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 【教学目标】 1.能说出空气的组成。 2.掌握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测定。 3.知道空气污染的危害及如何预防。 【教学重点】 空气的组成。 【教学难点】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测定。 【学习过程】 一、课前学习 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约占_______,氧气约占______,稀有气体(主要为氩气)约占______, 二氧化碳约占_________,其他气体约占________。 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利用物质与氧气反应消耗空气中的__________,使气体的体积_________, 减小的体积就是________________。 3.氧气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氮气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稀有气体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关注空气质量:通常情况下,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保持______________,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排放到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不断增加,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5.空气质量报告: (1)空气污染指数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臭氧、____________、及总悬浮颗粒物等。 (2)空气污染指数越小,表示污染物的含量______________,空气质量____________。 二、预习展示 学习建议:认真学习,然后独立思考自主完成下面的关于水的组成的检测题,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定会有丰硕的收获!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2.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只含氧气和氮气 B.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C.空气中的 CO2 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D.酸雨的产生与空气污染有关 3.空气是生命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护气 B.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值越大,说明空气的质量越好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所以常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4.2015年冬,连续多日的雾霾给襄阳人的生活来带不便,下列措施不利于防治雾霾的是( ) A.大力植树造林 B.使用清洁能源 C.乘坐公交出行 D.垃圾集中焚烧 5.夏天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 ) A.水蒸气 B.稀有气体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6.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小强采用了下图所示装置: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25mL空气,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在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观察密闭系统内空气体积变化。 (1)在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 。 (2)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小强测得实验结果如下: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25mL 22mL 由此数据可以推算出他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l%(填“>”、“=”、 “<”)。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①没有交替缓缓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②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③加入铜丝量太少;④加入铜丝量太多 我的疑惑:(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三、课内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汇报: 目标一:认识空气的组成 【交流讨论】 1.空气由哪些成分组成?它们的体积分数分别是多少? 2.认真观察实验探究4-1,完成下列问题。 (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什么? (2)记录实验现象。实验前铜丝的颜色为 色,实验后变为 色,这说铜与 发生了化学反应。 (3)实验结论: 。 (4)在拉瓦锡试验中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在我们的实验中,为什么空气的体积减少小于1/5 ? (5)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是氮气吗?它能燃烧,或支持燃烧吗?从而你能否总结出氮气的性质? (6)能否采用燃烧硫或碳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你认为选择的药品应符合什么条件? 目标二: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1.工业上是如何制氧气的? 2.分别说出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 目标三:关注空气质量 认真观察活动天地4-1认识空气质量报告。 1.空气质量日报的内容有几项? 2.空气污染指数的大小与空气质量状况存在什么关系? 3.空气的污染物主要有哪些? 4.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达标检测】 1.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空气的净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各组中的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B.二氧化硫、氮气、二氧化氮 C.二氧化碳、氢气、甲烷 D.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2.节日里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内填充的气体是( ??) A.氧气? ?? B.氮气? ? ?C.稀有气体?? ? D.二氧化碳 3.集气瓶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某一种:①二氧化碳 ②氧气 ③空气 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 A. ①或② B. ②或③ C. ①或④ D.③或④ 4.下列活动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动植物的呼吸 B.工厂烟囱排放的烟尘? C.汽车行驶排放的尾气?? D.焚烧麦秆产生的烟 5.氮气的下列用途中,主要不是利用其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是(? ?) A.焊接金属时用氮气作保护气????B.灯泡中充氮气以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 C.食品包装时充氮气以防腐??????D.医疗上用液氮作冷冻麻醉剂 6..随着“绿色奥运”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物质中,未计入北京市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 ) A.氮气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可吸入颗粒物 7.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x”代表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 8.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空气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烟尘 B.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 C.许多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D.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9.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 A.二氧化硫 B.一氧化碳 C.氮气 D.氮氧化合物 10.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法认识“空气”。 (1)从分类角度:空气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从微观角度:用“”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 ①用“”可表示的微粒是 (填名称)。 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图中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 (填标号)。 (3)从变化角度: 已知:常温下,氮气沸点﹣196℃,氧气沸点﹣183℃。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烧杯放置一段时间后,液态物质剩余约体积,其主要成分是 。 (4)从环保角度:下列保护空气措施合理的有 (填标号)。 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 B.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代替普通汽油 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答案: 课前学习 1.78% 21% 0.934% 0.034% 0.002% 2.氧气 缩小 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3.供给呼吸 支持燃烧 生产化肥 食品防腐 冷藏血液 作保护气 制造电光源 4.相对稳定 有害气体 烟尘 5.(1)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 二氧化氮 可吸入颗粒物;(2)越低 越好 预习展示 1.B 2.A 3.A 4.D 5.A 6. (1)使空气中的氧气充分反应?; (2)铜 + 氧气 加热 氧化铜?;(3)???①②③ 【达标检测】 1.A 2.C 3.C 4.A 5.D 6.A 7.C 8.D 9.C 10.(1)混合物;(2)氮分子;②C; (3)燃着的木条熄灭 液氧;(4)B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