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电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消耗电能的过程,了解不同用电器能量的转化;2.知道电能表是测量电能的工具,了解电能表的参数;3.学会认读电能表,会利用电能表转盘转动的圈数计算电路中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的形式,培养学生观察总结能力和合作精神。(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电能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2、通过介绍一度电的用途,增强节约用电意识。【重、难点】:1、电能表的相关技术指标。2、利用电能表计算电能。【教学过程】1.展示电费通知单,让学生观察并讨论,从电费通知单中得到哪些信息?电费是怎样计算的呢?(从实际生活入手,体现出物理来源于生活)学生展开积极讨论:电费反映了消耗电能的多少;提出问题:我们消耗了电能,这些电能到哪里去了呢?与学生一起观察图片并讨论。(创造课堂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观察并思考:电风扇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白炽灯把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内能;电压力锅把电能转化为内能;电视机把电能转化成光能和声能;给蓄电池充电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培养分析与总结能力)。2.电功的概念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过程,实质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就说电流做了多少功。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举例:电流通过白炽灯做功100J,消耗电能100J转化成100J的光能和内能想一想:电吹风机工作时是把什么能转成什么能,如果在工作过程中消耗了5000焦耳的电能,那么电流做了多少功,有多少焦耳的电能转化成了其他形式的能量,消耗的电能用什么来测量呢?3.电能表(1)电能表的作用:测量电功。(2)电能表的单位:kW·h(度)。算一算:学生利用组合单位的方法把kW·h换算成J。(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及动手能力,熟悉单位换算)。学生练习并熟悉kW·h和J的关系1kw·h=3.6×10J计算电冰箱两天消耗的电能,合多少焦?(利用物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加强理论联系实际)(3)电能表的读数:前后两次读数之差。(4)、电能表的技术参数:“220V”……“5A”……“10A”……“2500R/KWh”……实物投影:生活中的电能表,学生指出面板上的数值表示的物理意义。3200imp/kw.h什么意思呢?(培养观察思考、自学能力,会读各种电能表)练一练:你能根据电能表的转数求电能吗?有一电能表的铭牌为“3000R/kw·h”,当转盘转过6000转,消耗了多少千瓦时电能,合多少焦耳?300转呢?N转呢?你会使用它吗?(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利用物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加强理论联系实际)4.家庭中从白炽灯泡——荧光灯——节能灯——LED灯的演变,目的是什么?图片展示:1度电的用途,增强节电意识学生讨论: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做到节约用电?(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形成节约用电的意识)【课堂小结】对照板书,梳理本节课的知识【作业】通过电能表记下一天家庭中所消耗电能,并针对家庭实际制定节约用电计划,争当节电小能手?????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