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测量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测定直线和沿直线测量指定的距离,了解步测和目测的方法。 2.培养同学们动手实践的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3.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能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会利用简单的工具沿直线测定指定的距离。 教学过程 一、认识测量工具 出示工人在兴修水利、建造房屋时进行测量的场景。 师: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这些场景?你知道测量的工具有哪些? 教师说明:测量土地时要用到标杆、卷尺、测绳等工具。 二、人的感觉可靠吗 1.视觉 师:从网上搜索一些可能使人产生错觉的动画图片,让学生体会视觉不可靠?为什么会产生错觉? PPT展示书本的图片,让同学感觉图片,先单凭视觉将答案写出,然后用其他方式自己 测量自己的感觉是否正确。 讨论“室内瀑布”图中,哪里有不妥的地方。 2.触觉 师:“触觉不可靠实验” 课前准备好冰块,课堂上把冰块放在自来水中,形成冰水,热水的温度需要控制好,不宜太烫,以长时间放在其中不烫伤手指为宜,防止烫伤学生。 让学生根据课本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对烧杯B中水温的感觉。 3.估算质量 师:估计质量实验 先准备4-5个体积形状相同的立方体纸盒或者粉笔盒,可以让其中两个质量相差较大,其他三个质量相近。根据书本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让学生自己得出实验结果,然后自己思考人的感觉是否可靠。 师:总结:人类的感觉不完全可靠。 三、拓展学习:实践活动 1.测定直线。 教师提出要求:让学生分组按照课前分别指定的两点之间测定直线,在地面上画出直线,并量出两点间的距离。 2.步测。 师:请大家先测出自己的步长。60米的距离反复走3次求出平均步数,再算出平均步长。 师:请各小组公布工具测量的结果与自己步测的结果,并进行比较。 步测学校大门口到教学楼的距离。 3.目测。 教师先测定50米的距离,每隔10米插上标杆,估计10米、20米、30米……各有多长,然后拔掉标杆,根据指定的目标练习目测。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知道步测和目测与利用工具测量有什么区别? 四、巩固练习 1.沈强走50米的距离,第一次走79步,第二次走81步,第三次走80步。他平均走一步的长度大约是多少? 2.总务处要给篮球场四周重新涂上白漆,在没有卷尺、测绳的情况下,你能帮助总务老师测算出大约要涂多长吗? 3.李新沿80米长的直路走了四次,第一次124步,第二次125步,第三次126步,第四次125步。照这样的步子,他从学校到家走了500步。他家离学校大约有多远? 五、课后实践 请你数一下从你家到学校要走多少步(至少数三次),以此测算出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 2 /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