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4平面镜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知道平面镜有成像和改变光路的作用。(3)了解实像和虚像。【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通过实验验证,来揭示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师引导、组织和学生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2)通过介绍平面镜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方面的广泛应用,增强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难点】设计探究性实验及对虚像的初步认识。【教学器材】大小相同的物体A、B玻璃板三角尺方格纸白纸夹子【课型】新授课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师:同学们对日常生活中很熟悉的东西,其实并不一定很了解。比如,日常生活中照镜子,你们了解哪些?还想知道有关平面镜的哪些方面的知识呢?二、平面镜成像1.什么是平面镜【做一做】教师要求学生用手摸一摸小平面镜,并说出自己的感觉.【小结归纳】表面是平面的镜子,叫做平面镜。2、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观察与思考】播放“加菲猫”的视频,增加学生课堂的趣味性,并提出问题:加菲猫看到了什么?为什么加菲猫觉得看到的是自己的像?播放“蜡烛竟然在水中燃烧”的视频,展开想象的翅膀,并提出问题和思考这是为什么呢?【猜一猜】让学生回忆平时照镜子的情形,猜一猜:平面镜成的像与物有什么关系?在幻灯片中显示出“位置、大小、距离”,提示学生猜想的方向在初步观察和想象的基础上,大胆猜想,各抒己见,并把猜想的内容列出。猜想1:平面镜成像在后方。猜想2:平面镜所成的像可能与物的大小相等。猜想3: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相等。【讨论】我们采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呢?【点拨】师:我们需要考虑怎样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怎样测定像的位置?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然后阅读课本内容,找出自己的设计方案与课本实验方案的不同点,并比较哪种方法更好。并且认识到课本中不用平面镜而用玻璃板,是因为玻璃板不仅能成像,而且还能通过它看到后面物体的特点。【做一做】多媒体展示实验步骤,如下,学生依据自己的猜想、设计的方案结合提供的实验步骤完成实验。(1)在玻璃板前放一个物体A,直到观察到物体A的像的位置。(2)将另一个相同的物体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从玻璃板前面观察,使物体B与物体A的像重合,此时物体B的位置就是物体A的像的位置。(3)观察并比较物体A的像与棋子B的大小。(4)用铅笔在方格纸上画出玻璃板的位置,再描下物体A和物体B的位置,画出它们的连线,并用刻度尺分别测出两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并记录(5)取走B物体,将一张白纸竖直放在刚才B物体的位置,从玻璃板后面观察白纸上能否出现物体的像(6)移动物体A重复上面实验,并把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见书本P67)【汇报演示】请同学展示自己小组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寻找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师在学生汇报过程中进行点拨提问,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验证一:“物像大小相等”教师提问:放在玻璃后面的物体和像完全重合意味着什么?结论: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2)验证二:“物像到镜面距离相等”教师提问:分别测量出对应的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并记入表格,观察数据有何发现结论: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3)验证三:“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教师提问:在棋子成像的位置放上一张白纸,从玻璃后直接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阅读:课本P70“信息快递”:人眼能看到,佰不能呈现于光屏上的像叫做虚像。结论: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4)验证四:“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什么关系?”教师引导:指导学生仔细观看“加菲猫”的视频,并提出问题:为什么加菲猫判断出那不是自己的像?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是对称的。【小结归纳】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2、像在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3、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对镜面是对称的。3、平面镜成像的应用【看一看】教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课本P68图片,了解平面镜成像在生活和科学技术及军事上的应用.(1)利用平面镜扩大视觉空间;(2)牙医借助平面镜看清牙齿的背部;(3)舞演员利用平面镜观察和矫正利己的姿势;(4)侦察员用潜望镜侦察敌情。【点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适当分析得出平面镜成像的应用1、成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三、课堂小结四、板书设计第四节平面镜一、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2、像在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3、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对镜面是对称的。二、平面镜的作用:1、成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五、作业《目标检测》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基本的思路是让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行猜想,自主探究,教师只做引导,使学生能大胆地进行猜想和动手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验探究的全过程,学会合作,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在探究中增加学习兴趣,增加求知欲。本节课的引课较好,学生反映,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是一种享受,体会到平面镜的杰作;给懒洋洋找像,挺有意思的,使我们联想到轴对称图形,以此对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大胆猜想,学习新课容易多了。让学生放手去实验,自己亲身经历探究过程,小组合作、讨论实验结论,很自然,放松,课堂气氛很好,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宰者,以达高效。 这种以实验探究为手段,让学生自己解开科学之谜的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利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