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期中复习”专题讲练(一):物质的共存、检验、鉴别、除杂【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期中复习”专题讲练(一):物质的共存、检验、鉴别、除杂【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一、物质的共存
1.
物质共存的条件
(1)组内物质均可溶。
(2)在同一溶液中,物质(即所含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即不会生成_______、_______或_____。气体
沉淀

2.
常见的不能相互共存的离子对
(1)结合生成沉淀
①Cl-——Ag+(AgCl)

SO42-——Ba2+(BaSO4)

CO32-——Ba2+(BaCO3)

CO32-——Ca2+(CaCO3)
⑤OH-——Mg2+[Mg(OH)2]
⑥OH-——Cu2+[Cu(OH)2,蓝色]
⑦OH-——Fe3+[Fe(OH)3,红褐色]
(2)结合生成气体或水
①OH-——H+(H2O)

CO32-——H+、HCO3-——H+(CO2+H2O)
③OH-——NH4+(NH3+H2O)
3.
物质共存中的隐含条件
(1)溶液为电中性,即溶液中既含阳离子也含阴离子;
(2)酸性溶液、pH=2(pH<7)、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溶液中一定存在H+;
(3)碱性溶液、pH=10(pH>7)、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或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溶液中一定存在OH-;
(4)溶液无色:溶液中不含Cu2+、Fe2+、Fe3+等。
【即时练习】
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下列物质间能否发生反应,若能反应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若不能反应请打“×”。
稀盐酸和氢氧化钾溶液

稀盐酸和碳酸钠溶液

稀盐酸和碳酸钾溶液

稀盐酸和硝酸银溶液

5.
稀盐酸和硫酸钠溶液
。×
6.
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7.
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
。×
8.
稀硫酸和碳酸钾溶液

