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朝代歌(结合P123中国历史纪年表)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第一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第三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秦是如何统一天下的?秦赵燕韩魏楚齐前230年灭韩前228年灭赵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燕前221年灭齐战争策略:远交近攻两步走。先灭韩赵魏,再灭楚燕齐。秦朝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定都咸阳征战天下——过程群雄逐鹿——原因秦统一天下具备哪些条件,又有何意义?材料一:秦地处中国西北部的渭河流域,这一地理位置有助于秦获得胜利,因为渭河流域大部分地区易守难攻……1、秦国地处关中,地势险固,易守难攻。材料二:公元前318年,秦占领了四川的产粮大平原;这大大地扩大了秦的地盘、增强了秦的力量……2、物产丰富,充足的物资能够供应长期战争。一统天下——原因秦统一天下具备哪些条件,又有何意义?材料三:秦的统治者都是些能干又野心勃勃的现实主义者,率先应用法家学说,将所有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上。3、嬴政精心勤政,有雄才大略--“远交近攻”。材料四:战国七雄长期征战,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灾难,不利于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交流。渴望结束割据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安定已成为当时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4、人民渴望统一,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材料五: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5、商鞅变法以来,秦国迅速强大。秦统一的历史意义1.结束了春秋战国的来诸侯长期混战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有利于经济发展、国家安定、人民的生活和生产,而且加强了民族融合,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1政治4经济6思想2法律5交通3文化秦朝巩固政权的措施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统一文字(小篆)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和度量衡焚书坑儒大修驰道,统一车轨统一法律(田律、盗贼令)改革创新——盛世我统一天下德盖三皇功过五帝自称为始皇帝三皇:(1)伏羲、神农、皇帝;(2)天皇、地黄、人黄;(3)天皇、地黄、泰黄。五帝:皇帝、颛顼、帝喾、尧、舜伏羲、神农(炎帝)、皇帝、尧、舜。皇帝郡守县令中央地方1、政治——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军事行政监察百官利:(1)巩固了秦朝的统治;(2)维持统一国家的管理;(3)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影响弊:集权容易出现暴政。最高统治者郡县制1、秦始皇可能遇到了什么麻烦?2、秦始皇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个麻烦?3、这个措施对于巩固秦朝的统治有什么影响?(提示:从法律、文化、经济、交通方面考虑)“田畴异亩、车途异轨、律令异法、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影响有效的管理国家,这一整套制度此后长期沿用下来。2、法律——统一法律(田律、盗贼令)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律令秦律主要内容是维护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秦律中的刑罚有:1、死刑,主要有弃市和磔。2、肉刑,有斩足、宫、劓、黥等肢体刑。3、徒刑,将犯人拘禁起来,并使服苦役。4、迁刑,即将犯人流放边地。5、笞刑,即鞭笞之刑。6、赀罚,让罪人向官府交纳财物或提供劳役以达到惩罚的目的。思考:秦朝律令有什么特点?名目繁多,刑法严酷。小篆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隶书3、文化——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影响(1)有利于政令的推行和各族文化的交流。(2)统一的文字成为维系中华文明的重要纽带。如果所到之处“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你会遇到哪些问题或困难?去各地看无法交流,看不懂下发的诏书。寸步难行4、经济——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圆形方孔钱度:长度量:容量衡:重量有利于巩固秦朝的统一,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影响5、交通——大修驰道,统一车轨咸阳 “为驰道于天下……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汉书?贾山传》“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齐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汉书?贾山传》影响车辆畅行无阻,交通便利,加强了中央和地方的联系,有利于全国交通和经济文化往来。《史记》中有“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执,书同文”的文字描述,请你说说这句话的大意。它指的是发生在什么时代的历史事件?这时国家的发展其有什么重要意义?(秦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对国家的管理)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辆形制和统一文字等;它指的是发生在秦朝的事。这些措施巩固了秦朝的统一。完成统一后不久,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经典,借用古代圣贤的言论批评时政;前六国的贵族们猛烈抨击秦的统治。