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期中复习讲练(二):物质的推断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期中复习讲练(二):物质的推断

资源简介

【知识储备】
一、物质的俗名及主要成分
俗名
化学式
干冰
①________
生石灰
②________
苛性钠、火碱、烧碱
③________
熟石灰、消石灰
④________
纯碱、苏打
⑤________
小苏打
⑥________
酒精
⑦________
二、
主要成分
物质
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天然气、沼气、可燃冰
①________
铁锈、赤铁矿
②________
食盐
③________
石灰石、大理石
④________
胃酸
HCl
三、常见物质的颜色
1.
常见固体的颜色
(1)红色:铜(Cu)、氧化铁(Fe2O3)
(2)黑色:碳粉(C)、铁粉(Fe)、四氧化三铁(Fe3O4)、氧化铜(CuO)
2.
常见溶液的颜色
蓝色
含Cu2+的溶液:CuCl2、CuSO4等
浅绿色
含Fe2+的溶液:FeCl2、FeSO4?等
黄色
含Fe3+的溶液:FeCl3、Fe2(SO4)3等
四、常见沉淀的颜色及酸溶性
颜色
化学式
是否溶于酸
白色沉淀
CaCO3、BaCO3、Mg(OH)2?

①________、________
不溶
蓝色沉淀
②____________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1.
单质
(1)能被磁铁吸引的物质: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下同)
(2)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物质:_____。
(3)具有吸附性的物质:活性炭。
2.
氧化物
(1)作燃料、用于冶炼金属的气体:________。
(2)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________。
(3)光合作用的原料、加剧温室效应的气体:_______。
(4)可用作灭火剂、固体用于人工降雨:______。
(5)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________。
(6)最常用的溶剂:________。
(7)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可作食品干燥剂的物质:________。
3.

(1)用于金属除锈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
(2)可作干燥剂的物质:________。
(3)人体胃液的主要成分,能帮助消化:_______。
4.

(1)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________。
(2)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检验CO2的物质:________。
(3)作建筑材料:________。
5.

(1)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________。
(2)作建筑材料:________。
(3)作补钙剂的物质:________。
(4)作调味品、防腐剂、用于腌渍食品、配制生理盐水、作融雪剂的物质:_______。
(5)作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症的物质:__________。
(6)工业上常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的物质:________。
[题型分类训练]
一、题干已给物质型
1.
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或其溶液)俨然是滑冰赛道上参加接力比赛的“运动员”,相邻“运动员”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已知:五种物质分别是Fe、HCl、NaOH、CaCO3和CuCl2中的一种,其中,甲是单质,丁与戊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熄灭终点的火炬。
(1)甲能分别与另四种物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写化学式)。
(2)丁与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与丁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4)若把无机物按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进行分类,无机物X的类别不同于上述五种物质,如果用X替换戊,它也能与丁反应生成一种生活中常用的液态灭火剂,X是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
A、B、C、D分别为氢氧化钙、稀盐酸、氯化铁、碳酸钙、氧化铁、碳酸钙、氧化铁、二氧化碳六种物质中的一种。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的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D溶液呈黄色,则A的俗称为__________________,C物质的颜色为_________
_________,B转化为D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C为碳酸钙,则B物质是________,A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
如图A~E分别是铁、硫酸、氢氧化钡、硫酸铜和碳酸钠五种物质之一横线相连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其中C物质的溶液呈蓝色,A与E作用产生的气体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1)A物质的俗称是______________,E物质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
(2)E与D作用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B与C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
物质世界用积木玩拼图游戏,游戏规则是能反应的物质可以拼在一起。小昊用铁、氧化铁、铝、稀硫酸、氧气、氢氧化钠、硫酸铜七种物质完成如下拼图,其中D的俗称为烧碱,B和E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D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B与E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
