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力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选自上海科技出版社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一节。本节是在具体讨论重力、弹力、摩擦力之前让学生建立力的初步概念,了解力作用的相互性和力的作用效果。课文根据“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首先从学生熟悉的一些涉及力的生活情景、自然情景中归纳出力的初步概念,然后引导学生通过一些简易实验,体验力作用的相互性和力的作用效果,以让学生形成一个有关力的初步的物理图景。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之前已有大量关于力的“前概念”和常识,生活中也有大量与力有关的词语,学生似乎对力是很“熟悉”的。但这里强调的力是一个基本的物理概念,它有特定的科学内涵,有丰富的物理内容,这方面对学生而言又是陌生的。教材从“熟悉”入手,充分关注和利用学生的经验,让学生不断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经历一些科学探究过程,感悟一些科学方法,把学生逐步引进科学的力世界,把“陌生”变为科学意义的“熟悉”。利用“熟悉”的经验激发学生认识力、探索力的兴趣,激发学生从身边最平常、最一般的事物中探求科学规律的兴趣。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的《课标》要求是:认识力的作用效果。《教材》在知识点上先讲述力的概念,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体、受力体,然后才讲述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知识点不难。在能力点上也没有太难太大的探究,主要在于实验体验,观察分析。所以把本节教学设计的能力点放在:从实验体验切入知识的形成过程,观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因此课的类型设计为互动体验。 教学设计过程选用气球、橡皮筋等生活中常见的低成本材料做实验,让学生意识到一根小小的橡皮筋或一个气球就能探究物理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拉近了物理与生活的距离,体现了新课改理念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生活中体会、理解物理知识,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录像或图片等,能简单描述出所观察到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从而对力形成初步的认识。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感受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讲解日常生活中应用力学知识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归纳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 难点:理解力作用的效果。 [教学用具] 弹簧、气球、磁铁、磁针、大头针。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给学生表演一个特异功能的节目:磁铁带动小磁针转动 二.进行新课 1、什么是力 生活中所有许多与力有关的生活现象,我们一起来分析。 ①分析课本图5-1中的各种力现象: 教师:以上实例中都有力存在,分析动词(举、推、压、拉、吸引、排斥等都叫做力的作用)解释课本内容。 ②在教师启发引导下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分析,最终概括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用字母F表示。 教师:请大家考虑,当有力存在(或出现)时有几个物体?(有力存在时,一定有两个物体发生了某种作用) 注意: 1、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2、 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了这种作用,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 下面再请大家分析课本P101的6个图景中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每个同学讲一个图景。 生甲:(c)图中施力物体是运动员,受力物体是杠铃。 生乙:(a)图中施力物体是推土机,受力物体是泥土。 生丙:(d)图中施力物体是大象,受力物体是跷跷板。 生丁:(b)图中施力物体是渔翁,受力物体是渔网。 ③教师提问: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能发生力的作用,不接触的两个物体能否也能发生相互作用? 演示实验一:用磁铁吸起铁钉 演示实验二:用磁铁吸引小磁针 结论:物体之间不接触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那么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哪些效果呢? ①演示实验三:用手将弹簧拉长。(弹簧受到拉力时变长了) 演示实验四:手用力使直尺变弯曲。(直尺受到力时变得弯曲) 演示实验五:手用力压气球,气球被压扁。(气球受到手的压力时变扁了) 学生总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形变)。 ②多媒体演示课本P103图5-4中的现象:足球静止在地面上,脚踢它时给它一个力,足球受到这个力由静止变为运动;运动员用头顶球,球改变了方向;守门员用手接球,球由运动变为静止。 教师:物体由运动变为静止、由静止变为运动,以及运动的快慢、运动方向的变化都叫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总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 1、由运动变静止 2、由静止变运动 3、运动速度改变 4、运动方向的改变 判断运动状态是否改变: 在弯路上匀速转弯的汽车 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落下 用手扶着扶梯匀速下滑的过程 地球绕太阳运动 最后总结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产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通过刚才踢足球的实例,提问当我们用力踢足球的时候,足球运动起来,但是人的脚会感觉到疼痛,为什么? 总结:因为脚受到力的作用,那么两个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有什么关系呢? ①实验探究 图中的2只气球由于受压都发生了形变。 猜测: 下面哪些挤压方式能够产生这种效果? A、左球不动,右球压向左球 B、右球不动,左球压向右球 C、两球同时向中间压 在教师的点拔与引导下,由学生得出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施力,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结论。 最后课堂分析课本实验探究的例子。 板书设计 §6.1 力 力 定义: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符号:F 力的作用效果 ①形变 ②改变运动状态 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