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0张PPT)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养成低碳、环保、绿色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树立科学的环境发展观。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正确理解建设生态文明,联系实际说明建设生态文明和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必然性。3、知识目标∶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知道建设生态文明、走绿色道路的要求,知道节约资源和境保护的基本国策。1、学习重点∶走绿色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2、学习难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点难点P81两幅图最都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生活景象。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什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81-82土地荒漠化泥石流沙尘暴酸雨大自然的惩罚P82感受地球与人类之间的紧密联系。●伦敦"杀人雾事件"是人类文明的悲剧。请你分析造成这场灾难的原因。●伦敦空气污染的治理经验对我们今天治理霾有什么启发?P82答:(1)原因:①那时的伦敦市区布满了各种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工厂和发电设施,煤炭燃烧产生的污染物在城市上空蓄积:②1952年的严寒使得民众用于取暖的燃煤增加,从而导致污染物剧增③长时间高压控制下的伦敦形成了无风的环境,使得污染物很难扩散。?(2)启发:①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治霾;②转变发展现念,推动能源消费结构转型升级;③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完善处理工业化和城镇化之间的关系④完善民众参与机制,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⑤通过市场机制来规范市场行为:⑥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⑦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绿色发展道路。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83-84P83国际社会为应对全球环境问题所作的努力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P84答案(1)①20世纪70--80年代余村走的是一条对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的致富道路,带来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生存环境,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②2003年,余村提出特色产业和生态建设相结合,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①余村关停矿山、封山护林、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带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体现了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②余村同时引进无污染高效益企业,增强发展后劲,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③余村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实现了绿色惠民、绿色富民,生动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P85参考答案①村民王婶的话是正确的。造纸厂厂长和小清父亲的话是错误的。??②理由:a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应协调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b要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C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既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坚持绿色惠民绿色富国P86感受绿色发展理念给生产生活带来的积极变化,积极加入低碳微行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探究与分享:今天,"绿色化"已悄无声息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低碳、文明生活,从我做起!P87参考答案①变化: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经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②吃:构建以植物性产品为基础的食物结构,吃应季蔬菜、水果,吃本地的食品等,住:购买使用适度面积的住房;房屋进行适度装修,选择绿色环保的装修材料。等。行:尽量少乘坐私家车,多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多骑自行车或步行:等。用:抵制物品的过度包装,反对滥用一次性物品,提高物品的使用效率;双面利用纸张;随身携帶购物袋,减少对塑料袋的利用;减少一次性牙刷,水杯等产品的需求,节约用电用水,等。法律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P87环境保护法修订的主要内容与意义美丽中国内涵和时代图景“美丽中国”图景:外在表征:山清水秀、天蓝地绿。内在含义:留住乡愁、守望相助。(1)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2)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4)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P84-87P88参考答案(1)①由于过度开垦伐木,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塞罕坝从”美丽高岭”变成“黄沙漫漫”。②塞罕坝三代林场人坚持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使塞罕坝从“荒原沙地”变回了“林海绿洲”。?(2)写出一个环保人物的名称及其事迹即可。课堂小结板书设计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相互依存,共生共荣合理开发利用,遵循自然规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共筑生命家园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绿色富国,坚持绿色惠民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准则:自然规律目标: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课后作业1、背:综合能力训练P86知识盘点1~3和P87例题解析。2、写:综合能力训练P88---92。课堂达标训练1、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①要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②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④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②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④保护生态环境会阻碍经济的发展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答: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国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答:[参考本P87低碳微行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6.2共筑生命家园.ppt [第一时间]大美中国塞罕坝荒漠变林海.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