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社会第二次月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社会第二次月考

资源简介

九年级社会第二次月考试卷
201110
选择题(30分)
1、下列事件中,使我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是( )
①新中国成立 ②抗美援朝 ③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④十一届三中全会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农村开展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改革运动是( )
A 大跃进运动 B 改革开放 C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土地改革
3. 20世纪50年代,由于没有立足国情,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出现重大失误,主要有 ①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②“大跃进”运动 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⑤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 D.②④
2010年9月6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 周年庆祝大会在深圳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进行的一个伟大创举。据此回答4-5题
4、在 ▲ 处的内容应该是( )
A 20 B 25 C 30 D 35
5、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更好地利用国外境外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②扩大对外贸易 ③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6.1971年11月1日,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升起。这表明( )
①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②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③中国与美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④中国开始在联合国发挥领导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湖州市安吉县的人们以前靠伐竹为生,日子过得很清苦;而现在当地人在政府的帮助下,根据市场需求加工竹制品,发展旅游业,日子越来越红火。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②发展区域经济时,应首先分析地区发展的条件
③砍伐竹子不能挣钱 ④政府可以指明经济发展的目标,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巴以冲突问题长期以来未能得到解决,已成为国际问题中一个持续时间最长、所涉及因素最复杂、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地区热点问题。为解决此问题,联合国曾召开会议商讨解决,但因美国反对,谴责以色列的声明草案没有得到通过。据此回答8-9题:
8、巴以冲突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哪一主题( )
A 和平 B 发展 C 贫困 D 战争
9、声明草案没有通过,说明当今世界并不太平的原因是存在( )
A 恐怖主义 B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C 南北问题 D 民族冲突
10.一个和谐的世界,必定遵循规则。当今国际关系中最权威经济规则的制定者是
A.联合国 B.世界贸易组织 C.欧盟 D.七十七国集团
11、美国华尔街引发的“金融海啸”,世界经济受拖累,要解决国际社会面临的金融危机,你认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②世界各国应遵循贸易规则
③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④各国之间应加强对话与合作,共同应对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2、在索马里海域多国货船遭海盗拦截;金融海啸袭击全球,世界经济遭受重挫。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应该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B.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C.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充分发挥WTO的作用
13.2009年4月11日至l2日,金华与杭州结对联合开展“品质杭州,宜游金华”大型旅游推介活动。两地在开展这一活动时应遵循的区域经济发展原则是
A.遵循规律,贸易共赢 B.因地制宜,优势互补 C.扩大内需,促进增长 D.开源节流,互通有无
14.“经济特区是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开放的窗口。”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背景是
A.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B.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5.要解决“发展之路”上面临的“教育、医疗、养老”三大问题,最根本的途径是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建立健全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C.解决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16、造成我国目前新增人口多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基数大 B人口出生率仍然太高 C人口素质偏低 D计划生育工作成效不大
17、从“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两大工程中,可以看出我国资源的特点是( )
A天然气、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 B我国自然资源存在分布不平衡的特点
C我国各地天然气、水资源十分短缺 D我国自然资源利用率低,破坏浪费严重
18、日本专家帮助中国防治酸雨,韩国公民自发组织到北京西郊植树,说明( )
A环境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 B污染物质具有残留性
C发达国家将污染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D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协作
19、上题也说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
A公平性 B持续性 C共同性 D一致性
20、当今国际社会的哪一基本特征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A经济全球化 B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 一C文化多元化 D国际性组织多样化
二、非选择题(50分)
21(10分)据图回答:
图1 图2 图3
