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_????????????_?????????????????????????????????è???????????_ 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 1.“九一八”事变后,知名民主人士何香凝将自己的裙子送给蒋介石,并在裙子上赋诗一首:“妄自称男儿,甘受敌人气。不战送江山,万世同羞耻……”诗中的“江山”是指(??? ) A.?平津地区???????????????????????????B.?东北地区???????????????????????????C.?华北地区???????????????????????????D.?华东地区 2.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到西安调停。针对蒋介石的拒不让步,周对蒋说:“只要蒋先生能够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但我个人可以听蒋先生的话,就连我们红军也可以听蒋先生的指挥。”由此可知,西安事变能够和平解决的主要原因是(??? ) A.?张学良、杨虎城的和平意愿????????????????????????????????B.?国民党内部一致同意联共抗日的主张 C.?中国共产党做出巨大的努力????????????????????????????????D.?蒋介石做出了主动让步 3.1941年12月,《国民政府对日宣战布告》指出:“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扩大其战争侵略行动……兹特正式对日宣战。”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材料反映1941年前国民政府迟迟不对日正式宣战的原因是(?? ) A.中日两国实力过于悬殊 B.国民政府曾对日本抱有幻想 C.日本停止对重庆的轰炸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尚未建立 (2)侵略者之日本对美国友邦开衅,扩大其战争侵略行动的标志事件是(?? ) A.偷袭珍珠港 B.中途岛海战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阿拉曼战役 4.某校九年级(16)班的几位学生在一次晚餐用餐过程中,七嘴八舌再现百团大战相关知识。甲说指挥者是彭德怀。”乙说:“目标是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丙说:“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丁说:“时间发生在1940年8月。”以上四位同学中肯定有一位记错了,他是(??? ) A.?甲?????????????????????????????????????????B.?乙?????????????????????????????????????????C.?丙?????????????????????????????????????????D.?丁 5.报纸作为一种大众传媒见证了历史发展的轨迹,以下报纸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②日本投降矣?? ???③北平宣告解放??? ④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 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④②①③???????????????????????????D.?④②③① 6.下列能为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供史料支撑的有(??? )? ①美苏等国协同作战?? ②中共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③华人华所归国参战?? ④人民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以下四部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片,如果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观看,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 ①《不列颠空战》 ②《南京大屠杀》 ③《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④《珍珠港》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①②④③???????????????????????????D.?②①④③ 8.美国在太平洋战争初期的惨败与法国的迅速败亡的相同原因是(???? ) A.?长期对侵略者推行绥靖政策????????????????????????????????B.?不适应侵略者的突然袭击 C.?遭到了法西斯国家的联合进攻?????????????????????????????D.?国内军事物资不足 9.1945年雅尔塔会议与1919年巴黎和会的相似之处有(??? ) ①都有三大国主宰世界的色彩 ②确定了对德国的处理方案 ③参加会议的都是帝国主义国家 ④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10.年代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的方法。某同学用年代尺整理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战争历程。其中,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A???????????????????????????????????????????B.?B???????????????????????????????????????????C.?C???????????????????????????????????????????D.?D 11.斯大林号召人民抗击法西斯,他说:“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一滴血,来保卫城镇和村庄。”下列战役中能够体现这一号召精神的有(???? ) ①莫斯科保卫战? ②斯大林格勒战役? ③诺曼底登陆战役? ④攻克柏林的战役 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2.感天动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把全世界正义的力量团结在一起,在最黑暗的岁月里坚守和平的希望。下列事件,按发生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②苏军攻克柏林 ③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 ④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③④②???????????????????????????D.?③④②① 13.下列哪一项是苏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共同作用(??? ) A.?削弱了政府的权力????B.?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C.?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D.?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14.下面哪一项能反映表格中五个历史名词之间的内在联系?(??? ) ①1924—1929年经济繁荣??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 ⑤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A.?①-②-③-④-⑤???????????????B.?②-④-③-①-⑤???????????????C.?④-②-①-③-⑤???????????????D.?②-④-①-③-⑤ 15.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B.?高利润低消费的矛盾 C.?生产和销售的矛盾??????????????????????????????????????????????D.?股价狂跌,股市崩溃 16.引发美国经济危机的原因有(???? ) ①纽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发生动摇? ②经济的虚假繁荣 ③政府大力提倡分期付款????????????? ??④股票投机活动空前活跃 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②③④ 17.历史漫画是一种特殊史料,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作者的主观喜恶。观察下图漫画《睁开眼睛》,迫使其“睁开眼睛”的历史事件是(??? ) A.?德国突袭波兰????????????????????B.?德国突袭苏联????????????????????C.?珍珠港事件????????????????????D.?雅尔塔会议 18.某中学九年级(8)班同学开展了一场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之我见”为主题的班级辩论会。