(3)A与C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智能手机屏幕解锁图形如图所示,若数字1、3、4、6、7、8、9分别是铜粉、木炭粉、氧气、水、生石灰、盐酸、硝酸银溶液中的一种,其中数字6代表的物质是一种气体单质。(“—”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数字6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
(2)数字1与4代表的物质发生反应时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数字7与8代表的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李同学认为图中解锁图形太简单,于是他在原数字所代表物质及线路不变的基础上,另选两种物质继续将“3—2—5”连接起来。若数字5代表的物质是一种碱溶液,则数字2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
(5)上述所有反应都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二、题干未给物质型
1.甲、乙两物质可相互转化:“甲
乙”(“→”表示一步进行转化)。
(1)若甲乙属于同类别物质
①若甲乙均为氧化物,乙为一氧化碳,则甲为________(写化学式,下同)。
②若甲乙均为单质,写出甲和乙的一种组合:甲_____、乙_______________。
(2)若甲乙属于不同类别的含钠化合物,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乙,则“乙→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A、B、C、D、E是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及反应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人体缺乏A元素会引起贫血,B溶液呈蓝色且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B和D含有相同的阴离子。
(1)C应是化合物中的______类;E的化学式是_______。
(2)A与B溶液反应后,溶液的质量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丙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三者之间的转化也均为初中科学常见的反应。如图是它们的转化关系(“→”表示某一物质可转化为另外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问题:
(1)若甲是一种红色单质,则甲的化学式是______,乙→丙的现象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小18,则甲→乙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丙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3)若甲→乙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则甲→乙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乙中阴离子需要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
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已知乙是红棕色固体丙是熟石灰,甲、丁是同类物质,丁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浓溶液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瓶口会形成白雾。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
(1)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甲转化为丁需要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丁与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乙物质转化为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列举甲物质的一项用途__________________。
5.
化学使世界更精彩。化学活动小组在联欢会上表演了一个精彩的小魔术:向“矿泉水”中依次倾倒A、B、C、D溶液,出现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变化,请运用初中化学的知识将魔术揭秘。提示:“矿泉水”指代无色溶液;“牛奶”指代白色浑浊液体;“雪碧”指代反应中有气泡生成的无色溶液;“葡萄酒”指代红色溶液。
(1)“矿泉水”、A、B、C、D均是只有一种溶质的无色液体,“矿泉水”中溶质含钠元素,C中溶质由三种元素组成。推断B中溶质为______________。
(2)在“牛奶”变“雪碧”的过程中,最多发生_______个化学反应。
(3)写出“矿泉水”中加入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020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期中复习”专题讲练(二)
物质的推断【知识储备】
一、物质的俗名及主要成分
俗名
化学式
干冰
①________
生石灰
②________
苛性钠、火碱、烧碱
③________
熟石灰、消石灰
④________
纯碱、苏打
⑤________
小苏打
⑥________
酒精
⑦________
①CO2②CaO③NaOH④Ca(OH)2⑤Na2CO3⑥NaHCO3⑦C2H5OH
二、
主要成分
物质
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天然气、沼气、可燃冰
①________
铁锈、赤铁矿
②________
食盐
③________
石灰石、大理石
④________
胃酸
HCl
①CH4
②Fe2O3
③NaCl
④CaCO3
三、常见物质的颜色
1.
常见固体的颜色
(1)红色:铜(Cu)、氧化铁(Fe2O3)
(2)黑色:碳粉(C)、铁粉(Fe)、四氧化三铁(Fe3O4)、氧化铜(CuO)
2.
常见溶液的颜色
蓝色
含Cu2+的溶液:CuCl2、CuSO4等
浅绿色
含Fe2+的溶液:FeCl2、FeSO4?等
黄色
含Fe3+的溶液:FeCl3、Fe2(SO4)3等
常见沉淀的颜色及酸溶性
颜色
化学式
是否溶于酸
白色沉淀
CaCO3、BaCO3、Mg(OH)2?