【针对练习】
1.
在含有大量Na+、OH-、SO42-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D
A.
NH4+
B.
Ba2+
C.
Cu2+
D.
K+
2.
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D
A.
Na+、H+、Cl-、OH-
B.
Ag+、K+、Cl-、NO3-
C.
Na+、H+、NO3-
、CO32-
D.
H+、Mg2+、SO42-、Cl-
3.
下列选项中各种溶质的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的是(  )D
A.
NaOH、NH4Cl、Fe2(SO4)3
B.
KNO3、AgNO3、NaCl
C.
KCl、CH3COOH、Na2CO3
D.
H2SO4、K2SO4、HNO3
4.
某实验废液中可能含有Cl-、CO32-
、SO42-、Na+、Mg2+、Fe3+六种离子中的几种。为确定废液中存在的离子,进行了下面实验:
①取少量废液,向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另取少量废液,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
③再取少量废液,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
请分析实验后回答:
(1)废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Mg2+、Cl-
可能含有的离子是______。Na+
有同学认为实验③可以省略,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实验②可以得出废液中无CO32-
、SO42-
,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原则,故废液中一定含有Cl-。
二、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1、常见的气体鉴别
常见离子的检验
其他物质的鉴别
【针对训练】
1.
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方案错误的是(  )A
A.
用水鉴别炭粉和二氧化锰
B.
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白酒和白醋
C.
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D.
用相互刻画的方法鉴别黄铜片和铜片
2.能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的是(  )B
A.
酚酞试液
B.
盐酸
C.
氢氧化钾溶液
D.
碳酸钾溶液
3.下列试剂分别滴入Ca(OH)2、H2SO4、Na2SO4三种溶液中,会出现三种不同现象的是(  )A
A.
Na2CO3溶液
B.
MgCl2溶液
C.
Ba(NO3)2溶液
D.
酚酞溶液
4.下列方法能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的是(  )D
A.
闻气味
B.
观察颜色
C.
倒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
D.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5.
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C
A.
用灼烧法区分腈纶线、羊毛线
B.
用肥皂水区分硬水、软水
C.
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硫酸铵
D.
用水区分硝酸铵、氢氧化钠
6.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无法将其一一区别的是(  )C
A.
HCl、Ba(NO3)2、
KCl、
Na2CO3
B.
H2SO4、
NaOH、
Ba(OH)2、
CuSO4
C.
BaCl2、Na2SO4、K2CO3
、NaNO3
D.
HCl、
H2SO4、BaCl2、K2CO3
7.
现有①NaOH ②MgSO4 ③Ba(NO3)2
④FeCl3 ⑤NaCl五种溶液,不用其他试剂,要用最简便的方法,被鉴别出来的物质的先后顺序是(  )B
A.
①②③④⑤
B.
④①②③⑤
C.
②③①④⑤
D.
④⑤②③①
8.
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化学实验室中有失去标签的四瓶无色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酚酞试液,现将其任意编号为A、B、C、D,然后两两组合进行实验,其中部分现象如下表:
实验
A+B
A+C
B+C
B+D
现象
溶液变红
溶液变红
产生沉淀
产生气体
请回答:
(1)酚酞试液是_____(填编号)。A
(2)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所属的类型是____________。Na2CO3+Ca(OH)2===CaCO3↓+
2NaOH
复分解反应
(3)写出D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除铁锈(合理即可)
三、物质的除杂与分离
1.
除杂原则
(1)主不减:被提纯的物质不能和加入的试剂反应。
(2)杂不增: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3)易分离:使被提纯的物质和杂质转化为不同状态(固、液、气),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方法为过滤。
2.
常见气体的除杂
常见固体的除杂
4.
常见液体的除杂
第一步:对比,找出杂质离子和非杂质离子;
第二步:找出与杂质离子不共存且不引入新杂质的离子,确定除杂试剂。
如: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如图所示:
【针对训练】
1.
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C
A.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
水(植物油)——加洗洁精,搅拌振荡
C.
Na2CO3(NaHCO3)固体——充分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变
D.
NaCl溶液(CaCl2)——滴加适量K2CO3溶液、过滤
2.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D
A.
Zn粉(Fe):用ZnCl2溶液浸泡,过滤
B.
碳粉(MnO2):滴入H2O2溶液,过滤
C.
FeCl2溶液(Cu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
D.
CO2
(H2O):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3.
化工厂的废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铜和氯化钙三种物质,为了处理废水和回收氯化钠固体,李莉同学设计如下处理和回收方案,请根据流程图回答问题。
(1)废水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蓝色沉淀,废水由蓝色变为无色
写出蒸发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3)写出在滤液B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个)。NaOH+HCl===
NaCl+H2O(或Na2CO3+2HCl===
2NaCl+H2O+CO2↑)
2020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期中复习”专题讲练(一)
物质的检验与分离一、物质的共存
1.
物质共存的条件
(1)组内物质均可溶。
(2)在同一溶液中,物质(即所含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即不会生成_______、_______或_____。
2.
常见的不能相互共存的离子对
(1)结合生成沉淀
①Cl-——Ag+(AgCl)

SO42-——Ba2+(BaSO4)

CO32-——Ba2+(BaCO3)

CO32-——Ca2+(CaCO3)
⑤OH-——Mg2+[Mg(OH)2]
⑥OH-——Cu2+[Cu(OH)2,蓝色]
⑦OH-——Fe3+[Fe(OH)3,红褐色]
(2)结合生成气体或水
①OH-——H+(H2O)

CO32-——H+、HCO3-——H+(CO2+H2O)
③OH-——NH4+(NH3+H2O)
3.
物质共存中的隐含条件
(1)溶液为电中性,即溶液中既含阳离子也含阴离子;
(2)酸性溶液、pH=2(pH<7)、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溶液中一定存在H+;
(3)碱性溶液、pH=10(pH>7)、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或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溶液中一定存在OH-;
(4)溶液无色:溶液中不含Cu2+、Fe2+、Fe3+等。
【即时练习】
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下列物质间能否发生反应,若能反应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若不能反应请打“×”。
稀盐酸和氢氧化钾溶液

稀盐酸和碳酸钠溶液

稀盐酸和碳酸钾溶液

稀盐酸和硝酸银溶液

5.
稀盐酸和硫酸钠溶液

6.
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7.
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

