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养生也有黄金分割律 动和静 生命在于静养,静养存精得以长寿。其实,从辩证的观点来看,动与静是一个0.618的比例关系,这正是日常所说的四分动六分静,才是最佳的养生法或自我保健的方法。 饮食 医学专家分析后还发现,饭吃六七成饱的人几乎不患胃病,还能长寿;摄入的饮食以六分粗粮、四分精食为适宜。 环境 人为什么在环境温度22—24摄氏度理时感到最为舒适?这正是因为人的正常体温37摄氏度与0.618的乘积为22.8摄氏度,在这一范围温度中,机体的新陈代谢、生理功能等都处于最佳状态。玛丽莲·梦露——永远的性感女神达·芬奇是欧洲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的著名画家。在长期的绘画实践和研究中,他发现并提出了一些重要的人体绘画规律:标准人体的比例为头是身高的1/8,肩宽是身高的1/4,平伸两臂的宽度等于身长,两腋的宽度与臀部宽度相等,乳房与肩胛下角在同一水平上,大腿正面厚度等于脸的厚度,跪下的高度减少1/4。达·芬奇认为,人体凡符合上述比例,就是美的。这一人体比例规律在今天仍被认为是十分有价值的。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对称也是人体美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体的形体构造和布局,在外部形态上都是左右对称的。比如面部,以鼻梁为中线,眉、眼、颧、耳都是左右各一,两侧的嘴角和牙齿也都是对称的。身体前以胸骨、背以脊柱为中线,左右乳房、肩及四肢均属对称。倘若这种对称受到破坏,就不能给人以美感。因此,修复对称是人体美容的重要原则之一。但是,对称也是相对的,而不可能是绝对的。人体各部分假如真的绝对对称,那就会反而失去生动的美感。关于人体美的规律最伟大的发现,是关于“黄金分割定律”的发现。所谓黄金分割定律,是指把一定长度的线条或物体分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对于全体之比等于其余一部分对这部分之比。这个比是0.618∶1。据研究,就人体结构的整体而言,每个部位的分割无一不是遵循黄金分割定律的。如肚脐,这是身体上下部位的黄金分割点:肚脐以上的身体长度与肚脐以下的比值是0.618∶1。人体的局部也有3个黄金分割点。一是喉结,它所分割的咽喉至头顶与咽喉至肚脐的距离比也为0.618∶1;二是肘关节,它到肩关节与它到中指尖之比还是0.618∶1;此外,手的中指长度与手掌长度之比,手掌的宽度与手掌的长度之比,也是0.618∶1。牙齿的冠长与冠宽的比值也与黄金分割的比值十分接近。因此,有人提出,如人体符合以上比值,就算得上一个标准的美男子或美女。造型艺术按照黄金分割定律来安排各个部位,确实能给人以和谐的美感。更为有趣的是,人们发现,按照黄金分割定律来安排作息时间,即每天活动15小时,睡眠9小时,是最科学的生活方式。9小时的睡眠既有利于机体细胞、组织、器官的活动,又有利于机体各系统的协调,从而有利于机体的新陈代谢,恢复体力和精力。而这样的时间比例(15∶24或9∶15)大约是0.618。正因为黄金分割如此神奇,并在人体中表现得如此充分,因此有人把它视为人的内在审美尺度。按这种观点,任何东西只要符合黄金分割,就一定是美的。例如,我们的各种家具肯定不能都做成正方形,而几乎都要做成有一定长度比的形状,而这个比值一定与0.618接近。电视机的荧屏、电冰箱的开门、门窗的设计等等,无一不是有意或无意地遵循着黄金分割定律。就连舞台上报幕员所出现的位置,也大体上是在舞台全宽的0.618处,观众视觉形象最为美好。在舞台正中出现的效果肯定是不如那种位置的。黄金分割经过大数学家华罗庚的研究,发现了其中深奥的科学道理。前些年由他推广的“优选法”(又叫0.618法)在科学实验和解决人们现实生活中许多难题方面,都做出过伟大贡献。