下列同学们的辩论观点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 A.?莫斯科保卫战终止了德军进攻苏联的计划 B.?美、英等联军发起的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C.?牺牲弱小国家利益的绥靖政策不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D.?二战改变了世界面貌并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19.历史场景再现历史事件。以下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的历史场景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直接相关的有(??? ) ①苏美英三国首脑在德黑兰达成共识并合影留念 ②罗斯福和丘吉尔在雅尔塔游说斯大林对日作战 ③盟军部队横渡英吉利海峡发起大规模登陆战役 ④美国珍珠港海军突然遭到日军飞机的疯狂轰炸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它”庄严宣告“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占领之一切岛屿,及时日本在中国所窃取之领土,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摄取之土地亦将日本驱逐出境。”“它”是指(??? ) A.?《联合国家宣言》?????????????B.?《开罗宣言》?????????????C.?《雅尔塔协定》?????????????D.?《凡尔赛和约》 21.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人数达3500多万,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材料直接反映了中国的抗日战争(?? ) ①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 ②直接抗击了德、意、日法西斯国家 ③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牺牲 ④得到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2.国民党抗日名将戴安澜(海鸥将军)1942年奉命率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参战,在郎科地区指挥突围战斗中负重伤殉国,年仅38岁。当时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毛泽东赋诗《五律·海鸥将军千古》纪念。下列选项中,对这一史实的解读错误的是(??? ) A.?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B.?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侮 C.?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D.?缅甸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战区的组成部分 2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参与签署的反法西斯文件有(???? ) ①《大西洋宪章》? ??②《开罗宣言》? ③《联合国家宣言》??? ④《波茨坦公告》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③④ 24.以下能佐证“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史论的史实有(??? ) ①中国组织远征军赴缅甸作战? ②美军在中途岛对日军作战? ③中国战场牵制大量日本军力? ④苏联红军开赴中国东北战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5.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下表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从中可以读出的信息有(???? ) 战场名称 开始时间 终止时间 小计 欧洲战场 1939年9月1日 1945年5月8日 5年8个月零8天 苏德战场 1941年6月22日 1945年5月8日 3年10个月零17天 太平洋战场 1941年12月8日 1945年9月2日 3年8个月零26天 中国战场 1931年9月18日 1945年9月2日 13年11个月零16天 苏联对日作战 1945年8月9日 1945年9月2日 25天 ①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中国战场与世界其他战场相比,持续时间最长 ③战争波及地域广、卷入国家多、持续时间长,在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 26.历史需要选择,历史因选择而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选择是一种开始。“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做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真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资料一中这场政变是如何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的。 (2)选择是一种态度。结合所学知识,试阐述蒋介石以下两种不同态度带来的不同结果。 (3)选择是一种担当。请结合下面图片所浓缩的历史,谈谈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展现的大国担当。 27.历史不容忘却。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燃遍四大洲两千多万平方公里土地,6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30亿人被卷入战火,军民共伤亡1亿多人,财产损失无法估算。帝国主义、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的战争机器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兵燹(音:xiǎn,战乱)之灾。由于战争的空前残酷,20世纪被历史学家称作“极端的年代”。它“激起了人类最伟大的想象,同时也摧毁了所有美好的设想”。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称作“绞肉机”的是哪一次战役?一战后,《凡尔赛条约》是战胜国与哪国签订的? (2)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哪次战役被称作二战的重要转折点?1945年2月,在哪次会议中做出成立联合国的决定? (3)反思历史,结合所学,你认为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同为二战发起国和战败国的德国和日本对待侵略历史的态度截然不同,你认为在对待侵略历史问题上,日本政府应该怎样向德国学习?你认为2015年,联合国、中俄两国及世界其他国家及组织举办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的意义是什么? 28.某校901班同学开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材料一:看图识史 材料二:1942年,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宗旨:各国政府保证运用其全部军事和经济力量反对这些正在与之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各国政府保证与本宣言签署国合作,并且不同敌国缔结单独的协定或合约。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的事件后,苏军立即投入了哪次战役?该战役在“二战”中有什么重要意义? (2)结合图二和图三 分别说说该图所示会议对德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二中《联合国家宣言》所倡导的宗旨在反法西斯的斗争中有何具体体现?(材料中提及除外) (4)从两则材料中我们得到的启发有哪些? 29.探索“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民族的英勇抗战】 材料一:为落实中央关于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斯战争胜利70周年相关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教育部组织历史专家进行了认真研究,对教材修改进行了全面部署。从2017年春季教材开始,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全面反映日军侵华罪行。 