(1)回顾共和国的风雨历程,社会主义在艰难的探索中前行, 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结合图1,列举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中曾出现的失误与挫折。(3分)
(2)图2反映的是建国初期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哪一成就?它所折射出来的精神财富是什么?(2分)
(3)图3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什么历史性决策有关?从此我国进入了怎样的历史新时期?(3分)
(4)为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请你为本校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2分)
22、材料一:2009年10月19日,中国籍货船“德新海”号在印度洋海域被索马里海盗劫持。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迅速部署,紧急协调包括邻近事发地点的欧盟海军反海盗特遣队在内的各方组织营救行动,中国政府声明将尽全力营救这艘遭到海盗劫持的货船。
材料二:事发后,在索马里海域执行巡航任务的欧盟反海盗部队立即展开行动。美国也表示,为有效打击索马里海盗,决定在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附近部署携带导弹的无人机侦察机。
材料一表明当今世界怎样的基本态势(2分)材料二表明当今世界怎样的时代潮流?(2分)
材料中提到的欧盟是一个怎样的国际组织?它的崛起有何意义?(3分)
(3)除海盗猖獗之外国际社会还面临许多共同挑战,试举一例。材料一、二启示国际社会应如何应对挑战?(3分)
23、材料一:A镇的6万村民经历了一场“存”与“废”的艰难抉择。苦心经营了十多年,年产值达3200多万元的300多家废旧塑料加工厂,一夜之间就要夷为平地,这对依靠塑料厂为生、依靠塑料加工致富的当地百姓来说,如何能够舍得?老百姓的现实利益必须确保,但长远利益更要关切。当地政府毅然决定:还原现代农业种植,对污染项目坚决说“不”。 A镇的“取”与“舍”背后折射出的是生态文明的全新理念。
材料二:生态环保功在当代,利在千秋。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颁布了第一部环保综合法规,到90年代环境保护已上升为国家基本国策。今天的中国围绕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秉持着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一条道路,积极建设两种类型的社会。
(1)材料一的做法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什么原则?用材料中的一句话说明该战略的真实内涵?(3分)
(2)指出材料二所说的“永恒主题”和两种类型的“社会”分别指什么?(4分)
(3)材料表明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走一条怎样的文明发展道路?(3分)
24、材料一:12月7日至18日,世界气候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峰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将在哥本哈根举行,据统计,此次会议有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参加,其中仅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就超过100人。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已然成为全球热点,节能减排和新能源建设是实现低碳经济的两大重要途径。
材料二: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低污染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工业文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应运而生。
(1)材料一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哪些全球性问题?“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关注‘世界气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一原则?(4分)
(2)发展“低碳经济”关键要依靠什么?从资源和环境重要性角度分析发展“低碳经济”的积极意义?(5分)
(3)“低碳生活”不仅仅是一个口号,已成为一种时尚,请列举两种日常生活中“低碳生活”的具体做法?(2分)
25、(9分) 材料一: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比较
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
国土面积(%) 28.6 71.4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 1600 610
高等学校(%) 75.3 24.7
材料二:我国西部的矿产储量占全国储量的比例
矿 种 天然气 煤炭 铅矿 铬矿 钾矿 锌矿
西部储量(%) 57.6 61.2 56.3 89.4 99.6 64.5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二反映了我国东、西部地区分别具有哪些忧势 (4分)
国家为实现东西部之间的优势互补采取了哪些重大的举措 请举两例说明。(2分)
(3)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谈谈这些措施对于东西部发展来说有什么重要意义 (3分)
九年级社会第二次月考答案
选择题(30分)
CDDCC 6 、 AAABB 11、 CCBBD 16、 ABDCB
非选择题(50分)
21(1)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大跃进运动(2)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两弹一星精神(3)改革开放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4)建国60周年征文活动 建国60周年图片展等
22(1)总体和平,局部战乱 维护世界持久和平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政治经济集团组织有利于国际政治格局走向多极化(3)如毒品走私问题、环境恶化问题等 加强国际合作
23(1)持续性 老百姓的现实利益必须确保,但长远利益更要关切。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协调好人与环境的关系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3)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24(1)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发展问题 共同性(2)科技 自然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3)如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及时关灯等
25(1)东部地区交通发达,经济发达,人才众多,人口密集,市场规模较大,气候宜人;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文物古迹较多,环境污染少,地广人稀。(4分) (2)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3)可以实现东西部的优势互补,更好地贯彻因地制宜的方针。西部为东部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优化能源结构,方便人民生活;东部为西部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增加就业机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