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1 火山与地震 教学内容: 本节课介绍了由于地球内部力量产生的两种自然现象——火山与地震。从而说明地壳运动有时候很剧烈,会导致地形变化。由于我国是多地震国家,地震是一种危害严重的自然灾害,所以教材还着重介绍了地震的预兆和防震减灾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火山和地震形成的原因和分布情况; 知道我国及其他地区发生的一些重大地震以及造成的影响; 知道人们在地震发生时应采取的保护性措施,提高人们的防震减灾能力; 知道火山和地震的分布具有一定规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资料收集、课堂成果汇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自主学习、与人合作、表达交流的综合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形式,课堂游戏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地震防震知识的学习,树立奋发学习,努力认识自然,战胜灾害的坚定信念。 通过国情教育,培养自己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火山和地震形成的原因和分布情况;在地震发生时应采取的保护性措施 难点:火山和地震的成因。 教学思路: 以“应用——原理——应用”的思路,以“火山和地震的现象和影响——火山地震的成因——如何抗震减灾”主线分别学习火山与地震的相关知识。 教学方法: 讨论、实验演示、多媒体辅助的综合型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引入(图片:美丽的地球):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有雄伟的高原、广阔的平原、陡峻的山地、连绵的丘陵、盆地……自然给了我们家园,也给我们带来了考验,除了人为的战争和污染以外,还带来了许多自然灾害……你们知道有哪些自然灾害吗? 学生描述已知的自然灾害:火山、地震、台风、海啸…… 章节引入。通过学生的回答自然引出课题。 视频:火山的喷发 问:视频中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你们能描述一下火山喷发时的现象吗?(板画) 火山喷发时有哪些喷出物? 火山喷发时,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火山是怎么喷发出来的? 教师演示:摇晃后的可乐喷涌而出。 思考这与火山喷发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视频介绍:流动的岩浆从地壳的裂隙喷涌出地面。(板画) 关于火山,你们还了解了哪些信息? 观看视频 回答问题 思考 回答 思考、回答(可能多数学生只描述到有害影响,教师应引导学生知道火山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思考、讨论 学生将搜集的资料进行汇报补充。 直观的将学生不熟悉的自然灾害呈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 对学生来说有难度,鼓励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猜想。 鼓励学生通过不同的渠道搜集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 视频:地震的发生。 问:你们在视频中看到的是哪种灾害的发生?地震发生时给人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图片对比) 你们知道近几年发生了哪些重大地震吗? 师:其实地球上每年发生约500万次地震,但被人感觉的只有五万多无,造成严重破坏的每年十几次。为什么那么多地震发生,人类却感觉不到呢? 地震带来了很大的危害,要是有预兆就好了!你们知道地震前有什么预兆吗? (民间俗语) 你们知道世界上第一个预报地震的仪器是什么吗? 告知: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有更先进的地震仪可以更准确的预报地震的发生。比如:1975年,我国成功预报了辽宁海域7.3级地震,避免了人员财产的损失。但是以目前的水平,仍然无法很准确的预报每一次地震。这块领域的研究可能需要我们中的一员去突破了! 为什么地震难以预测呢?其实这与地震产生的原因有关。你们知道地震是怎么产生的吗? 视频:地震形成的原因 如果地震真的发生了,我们该怎么办呢? 游戏:逃生游戏。 请学生归纳一下,地震发生了,我们该怎么办?(PPT整理补充) a.逃生 房屋倒塌一般在左右摇晃时,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约有12秒时间,这就是逃生的时间。我们要抓住这个时间,逃到空旷的地方。但在高楼上的,千万不要从楼上跳下,应作出正确躲藏的选择。 b、自救 如果来不及逃生,就极可能被掩埋。这时我们要冷静、迅速做出反应:若在用火,应立即关闭煤气、熄灭火炉、切断电源,然后迅速选择躲藏的地方——狭小的空间如卫生间、坚实的桌椅下。 掩埋后,在等待救援过程中,要乐观,要保存体力,不盲目喊叫,等到有救援的人靠近,再呼救或以物体敲击发出声音。 c、救人 救援专家说:“地震后黄金72小时对挽救生命至关重要。”。 思考、回答 回忆、回答 思考、讨论、自学P136小资料《地震的震级和烈度》 思考、讨论、回答 回忆,回答。 思考、回答 学生游戏 学生回答。 地震前后对比,对学生的认知造成冲击,加深印象。 了解学生的信息广度,鼓励学生多多关注新闻要事,培养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自学、分析能力。 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社会责任感。 对学生来说有难度,鼓励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猜想。 帮助学生较直观的了解地震的成因。 活跃气氛。了解学生是否真的知道如何正确逃生,若不清楚,可在游戏中呈现可能的后果。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没有标准回答,以鼓励为主,提高学生的信心。 科学家们将火山和地震频繁发生的区域进行统计,发现火山和地震的分布是有规律的。我们一起来看图,看看你们能不能找到规律。(图片:世界地震分布图、世界火山分布图) 读图、比较、分析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能力。 小结:通过这节课,你了解了火山和地震的哪些知识? 学生回忆 课堂练习 练习 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作业布置:针对火山和地震做小海报,并选择优秀作品进行张贴、宣传。 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培养社会责任感。 七.板书 6.1 火山与地震 形成原因 火山 危害与益处 剧烈 形成原因 地球内部运动 地震 预兆 预防、保护措施 缓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