
13.日本IT工业集中在甲岛,被称为“硅岛”,其原因是该岛
①环境洁净 ②海运便利 ③现代高速交通便利 ④劳动力丰富 ⑤科技发达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③④⑤
图1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第1题。
14.图1所示区域
A.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总体西高东低 B.阴影区为以养羊为主的大牧场放牧业
C.乙地受西风影响,温带落叶阔叶林广布 D.甲地的年平均降水量少于丙地
马达加斯加地广人稀,水稻神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全国各地都有栽培,但仍不能完全自给。9月25日上午1 1:30(北京时间),马达加斯加政府选派的10名农业专家抵湘,正式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拜师学艺。读图13.回答15—18题。
15.专家抵湘时,马达加斯加区时为 ( )
A.25日6:30 B.25日16:30
C.25日0:30 D.24日11: 30
16.①地稻米产区与湖南省稻米产区相似的区位条件是 ( )
A.灌溉水源丰富,机械化程度高 B.气候类型相同,土壤肥沃
C.地形平坦,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D.精耕细作,技术条件优越
17.马达加斯加稻米不能自给的原因是 ( )
A.粮食需求量增长过快 B.农业技术落后,产量低
C.岛国,种植面积有限 D.国际市场稻米价格低廉
18.下列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成因与图中②处自然带成因最接近的是 ( )
A.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 B.东非高原出现热带草原带
C.南半球亚寒带针叶林带缺失 D.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带
右图是世界某地区一月等温线图,其中①是25℃等温线,②是20℃等温线,回答19-21题。
19.①②两条等温线温度不同,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   D.地面状况
20.③④⑤⑥⑦等温线都呈闭会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 大气环流
C.植被    D.地形
21.等温线③与②的数值不同,则等温线③的温度最可能是
A.15℃     B.20℃
C.22℃   D.25℃
下图甲、图乙为“世界两条大河的三角洲略图”。据此回答22~23题。
22.关于两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地区全年盛行西南风 B.两地区气候形成原因相同
C.两地区的主要河流水量丰富 D.两地区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
23.关于两个三角洲目前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地区易受风暴潮侵袭 B.图乙地区常受台风影响
C.图乙地区经常发生海啸 D.图甲地区土壤盐渍化严重
亚洲某地(约,),蓝天与自云交织,雪山与湖泊辉映…据此回答24~26题。
24.该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B.高原山地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25该地的相对地理位置位于
A.喜马拉雅山脉南彻 B.德干高原北部 C.阿拉伯海沿岸 D.地中海沿岸
26.该地属于亚洲地理分区中的
A.中亚 B.南亚 C.西亚 D.东南亚
图3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据此完成27~29题。
27.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近
A.50mm B.150mm
C.200mm D.250mm
28.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①引湖水灌溉 ②海水淡化
③改进灌溉技术 ④建水库调节径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9.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
A.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
C.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 D.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30.图中②城市西部的广阔海域为世界著名的渔场,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A.冷海水上泛所致
B.位于密度流海区
C.沿岸大量河水注入
D.位于寒暖流交汇处
二、非选择题(共2题 共40分)
31.图11为世界两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
简述A、B两区域发展农业共同的自然区位优势条件。(8分)
埃及是长绒棉的生产和出口大国,棉田主要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及三角洲地区,埃及96%的人口集中分布在尼罗河沿岸。
(2)说明尼罗河谷地发展长绒棉生产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6分)
(3)B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既注重灌溉,又强调排涝。分析其主要原因。(8分)
32.读图10和图11,回答问题。(18分)
(1)说出甲河中下游的主要水文特征。(8分)
(2)指出乙地气温最热的月份和降水最多的月份并分析形成的主要原因。(10分)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9月份月考试题
高二地理答题纸
二、非选择题(共2题 共40分)
31.图11为世界两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
甲图 乙图
图11
(1)简述A、B两区域发展农业共同的自然区位优势条件。(8分)
埃及是长绒棉的生产和出口大国,棉田主要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及三角洲地区,埃及96%的人口集中分布在尼罗河沿岸。
(2)说明尼罗河谷地发展长绒棉生产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6分)
(3)B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既注重灌溉,又强调排涝。分析其主要原因。(8分)
(1)地处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纬度较低,热量条件优越;河流沿岸,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每点2分,共8分。)
(2)劳动力充足;(2分)水运交通便利;(2分)国际市场广大。(2分)
(3)B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2分)雨季降水集中,(2分)位于恒河三角洲,地势低平,易成洪涝;(2分)旱季降水不足,需要依靠灌溉。(2分)
32.读图10和图11,回答问题。(18分)
(1)说出甲河中下游的主要水文特征。(8分)
(2)指出乙地气温最热的月份和降水最多的月份并分析形成的主要原因。(10分)
⑴水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大、有夏汛;无结冰期;流速较缓,含沙量小。(各点2分,共8分)
⑵5月和7月(4分) 5月正午太阳高度角大,晴天多,太阳辐射强(2分)。乙地7月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2分)。且受地形的抬升作用(2分)。
图1
姓 名
班 级
考 号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