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6.2 共筑生命家园优质课件+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6.2 共筑生命家园优质课件+视频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第二框
共筑生命家园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提到亚马逊雨林,你们会想到什么?
截止2019年8月21日,地球上最大的湿地亚马逊雨林已经燃烧了超过16天,漫天的大火正在摧毁着一切生命?
亚马逊雨林大火给我们什么警示?
警示
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筑生命家园。
如果对自然只是一味索取,必然要受到它的惩罚!
面对发展中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如何走绿色发展道路,为人民创造一个诗意栖居的理想家园呢?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仔细观察图片,说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怎样的?
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类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从2016年12月1日起,在河道管理范围内非法采砂情节严重的,以非法采矿罪定罪处罚。图为江苏省骆马湖整治前后对比。
整治前
整治后
2018年11月13日至15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汾渭平原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近地面以弱南风为主,湿度较大,大气扩散条件差,污染物逐步积累,北京、天津、河北省中南部、山西省东部和南部、山东省西部、河南省北部以及关中地区部分城市空气质量将连续2至3天达到重度污染,个别城市可能出现严重污染。
就人与自然的关系,恩格斯曾作出如下论断:“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整治前
整治后
1952年,伦敦“杀人雾事件”造成12000多人死亡。
结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③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P57前言)
④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⑤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河北塞罕坝林场几代人扎根塞北高原,植树120多万亩,创造了“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人间奇迹,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图为20世纪60年代河北省塞罕坝莽莽荒原变为今日的万顷林海。
塞罕坝“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对我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何启发?
整治前
整治后
赛罕坝“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对我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何启发?
原来:过度利用资源,导致环境被破坏
现在:认识到保护资源和环境的重要性,采取植树造林,使生态环境得到恢复。
启发
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等等。
转变
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①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②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罗平七彩花田位于金鸡峰丛景区。依托金鸡峰丛独特的地貌奇观和气候资源,栽种连片红高粱、向日葵、孔雀草、鸡冠花、百日草、波斯菊、鲁冰花等3000亩,罗平的高粱流霞似火、红漫了山野,染红了金鸡峰丛。七彩花田目前长势喜人,各种花卉竞相开放,金鸡峰丛已经成为大地的调色板,蔚为壮观,吸引众多旅游爱好者前来赏花旅游。
2019年罗平金鸡已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鲜花经济促进了本地就业,实现了当地农民的增收,也让游客体验到四时不断的鲜花美。
罗平七彩花田
图片和材料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图片和材料告诉我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启示我们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才能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
3.为什么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①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③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共筑生命家园,让人民更富裕,让国家更富强,让中国更美丽。(P57前言)。
(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浙江安吉余村的发展历程
第一次富起来
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谋求一时的经济增长。
鼓了“钱袋子”伤了“居住环境”
第二次富起来
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走绿色发展之路。
既获得了经济
效益又获得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请你比较一下,两条道路有什么不同?
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余村通过通过环境优势让村民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坏境效益,这对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还有哪些启示?
背景材料:绿水青山的环境优势实实在在转化成了建设“金山银山”的现实生产力。在这13年中,余村从事旅游的村民从28人增加到近400人。村民李辉说,“近几年,游客越来越多,村民越来越富。2018年全村参观者和游客达80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471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44688元,顺利通过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验收。
6月3日,安吉县余村村民俞金宝(前左四)向参观者介绍他创办的生态农业观光园。
启示: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余村通过通过环境优势让村民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坏境效益,这对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还有哪些启示?
4.怎样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①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节能和新能源利用第一大国,每个中国人正在努力成为绿色生活的主角。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走绿色、循环、低碳之路?
启示: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上述材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背景材料:建国70年来,我国基本形成了以环境保护法为龙头,覆盖大气、水、土壤、核安全等主要环境要素的法律法规体系。号称“史上最严”的新环境保护法自2015年开始实施,在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方面效果显著。
①转变发展方式,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②加大节能环保的投入和科技创新,降低生产能耗,推行清洁生产。
③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依法规范企业的行为。
④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道德水准,树立节能环保意识。
【拓展提升】怎样建设美丽中国?(企业角度)
4.怎样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③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④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⑤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5.怎样理解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①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②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③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