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节《温度》【学习目标】1.明白温度计的结构及理解温度计的原理。2.能记住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教学重难点】1.温度计原理及使用方法。2、使用温度计易错之处。【教具】水(冷热)、烧杯、温度计、小玻璃瓶、塑料管、红墨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让学生观察图片,了解图片中两位同学的感受,用语言描述内容。2.实验激发学生兴趣组织学生感知水温高低。【实验】将左右两手分别浸入热水和冷水中,描述你左右两手的感觉:;将左右两手分别浸入热水和冷水中一段时间后,再把它们一起浸入温水中,描述你左右两手的感觉:.3.人们常凭感觉比较物体的冷热,这种感觉是不是绝对可靠呢?人们可以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和热,但这种判断并不总是准确的.为此,我们引入温度这一物理量来客观地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并用温度计来测量物体的温度.(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1.自学课本P47---48页,回答下列问题。(1)物理学中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2)亲自做一做本节开头冷、热温水的实验,你会发现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可见,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这种感觉是。既然人的感觉有时不可靠,那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物体的温度呢?要准确地判断和测量温度,就要使用科学测量温度的工具: 。(3)制成液体温度计的液体一般有、和 ,常用的温度计有、和,它们都是根据液体的原理制成的。2.合作探究温度计原理、构造、种类(1)【实验一】:自制温度计。现象:将小瓶放入热水中,细管中的水柱会;把小瓶放入冷水中,水柱会。(2)【实验二】手握温度计下端玻璃泡,观察温度计中液柱在细管中的变化(保持一定的时间),而后将手松开继续观察液柱变化。观察到的现象:,原因:.手握温度计下端玻璃泡时,泡内液体受热膨胀,液面上升;手松开时,泡内液体变冷收缩,液面下降,从液面的位置可读出温度的数值。(3)归纳温度计工作原理是。3.学生自学摄氏温度温度计玻璃外壳上的C表示此温度计确定标度时采用的是摄氏温度,那么摄氏温度是怎样确定温度的?(学生看书后回答,教师配合多媒体演示)(1)阅读课本P48,回答下列问题:(2)温度计上的字母“C”或“℃”代表什么?1℃是怎样规定的?答:代表。把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水沸腾时的温度规定为,然后在和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的温度就是。(3)37℃读作,-3.7℃读作者 。(4)阅读“小资料”,了解自然界的温度,你能说出以下的温度吗?人的正常体温是;水的凝固点是;水的沸点是;酒精的沸点是;水银的凝固点是;地球表面的最低气温是。第二部分温度计的使用阅读课本P49-50,回答下列问题。1.学生说说怎样测水的温度,后尝试初次测量,学生找出测量中相关问题2.归纳总结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3.观察“想想议议”图3.1-3四种测量水温的操作。请你评价这四种操作方法的正误。如果是错误的,请指出错在哪里。(三)应用新知,展示交流【实验三】分组活动:练习用温度计测量热水、冷水、温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先估测,看谁估测得较准)。被测物体估测温度t/℃实测温度t'/℃热水冷水温水巩固新知问题释疑阅读课本P50页,回答下列问题。体温计为什么可以脱离人体读数,而仍然显示原来的温度?答: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水银 ,细管内的水银 ,直管内的水银 退回玻璃泡内,所以它表示的仍然是 。每次使用体温计之前,都要 。(五)课堂小结,盘点收获学生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归纳、总结。(六)当堂检测,巩固拓展1.温度是表示的物理量,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采用的是______温度,它把的温度规定为0℃,把,的温度规定为100℃.2.用测了38.5℃发烧病人的体温计没有向下甩就去测正常人的体温,其测量结果会是℃。3.读出图中的示数。(甲40℃30)(乙10℃20)4、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实验中,正确的步骤是____________A、取一支适当的温度计 B、估计被测水的温度C、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水中D、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E、观察温度计的量程F、让玻璃泡在水中稍候一会儿,等示数稳定G、从水中取出温度计H、对温度计进行读数 (七)整理学案,布置作业1.阅读课本P43-P44了解其它常用的测温计及其使用方法。2.课本P471、2、3(八)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