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课题1空气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时12020年秋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风空气新课导入思考:1.空气就在你周围,你能描述它有哪些物理性质吗?2.空气是一种单一物质吗?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呢?18世纪中叶以前,人们一直把空气看作是一种单一成分的物质。直到1775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第一次明确提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实验药品:汞0空气的组成实验2-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①药品:红磷、水②仪器:集气瓶、橡胶塞、燃烧匙、导气管、乳胶管、弹簧夹、烧杯、酒精灯及火柴水红磷实验步骤: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在集气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再把剩余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并用橡皮筋做上记号;③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④燃烧结束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烟;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顺着导管流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瓶内空间的1/5。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点燃0实验原理:【分析】红磷在封闭的容器内充分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使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容器。水为什么能够进入集气瓶中?【思考1】【分析】(1)装置漏气;(2)红磷的量不足;(3)红磷熄灭后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4)有部分水留在导管中未进入集气瓶。【思考2】在实验中,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常小于集气瓶空气总容积的1/5,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呢?【分析】(1)红磷点燃后没有迅速放入集气瓶,有空气逸出;(2)止水夹开始没有夹紧,红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使一部分空气由导管进入烧杯中,水进入的体积大于1/5。【思考3】在实验中,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常大于集气瓶空气总容积的1/5,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呢?【分析】集气瓶中水上升至约1/5后,不再上升说明剩余的气体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不溶于水。【思考4】集气瓶中的水上升到约1/5后,不能继续上升,说明剩余气体有什么性质?氮气(78%)氧气(21%)其它成分(1%)干燥空气的成分(体积分数)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空气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其他成分概念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0物质的分类判断下列常见的物质中,哪些属于?哪些属于?纯净物混合物干净的空气冰水混合物氧化汞液氧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河水澄清石灰水五氧化二磷注意:混合物无固定的物理性质,各成分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而纯净物有固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2.物质的分类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课堂小结1.空气成分中,约占体积分数21%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A课堂练习2.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D.水槽中液面下降C3.混合物和纯净物的主要区别是构成其分子的()A.状态不同B.数量不同C.质量不同D.种类是一种还是几种D谢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空气》第1课时.pptx 实验2-1: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mp4 实验视频:测定空气里的氧气含量.mp4 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模拟实验.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