而这种科学的奥妙竟然能在人体中得到最完美的表现,这不能不说是神奇大自然的造化。世界上最有名的建筑物中几乎都包含“黄金分割比”。无论是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帕特农神殿、古埃及胡佛金字塔、印度泰姬陵、中国故宫、法国巴黎圣母院这些著名的古代建筑,还是遍布全球的众多优秀近现代建筑, 尽管其风格各异,但在构图布局设计方面, 都有意无意地运用了黄金分割的法则, 给人以整体上的和谐与悦目之美。例如,法国巴黎圣母院的正面高度和宽度的比例是8∶5,它的每一扇窗户长宽比例也是如此。希腊人建筑上所用的柱子,和符合“黄金分割律”的人身一样,有着一种节奏性的和谐,柱头和柱身的比例也是一比七。“黄金分割律”在线条、面积、体积上的体现则比较明显,古希腊人运用的也最多。他们的“黄金分割点”十分有名。面积上以长方形为最美,且长方形的边长和高的比例是七比一。在立体建筑物方面,如台阶、窗门,以及整个建筑的高低比例都符合“黄金分割律”,即七比一。古希腊神殿的柱子有所谓“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柱头和柱身比例是一比七,这些高耸的柱子和神像的高度之间的比率也是七十比十。柱身中段略肥,两端瘦削,这也取材于人体体态上的美趣。在现代建筑中,许多著名的大建筑师都在他们的设计中运用“黄金分割比”,如米斯·凡·德洛(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1969)的别墅,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965)朗香教堂(La chapella de Ronchamp)等。而在一些摩天建筑中使用“黄金分割点”进行处理,能使平直单调的塔身变得丰富多彩;在这类高层建筑物的黄金分割处布置腰线或装饰物,则可使整个楼群显得雄伟雅致。举世闻名的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当今世界最高建筑之一的加拿大多伦多电视塔(553.33米),都是根据黄金分割的原则来建造的。上海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塔身高达468米。为了美化塔身,设计师巧妙地在上面装置了晶莹耀眼的上球体、下球体和太空舱,既可供游人登高俯瞰地面景色,又使笔直的塔身有了曲线变化。更妙的是,上球体所选的位置在塔身总高度5∶8的地方,即从上球体到塔顶的距离,同上球体到地面的距离大约是5∶8这一符合黄金分割之比的安排,使塔体挺拔秀美,具有审美效果。中外历代雕塑更能说明问题。与前面提到的《米罗的维纳斯》一样,古希腊雕塑大多把人体比例规范被确定为7个头长,到后期又确定为8个头长。同时,几何学中的黄金分割又被认为是美的比例运用到美术创作中。如希腊雕塑的典范作品《持矛者》塑造了一个体格强壮、动作从容的青年战士的形象,从这个形象上体现了作者对“黄金分割”这一最和谐的人体比例关系的探索和应用。中国佛教造像对规格尺寸和比例也十分讲究,因为十方诸佛均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经过无量劫修菩萨行,终成无上正等正觉,故具有凡夫所不能有的殊妙庄严,上至肉髻、螺发,下至足底法轮纹样,佛身的每一处都有一定的尺寸比例,如浙江天台山的佛教造像就是一例:诸佛佛像的全身总长度(自肉髻顶端至脚踵根)共可分成120等分,由肉髻顶端至腰部为48等分,由腰部至足跟底为72等分。以全身总长度和腰以下部分相比,为1:0.6,这个比例与“黄金分割率”极为相近,说明诸佛的体态符合世界公认的最完美的比例。就像在建筑与雕塑中一样,神奇的“黄金分割比”自古至今也出现在许多伟大画家的著名作品中,如米开朗基罗的《圣家庭》(Holy Family)就是典型的例子,它的人物构图布置中包含着一个“黄金五角星”。