材料二: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国是否有军事行动 输出20多万华工上前线 坚持长期对日作战,中国远征军两次赴缅作战 中国战场与整个战争的关系 无关紧要 是世界反法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中国与主要大国的关系 不平等 走向平等 中国在战后国际组织中的地位 参加国际联盟 联合国创始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惨痛的教训】 材料三:席卷全球的二战,先后有亚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约20亿人口卷入其中,法西斯实行了种族灭绝政策,屠杀平民与战俘,使用生化武器等……战争以反法西斯同盟国的胜利宣告结束。 材料四:二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被完全打破了,国际关系发生变化: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被彻底打败,曾经是一流强国的英、法受到严重削弱,美、苏大国崛起,世界进入美苏争霸的两极对峙阶段…… (1)结合材料一,“14年的艰苦抗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当时国共两党的态度又如何?请你分别简述。 (2)研读上表,并分析中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地位的变化。 (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艰难历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其过程也是极其复杂,请你将下列二战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按时间进行排序________ ①德国突袭波兰;②斯大林格勒战役;③一列颠之战;④诺曼底登陆;⑤轴心国集团正式形成;⑥太平洋战争爆发 (4)上世纪30年代有这样一次会议,它最早提出对战后处置日本的安排,确立了中国在世界的四强地位。根据所学的知识,这指的是哪一次会议?再写出该会议的其他两条内容。 (5)根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的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哪些影响。 30.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20世纪30—40年代,伟大的中国人民进行了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苏联进行的卫国战争,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欧洲主战场。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和军国主义的战斗中浴血奋战、相互支持,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材料二:两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国是否有军事行动 输出华工上前线充当军役 坚持长期对日作战,中国远征军两次赴缅作战 中国战场与整个战争的关系 无关紧要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中国与主要大国的关系 不平等 走向平等 中国在战后国际组织中的地位 参加国际联盟 联合国创始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材料三: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布表 战争爆发时 1942年 日本投降时 中国战场 太平洋战场 东南亚 中国战场 太平洋、印度洋战场 中国战场(不含东北) 东南亚、太平洋战场 35个师团 10个师团 7个师团 37个师团 15个师团 111万余人 不到11万人 注: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华民族为此付出了死伤三千五百万人、直接经济损失一千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五千多亿美元的巨大代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国人民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共同原因。 (2)研读材料二,并分析中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地位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国的历史进程有何重要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B 【解析】根据题意并结合材料分析分析可知,1931年,日军蓄意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东北地区,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很快沦陷。?何香凝的这首诗表达了对蒋介石身为“好男儿”,却“不战送江山”的强烈愤慨。A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东北地区是诗中的“江山”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九一八事变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运用材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相关史实。 2. C 【解析】据材料“只要蒋先生能够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但我个人可以听蒋先生的话,就连我们红军也可以听蒋先生的指挥。”可知,随着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在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也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AB两项所述与题干主旨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中国共产党做出巨大的努力是西安事变能够和平解决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D项蒋介石做出了主动让步与材料反映的相反,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安事变及学生解读题干和运用所学解答问题的能力。注意识记西安事变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3. (1)B (2)A 【解析】(1)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国民政府“原期侵略者之日本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可见国民政府对日本抱有幻想。 (2)根据题干信息和所学内容可知,日本对美国发动侵略活动指的是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和1942年中途岛海战。其中珍珠港事件是标志性事件。斯大林各站战役是德国对苏联的侵略,故C不符合题意。D阿拉曼战役交战双方是德意盟军和英军,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B(2)A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内容,难度适中。需要正确识记并理解相关事件。 4. C 【解析】为了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等人的率领下,对日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参战部队有105个团,共计20多万人,被称为“百团大战”。八路军在人民群众的配合下,破袭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给敌人以沉重打击。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最大规模的一次战役。丙的观点“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指的是台儿庄战役,与百团大战不符。ABD三项都正确,不符合题意;C项丙记错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百团大战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 5. D 【解析】①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在1949年4月21日,②日本投降矣?是在1945年8月15日,③北平宣告解放?是在1949年1月31日,④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是在1936年12月12日。按时间先后排序应为:④②③①。D项④②③①排序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史上重大事件的识记能力。解答排序题需要准确识记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或逻辑关系。 6. 