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课 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 【学习目标】 举例说明分析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对气候的影响。 阅读各种地图、景观图片、文字资料等,提取信息,分析导致不同地区气候差异的原因。 【教学重点】 1、纬度因素对气温的影响。 2、海陆分布对降水的影响,海陆性质差异对气温季节变化的影响。 3、地形因素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教学难点】 1、海陆性质差异对气温季节变化的影响。 2、通过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环境观。 【学习过程】: 回顾旧知识 1、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是气温和降水,你知道 世界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分布有哪些规律吗? 2、回顾气温的分布规律、降水的分布规律。(要求:先让学生思考半分钟;再回答) 导入新课: 世界气温和降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影响世界气候的因素有哪些? 今天,我们学习第五节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板书课题:第五节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 活动: 【学习目标】先展示,并让同学们大声齐读一遍。 【整体感知】快速浏览课本,找出形成气候的因素有哪些?看谁找得快。 一、纬度因素 自主学习 认真读79页课文,回答学案54页第1、2题: (1)_________是形成气候的基本因素。 (2)纬度较低的地方,获得太阳热量较多, 较高;纬度较高的地方,获得太阳热量较少, 较低。 (二)合作研讨 【活学活用】看图片并比较:黑龙江和海南这两个地区的冬季气温 差别很大,是什么因素影响的呢? 【合作探究】(同位之间合作)思考:A、B两地气候产生差异的原因? 【小结】 对气温的影响:纬度___,气温___;纬度___,气温___。 对降水的影响:赤道地区降水___,两极地区降水___。 【活学活用】看图片并回答: 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多雨,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 )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因素 二、海陆因素 (一)自主学习 认真读80页课文,回答课件上的问题: (1).离海洋较近且能受到海洋湿润气流影响的地区,一般降水( );远离海洋的内陆,一般降水( ). (2).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比海洋( );冬季陆地气温比海洋( )。 (二)合作研讨 【合作探究】(同位之间合作)讨论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的影响:同一时刻,为什么海水和沙子的温度不一样? 同一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差异及原因 同纬度 陆地 海洋 性质 吸热快 散热快 吸热慢 散热慢 影响 夏季 气温高 气温低 冬季 气温低 气温高 温差 大 小 【小试牛刀】(同位之间合作)比较西安和东京两个城市,回答下列问题: 1、两个城市的气温年较差分别是多少? 2、哪个城市的年降水量更大,为什么? 【小结】: 1、对气温的影响:夏季陆地气温___,海洋气温___,冬季则相反;沿海地区温差 ,内陆地区温差___ 。2、对降水的影响:近海且能受到海洋影响的地区降水___,内陆地区降水___。 【巩固提升】(同位之间合作) 炎热的夏季,若从图中城市选择一个作为避暑胜地,下列选项中,对避暑城市的选择和主要影响因素的解释都正确的是( ) A武汉 纬度因素 B青岛 海陆因素 C广州 纬度因素 D西安 海陆因素 过渡: 三、地形因素 (一)自主学习 认真读81页课文,回答课件上的问题: 1.受 影响,气温随着 的 而 。一般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 。 2.山地的迎风坡降水 ,背风坡降水 。 合作研讨 【读 图】: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读 图】:A、B哪个是迎风坡?哪个是背风坡? 【合作探究】(同位之间合作) 为什么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 降水少? 【牛刀小试】(同位之间合作) 分别位于安第斯山脉南段东西两侧A和B两点,为什么A地降水多,B地降水少? 【小结】: 对气温的影响: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___。 对降水的影响:山地迎风坡降水多___,背风坡降水___。 【活学活用】下列地理现象与哪些因素有关? “山前桃花山后雪。”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巩固提升】(同位之间合作)哈尔滨、北戴河、庐山、武汉这四个地区成为避暑胜地的原因是什么? 找同学回答: 过渡: 自主学习 认真读82页课文,回答课件上的问题: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1、有利:改善局部地区的___。 2、不利:全球气候___、臭氧层___等 (二)合作研讨 【活学活用】: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归纳总结: 1、纬度因素 气温:低纬度气温____高纬度气温____ 降水:赤道附近降水____两极地区降水_____ 2、 海陆因素 气温:同纬海陆比较,夏季_____气温高,冬季_____气温高 降水:离海___且受海风影响,降水____;离海____降水____ 3、 地形因素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______每增高1000米约降_____ 降水:山地的_______降水多,________降水少 4、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有利:改善局部地区的___。 不利:全球气候___、臭氧层___等 学案达标训练: “一山有四季”的地理原理是( ) A不同的海拔气温不同 B海陆影响气温的变化 C不同纬度气温不同 D海拔越低气温越低 看图回答2、3题 2.气象工作者在同一时刻测得A处气温是20℃,B处气温是38℃,则A、B的相对高度是( ) A.1000米 B.2000米 C.3000米 D.4000米 3.炎热的夏季,人们常常到A、C两地避暑的原因是( ) A处地处迎风坡,降水多;C处沿海降水多 B.A处在山顶,海拔高,气温低;C处在海边,有海水对气温的调节 C.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弱;C处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强 D.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C处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弱 北京和新疆所处纬度大致相同,但气候相差很大:北京较为湿润,而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却很干燥.造成 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下面能表达地形影响气温的语句是( ) A人间四月芳非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C清明时节雨纷纷 D天有不测风云 珠穆朗玛峰常年冰雪覆盖,导致其气候严寒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人类活动 C海陆位置 D地形因素 7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地中,降水较多的是 ,主要因素是 。 (2)C、D两地中,降水较多的是 ,主要因素是 。 (3)A、B、C、D四地中,降水最多的是 。 布置作业:学案56页 第7至12题 板书设计如下: 第五课 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 一、纬度因素 二、海陆因素 三、地形因素 四、人类活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