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 【课标要求】 l 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中国自然灾害的相关图文资料,归纳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2、通过阅读和观察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和中国主要地质灾害多发区分布图,认识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重点) 3、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和应灾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方法】多媒体导入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感悟导入 多媒体播放龙卷风视频,引入自然灾害的概念,导入新课。 学生模拟龙卷风的小实验。 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 过渡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下面,我们一起来进入今天的学习——认识我国自然灾害 导入新课 展示涝、旱、台风、寒潮等气象灾害和地震、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图片,以及其它的自然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强调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是影响我国最主要的两种灾害。 提问:你知道合肥发生过哪些自然灾害吗?你还知道哪些自然灾害呢? 通过提问,学生思考回答,并展示各种灾害的图片,利于学生形象直观认识自然灾害。 过度 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多种多样,其中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对我国影响最为严重。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展示气象灾害分布的图片: 学生回答后,总结气象灾害的分布规律。 展示长江水灾、西南旱灾和台风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灾害灾情重、损失大、频率高的特点。 展示地质灾害分布的图片: 学生回答后,总结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 展示地质灾害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的图片,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灾害灾情重、损失大、频率高的特点。(为后面总结自然灾害的特点做铺垫) 重叠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图,让学生认识到同一个地方可能既有气象灾害又有地质灾害,认识到两种灾害之间的关联。 学生分成两组:气象灾害研究组和地质灾害研究组。 气象灾害: 1、旱涝灾害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与气候、地形有什么关系? 2、雪灾、冷害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与气候有什么关系? 3、台风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与台风的发源地有什么关系? 地质灾害: 1、地震灾害的分布有何特点? 2、滑坡、泥石流灾害集中分布在哪些地区? 3、地质灾害的分布与地形地势有什么关系? 利用所学,结合材料,学生归纳、总结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掌握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与展示的形式,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学生小组讨论与展示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并培养其自信心,使其敢于展示自己、迎接挑战。 过度 自然灾害给我们带来了经济损失、人员伤亡,保护人身安全,是抗灾、减灾的首要目的。灾害无情,人有情。面的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怎样才能避免突发灾害对身体的伤害呢?我们首先会想到解放军叔叔,而我们自己也要掌握一定的自救互救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面对灾害,科学应对 学生结合课本洪水灾害避险自救的方法,探讨地震灾害来临时我们如何应对,同位之间可以相互交换意见。 演练地震时如何自救互救。 播放地震灾害避险自救的视频。 其他灾害的自救方法。 课后作业: 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其危害,并设计防灾避险预案。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进行应急演练。 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看视频学习面对灾害,科学应对,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通过学生的讨论,认识面对自然灾害发生时,应该科学、有效地保护自己,掌握一些简单、易行的避灾常识。 课堂小结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我国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 三、 面对灾害,科学应对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课堂练习 1.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 、 等。 2.气象灾害主要有 、 、 、 等灾害。 3.地质灾害主要有 、 、 等灾害。山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 (高、低)。 4.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 、分布广。 5.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 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的 国家之一。 小组讨论结束后,由每小组代表上台答题,其余小组进行思考、补充。 学以致用,通过练习检测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板书设计】 种类多 频率高 灾情重 分布广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