拉斐尔的《刑罚》(Crucifixion)是另一著名例子,其人物布局以“黄金三角形”和“黄金五角星”展开。这方面的例子还有伦伯朗的《自画像》、透纳的《日出中的诺城堡》(Norham Castle at Sunrise)、修拉的《阅兵》(La Parade)、《浴者》(Bathers)。现代绘画中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Salvador Dali,1904-1989)的《最后的圣餐》(The Sacrament of the Last Supper)最能说明问题,整幅画面置于一个“黄金矩形”之中,而人物的布置也包含着黄金比例,餐桌的上方是一个巨大的十二面体的一部分,这个多面体包含12个符合黄金比例的五边形。除了造型外,绘画中的混色原理也是通过比例而获得美的一种绝妙原理。两种原色调合后会产生出间色,如红与黄调和出橙色, 而这橙则根据红、黄二色所占的不同比例, 可呈现出不同的色相来。为调配出一种间色所使用的两种原色当然不是等量的, 而人们习惯采用的调配当量往往是:黄3—红5—青8,即:黄3+ 红5= 橙8,或者黄3+ 青8= 绿11,青5+ 红8= 紫13。这个调配量其实正符合斐波那契数列, 亦即符合黄金分割定理, 因此它所调出来的颜色就比较合适、自然, 看起来给人一种美感。至于两种间色的混合, 三种原色的混合, 间色与黑色的混合, 原色与黑色的混合, 原色与其补色的混合, 这一切所产生的复色, 尽管其中的比例要更为复杂, 但只要找出其各自的符合黄金分割的比例来, 就不难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黄金分割在优美的音乐和诗歌中同样可以找到。据说,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公元前580-500年)有一天路过一个铁匠铺,被里面清脆悦耳的打铁声吸引住了,驻足细听,凭直觉认定这声音有“秘密”。他走进铺里,仔细测量了铁砧和铁锤的大小,发现它们之间的比例近乎于1∶0.618,回家后,他拿来一根木棒,让他的学生在这根木棒上刻下一个记号,其位置既要使木棒的两端距离不相等,又要使人看上去觉得满意。经多次实验得到一个非常一致的结果,即用C点分割木棒AB,整段AB与长段CB之比,等于长段CB与短段CA之比,毕达哥拉斯接着又发现,把较短的一段放在较长的一段上面,也产生同样的比例。这个故事说明,“黄金分割”最早的发明似乎就与声音有关。后来音乐家们则是有意识地利用这种比例来“美化”其作品。典型的例子有巴赫的《神游》D小调中7对间奏和沃兹涅先斯基的诗《戈雅》中的叠句。除了在艺术中外,“黄金分割比”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根据广泛调查,所有让人感到赏心悦目的矩形,包括电视屏幕、写字台面、书籍、门窗等,其短边与长边之比大多为0.618。甚至连火柴盒、国旗的长宽比例,都恪守0.618比值。在音乐会上,报幕员在舞台上的最佳位置,是舞台宽度的0.618之处;二胡要获得最佳音色,其“千斤”则须放在琴弦长度的0.618处。最有趣的是,在消费领域中也可妙用0.618这个“黄金数”,获得“物美价廉”的效果。据专家介绍,在同一商品有多个品种、多种价值情况下,将高档价格减去低档价格再乘以0.618,即为挑选商品的首选价格。对它的各种神奇的作用和魔力,数学上至今还没有明确的解释,只是发现它屡屡在实际中发挥我们意想不到的作用。甚至在买卖股票的操作中也能以黄金分割线作为指导(股价极容易在由0.382,0.618,1.382,1.618这四个数产生的黄金分割线处产生支撑和压力,黄金分割线与黄金分割数是不同的概念,却有着紧密的联系)。内含“黄金分割比”的五角星形状也非常耐人寻味,世界上有将近40个国家(如中国、美国、朝鲜、土耳其、古巴等等)的国旗上上的“星”都是五角形的星。