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教案

资源简介

第二章
声现象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课题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2.知道控制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控制噪声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
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重难点
重点
噪声的危害以及控制噪声的措施,特别是噪声的控制.
难点
结合实际,提出控制噪声污染的措施.
教学准备
多媒体、示波器(有条件的学校)、铁钉、泡沫塑料块和玻璃.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情境导入
【情景引入】视频或音频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师:同学们,这声音好听吗?生:好听,给人以美的享受!师:请同学们再听下面的声音,谈谈自己的感受.(视频或音频播放嘈杂的吵闹声、工厂机器运转的轰鸣声)生:太吵了,难听得很!师:刚才同学们听到的那种令人心烦意乱的声音就是噪声,噪声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生活的四大污染之一.噪声是怎样产生的?它对我们有什么危害?如何来控制噪声?这些问题同学们想不想知道?生:想!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活动一:探究新知活动一:探究新知活动一:探究新知活动一:探究新知
学点1:噪声及其来源师:噪声与我们听到的乐声有什么不同呢?请同学们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听声音,同时注意观察波形图.【教师演示】听铁钉、泡沫塑料块刮玻璃时产生的声音,并观察示波器产生的相应的波形图(如图2-4-1所示).图2-4-1师:声音好听不?是不是噪声?生:难听死了,就是噪声.师:噪声的波形图相对于乐音的波形图与什么不同?生:乐音的波形图很有规律,噪声的波形图好像没有规律.师:总结得很好!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噪声就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引导讨论】现在我们正安心的认真学习,如果外面正在搞宣传演出,这时传来一位歌手响亮而悦耳的音乐,音乐声对我们来说是噪声吗?请说明理由.(教师听取各组的讨论情况,让学生代表自由发言并准确地评价与鼓励)师:通过讨论我们知道乐声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是噪声,大家说说,从环保的角度讲,哪些声音是噪声?生甲:影响人们学习、工作的声音是噪声.生乙:影响人们休息的声音也是噪声,大家都想睡觉,你在宿舍大声唱歌,就是噪声,不文明的表现.师:同学们的回答非常好!其实影响我们正常交流的声音也是噪声.哪位同学从环保的角度总结一下噪声的概念.生丙:凡是影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想想议议】噪声主要来源有哪些?我们身边的噪声都有哪些?答:噪声的主要来源有: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里机器发出的声音.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等.社会生活噪声:街道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我们身边的噪声:邻里的吵闹声、图书馆里的说话声、学生的叫喊声、自修课的说话声、上课时移动桌椅的刺耳声等.(让学生代表发言,说出身边的噪声及感受,并说出噪声的来源.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一定的补充,并将典型事例用多媒体展示或板书)学点2: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自学教材P43,回答下面问题:1.人们是以什么为单位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的?这是表示声音的音调还是响度?答:用分贝表示声音的强弱等级,它的符号是dB;它表示的是声音的响度.2.0
dB表示有还是没有声音?答:有;0
dB是人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噪声都有哪些危害?答: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息;使人耳聋、头痛、视觉模糊等,严重者甚至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高强度的噪声能够损坏建筑物.4.为了保护听力,保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休息,噪声分别不能超过多少分贝?答:分别是90分贝、70分贝和50分贝.【拓展延伸】如图2-4-2所示,你认识这是什么装置吗?它有什么作用?你知道上面的数字和符号是什么意思吗?图2-4-2答:该装置是噪声监测仪,其作用是显示噪声的强弱,数字表示的是噪声的分贝数,符号是噪声分贝数的单位.学点3:控制噪声【过渡问题】让闹铃发声,然后提问:根据前边学过的知识,你能说出铃声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几个阶段吗?答:声源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振动引起听觉.【自主探究】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因此控制噪声显得十分重要.我们已经知道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如果要控制(或减弱)正在响铃的闹钟的铃声,你有哪些方法呢?答:把闹钟关掉、电池取出,用报纸或海绵盖住闹钟、把闹钟放在空纸盒中、捂上耳朵等.【说一说
议一议】受上面思考探究的启示,请同学们结合图2-4-3讨论一下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减弱噪声,并举出典型的实例.

摩托车上

穿越北京动物

工厂用的防的消声器
园的“隔音蛟龙”
噪声耳罩图2-4-3(学生讨论归纳,教师补充完善)(1)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例如,禁止鸣笛、摩托车消声器、严禁大声说话、把手机调到静音、晚上看电视调小音量等.(2)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例如,植树种草、关闭门窗,设立隔音板、隔音墙等.(3)人耳处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例如,捂耳朵、戴耳罩等.
演示实验建立学生的感性认识,变抽象为形象,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自己讨论,教师不直接给出结论,体现课堂的民主,师生的平等.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和切身感受,促进其改正不良习惯,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控制噪声的三个方面与听到声音的三个阶段相对应,引导学生从引起听觉的三个环节入手分析,为学生下一步学习控制噪声指出了方向.学以致用,关键是告诉学生要灵活运用知识.例如:不准跳广场舞确实是减弱噪声的有效方法,但是却不合情理,所以,解决实际问题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灵活运用知识.讲练结合,学以致用.对物理上噪声概念的理解.
活动二:运用举例活动二:运用举例
类型一:噪声的概念例1.在下列场景内的声音,属于噪声的是(B).A.足球场上,球迷们兴奋狂热的吼叫声B.居民小区内,夜晚震耳欲聋的“坝坝舞”音乐声C.歌舞厅里,铿锵有力的打击乐声D.车站里,提醒旅客检票上车的广播声【解析】判断声音是否是噪声,关键是看是否影响到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休息或交流.足球场上球迷们兴奋狂热的吼叫声是正常情绪的宣泄,有助于激发球员的求胜心,不是噪声;居民小区内夜晚震耳欲聋的“坝坝舞”音乐声会影响居民的休息,是噪声;歌舞厅里铿锵有力的打击乐声是必要的伴奏,不是噪声;车站里提醒旅客检票上车的广播声为乘客传递信息,不是噪声.故选B.类型二:噪声的等级和危害例2.为了听力,
应控制噪声不超过(D).A.10
dB
B.50
dB
C.70
dB
D.90
dB【解析】为了正常休息,噪声不能超过50
dB;为了正常的工作、学习,噪声不能超过70
dB;为了保护听力,噪声不能超过90
dB.故选D.类型三:噪声的控制例3.以下四种措施:①马路旁的房子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②城市禁止机动车鸣喇叭;③马路两旁植树;④高架道路两侧设隔音板墙.对控制噪声污染有作用的是(D).A.①②
B.
②④
C.
①②④
D.①②③④【解析】①双层玻璃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符合题意;②禁止机动车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符合题意;③马路两旁植树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符合题意;④高架道路两侧设隔音板墙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符合题意.故选D.
对环保上噪声概念的理解.了解噪声强弱的等级.知道控制噪声的途径.
检测反馈
让学生完成《高效课时通》“当堂小练”P9,完成后同桌之间互相批改.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1.噪声的概念和来源(1)从物理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从环保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人们以分贝(符号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3.控制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的产生——在声源处减弱.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人耳处减弱.
布置作业
【正式作业】教材P45“动手动脑学物理”,第2、4题【家庭作业】《高效课时通》P24-P25
板书设计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PAGE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