①________、________
不溶
蓝色沉淀
②____________

①BaSO4
AgCl
②Cu(OH)2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1.
单质
(1)能被磁铁吸引的物质: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下同)
Fe(合理即可)
(2)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物质:_____。O2
(3)具有吸附性的物质:活性炭。
2.
氧化物
(1)作燃料、用于冶炼金属的气体:________。CO
(2)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________。CO
(3)光合作用的原料、加剧温室效应的气体:_______。CO2
(4)可用作灭火剂、固体用于人工降雨:______。CO2
(5)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________。CO2
(6)最常用的溶剂:________。H2O
(7)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可作食品干燥剂的物质:________。CaO
3.

(1)用于金属除锈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HCl
H2SO4
(2)可作干燥剂的物质:________。H2SO4
(3)人体胃液的主要成分,能帮助消化:_______。HCl
4.

(1)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________。Ca(OH)2
(2)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检验CO2的物质:________。Ca(OH)2
(3)作建筑材料:________。Ca(OH)2
5.

(1)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________。CuSO4
(2)作建筑材料:________。CaCO3
(3)作补钙剂的物质:________。CaCO3
(4)作调味品、防腐剂、用于腌渍食品、配制生理盐水、作融雪剂的物质:_______。NaCl
(5)作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症的物质:__________。NaHCO3
(6)工业上常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的物质:________。Na2CO3
[题型分类训练]
一、题干已给物质型
1.
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或其溶液)俨然是滑冰赛道上参加接力比赛的“运动员”,相邻“运动员”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已知:五种物质分别是Fe、HCl、NaOH、CaCO3和CuCl2中的一种,其中,甲是单质,丁与戊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熄灭终点的火炬。
(1)甲能分别与另四种物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写化学式)。
(2)丁与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与丁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4)若把无机物按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进行分类,无机物X的类别不同于上述五种物质,如果用X替换戊,它也能与丁反应生成一种生活中常用的液态灭火剂,X是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
HCl
CuCl2(不分先后)
CaCO3+2HCl
===
CaCl2+CO2↑+H2O
复分解反应
CuO(合理即可)
A、B、C、D分别为氢氧化钙、稀盐酸、氯化铁、碳酸钙、氧化铁、碳酸钙、氧化铁、二氧化碳六种物质中的一种。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的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D溶液呈黄色,则A的俗称为__________________,C物质的颜色为_________
_________,B转化为D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C为碳酸钙,则B物质是________,A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熟石灰(或消石灰)
红色(或红棕色)
6HCl+Fe2O3===
2FeCl3+3H2O[或3HCl+Fe(OH)3===
FeCl3+3H2O]
稀盐酸
CO2+Ca(OH)2===CaCO3↓+H2O
3.
如图A~E分别是铁、硫酸、氢氧化钡、硫酸铜和碳酸钠五种物质之一横线相连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其中C物质的溶液呈蓝色,A与E作用产生的气体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1)A物质的俗称是______________,E物质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
(2)E与D作用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B与C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1)纯碱(或苏打)
金属除锈(或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及精炼石油,合理即可)
(2)置换反应
Ba(OH)2+CuSO4===
Cu(OH)2↓+BaSO4↓
4.
物质世界用积木玩拼图游戏,游戏规则是能反应的物质可以拼在一起。小昊用铁、氧化铁、铝、稀硫酸、氧气、氢氧化钠、硫酸铜七种物质完成如下拼图,其中D的俗称为烧碱,B和E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1)D的化学式为________。NaOH
(2)B与E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化合反应
(3)A与C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体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F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l+3CuSO4===
Al2(SO4)3+3Cu
5.智能手机屏幕解锁图形如图所示,若数字1、3、4、6、7、8、9分别是铜粉、木炭粉、氧气、水、生石灰、盐酸、硝酸银溶液中的一种,其中数字6代表的物质是一种气体单质。(“—”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数字6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氧气
(2)数字1与4代表的物质发生反应时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放出
数字7与8代表的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Cl+AgNO3===
AgCl↓+HNO3
(4)小李同学认为图中解锁图形太简单,于是他在原数字所代表物质及线路不变的基础上,另选两种物质继续将“3—2—5”连接起来。若数字5代表的物质是一种碱溶液,则数字2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CO2
(5)上述所有反应都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分解反应
二、题干未给物质型
1.甲、乙两物质可相互转化:“甲
乙”(“→”表示一步进行转化)。
(1)若甲乙属于同类别物质
①若甲乙均为氧化物,乙为一氧化碳,则甲为________(写化学式,下同)。CO2
②若甲乙均为单质,写出甲和乙的一种组合:甲_____、乙_______________。
H2
Fe(合理即可)
(2)若甲乙属于不同类别的含钠化合物,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乙,则“乙→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a(OH)2+Na2CO3===
BaCO3↓+2NaOH[或Ca(OH)2+Na2CO3===
CaCO3↓+2NaOH或Ba(OH)2+Na2SO4===
BaSO4↓+2NaOH或2NaCl+2H2O
2.
A、B、C、D、E是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及反应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人体缺乏A元素会引起贫血,B溶液呈蓝色且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B和D含有相同的阴离子。
(1)C应是化合物中的______类;E的化学式是_______。碱
H2O
(2)A与B溶液反应后,溶液的质量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减小
(3)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OH+H2SO4===
Na2SO4+2H2O(合理即可)
3.甲、乙、丙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三者之间的转化也均为初中科学常见的反应。如图是它们的转化关系(“→”表示某一物质可转化为另外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问题:
(1)若甲是一种红色单质,则甲的化学式是______,乙→丙的现象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Cu
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呈蓝色
(2)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小18,则甲→乙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丙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化合反应

(3)若甲→乙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则甲→乙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乙中阴离子需要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NH3+HCl===
NH4Cl
AgNO3和HNO3
4.
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已知乙是红棕色固体丙是熟石灰,甲、丁是同类物质,丁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浓溶液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瓶口会形成白雾。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
(1)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H2SO4
(2)甲转化为丁需要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丁与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BaCl2
Ca(OH)2+2HCl===
CaCl2+2H2O
复分解反应
乙物质转化为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列举甲物质的一项用途__________________。精炼石油(或生产化肥、农药等)
5.
化学使世界更精彩。化学活动小组在联欢会上表演了一个精彩的小魔术:向“矿泉水”中依次倾倒A、B、C、D溶液,出现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变化,请运用初中化学的知识将魔术揭秘。提示:“矿泉水”指代无色溶液;“牛奶”指代白色浑浊液体;“雪碧”指代反应中有气泡生成的无色溶液;“葡萄酒”指代红色溶液。
(1)“矿泉水”、A、B、C、D均是只有一种溶质的无色液体,“矿泉水”中溶质含钠元素,C中溶质由三种元素组成。推断B中溶质为______________。HCl(或H2SO4等合理即可)
(2)在“牛奶”变“雪碧”的过程中,最多发生_______个化学反应。3
(3)写出“矿泉水”中加入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Ca(OH)2+Na2CO3===
2NaOH+CaCO3↓(合理即可)
2020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期中复习”专题讲练(二)
物质的推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