黄金分割规律还为直接最优化方法的建立提供了依据。优选法是一种求最优化问题的方法,即怎样才能使产量最高、质量最好、消耗最少。数学上最优化问题的解决方法大致分为两类:间接最优化方法和直接最优化方法。间接最优化方法是把研究对象用数学方程表示出来,再用数学方法求最优解。但在许多情况下,对象本身处理不清楚,间接最优化方法就无法使用,于是人们就通过大量试验来寻找最优解。如何安排试验,较快较省地求得最优解,这就是直接最优化方法。如果将实验点定在区间的0.618左右,那么实验的次数将大大减少。实验统计表明,对于一个因素问题,用“0.618法”做16次实验,就可以取得“对分法”做2500次试验所达的效果。1953年,美国的基弗提出“0.618法”获得大量应用,特别在工程设计方面应用最多,成效最佳。在家具与室内装饰领域,意大利汤玛莎拉家具成功地将“黄金分割”运用到制作当中,达到了一种整体的和谐之美。在汤玛莎拉展厅内您可以看到地柜的长高比,地柜上小相门的长宽比都是黄金分割,对开门的下方设计有一对抽屉,抽屉的长度与柜门的高度以及整个衣柜的宽度与高度之比,也都符合黄金分割定律,这种大的黄金分割套小的黄金分割,使得整体一件家具处处都显得匀称和谐,优美雅致。由带有黄金分割设计的单家具,组合而成的成套家具,其整体的协调性与观赏性,更可以达到和谐的统一。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伟大的数学家毕达格拉斯经过一家铁匠铺时,突然听到极为悦耳的打铁声。他走进铁匠铺,仔细测量了铁锤和铁砧的尺寸发现了它们的比例是1:1.618。后来他又用木棒反复试验,将一根木棒分成长短不同的两根棒子,当短棒与长棒的比例恰等于长棒与全1:1.618的比例时,它们的比值就是0.618。可不要小看这个0.618,这个极为奇妙的比例关系以它严格的比例性、和谐性和艺术性,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美学价值。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将它誉为“黄金分割定律”,也叫做“黄金律”。$ f+ z& y% e: _9 @8 p3 o- r; 9 {5 V3 U% k6 ︿# N 一个理想的人体,以脐为分割点,上半身与下半身的比例是5:8,接近黄金律。近年来,经过医学美学工作者的研究,发现人体存在着14个“黄金点”、15个“黄金矩形”、4个“黄金三角”、6个“黄金指数”,和7组面部“黄金比例”。 k% O. t/ E2 _8 r( K) r: a/ e: }8 l9 T6 t: a5 q( K1 p, o 14个人体黄金点(6个单独的点+4对8个点)! I Z! o4 {, }& R" I 脐点:头顶至足底之间的分割点(上短下长)。' M) G% @6 u0 [( Y0 B+ r 喉结点:头顶至脐之间的分割点(上短下长)。( N0 B+ P) B' i7 i 左(右)膝关节点:足底至脐之间的分割点(下短上长.)。2 D+ T7 T% ︿% g& a2 A3 e 左(右)肘关节点:肩关节至中指之间的分割点(上短下长)。! i, R0 i1 m( y1 P( ^2 H4 | 左(右)乳头点:乳头垂线上锁骨至腹股沟的分割点(上短下长)。; O f6 y* Q& \+ S 眉间点:发际至颏底间距上1/3与中、下2/3的分割点。( z% Q# T) B' U9 J 鼻下点:发际至颏底间距下1/3与上、中2/3的分割点。3 h$ t P0 Z0 t 唇珠点:鼻底至颏底间距下2/3与上1/2的分割点。0 A: 1 |1 |8 @, D/ p: o 颏唇沟正中点:鼻底至颏底间距下1/3与上、中2/3的分割点。: V" _. z1 @$ h/ y% c$ w. y, l 左(右)口角点:口裂水平线左(右)的分割点,即口裂平面的面宽约等于3个口裂长。