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章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课题 运动的快慢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 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有能用“运动快慢”的观点观察和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 学习重点 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 学习难点 速度概念的建立;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频闪摄影”。 教学方式 引导-探究;参与-活动 课型 体验、应用 教具与媒体 投影仪 教 学 程 序 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依据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运动的描述,知道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我们平时所说的物体运动和静止却都是相对某一物体而言的,即相对于参照物而言。 同学们请看这幅图片:猎豹和羚羊 【问题】(1)猎豹想吃羚羊,怎么办? (2)羚羊想逃脱猎豹的追杀,怎么办? 【讨论】 【总结】今天我们就研究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板书课题) 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 (一)生活中对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 【师】平时我们是如何对物体运动的快慢进行比较、判断的? 【播放视频1】视频中的画面是怎样比较快慢的?(中途暂停,再到终点。) 【讨论】观众和裁判是怎么比较运动的快慢? 【总结】观众的方法实际上是:在相同时间内看物体运动路程的长短来比较快慢,路程长则比较快,路程短则比较慢;裁判的方法实际上是:物体运动路程相同,看运动时间的长短,比较快慢,所用时间短则比较快,所用时间长则运动慢。 (二)物理上对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 【问题】如果物体运动时所用的时间和通过的路程都不相等,又该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例:(a)汽车200s运动2000m, (b)飞机5s运动2500m,那个快? 【讨论】如果时间和路程都不相等,的确不容易比较,但我们是否可以认为让它们的路程或时间相等呢? 【总结】 (1)让它们的时间相等: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谁大,谁运动得就快,谁小,谁运动得就慢。 (2)让它们的路程相等:比较单位路程内通过的时间,谁大,谁运动得就慢,谁小,谁运动得就快。 (三)速度 【结论】物理上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它等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 【讨论】为什么不用单位路程的时间来表示速度呢? 【总结】因为单位时间的路程越大,则速度越大;而单位路程的时间越长则速度越小,故虽然后者也能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但比较起来很不方便,所以我们用单位时间的路程来表示速度。 1、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 2、公式,用符号表示为。 3、单位 路程的单位是米(m),时间的单位是秒(s),则速度的单位就是米/秒,即m/s或m·s-1。 常用单位是km/h或km·h-1。 单位换算:1m/s=1×=3.6km/h 练习:1km/h=______m/s。 【一些物体的速度】 阅读课文P20的生活中常见速度。 人步行的速度 约1.1m/s 骑自行车的速度 约5m/s 喷气式客机的速度 约250m/s 例:右图描述了一辆汽车在沪宁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情景。如果汽车速度不变,到达上海需要多少时间? 解:利用公式υ=s/t可得: t= 答:汽车需要1.8小时到达上海。 注意:在计算时要写出原形公式,然后才能写出 变形的公式。 (四)匀速直线运动(10min) 【频闪摄影】为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我们用频闪摄影的方法将运动物体的位置凝固住,会看到这样的两种不同情况。看课本图,比较两种运动的差异。 【结论】: 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如…… 物体沿着直线、快慢是变化的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如…… 举例:龟兔赛跑最后谁赢得比赛,从全程来看,乌龟和兔子谁跑的快呢? 【计算】 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可以直接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2.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虽然固定,但我们也可以比较它们整个路程的速度,我们把它叫做平均速度。 公式,s是整个路程的长度,t是完成整个路程所需要的时间,就是平均速度。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讨论。 师生讨论得出。 学生回答。 师生讨论。 学生练习。 学生比较、讨论。 师生讨论得出。 师生讨论得出。 增加前后内容间的联系。 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引起学生兴趣。 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走向物理。 互动合作精神的体现。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先用正确的概念统治大脑。 再分辨概念的其他歧义。 教给学生单位换算的策略。 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 变式练习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 通过对比给出两个概念,公式也可以通过对比给出。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知道了为什么要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就是物体运动的速度,其实单位路程的时间也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只不过后者比较起来不方便罢了;速度的计算公式是以后我们学习的关键,我们要注意领会速度单位间换算的技巧,会从不同的信息渠道收集关于速度计算的条件,然后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1、2、3。 教学 流程 板书 设计 运动的快慢 一、生活中对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 1.比较相同时间内谁走的远; 2.比较在相同长度内谁用的时间短。 二、物理上对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 取单位时间来比较它们的路程。 三、速度 1.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 2.公式:; 3.单位:即m/s或m·s-1;常用单位是km/h或km·h-1。 四、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1.概念; 2.变速直线运动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