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农家小院 —图形工具的使用 河大版 小学信息技术 第一册 图形工具的使用是河北大学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第二单元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画图”窗口,知道了铅笔、刷子、橡皮等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了如何设置前景色、背景色基础上。重点学习矩形工具的使用。通过范画欣赏,使学生理解图形工具的使用以及图形工具在绘图创作中的重要性。 一、说教材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熟练掌握图形工具的使用,并能够使用图形工具创作一幅完整的图画。 能力目标 通过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自由创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结合自己生活经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具体创作,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逐步养成应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矩形、多边形工具的使用。 教学难点: 多边形工具的使用 四、教法学法 在这节课中,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指导原则。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导入、任务驱动、演示、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法,让学生运用已学画图知识,自己动手尝试发现。 2、通过“感知—模仿—迁移—运用”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并去实践,从而培养学生对于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三)综合运用,作品展示 (四)归纳总结,体验成功 (五)设计理念 (六)板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利用出示《农家小院》画图,结合你看到的或想象中美丽地农家小院的景象,你想不想在里面住几天,享受大自然带给你的乐趣呢?(接下来引入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观看画图引起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向前探索。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让学生观察这幅画中都使用了哪些画图工具。(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 当学生观察后,会发现这幅图利用了很多绘图工具,这时我让几位同学汇报。 1、观景物说图形: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在小组中的合作能力,并让学生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对于观察不够仔细的同学,还可以通过小组内交流了解自己的不足。在学生说完后,要及时给予积极肯定的表扬。以此来激发学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欲望。 2、互动学习,掌握要点 任务1:设置纸张的大小 任务2:使用“矩形”工具,画房子。步骤: 1、在工具箱中选择“矩形”工具 2、鼠标拖动画矩形(画正方形 需要按住shift) 3、使用“多边形”工具(确定起点,拖动鼠标,在转角处,绘制多边形的第一条边;然后拖动鼠标至第2条边的终点……依次类推) 4、画门窗,学生自学完成。 任务3、知识链接: 任务4:完善、创作作品。(使用多种绘图工具) 选择不同的填充方式。空心图形、有边线的实心图形、无边线的实心图形。 设计意图: 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让他们享受探索成功的喜悦,增强创作的意识同时也为他们创设更多的独立探索机会。运用所学,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使作品富有创新、富有艺术性,同时也可以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综合运用,作品展示 在创作过程当中,学生难免会遇到问题。这时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调控指导作用,根据学生存在的不同差异巡视指导。 在评析作品过程中,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自我评价,然后再进行全班交流汇报。选取几幅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同学们提出优缺点,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作品有哪些优点,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需要向其他同学学习什么,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最后修改完善作品。 (四)归纳总结,体验成功 让学生自己反思总结。最后教师点评,针对不同的作品给予恰当的认可和鼓励。让每一位学生都充分体验到创作的愉悦和成功的快乐。 设计意图: 重在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使每位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并且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总结的能力。 (五)设计理念 1、精讲多练的原则 2、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3、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 4、学科的整合 创设情境 任务驱动 任务1:设置纸张的大小 任务2:使用“矩形、多边形”工具画房子 任务3、知识链接 任务4、完善、创造作品 (六)板书设计 农家小院——图形工具的使用 1、矩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矩形、正方形的画法 2、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3、椭圆工具的使用方法 椭圆、正圆的画法 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