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7.3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一【教学课题】【课题】电阻的测量【教材】人教版初中物理教科书九年级下册第十七第三节【授课对象】初三全体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二【教学内容分析】“电阻的测量”是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七章第三节的内容,是电学部分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生实验,它是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延伸。对于本节教学的设计,力求达到:学生参与,合作交流,让“学生实验”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动手操作的平台,让学生多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理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包括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和念创新意识)。三【学情分析】基于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年多的物理,再加上前面刚刚探究完“串并联电路中电流、信电压规律”和“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实验,学生已经具备-些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学中教师再稍加引导,学生应该能顺利完成实验。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会测算电阻,会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进-步练习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教学过程与方法:1.通过本节课培养学生依据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2.通过实验,使学生体验小灯泡的电阻随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培养学生标合作探究、实验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和探究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科学使用电学元件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态度五【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实验电路的设计和连接2能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发现规律,加深对电阻概念的认识六【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学生分组实验,多媒体技术七【教学资源】电源(电池组)、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28个;小灯泡(带灯具座)、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各14个、导线若干、实物投影、多媒体八【教学流程设计】九【教学过程】(1)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问题引入:如何测定-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大小?设计实验:由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U/I可知,用电流表测出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用电压表测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把实验数据代入公式,即可求出定值电阻的阻值大小。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实际测量中要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多次测量电压及电流的值,求出每次的电阻值,最后求电阻的平均数。其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移动滑片,就可以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流过的电流。电路设计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实验前: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注意事项:.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什么状态;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是否处于阻值最大处:3.滑动变阻器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什么:4.是否认真检查电路,电流表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是否接反了:确认无误后才闭合开关等。5.是否通过“试触”进行量程的选择;①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②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来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并记下相应的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填在表格中。③断开开关,整理器材,结束实验。④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大小及电阻的平均值并填入表格中。设计表格:十【教学评价】十一【板书设计】17.3电阻的测量1实验原理2实验电路图3实验器材4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十二【教学反思】用伏安法测电阻是电学里的-个基本实验,属于欧姆定律变换式的具体应用。同时本实验的电路是电学实验的经典电路可是现多种电学实验。安排这个实验,在理论方面可以加深对欧姆定律和电阻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在实践方面可以给学生提供初中常用电学器材综合使用的机会,有利于学生熟练地掌握电路的连接、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等基本技能,从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