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1.4测量平均速度教学内容:测量平均速度教材简析:是学生第一节分组实验课。要让学生学会测出小车的平均速度,而且要让学生知道平均速度的数值在不同的时间内或不同的路程段中其大小会不同,讲平均速度,必须强调在那段时间或路程中。教学目标:(1)能用刻度尺测出物体运动的路程,能用停表测出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能根据公式v=s/t计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2)能写出简单的实验报告教学重难点:用刻度尺测路程,用秒表测时间教(学)具准备:斜面、小车、刻度尺、停表、挡板教学过程自我修改[整]引入:如图,如何来测物体运动平均速度呢?新授:[分]实验原理:v=s/t器材:斜面、小车、刻度尺、停表、挡板设计实验方案:分组讨论问题:如何才能准确的测量出小车运动的时间?【步骤】使斜面保持一定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挡板放在斜面的底端,测出小车将通过的路程s1。思考:斜面坡度大一些好还是小一些好?为什么?测量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挡板的时间t1。练习:测量小车滑下的时间,并适当调整斜面的坡度。多练几次。3.根据测得的S1和t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4.将挡板移至S1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点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5.思考:(1)怎么求小车在下半段的通过的路程和下半段的所用时间?下半段路程S3=S1-S2和下半段时间t3=t1-t2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设计表格】学生实验交流评估:每个小组报数据,同学们分析数据,每个小组测得的平均速度一样吗?为什么?计算平均速度时必须说明是在那段时间或那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否则是没有意义的。反馈练习1、一个物体沿平直路运动,由静止起在10s内加速到20m/s,共运动了80m,该物体在10s内平均速度是[]A.20m/sB.10m/sC.8m/sD.都不对2、某汽车沿直线运动时,前半段路程用20m/s速度行驶,后半段路程用30m/s速度行驶,在整个路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合]小结;1.测平均速度的原理、器材、步骤、注意的问题2.用到的科学方法(组合法)[测]当堂检测: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静止下滑,图中显示了小车到达A、B、C三处的时刻(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根据公式________________可以计算速度。为了方便计算,应使斜面的坡度___________(填“大”或“小”)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SAB=________cm,tBC=_______s;vAB=____m/s;vBC=_______m/s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______,是在做_______运动。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_(填“大”或“小”)此处教师使用手写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