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节 《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采用将物体运动所经历时间或路程分解为若干段的方法测量不同阶段物体的运动速度。 2、能通过实验测量数据,并正确记录数据。 3、熟悉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及探究报告的格式。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过程;学会通过实验收集信息的一些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个人观点、见解的正确与否必须通过实验(实践)来证明,通过实验养成认真细致的行为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养成和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初步认识科学探究方法。 教学重点:会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制定探究计划、设计实验方案。 教学准备:停表、卷尺、多媒体课件等(外堂);小球、斜面、停表、刻度尺、挡板等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法、探究性教学法。 教学思路:通过情景创设引起学生兴趣,引出要探究的问题;通过让学生参与整个探究过程,熟悉探究各环节,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对待问题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师:大家喜不喜欢开运动会?(生答:喜欢﹗)春季运动会上的动人场景与许多同学的出色表现令我们记忆犹新。我这里正好有一段当时的录像,各位想不想看? 2、播放视频:中学生运动会片段。 3、生:观看视频。 4、师:用幻灯片投放问题:在刚才的短片中,甲、乙两同学认为丁同学跑步途中的速度越来越小;丁同学则认为甲、乙的观察都不正确,他感觉自己跑步的速度是越来越大的。他们为此争论起来。他的速度究竟怎样变化?如果我们也在场,我们应该怎样证明自己的观点? 5、师:板书标题:第四节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说明:视频片段的选取考虑到了学生们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兴趣,此时提出问题是水到渠成。 二、合作共建: (一)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1、师:证明自己或别人的看法是否正确,需要收集有说服力的证据才行。大家想一想,怎样才能证明丁同学跑步速度是越来越小,还是越来越大呢? 2、生:阅读探究点拨:如何收集证据? 2、生: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激烈的讨论并分组展示自己的讨论结果。 3、师:归纳学生们的讨论结果,明确或者引导学生发现方法:将物体运动路程或时间分为若干段,测量不同阶段的运动速度并进行比较。 4、师:请同学们从教材所给的问题中任选一个进行探究。 5、生:确定要探究的问题。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多会选择探究100m跑的过程中速度的变化。(若学生选择了另一问题,就在教室里进行分组探究) 6、师:向学生说明百米跑过长、易疲劳,因此改为50m跑,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1)器材的选择:停表、卷尺等。 (2)实验方法:将路程分段,每10m处站一同学计时。 (3)实验数据记录表: 路程s/m 0-10m 10-20m 20-30m 30-40m 40-50m 时间t/s 每10m路程内的速度υ/m.s-1 7、师:多媒体展示方法并讲述:今天这节课我就当一回体育老师,我们一起到操场上去完成这一实验探究。 说明:在科学探究诸环节中,制定计划是比较难的一个环节,教师的适时、适度、合理并且讲究方法的引导或示范非常必要。 (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1、师:讲明注意事项(1)蹲踞式起跑(2)分加速跑、中途跑、冲刺跑三个阶段(3)终点不要急停(4)发令枪冒烟各计时员同时计时,到达每一段处终止计时。 2、生:按分组(共五组)进行实验探究,收集证据。 (三)分析与论证 1、生:分组展示数据及结论。2、师:简单说明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的意义。 (四)评估、交流与合作 1、师:要求学生对探究过程,数据收集及分析论证等环节进行评估,交流与合作。 2、生:按要求进行评估,交流与合作。 说明:进行这一环节,体现科学的严谨性。 三、知能应用: 1.师:投放题目(幻灯片): 某班同学在用皮尺和秒表测平均速度时,四位记时员记录了李丽同学跑步通过10m,20m,30m,40m处的时间,并记录在下表中: 路程 10m 20m 30m 40m 时间 3.2s 5.3s 6.8s 9.2s 根据上面的数据,计算出李丽同学跑步的平均速度: ⑴从起跑点到10m处的平均速度是 m/s; ⑵从10m到30m处的平均速度是 m/s; ⑶从30m到40m处的平均速度是 m/s; 2、生:完成题目、相互交流并展示答案。 3.师:矫正错误,评价完成情况。 四、诊断评价: 师:投放题目学生完成并相互交流。 题目:1、A、B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A车通过450 m 用了30 s ,而B车通过9 km用了12 min,那么速度快的为?????? 车。 2、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水平公路上行驶,在这条公路上任意取如图所示的5段路程,并将小汽车通过的各段路程及对应的时间记录下来。据此可判断:小汽车在这5段路程中做???????????? 运动,速度大小是??????? m/s。 3、如果铁路钢轨每根长25m。火车行驶过程中,若在45s内听到车轨与钢轨接头处的撞击声30次,那么火车的速度是?????? km/h。 4、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求出某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便可知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 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C、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以内的 D、前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比后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小 5、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逐渐加快的变速运动,测得它最后3m所用的时间为0.5s,则下面哪个数据可能是全程的平均速度?(???? ) A、3 m/s????????? B、6 m/s???????? C、6.3 m/s??????? D、0 6、一个小球从光滑的斜面上从静止开始滚下,不同的时间滚下的路程如下表所示。???????????????????? 时间t/s 路程s/m 1 1 2 4 3 9 4 16 5 25 ??? (1)取上面的坐标的纵坐标为路程s,每格为5m,横坐标为时间t, 每格为0.5s。根据图中数据描点并作出小球的路程—时间图像。 (2)在2.5s时,小球滚下的路程为????????? 。 (3)若斜面长35m,则小球滚到底部的时间????? (选填“<”、“=”或“>”)6s。 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上海磁悬浮列车试乘记 运行于上海郊外的磁悬浮列车于2003年9月30日重新面向公众开始试运营。列车起动后,加速相当迅速。车内安装了速度计,出发后不到1分钟时速就已超过200km.之后,虽然感觉加速的速度稍有放缓,不停增长的速度计的数字则告诉人们速度仍在持续增加。到底要加速到多快呀?正这么想着,此时显示出时速的速度计数字终于停止变动,如图2-4-3所示。到了这么快的速度,身体上已经根本无法感受出时速到底有多少,只有快极了的感觉。不过,在与高速公路并列行驶过程中看到汽车迅速向后逝去时,才体会到磁悬浮列车的实力。时速在最大处保持近1分钟后,开始减速到200km的时速时,感觉到周围景色的流动也开始放慢。但如果看到列车近旁的话,高速公路上的汽车还是像飞一样向后滑去。就在于这种感觉中,慢慢地看到了上海的空中大门——浦东国际机场。轨道全长约为30km,仅仅8分钟时间就穿越了这段距离,让人感觉只是一瞬。 (1)根据图中所示,速度计上的最大速度是????????? km/h,若磁悬浮列车在这个速度保持近1min,则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行驶了______km。 ??? (2)磁悬浮列车在全程运行中做______运动,请根据文中的画曲线的文字,计算出它全程运行的平均速度。 ??? 师:针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矫正。 五、布置作业: 写出探究报告,并分析得出结果。 六、课堂小结:(一)速度的变化、平均速度(二)探究计划的制定 板书设计: §2-4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提出问题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 分析与论证 评估 交流与合作 教学反思:改变学科本位,实现物理与体育学科的有机结合,这一节课堪称典范。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环节要合理分配时间,注意紧扣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培养与提高。 《第四节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导学学案 自主学习: 1、科学探究的七个主要环节是 , , , , , , 。 2、如何判断运动物体在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上)的速度变化?尝试写出你的方法: (1) 。 (2) 。 (3) 。 3、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人们对一个问题所做的解释、发表的见解都是个人的 。 这些观点或看法是否正确,需要寻找 来证明。 4、收集证据的方法有:(1) (2) 。 二、合作共建: 1、提出你的问题: 。 2、写出你的猜想: 。 3、记录你的数据: 路程s/m 0-10m 10-20m 20-30m 30-40m 40-50m 时间t/s 每10m路程内的速度υ/m.s-1 路程s/m 0-10m 10-20m 20-30m 30-40m 40-50m 时间t/s 每10m路程内的速度υ/m.s-1 4、写出你的结论: 。 三、知能应用: 某班同学在用皮尺和秒表测平均速度时,四位记时员记录了李丽同学跑步通过10m,20m,30m,40m处的时间,并记录在下表中: 路程 10m 20m 30m 40m 时间 3.2s 5.3s 6.8s 9.2s 根据上面的数据,计算出李丽同学跑步的平均速度: ⑴从起跑点到10m处的平均速度是 m/s; ⑵从10m到30m处的平均速度是 m/s; ⑶从30m到40m处的平均速度是 m/s; 四、诊断评价:1、A、B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A车通过450 m 用了30 s ,而B车通过9 km用了12 min,那么速度快的为?????? 车。 2、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水平公路上行驶,在这条公路上任意取如图所示的5段路程,并将小汽车通过的各段路程及对应的时间记录下来。据此可判断:小汽车在这5段路程中做???????????? 运动,速度大小是??????? m/s。 3、如果铁路钢轨每根长25m。火车行驶过程中,若在45s内听到车轨与钢轨接头处的撞击声30次,那么火车的速度是?????? km/h。 4、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求出某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便可知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 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C、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以内的 D、前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比后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小 5、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逐渐加快的变速运动,测得它最后3m所用的时间为0.5s,则下面哪个数据可能是全程的平均速度?(???? ) A、3 m/s????????? B、6 m/s???????? C、6.3 m/s??????? D、0 6、一个小球从光滑的斜面上从静止开始滚下,不同的时间滚下的路程如下表所示。???????????????????? 时间t/s 路程s/m 1 1 2 4 3 9 4 16 5 25 ??? (1)取上面的坐标的纵坐标为路程s,每格为5m,横坐标为时间t, 每格为0.5s。根据图中数据描点并作出小球的路程—时间图像。 (2)在2.5s时,小球滚下的路程为????????? 。 (3)若斜面长35m,则小球滚到底部的时间????? (选填“<”、“=”或“>”)6s。 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上海磁悬浮列车试乘记 运行于上海郊外的磁悬浮列车于2003年9月30日重新面向公众开始试运营。列车起动后,加速相当迅速。车内安装了速度计,出发后不到1分钟时速就已超过200km.之后,虽然感觉加速的速度稍有放缓,不停增长的速度计的数字则告诉人们速度仍在持续增加。到底要加速到多快呀?正这么想着,此时显示出时速的速度计数字终于停止变动,如图2-4-3所示。到了这么快的速度,身体上已经根本无法感受出时速到底有多少,只有快极了的感觉。不过,在与高速公路并列行驶过程中看到汽车迅速向后逝去时,才体会到磁悬浮列车的实力。时速在最大处保持近1分钟后,开始减速到200km的时速时,感觉到周围景色的流动也开始放慢。但如果看到列车近旁的话,高速公路上的汽车还是像飞一样向后滑去。就在于这种感觉中,慢慢地看到了上海的空中大门——浦东国际机场。轨道全长约为30km,仅仅8分钟时间就穿越了这段距离,让人感觉只是一瞬。 (1)根据图中所示,速度计上的最大速度是????????? km/h,若磁悬浮列车在这个速度保持近1min,则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行驶了______km。 ??? (2)磁悬浮列车在全程运行中做______运动,请根据文中的画曲线的文字,计算出它全程运行的平均速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