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节《黄河的奉献与忧患》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属于湘教版教科书八年级第二章第三节《滔滔黄河》的部分内容。本节课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黄河对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这条课标和微格课课型需要,黄河概况略去不讲,主要围绕对黄河的整体评价即黄河的奉献和水患最大忧患展开讨论的。它不仅是本章教学的重点,而且也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因为黄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是炎黄儿女的生命之河。学好黄河相关知识,也为八年下册学习分区打下基础,因此本节知识在教材结构的编排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运用实例或资料说明黄河所做出的贡献和忧患。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教材总结归纳黄河所做出的贡献。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依据图文资料,分析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通过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黄河地上河的成因与危害。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黄河奉献和忧患的探讨,让学生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民族自豪感。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母亲河的奉献和忧患。教学难点:黄河地上河的形成与治理。四、学法指导:《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根据初二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学法上给予以下指导:(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2)培养学生获取图文信息能力,推理分析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的能力。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大量资料。六、设计思路:(一)创设情景、直奔主题:展示课件:《黄河,母亲的河》音乐TV片断(设计意图:学生在雄壮的旋律中欣赏黄河滔滔奔流,气势磅礡的美景。)教师过渡:一首《黄河,母亲的河》唱出了我们中华儿女对黄河母亲河的深深热爱。黄河她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有人却说,黄河是一条“害河”,我们应该怎样看待黄河的功与过呢?今天我就和同学们一块来探讨黄河的功过问题。(二)设计活动、完成教学:一、母亲河的奉献课堂活动1:自学教材55页,举例说明母亲河的奉献。(设计目的:完成教学重点、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目标、激发对母亲河的热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师展示母亲河奉献的图片,并总结归纳以下要点a、上游丰富的水能资源(一系列的梯级电站)b、黄河水资源的浇灌作用(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景观图)c、黄河泥沙塑造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华北平原)d、提供旅游资源(壶口瀑布图以及沿途风光图片)教师过渡:黄河不愧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自古以来黄河也多次带给人们沉重的灾难,这便成了母亲河的忧患。二、母亲河的忧患(完成教学重点、能力目标)教师引导:“跳进黄河洗不清”,反映了黄河怎样的特点?(泥沙含量大)教师运用大量资料展示,让学生感受黄河的泥沙含量之大,增强直观印象。教师展示黄河干流泥沙变化示意图,总结黄河含沙量大主要与中游严重的水土流失有关。课堂活动2:小组探究黄土高原地区黄河含沙量大大增加的原因。(完成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图文分析、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目标)学生展示讨论结果。教师多媒体展示相关地图和图片资料,总结归纳:(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地表崎岖,支流众多,,黄土疏松,植被稀少,暴雨季节,大量泥沙随雨水汇入黄河,因此,黄河中游含沙量特别大。)教师引导:黄河携带大量的泥沙冲出黄土高原,就进入了华北平原,水流速度有何变化?携带泥沙又会怎样?这会造成什么后果?播放地上河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黄河地上河的形成过程。教师过渡:黄河下游的河床仍然在以每年10厘米的速度迅速抬高,一遇暴雨,黄河水位猛涨,居住在黄河大堤外的人们能安全吗?为什么?(师生互动总结:水位猛涨,两岸大堤就有决口之险,一旦决堤,洪水泛滥,黄河两岸的人们将蒙受毁灭性的灾难。)7、教师总结:因此黄河之患在于黄河决堤,洪水泛滥。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黄河下游悬河所带来的灾难。(设计目的:直观感受黄河水患,引导学生找出黄河水患的根本原因,培养发散思维)教师过渡:黄河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我们要怎样解决黄河之害呢?三、母亲河的治理(完成教学难点、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课堂活动3:小组合作探究,假设你是一位河流治理专家,请你为解决黄河之患出出主意,想想办法,。(设计目的:创设问题情境,尝试角色定位,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各小组汇报,共享成果。教师归纳——黄河中游:植树种草,修建梯田,保持水土黄河下游:修堤筑坝,加固大堤,防治洪灾修筑防洪工程治沙、防洪并举。[学生阅读]课本51页黄河小浪底工程。教[师总结]小浪底水利工程是黄河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它在防洪和治沙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黄河下游的洪涝灾害由60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教师总结:黄河之患重在水害,但黄河还有其他方面的忧患,引导学生上网查找有关资料进行知识的拓宽,展示学生现代科学技能掌握的情况。(三)课堂小结;治理黄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要树立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为保护母亲河做出自己的最大的贡献。一首诗作为课堂结束语:黄河之水天上来,万里奔腾东入海;供水奉电献美景,造福华夏千万代;卷走黄沙十六亿,塑造华北平原带。淤塞河道高筑堤,造就悬河飞天外。悬河高堤隐患大,决堤改道成水害;植树种草保水土,利民卫家乐开怀。(四)板书设计黄河的奉献与忧患奉献(功)提供水源塑造平原提供水能发展旅游二、忧患(过)饱含泥沙地上悬河决口之险三、黄河的治理加固堤防保持水土修建水库PAGE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