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美苏等国协同作战属于国际合作,不是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①不符合题意,应排除含①的选项。中共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人民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抗日的民族精神,因此②③④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组合选择题一般排除一个错误内容即可获取正确答案,部分题目需要经过两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题目所有内容都正确。 7. D 【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合所学可知,不列颠空战发生在1940—1941年;南京大屠杀发生在1937年,二战还没全面爆发;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发生在1942—1943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日本偷袭珍珠港发生在1941年12月,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因此先后顺序是②①④③,答案为D。 【点评】解答该题要求学生对二战史实有清晰的认识,可以先将历史事件的时间标注出来,然后进行排序。 8.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二战规模扩大的相关知。二战期间美国与法国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一味的纵容而不加制止,并对形式错误估计而不积极备战,这是导致两国战争初期惨败的直接原因,即绥靖政策是二者失败的直接原因,所以答案选A。突然袭击是德国对法国的侵略,不适合美国,故B不选。美国没有受到联合进攻也不存在军事物资不足的情况,故CD不选。 【点评】知道美国和法国在二战规模扩大过程中失败的原因。 9. B 【解析】 本题考查雅尔塔会议和巴黎和会。 参加雅尔塔会议的国家是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苏联属于社会主义国家,而不是帝国主义国家,所以含③的选项均应排除。 两次会议的相似之处有, 都有三大国主宰世界的色彩,巴黎和会(美、英、法)雅尔塔会议(美、英、苏);会议都确定了对德国的处理方案;都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点评】此类题目需要归纳历史事件的共同点,对学生要求较高。可以用排除法思考。 10. 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二战历程的有关知识。莫斯科战役开始于1941年10月一直持续到1942年1月,即1942年结束。苏军取得了莫斯科战役的胜利,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战无不胜”的神话的破灭。所以B错误,故选择B。 【点评】本题比较困难,主要考查学生对二战历史进程的详细时间了解,要求较高。 11. A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二战的相关知识。材料强调斯大林号召人民为保卫苏联而战,应属于防御性质的战役,所以①②符合,诺曼底登陆则是英法联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与保卫苏联无关,攻克柏林战争已经引向德国,也与保卫苏联无关,所以选A。 【点评】提高对材料的分析能力。 12. C 【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①《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是在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共同宣言》;?②苏军攻克柏林是1945年4月30日,苏联军队攻克柏林;③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是在1944年6月,美英联军从英国出发,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④雅尔塔会议的召开是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为了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解决战后问题而联合召开的;故按事件发生先后顺序排列的是①③④②,故本题选C 。 【点评】本题考查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相关知识。 13. C 【解析】本题考查苏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共同作用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恢复了国家经济。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恢复了国家经济,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所以苏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共同作用是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故选C。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苏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共同作用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4. 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24——1929年经济繁荣以及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相互联系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为了重新瓜分世界,掀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结束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基本上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一时。但是,这一“繁荣”的背后却孕育着严重的危机,1929年,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终于在美国爆发。这场危机持续到了1933年。由此可知B②-④-③-①-⑤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较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24——1929年经济繁荣以及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相互联系的识记。 15. A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相关知识。本题考查的是根本原因,即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也就是A选项中的基本矛盾。BC是根本原因的表现,D是美国经济危机的表现,故BCD错误。 【点评】分析30经济大危机的原因。 16. D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相关知识。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具体原因是产销之间的矛 盾——市场上普遍推行分期付款、票投机活动空前活跃;直接原因:股票暴跌。一战后,美国由战前的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经济危机 从纽约股市崩盘开始。排除了①,所以答案选D。 【点评】知道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 17. C 【解析】历史漫画是一种特殊史料,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作者的主观喜恶。漫画《睁开眼睛》,迫使?America“睁开眼睛”的是日军偷袭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日本不宣而战,偷袭太平洋美国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第二天,美国对日作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紧随其后,对日宣战的有中国、英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ABD三项和题干漫画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珍珠港事件迫使其“睁开眼睛”,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历史漫画是一种特殊史料,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作者的主观喜恶为依托,考查日军偷袭珍珠港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事件以及影响。 