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蜡烛的变化》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 三维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从蜡烛熔化和燃烧的现象中,发现物质变化的主要特征。 2、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知识与技能: 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 2、体验实验获得证据、交流获得结论的重要。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观察,归纳出物质的变化有两类。 难点:会从周围的物质变化现象中判断两类变化。 教学准备 蜡烛、小刀、火柴、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蒸发皿、试管夹、多媒体课件、学生实验报告单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媒体出示大自然时刻都在千变万化的相关图片。(同时播放《央视天气预报》背景音乐) 2、谈话:同学们,我们这个世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大到广阔的宇宙,小到身边的小草,它们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变化当中,有的变化我们能够直接看到、感受到,也有一些变化是在悄悄进行的。谁能举几个例子说一说生活中的变化? 3、学生发言。 4、揭题:就连小小的蜡烛也隐藏着惊奇的变化,那么我们今天就以蜡烛为例,来探究一下物质的变化。(板书课题) 二、探究蜡烛的变化 (一)、蜡烛的熔化 1、了解蜡烛的特点 (1)、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等方法来了解蜡烛的特点,比一比看哪一组的同学观察得最仔细。 (2)、学生分组观察,汇报蜡烛的特点。 2、讨论:如果要使蜡烛发生变化,有哪些方法? (切割、加热、点燃等) 3、切割、加热蜡烛。 (1)、媒体出示相关实验器材,引导学生认识。 (2)、媒体出示实验步骤,强调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4)、学生交流,汇报实验现象。 (5)、填写学生实验报告单。 (二)、蜡烛的燃烧 1、用火柴点燃蜡烛,看看蜡烛发生了什么变化? 2、将蒸发皿放在蜡烛火焰上方约1-2厘米处,观察蒸发皿上有什么现象? 3、熄灭蜡烛,看到什么现象?闻到什么气味? 4、学生观察、讨论,汇报实验现象。 5、指导学生完成实验记录表。 (三)、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1、用蜡烛的变化,引导学生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 2、媒体与教材出示相关图片,学生说说这些现象属于哪一种变化?依据是什么? 3、讨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与区别。 三、巩固练习 媒体出示相关例题,学生判断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四、知识拓展 试用本课的知识解释“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蕴含的科学现象。 五、课堂小结 组织学生对本节知识进行梳理,并用多媒体展示。 六、布置作业 观察身边物质变化的现象,想想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板书设计: 1、蜡烛的变化 仅仅是形态的变化 没有产生新物质 切割、加热---------------------------物理变化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点燃、熄灭---------------------------化学变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