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光的反射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光的反射现象。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并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光现象问题。2、过程与方法⑴关注生活中的光束现象,感受建立模型的研究方法。⑵经历光的反射规律的探究过程,感受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得到规律的重要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在学习光的反射有关应用中,了解物理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⑵在探究活动中,体验探究的喜悦和懂得合作与交流的必要性。⑶通过从生活实例中了解光现象,养成善于观察、敢于提问、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光的反射定律和应用难点:三线共面三、教学资源1、演示实验器材:镜子、手电筒21、学生实验器材:光具盘、实验纸32、PPT课件四、教学设计思路本设计的主要内容为是光的反射定律。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生活中的实例和小实验为基础,引入光线、光的反射现象等,以学生实验、教师点拨为基本方法,逐步形成光的反射定律。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光的反射定律。方法是突出规律的形成过程:根据学生已有经验,指出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能反射光,然后教师用手电筒照射小平面镜,观察反射的光斑,感受光的反射现象,并提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反射面和入射点等物理名词。通过改变镜子的角度,观察光斑的移动情况,感受光的反射是有规律的,从而提出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等物理名词,同时教师板演光路图,学生初次建立光反射的空间概念。在这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实验分步验证,并同时感受光路可逆事实规律。最后通过练习,巩固光的反射定律。五、教学过程(一)引入图片展示这里要写完整的板书:1.介绍光源2.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及光速。3.光线的概念(二)新课2.光的反射定律⑴小实验1利用平面镜反射手电筒的光,引入光的反射,教师板演实验光路图,提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反射面和入射点等物理名词,建立光反射的空间感。利用改变手电筒光的方向或平面镜角度,观察反射光斑移动情况,感受光的反射是有规律,提出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等物理名词。教师准确板演光路图。⑵问题探究:光在反射时可能遵循的规律,即光在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之间的关系?以及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⑶学生实验2利用光具盘按实验纸“活动”要求,验证光的反射规律。⑷学生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并归纳结论。结论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结论2: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结论3: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3.光路可逆学生实验3:按实验纸的要求进行活动。结论: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三)运用巩固4.巩固练习六、课堂小结探究光的反射的规律1.实验目的1.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实验认识光的反射规律。2.实验器材光具盒、实验纸1.让入射光线投射到平面镜上,观察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你能得到什么初步结论?。当入射光线向法线靠拢,反射光线的方向如何变化?,2.改变入射角的大小,量出相应的反射角,并填入表格。1234入射角00300450600反射角分析上表中的数据,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3.利用刻度卡,将刻度卡向后折,观察刻度卡上(有或没有)反射光线。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归纳步骤1、2和3,你可以得到光在反射时有哪些规律?4.如果入射光线沿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线将从哪个位置反射出去?说明了什么?。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