秦始皇的政治措施不符合旧制,我们应该效法古代的治理方法.秦始皇统一了六国,我们这些六国贵族就丧失了以前的地位,我们要复国!视频焚书坑儒.mp4:焚 书坑 儒 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术士与儒生),皆坑之咸阳。 焚六国史书,民间诗、书、百家书(医药、卜筮、种树之书除外)。“焚书坑儒”是秦始皇的暴政,是导致秦朝灭亡的原因之一。秦始皇这项举措有利于统一,值得肯定。6、思想——焚书坑儒秦始皇这项举措有利于统一,值得肯定。“焚书坑儒”是秦始皇的暴政,是导致秦朝灭亡的原因之一。你认为该如何评价“焚书坑儒”呢?利:统一思想,加强了思想控制,巩固了秦朝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弊:钳制了人们思想,摧残了古代文化材料一:焚书坑儒后,朝野无人再敢议论朝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逐渐确立下来了。材料二:“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秦始皇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这件事?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积极:巩固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消极: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但推行思想文化一统并非亡国的必然因素。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经济焚书坑儒统一文字:文化政治影响措施及具体内容1.改“王”为皇帝2.中央设“三公”3.地方废分封,立郡县确立了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为后历代王朝所沿用圆形方孔钱统一的文字成为维系中华文明的重要纽带;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中央集权交通:修驰道、清路障、车同轨小篆——隶书加强思想控制,对我国古代文化造成重大损失有利于巩固秦朝统一,有利于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形成以咸阳为中心的交通网,车辆畅行无阻理一理1.继续开疆拓土和秦朝疆域的确立北征匈奴,夺回河套地区;南征越族,征服了岭南地区南海东海陇西长城一带秦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大帝国,人口估计达到4000万,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思想统一你如何理解“大一统”? 政治法律文化 经济 交通运输 ……统一领土统一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击浮云,诸侯尽西来。司马迁:刻薄寡恩,心如虎狼。 ……你认为呢?虎视何雄哉秦王扫六合诸侯尽西来挥剑击浮云李白《史记》中说秦始皇“刻薄寡恩,心如虎狼”司马迁秦始皇的功绩和过错:功绩:1、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的战乱,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进步2、建立了一整套的中央集权制度,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一系列措施,促进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发展。………过错:1、实行严刑酷法和沉重的兵役徭役,严重剥削百姓。2、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3、大兴土木,穷奢极欲,修建宫殿陵墓和万里长城。………秦始皇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是功大于过。总的来说:1、我们评价一位历史人物,应该一分为二看待问题。2、我们应该看他对于当时的人民有无贡献,对社会进步有无贡献。3、我们应该史论结合,不能空下结论。——郭沫若你认为如何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公元前二二一年,秦王大统一;定都咸阳称皇帝,建立制。中央丞相和太尉,御史大夫辅;地方推行,三十六郡始设置。统一度量衡,成为规范字;搞专制,古代文化受损失。秦朝疆域广又大,东到东海西;北从长城到,疆域四至勿忘记。嬴政中央集权焚书坑儒郡县制小篆陇西南海秦始皇不平凡的经历回顾总结——朗读诗歌:皇帝货币仓促谢幕——衰亡临洮辽东阻碍交流;人民受难生男慎莫舉,生女哺用脯。君獨不見長城下,死人骸骨相撐拄。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统一措施政治: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化:统一文字交通:大修驰道,统一车轨思想:焚书坑儒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统一国家秦朝嬴政公元前221年21世纪教育网课堂总结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诸侯尽西来”该诗赞颂秦王赢政的历史功绩是( )A.开发灵渠B.兼并六国,完成统一C.修筑万里长城D.统一文字秦王指谁?( )A.秦始皇B.刘邦C.汉武帝D.孝文帝BA巩固练习秦《峄山刻石》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攻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史。”秦始皇针对上述问题,“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为使“兵不复起”所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郡县制B.实行分封制C.建立君主专制D.修筑长城A柳宗元曾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周制”与“秦政”分别指的是()A.分封制,中央集权制B.分封制,暴政C.禅让制,中央集权制D.郡县制,暴政B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焚书坑儒.mp4 第一课秦始皇开创大一基业统.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