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到实验室去-探究燃烧的条件学案 【学习目标】 1..自行设计并动手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2.通过完成一系列促进燃烧或阻止燃烧反应的实验,初步体会控制化学反应的一般思路。 3.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动手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激发探索自然知识的欲望。 重点、难点: 1.重点设计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2.难点:实验方案的设计。 【学习过程】 情景创设: 用多媒体展示同学们的设计方案 方案一:把石灰石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看能否燃烧,另外再把木条放在火焰上看燃烧情况,对比现象得到结论 方案二 把木炭在酒精灯火焰上引燃,另外把纸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引燃,观察那个先燃烧。对比现象得到结论 方案三:把木炭在空气里燃烧,另外再把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观察明亮程度,对比得出结论。 方案五:干燥的棉花,与浸过水的的棉花做点燃试验,对比那个先燃烧,得出结论 方案六:同样大小的两张纸,一张团起来燃烧,一张展开燃烧,对比那张燃烧的更快,得出结论。 方案七:酒精灯燃烧,灯帽盖灭实验,得出结论。 方案八:蜡烛火焰熄灭实验,一吹就灭,用手一捏也会灭,对比得出结论。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1.探究燃烧的条件,2.促进或阻止燃烧的方法。 (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板书课题]探究燃烧的条件 下面请大家按照老师批准的方案,合作完成实验,若你的方案没有被批准,你们可以用书上的方案,或者借鉴刚才公布的方案进行,同时教师提醒同学们注意安全,同组之间做好配合与合作。 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燃烧的条件 【探究一】利用以下或者合理方案进行探究实验 方案一:把石灰石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看能否燃烧,另外再把木条放在火焰上看燃烧情况,对比现象得到结论 方案二 把木炭在酒精灯火焰上引燃,另外把纸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引燃,观察那个先燃烧。对比现象得到结论 方案三:干燥的棉花,与浸过水的的棉花做点燃试验,对比那个先燃烧,得出结论 方案四:烧杯罩住一只燃烧的蜡烛,观察它的燃烧情况 二、探究促进燃烧的条件 【探究二】方案三:把木炭在空气里燃烧,另外再把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观察明亮程度,对比得出结论。 方案五:干燥的棉花,与浸过水的的棉花做点燃试验,对比那个先燃烧,得出结论 方案六:同样大小的两张纸,一张团起来燃烧,一张展开燃烧,对比那张燃烧的更快,得出结论。 方案七:酒精灯燃烧,灯帽盖灭实验,得出结论。 方案八:蜡烛火焰熄灭实验,一吹就灭,用手一捏也会灭,对比得出结论。 [小结]促进燃烧的方法一是增大可燃物的表面积,二是增大氧气浓度。 [多媒体]木炭在空气中与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图 [谈收获]由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小结] 通过实验,认识到燃烧发生的条件 通过实验,认识控制燃烧剧烈程度的方法 观看、思考、并与自己的方案对比 总结: 请同学们对照学习目标把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概括化并进行小结。 巩固课本内容,交流本节课的收获(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当堂检测题] 1.森林火灾时,灭火队员砍伐树木开辟“防火隔离带”,其主要目的是( ) A.隔离空气 B.隔离可燃物 C.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D.促进烟尘的扩散 2.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档案室内档案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B.不慎碰到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立即用水扑灭 C.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湿沫布擦净 D.用点燃木条的方法检验液化石油气罐是否漏气 3.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B.电线老化短路起火,用水扑灭 C.学校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D.如果不慎将浓碱液沾到皮肤上,应用较多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4.下列是关于成语包含的化学原理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钻木取火__摩擦生热,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而燃烧 B.煽风点火__使空气流通,为燃烧补充空气或氧气 C.釜底抽薪__取出可燃物,使燃烧更旺 D.百炼成钢__多次提炼,使生铁中碳的含量调节至钢的标准 5.在森林火灾中,防火隔离带起的主要作用是( ) A.隔绝空气 B.隔离可燃物 C.便于运水 D.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6.通常情况下,几种物质的着火点如下表. 物质 白磷 红磷 木炭 无烟煤 着火点/℃ 40 240 320-370 700-750 根据上表所给信息和所学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白磷、红磷、木炭、无烟煤都是可燃物 B.降温至着火点以下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C.实验时,用于吸干白磷的滤纸片不能丢在废纸篓里 D.红磷燃烧属于置换反应 7.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C.燃烧都是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化合反应 D.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8.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 B.碳、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C.锅里的油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 D.档案室内资料着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9.下列各组对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实验① 实验② A 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B 研究CO2气体是否与水发生反应 C 研究SO2是否能形成酸雨 D 研究白磷燃烧是否需要O2 A.A、 B.B、 C.C、 D.D、 10.人们日常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 (1)汽车燃烧的汽油和做饭燃烧的天然气等均为化石燃料产品.化石燃料属(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____. (2)雨后晴天的空气清新洁净,此时的空气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___. (3)下列着火的应急处理不合理的是(填序号)____. ①实验室燃着的酒精灯被碰倒着火,立即用湿毛巾盖灭; ②油在炒菜锅内因温度过高着火,立即向锅内倒入冷水灭火; ③电器着火时,立即断电,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11.《三国演义》里描述的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借助东风火烧了曹营的木船而大败曹军.根据图可知,曹营的木船是可燃物,该燃烧还具备了下列两个条件: ①木船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②____: 你给曹军的灭火建议及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 12.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邻居乱扔烟头,不慎引起火灾,烟头在火灾中的作用是____. (2)熄灭酒精灯火焰时要用灯帽盖灭,其原理是____. 参考答案: 1、B 2、A 3、D 4、C 5、B 6、D 7、D 8、D 9、C 10.(1)不可再生能源. (2)混合物. (3)②. 11.②温度达到着火点: 将燃烧的木船与其它船隔离,清除可燃物. 12.(1)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隔绝空气(氧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