18. A 【解析】A项莫斯科保卫战终止了德军进攻苏联的计划不符合史实,1941年,德军发动对苏联的侵略战争,苏联军民打响莫斯科保卫战,给德军重创,但并未阻止德军的侵略步伐,符合题意; B项美、英等联军发起的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符合史实,1944年6月6日凌晨,法国诺曼底附近的英吉利海峡,突然万船齐发、万炮齐鸣。美英等反法西斯盟军向德军发动了猛烈攻击并登陆,开辟了欧洲的第二战场,不符合题意; C项牺牲弱小国家利益的绥靖政策不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符合史实,1938年,德、意、英、法四国政府首脑在德国慕尼黑签订协定,企图采取牺牲弱小国家利益的绥靖政策,将祸水东引苏联,使法西斯国家侵略野心日益膨胀,造成了严重的战争后果,不符合题意; D项二战改变了世界面貌并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符合史实,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也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掌握二战的进程及影响。 19. B 【解析】为尽快打败德日法西斯,早日结束战争,美英苏于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了首次会晤,史称“德黑兰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开辟第二战场问题。1944年6月,经过长期周密准备,美英盟军从英国出发,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盟国武装力量开始从东西南三面围攻德国,突破了希特勒所吹嘘的“大西洋铁壁”,使法西斯德国陷入了苏联和英、美盟军东西夹击的铁钳中,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了粉碎德国法西斯的最后决战阶段。B项①③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直接相关,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德黑兰会议、诺曼底登陆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理解与识记德黑兰会议、诺曼底登陆的相关史实。 20. 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首脑会晤,发表《开罗宣言》,《开罗宣言》规定“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及使日本在中国所窃取之领土,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开罗宣言》维护了我国的领土主权,中国能够取得这一重大成果的前提条件是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国际上的大力支持和帮助。ACD三项均与题中描述不符合,不符合题意;B项《开罗宣言》是题干描述的文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开罗宣言》。要求具备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21. C 【解析】“中国抗日战场牵制了日军60%以上的兵力” 反映了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①正确;中国直接抗击的是日本侵略者,②错误;“中国军民伤亡人数达3500多万,直接、间接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美元” 反映了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重大牺牲,③正确;④与材料无关。C项①③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把握材料信息和识记相关史实,可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 22. C 【解析】根据材料国民党抗日名将戴安澜的事迹可知,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参战反映了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缅甸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战区的组成部分,毛泽东赋诗《五律·海鸥将军千古》纪念表明了当时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侮。ABD三项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C项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不符合材料时间,1937年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抗日战争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解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能力。 23. D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积极参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并为其作出了重大贡献。宣言和文件,中国参与签署或发表的有②《开罗宣言》③《联合国家宣言》④《波茨坦公告》。《大西洋宪章》又称《罗斯福丘吉尔联合宣言》,于1941年8月14日由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签署的联合宣言。①②④符合题意。?D项②③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参与签署的反法西斯文件,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宣言和文件及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识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宣言和文件以及影响。 24. C 【解析】美军在中途岛对日军作战与中国没有直接联系,②不符合题意;①③④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相联系。C项①③④能佐证“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史论,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对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的理解。组合选择题一般排除一个错误内容即可获取正确答案,部分题目需要经过两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题目所有内容都正确。 25. 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结合表格内所给出项:战争名称和战争时间。从表格中看出中国的抗日战争有13年,可以看出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是时间最长的;从战争的名称可以看出战场涉及的国家、地区很多。故此题①②③都是正确的。?A项①②③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相关史实。此题是图表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归纳能力。 二、材料分析题 26. (1)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同意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之间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态度一:妥协、不抵抗,致使日本在不到半年时间里,占领了东三省。 态度二:不妥协、坚决抵抗,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实现了全民族抗战,最终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3)作为东方主战场,中国抗日战争牵制了大量日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1942年1月1日,作为四大国之一,中国与其他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解析】(1)根据“西安”这一关键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后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在中共的努力下,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蒋介石也被迫接受张杨的主张,这一事件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之间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九一八事变,蒋介石对日本的进攻采取不抵抗政策。