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听一听 猜一猜 野蜂 野蜂 想一想? 1、野蜂飞行的速度是快还是慢? 2、野蜂飞那么快,到底要去干嘛呢? 欣赏 《野蜂飞舞》 《野蜂飞舞》(Flight of the Bumble Bee )又名《大黄蜂的飞行》,这首常用于小提琴或其他器乐独奏的小曲,原是俄罗斯作曲家尼古拉·里姆斯基·柯萨科夫(Nikolai Andreivitch Rimsky-Korsakov,1844-1908)的名曲之一,尼古拉于1899年到1900年间,基于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的诗作改编为同名歌剧《苏丹沙皇的故事》。剧中描述王子变化为大黄蜂攻击2个反派角色的情形,此时的配乐即为此曲。由于此曲的旋律极快,后人常选用此曲作为展示钢琴、小提琴等乐器的演奏技巧。 歌剧叙述萨旦王喜获独生子后,因受奸人的恶意中伤,将爱儿和王后,装在罐里流放汪洋中。后来母子安然漂流到一个孤岛上,王子终于平安长大。某日,王子救了一只被大黄蜂蜇伤的天鹅,不料天鹅却变成了一位美丽可爱的公主。在这位公主的帮助下,王子变成野蜂去寻找父王。此时,萨旦王也派人寻找皇后和王子,但坏人千方百计地阻止。于是,变成野蜂的王子痛哲坏人。全剧最后在大团圆与欢乐中结束。 《萨旦王的故事》 《野蜂飞舞》 第一部分 情绪 节奏 路线 舒缓、平和? 紧张、兴奋? 悠扬、如歌? 紧凑、连续不断? 直线? 曲线? 再听一听(要求: 1 .想一想是一只野蜂还是很多只野蜂,野蜂的数量变化? ) 第一乐章总结:乐曲从快速的下行的半音阶开始,形象表现出野蜂呼啸而至的场景。 聆 听 比一比 选一选 与第一部分相比,情绪有何变化? 第二部分总结:从上下翻滚的音流,旋律忽高忽低,力度时强时弱,生动地描写了 野蜂振翅疾飞、盘旋飞舞的形象。旋律又是轻快而有力,表现变成 野蜂的王子痛哲坏人的情景。 聆 听 第二部分 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第三部分总结:半音阶上升乐句,力度减弱, 则描写野蜂的离开,消失。 聆听 尾部 1、边听边用线条表现 整体欣赏 整体体会: A、速度快,力度强弱 多变,旋律起伏较大 B、速度慢,力度强,旋律 平稳进行 A 强弱多变 速度快 起伏较大 整体欣赏《野蜂飞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