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内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材简析: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学习其他物理量测量的基础。测量的本质就是一种比较,没有比较就不存在测量。教学目标: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知道如何规范的测量长度和时间2、知道测量有误差,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3、能通过日常经验、物品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度和时间。了解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教学重难点:长度的测量教(学)具准备:刻度尺、三角尺、硬币、停表教学过程自我修改[整]引入:课本插图,你认为AB长还是CD长?上下两个中心圆哪个大?动手测一下,你的感觉准确吗?不准确怎么办?幻灯片出示:需要进行测量。要想知道准确的长度,需要用工具进行测量。得先确定一个标准长度,中国历史上谁对此有过规定?(秦始皇统一度量銜)新授:[分1]长度的测量:学生自学,找出长度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单位符号、及进率。1、单位及关系: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2、国际单位主单位:米(m)3、常见长度值:P13小资料,让学生对头发的直径、纸的厚度进行单位换算,并告诉他们,这是人能感觉到的最小的长度。(头发直径70微米)活动一:测出一拃的长度,并告诉学生,你们测量的不规范,可能还有错误,应该如何测量呢?4.测量工具:刻度尺认识刻度尺:使用前观察:单位、量程、分度值、零刻度使用;放;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歪斜。看: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读:读出准确值,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反馈练习一:新课堂P2考点二部分。实验:用刻度尺测长度。生活中人们常用人体的某个部位来确定标准长度,如一庹、一拃等。估计一下,你的一拃是多长?练习:物理课本的长和宽。5、特殊测量(组合法)活动三:测硬币的直径.如图[分2]时间的测量1.单位:时、分、秒学生看书,找出课本中列举的测量时间的工具2.实验室中测时间工具:停表认识停表:结构大盘;量程30s分度值1s小盘:量程15min分度值0.5min按钮练习使用停表活动四:测出你1min脉搏的次数反馈练习二:新课堂P1考点一时间测量[分3]误差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对于同一个物体,真实值只有一个,是不会改变的。测量量由于测量者、工具等可以是不同的,有多个。只要测量就会有误差。2.减小误差的方法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B.改进测量方法C.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3、误差与错误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合]小结:[补]作业:此处教师使用手写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