8.
稀硫酸和碳酸钾溶液

【针对练习】
1.
在含有大量Na+、OH-、SO42-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
A.
NH4+
B.
Ba2+
C.
Cu2+
D.
K+
2.
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Na+、H+、Cl-、OH-
B.
Ag+、K+、Cl-、NO3-
C.
Na+、H+、NO3-
、CO32-
D.
H+、Mg2+、SO42-、Cl-
3.
下列选项中各种溶质的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的是(  )
A.
NaOH、NH4Cl、Fe2(SO4)3
B.
KNO3、AgNO3、NaCl
C.
KCl、CH3COOH、Na2CO3
D.
H2SO4、K2SO4、HNO3
4.
某实验废液中可能含有Cl-、CO32-
、SO42-、Na+、Mg2+、Fe3+六种离子中的几种。为确定废液中存在的离子,进行了下面实验:
①取少量废液,向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另取少量废液,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
③再取少量废液,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
请分析实验后回答:
(1)废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可能含有的离子是______。
有同学认为实验③可以省略,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1、常见的气体鉴别
常见离子的检验
其他物质的鉴别
【针对训练】
1.
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方案错误的是(  )
A.
用水鉴别炭粉和二氧化锰
B.
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白酒和白醋
C.
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D.
用相互刻画的方法鉴别黄铜片和铜片
2.能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的是(  )
A.
酚酞试液
B.
盐酸
C.
氢氧化钾溶液
D.
碳酸钾溶液
3.下列试剂分别滴入Ca(OH)2、H2SO4、Na2SO4三种溶液中,会出现三种不同现象的是(  )
A.
Na2CO3溶液
B.
MgCl2溶液
C.
Ba(NO3)2溶液
D.
酚酞溶液
4.下列方法能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的是(  )
A.
闻气味
B.
观察颜色
C.
倒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
D.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5.
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
A.
用灼烧法区分腈纶线、羊毛线
B.
用肥皂水区分硬水、软水
C.
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硫酸铵
D.
用水区分硝酸铵、氢氧化钠
6.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无法将其一一区别的是(  )
A.
HCl、Ba(NO3)2、
KCl、
Na2CO3
B.
H2SO4、
NaOH、
Ba(OH)2、
CuSO4
C.
BaCl2、Na2SO4、K2CO3
、NaNO3
D.
HCl、
H2SO4、BaCl2、K2CO3
7.
现有①NaOH ②MgSO4 ③Ba(NO3)2
④FeCl3 ⑤NaCl五种溶液,不用其他试剂,要用最简便的方法,被鉴别出来的物质的先后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⑤
B.
④①②③⑤
C.
②③①④⑤
D.
④⑤②③①
8.
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化学实验室中有失去标签的四瓶无色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酚酞试液,现将其任意编号为A、B、C、D,然后两两组合进行实验,其中部分现象如下表:
实验
A+B
A+C
B+C
B+D
现象
溶液变红
溶液变红
产生沉淀
产生气体
请回答:
(1)酚酞试液是_____(填编号)。
(2)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所属的类型是____________。
(3)写出D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物质的除杂与分离
1.
除杂原则
(1)主不减:被提纯的物质不能和加入的试剂反应。
(2)杂不增: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3)易分离:使被提纯的物质和杂质转化为不同状态(固、液、气),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方法为过滤。
2.
常见气体的除杂
常见固体的除杂
4.
常见液体的除杂
第一步:对比,找出杂质离子和非杂质离子;
第二步:找出与杂质离子不共存且不引入新杂质的离子,确定除杂试剂。
如: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如图所示:
【针对训练】
1.
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
水(植物油)——加洗洁精,搅拌振荡
C.
Na2CO3(NaHCO3)固体——充分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变
D.
NaCl溶液(CaCl2)——滴加适量K2CO3溶液、过滤
2.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Zn粉(Fe):用ZnCl2溶液浸泡,过滤
B.
碳粉(MnO2):滴入H2O2溶液,过滤
C.
FeCl2溶液(Cu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
D.
CO2
(H2O):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3.
化工厂的废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铜和氯化钙三种物质,为了处理废水和回收氯化钠固体,李莉同学设计如下处理和回收方案,请根据流程图回答问题。
废水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蒸发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在滤液B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个)。
2020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期中复习”专题讲练(一)
物质的检验与分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