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2章 第2节 第2课时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推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2章 第2节 第2课时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教案

资源简介

第二课时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和原因。记住几条特殊的等降水量线。
2.结合生活经验和地理图表理解我国降水量的时间分配规律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知道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干湿地区。
4.了解不同干湿地区自然景观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差异。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降水量分布图的判读,初步掌握正确阅读等降水量线图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我国各地不同的降水特征,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意识。
【重点】
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差异。
【难点】
有关降水图的分析判读;干湿地区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新课导入】
教师:我国很多民间俗语能够反映气候的变化,如“春雨贵如油,夏雨满地流”,同学们讨论一下,这些情况反映了我国的什么气候特征?
学生相互讨论:反映了春天降水少,夏天降水多。
教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我国面积广阔,各地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国降水的相关知识。
知识点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自主学习】
(教师展示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33~P36的内容,自主完成)
1.读图2.18,分析我国降水空间分布规律。
__答案:空间分布很不均匀,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__
2.读教材第35页图2.20分析,说出四城市降水较多的集中月份,判断降水时间分配的特点;根据降水较多的月份,判断雨季长短。
__答案:时间分配:多数地区降水集中在4~10月份,降水的季节变化大;不同地区雨季不同,北方的雨季短;南方的雨季长;我国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也很大。__
3.说出我国划分干湿地区的依据以及主要的干湿地区,根据干湿地区的界线位置,找出与其相吻合的等降水量线。
__答案:划分依据是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大致为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大致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作为界线;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界线大致为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__
(教师点拨)
1.我国雨极和干极 火烧寮位于台湾山脉的东北端,处于太平洋暖湿气流的迎风坡,地形雨多,是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即“雨极”。托克逊位于吐鲁番盆地,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地形封闭,是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即“干极”。
2.比较雨季的长短,通过查找降水量超过100毫米的月份,比较月数的长短,就可以判断雨季长短。
3.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
(1)我国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原因
(2)降水季节变化明显的原因
【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了解我国降水特点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讨论交流)
1.读教材第36页图2.22,说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对应的植被类型,分析其与当地降水的关系。
2.读教材第37页图2.23,说出两种民居特色的不同,分析其与当地降水的关系。
3.读下面两图,判断其分布的地区以及理由。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讨论、交流,总结我国降水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师点拨)
我国降水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1)植被:从湿润区到干旱区,植被类型逐渐由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过渡到沙漠。降水逐渐减少。
(2)民居: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民居屋顶的倾角越来越小。甘肃年降水量较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房屋修建成平顶,既可以用来晾晒粮食或其他农作物,又节约材料,且土墙平顶不易被风损坏。绍兴位于湿润地区,年降水量较多,砖墙斜顶屋利于排水和防止墙体被侵蚀。
(3)农业生产:东部平原地区降水多,农业生产主要为种植业,而西部内陆地区降水少,农业生产主要为畜牧业。此外,①气候干湿程度不同,会影响人们的身体状况。例如南方降水多,人们易患风湿病、关节炎;北方降水少,气候干旱,人们易上火,体力消耗大。②气候干湿程度不同,会影响水果的生长。例如气温较高的湿润地区芒果、香蕉、梨、桔等生长较好;半干旱、干旱地区哈密瓜、葡萄生长较好。
本节课我们通过学习,搞清了我国的降水不仅有南北的差异,也有东西的差异。知道了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和分布特征;懂得了不同的干湿地区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不同的影响。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