1 h: d% J9 C1 v* ~. L2 o! n+ |) r, B0 h$ G* |9 ] 隐藏在身体里的15个黄金矩形/ h; ~) @ q% Y M 人体上存在的长方形的宽与长的比值等于或接近于0.618,称为黄金矩形。能在你身体里找到越多的黄金矩形,就说明你的身体比例越完美!- 4 `6 A+ O4 m6 J 躯干轮廓:躯干的宽与高之1 D2 A1 k- a: T6 r7 E: Z 面部轮廓:口裂水平线的面宽与发际至颏底的面高之比。( L$ M" S( `% R8 ~3 H! j9 j- ] 鼻部轮廓:两鼻翼点间距为宽与鼻根至鼻底为高之比。+ t. _1 x. n7 f7 b! W4 R# l+ ] 头部轮廓:头宽(左、右颧弓突点间距)与头高之比。" x8 X: m" X* V# ~; n1 A$ C 唇部轮廓:静态时,上下唇峰间距(宽)与口角间距(长)之比。 , R( D. Y) R 手部轮廓:手指并拢时取平均值,手的宽(掌指关节处)与长(腕远纹至食指间)之比。0 W* S! i: v* ~2 N8 r4 O( K1 E 外耳轮廓:以耳轮下角水平的耳宽为宽,耳轮上缘至耳垂下缘间距为长之比。; |8 `6 u) f1 q8 L. }! t# y 颌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左右各3个)轮廓:最大近远中径为宽与龈径为长之比。5 V# d4 ! p5 b1 }2 r3 J9 Z5 4 `3 Z: y' h 4个黄金三角8 F- ^& c) w; u7 B4 K4 t: f 鼻从正面观呈黄金三角。" y, N. V: q) m* I! L6 _ 鼻从侧面观呈黄金三角。" 3 m( p. F2 a [0 W 鼻根尖与两侧口角点组成的三角形。6 y4 f6 y3 G* [( F7 B0 T 两肩端点与头顶中央组成的三角形。- @# k3 v; Y7 J' i9 W+ B- n: l$ c% w( a7 P9 N! \ 6个黄金指数- w, \" T8 x# `" d8 L* X 鼻唇指数:鼻翼宽度与口角间距宽度之比。( c7 y2 Q* D& \5 E( B$ E+ F 唇目指数:口裂长度与两眼外眦间距之比。' N6 q* \; v$ I5 _ o 上下唇高指数:面部中线的上下唇红高度之比。9 q% K& N+ x- c! p 目面指数:两眼外眦间距与眼水平线的面宽之比。2 L3 N& w# \' [& g- X) J 切牙指数:下颌中切牙与上颌中切牙远近中径之比。0 |7 O X+ K2 F 四肢指数:肩峰至中指尖连线为上肢长,髂嵴至足底连线为下肢长,两者之比。% 8 P# a. _+ \" S! v% A( O" J8 D& B2 E 7组面部黄金比例/ J7 }9 h' @1 g5 n% V" {" 鼻宽为1,嘴的宽度应为鼻宽的1.618倍。6 D* {3 b' a% Y+ D @ \ 嘴宽为l,两眼间的宽度应为嘴宽的1.618倍。4 ~& q7 n3 K2 G8 T 两眼宽度为1,两个太阳穴的宽度应为其1.618倍。0 D; m& |; o, u9 \3 E5 \7 s 前额至眼睛的长度为1,眼睛至下巴的长度应为其1.618倍3 ~& S$ r6 R2 }) [3 下巴至鼻孔为1,鼻孔至前额的宽度应为其1.68倍。* `+ t# R) f, C; r+ v: g 两眼外至内眼角的宽度以1.618的平方为最美。! U' K( i/ x# e0 O9 S* R4 M 头宽则是1.618倍的3次方为最美。5 C' @" }; u3 @! R) _ 虽然黄金比例是多数人追求的理想,但也没必要因为不合乎这些数字标准,就认为自己是不正常甚至丑陋的,只要看上去“顺眼”,本身就说明已经拥有了符合常规的相貌,应该对自己有自信。这些数字和比例在你迫切希望对自己的外貌进行改变的时候,可以作为参考标准,帮助你实现拥有黄金比例的美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