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 知识与技能: 通过探究实验进一步熟悉天平的构造,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学会用量筒和天平测定液体和固体的体积和质量。 通过探究实验,归纳出物体的质量,体积和密度三个物理量之间的数学关系,理解物质的特性之一 ——密度。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通过实验探究初步理解物理中研究问题常用的求比值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敢于大胆提出问题,乐于主动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密度概念建立的意义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量筒、刻度尺、装有水的大烧杯、小烧杯、铁块(圆柱体或长方体). 三组质量、体积不同的铜块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设 计 学生活动设计 创设探究情景激起学生探究欲望.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和假设.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方案. 实验探究 既是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深入认识、理解、形成密度概念的过程,也是突出新的课程理念实现学生由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根本转变的过程,还是学生学习体验科学探究完整过程与方法的重要过程. 这个环节主要落实的知识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质量相同,体积不同;体积相同,质量不同;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引入: 师:这有两瓶水,一瓶是矿泉水,一瓶是纯净水,请同学判断哪一瓶是矿泉水.(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饮料瓶分别装矿泉水和纯净水) 师:再请同学们判断这个饰品是银的还是白金的? (展示一个抛光的银质的饰品.) 我们要区分是哪一种物质,就要找到物质不同的特征,今天我们一起通过研究一些具体问题探究物质的一种特殊性质. 展示探究的三个问题: 同体积的水和酒精质量是否相同. 水的体积发生变化时,它的质量怎样变化的. 铁块的体积发生变化时,它的质量怎样变化的. 师:请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大胆猜想并将猜想写在探究报告上. 师:谁愿意将自己的猜想与大家交流. (交流猜想和假设) 教师将同学们的猜想写在黑板上. 师:请根据探究问题和猜想设计你的实验探究方案(自己先思考后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教师给出探究报告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实验中所用的器材、实验的方法、实验数据的记录、实验数据处理以及实验中注意问题.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方案. 教师结合学生交流作必要的指导. 如:比较酒精和水体积和质量关系,可以做两组实验分别比较同体积的酒精的水的质量和同质量的酒精和水的体积. 数据记录表一: 酒精和水的质量与体积的比较 物质 质量g 体积cm3 酒精 100 水 100 酒精 200 水 200 数据记录表二 水的体积变化和质量变化的关系 物质 质量g 体积cm3 水 100 水 200 水 300 数据记录表三 铁的体积变化和质量变化的关系 物质 质量g 体积cm3 铁(1块铁块) 铁(2块铁块) 铁(3块铁块) (学生实验过程教师要注意巡视,及时发现实验中的问题) 分析与论证 师:通过实验是否验证了你的猜想?通过分析数据你又有哪些收获?请小组代表将本组的探究结果与全班交流. 以上的实验数据可总结如下: 表一:不同物质质量相同,体积不同;体积相同,质量不同 表二:水的体积增加,质量也增加,体积是原来的几倍质量就是原来的几倍. 表三:可以得出与表二相同的结论. 师:你还发现了其他特点吗? 引导学生得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师:由以上的结论,同学们思考一下,质量/体积跟什么有关呢? 生:物质的种类. 师:所以说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有的性质,在物理学里用密度来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 板书: 密度 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公式:ρ= 3.课件展示例题: 4.单位:千克/米3或克/厘米3 5.ρ水 =1.0×103千克/米3=1.0克/厘米3 展示常见物质的密度 师:表中不种物质的数值不同,反应了它们的什么不同? 结合实验结论和密度定义知道这个数值反应了单位体积的物质的质量,也就是1米3物质的质量.表中不同数值说明了不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不同;单位体积的质量不同,我们可以不可以利用这点鉴别物质? 师:如何解决上课开始提出的问题:鉴别饰品是银的还是白金的? 板书: 密度的应用: 1.鉴别物质 2.计算物质的质量 3.计算物质的体积 观察思考 学生猜想 可能是酒精质量大 可能是水的质量大 水的体积增大,质量也增大 学生实验探究 每个小组分别选取1至2种物质去探究 交流讨论 小组内交流完成探究结论,讨论其他发现. 学生演示例题,得出结论,并讨论密度这一物理量的单位. 学生对表中不同物质密度进一步的巩固 测量饰品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密度值,与密度表中的值比较,确定是否是白金的. 板书设计: 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 探究问题:(见投影展示) 猜想与假设 学生甲: 学生乙: 三.探究实验方案:(器材、实验记录参考数据表格 、实验结论) 四.分析论证 五.密度 1.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ρ= 3.课件展示例题: 4.单位:千克/米3或克/厘米3 5.ρ水 =1.0×103千克/米3=1.0克/厘米3 六.密度应用:1.鉴别物质 ;2.计算物质的质量 ;3.计算物质的体积 交流与评估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运用了探究式学习,体验了探究的过程.通过探究我们学到了密度这一重要概念,并会运用密度这一特殊性质,去鉴别物质,计算物质的量和体积.再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地进行探究式学习. 教学反思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