张学良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下令将20万东北军撤出东北,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落入日军之手。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表示坚决抵抗日本的侵略,在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民族的抗战,经过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巨大牺牲终于同美、英、苏等反法西斯同盟国一道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保证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最终形成。 故答案为:(1)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同意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之间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态度一:妥协、不抵抗,致使日本在不到半年时间里,占领了东三省。 态度二:不妥协、坚决抵抗,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实现了全民族抗战,最终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3)作为东方主战场,中国抗日战争牵制了大量日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1942年1月1日,作为四大国之一,中国与其他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史实。 27. (1)凡尔登战役;德国。 (2)德国对波兰发动突然进攻(或德国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德国突袭波兰、德国闪击波兰)。斯大林格勒战役。雅尔塔会议。 (3)欧美主要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4)日本政府应该承认侵略历史,深刻反省,向受害国家和人民真诚道歉。 意义: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缅怀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贡献的人们;反对战争、珍爱和平;加强团结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解析】(1)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战事从1916年2月21日延续到12月19日,德法两国投入100多个师兵力,军队死亡超过25万人,50多万人受伤.伤亡人数仅次于索姆河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1919年,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在巴黎召开了巴黎和会,会议被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美国总统威尔逊操纵。最后,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问题做出了规定。 (2)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9月3日英法被迫对德国宣战,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2年7月,希特勒进攻苏联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苏军进行了英勇的抵抗;最后德军始终未能完全占领这座城市。在此期间,苏军发动了冬季反攻;此后,苏军开始向德军展开进攻.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欧洲战场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举行的会议,会议就加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加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进程、在战后成立联合国等做了安排。 (3)本题考查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4)本题考查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在对待侵略历史问题上,日本政府应该承认侵略历史,深刻反省,向受害国家和人民真诚道歉,这样才能正视历史,开创未来。举办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的意义在于对历史的尊重,更是表明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守护国际秩序的坚定立场。举办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既是纪念,更是警醒。以史为鉴,铭记被侵略、被杀戮的历史,才能避免历史的悲剧重演。举办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可以彰显中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同时也为了警示日本正视和深刻反省侵略历史。举办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可以加强团结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故答案为:(1)凡尔登战役;德国。 (2)德国对波兰发动突然进攻(或德国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德国突袭波兰、德国闪击波兰)。斯大林格勒战役。雅尔塔会议。 (3)欧美主要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4)日本政府应该承认侵略历史,深刻反省,向受害国家和人民真诚道歉。 意义: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缅怀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贡献的人们;反对战争、珍爱和平;加强团结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 28. (1)莫斯科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是德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的破产。 (2)图二影响:德国的野心得到了部分的满足,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图三影响:雅尔塔会议后,对德国的最后总攻随之展开,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或者加速了二战的结束)。 (3)盟军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盟国召开开罗会议并发表《开罗宣言》;盟军召开雅尔塔会议;盟军召开波茨坦会议并发表《波茨坦公告》;中美英在缅甸与日军作战。 (4)启发:加强团结合作,反对侵略行为;对侵略者不能妥协纵容(言之有理即可给分);加强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等(符合材料,言之有即可) 【解析】(1)依据图一的内容,依据所学可知,1941年10月一直持续到1942年1月。莫斯科保卫战包括苏军粉碎向莫斯科进攻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各突击集团而实施的一系列防御战役,此次战役最终以苏联红军的胜利而告终。苏军取得了莫斯科战役的胜利,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战无不胜”的神话的破灭。 (2)结合图二和图三的内容,慕尼黑会议德国的野心得到了部分的满足,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图三雅尔塔会议后,对德国的最后总攻随之展开,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3)依据材料二“1宣言宗旨:各国政府保证运用其全部军事和经济力量反对这些正在与之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各国政府保证与本宣言签署国合作,并且不同敌国缔结单独的协定或合约”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联合国家宣言》所倡导的宗旨在反法西斯的斗争中的具体体现是盟军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盟国召开开罗会议并发表《开罗宣言》;盟军召开雅尔塔会议;盟军召开波茨坦会议并发表《波茨坦公告》;中美英在缅甸与日军作战。? (4)依据两则材料的内容,依据所学可知,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应该加强团结合作,反对侵略行为;对侵略者不能妥协纵容;加强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 故答案为:(1)莫斯科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是德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的破产。 (2)图二影响:德国的野心得到了部分的满足,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图三影响:雅尔塔会议后,对德国的最后总攻随之展开,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或者加速了二战的结束)。 (3)盟军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盟国召开开罗会议并发表《开罗宣言》;盟军召开雅尔塔会议;盟军召开波茨坦会议并发表《波茨坦公告》;中美英在缅甸与日军作战。 (4)启发:加强团结合作,反对侵略行为;对侵略者不能妥协纵容(言之有理即可给分);加强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等(符合材料,言之有即可)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莫斯科保卫战、慕尼黑会议、雅尔塔会议、《联合国家宣言》等相关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9. (1)1931年9月18日,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当时国民党主张“不抵抗”;共产党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2)由受列强支配、国家利益被任意践踏的弱国转变为初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国。 (3)①-③-⑤-⑥-②-④ (4)开罗会议;讨论三国在缅甸配合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的问题,会后发表《开罗宣言》。 (5)二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战争浩劫,给人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与灾难;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格局,世界历史在战后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奠定了基础。 【解析】(1)8年抗战的起点是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的七七事变,14年抗战的起点,是1931年9月18日日军发动的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主张“不抵抗”,致使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陷;共产党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2)由表格内容可以看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是一个受列强支配、国家利益被任意践踏的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开始成为初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国。 (3)依据所学,德国突袭波兰发生在1939年;斯大林格勒战役发生在1942年7月到1943年2月;不列颠之战开始于1940年7月;诺曼底登陆发生在1944年;轴心国集团正式形成于1940年9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于1941年。因此按时间进行排序应该是①-③-⑤-⑥-②-④。 (4)1943年召开的开罗会议,最早提出对战后处置日本的安排,确立了中国在世界的四强地位。开罗会议讨论三国在缅甸配合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的问题,会后发表《开罗宣言》。 (5)二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战争浩劫,给人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与灾难;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格局,世界历史在战后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奠定了基础。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 30. (1)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人民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2)由受列强支配、国家利益被任意践踏的弱国转变为初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国。 (3)地位:中国抗日战场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付出了重大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影响: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洗刷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中苏两国人民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共同原因。材料一反映了中苏两国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包括两国人民的浴血奋战和相互支持,即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人民的奋战。结合所学知识,反法西斯战争之所以取得胜利还是因为其是正义战争,得到全世界善良人民的支持。 (2)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地位的变化。依据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国战场与整个战争的关系、无关紧要、中国与主要大国的关系、不平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走向平等、联合国创始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可以得出由受列强支配、国家利益被任意践踏的弱国转变为初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国。 (3)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地位: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抗日战场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付出了重大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影响:依据命题要求,结合以上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抗战的胜利,洗刷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故答案为:(1)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人民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2)由受列强支配、国家利益被任意践踏的弱国转变为初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国。 (3)地位:中国抗日战场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付出了重大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影响: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洗刷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抗日战争的史实。 _21?????????è?????(www.21cnjy.com)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