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初级中学2012届九年级上学期调研考试试题(7科7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初级中学2012届九年级上学期调研考试试题(7科7份)

资源简介

张家港市塘桥初级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调研试卷
初 三 语文(2011.10)
第一部分(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繁 ▲ ( yǎn) ②和 ▲ (xù) ③如愿以 ▲ (cháng) ④玲珑 ▲ (tī)透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一侧枕河石栏把时光留转诉说给你,两眼沿路古井将几多风雨深蕴其中。俯身探视苔痕青绿的井口,你会平添感概:两千年了,历尽苍桑,它依然清澈无比!抬首凝望墙影班驳的老宅,你会顿生遐想:喇叭声响,爆竹连天,一顶花轿抬进巷来……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晓战随金鼓, ▲ 。(李白《塞下曲》)
② ▲ ,春风不度玉门关。( ▲ 《凉州词》)
③欲将轻骑逐, ▲ 。(卢纶《塞下曲》)
④ ▲ ,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⑤关关雎鸠, ▲ 。(《关雎》)
⑥蒹葭苍苍, ▲ 。(《蒹葭》)
⑦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 ▲ 。(陶渊明《 ▲ 》)
4.阅读诗(词)句,理解感悟,回答问题。(5分)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②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③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1)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月亮是极具文化内涵的典型意象。请分别说出以上诗(词)句中,作者借“月亮”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
(2)请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技巧。(2分) ▲
5.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对提出的问题展开探究。(3分)
“给力”一词是一个网络词语,2010年开始流行,在世界杯期间被网友广泛使用,并入选“2010十大网络流行语”。
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让不少人有些“意外”。一向以严肃严谨著称的《人民日报》采用如此“潮”的标题,立刻引发如潮热议,网友纷纷大呼“标题给力”。
2011年初,“给力”一词又登陆春晚。海清和黄海波的小品《美好时代》之后,朱军问观众:“刚才的小品给力吗?”台下一片欢呼。
今后,与社会热点密切关联的网络词语“转正”,或将成为不可遏制的潮流。
问题:“给力”作为网络词语能够“转正”的原因有哪些?(至少写出两点)
答: ▲ ▲ ▲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陈涉世家》中的一段文字,完成6~9题。(8分)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日:“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 扶苏以数谏故 B. 陈胜、吴广乃谋曰
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C. 项燕为楚将 D.楚人怜之
士卒多为用者 二世杀之
7.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吴广素爱人 素:sù 朴素 B.广故数言欲亡 亡:wáng 死亡
C.尉果笞广 笞:chī 用竹板打 D.被坚执锐 被:biè 同“披”
8.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两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 (3分)
9.陈涉揭竿起义,各地百姓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 (用原文回答)(1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0题。(4分)
范蠡事越王勾践,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北渡兵於淮,以临齐、晋,号令中国,以尊周室。勾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
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耕于海畔,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以为相。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只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间行以去,止于陶,自谓陶朱公。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2分) ▲
(2)齐人闻其贤,以为相。(2分) ▲
阅读《鼎湖山听泉》中的几段文字,完成11-14题。(9分)
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借宿寺旁客房,如枕泉而眠。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入深潭。至于泉水绕过树根,清流拍打着卵石,则轻重缓急,远近高低,各自发出不同的音响。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律。我俯身倾听着,分辨着,心神犹如融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像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啊,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歌唱之中。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高,有泉则灵”。孕育生机,滋润万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
这一夜,只觉泉鸣不绝于耳,不知是梦,是醒?
梦也罢。醒也罢。我愿清泉永在。我愿清泉常鸣。
11.文中所描写的泉声有什么独特的美 (2分) ▲
12.“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这别有的“滋味”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
13.“我俯身倾听着,分辨着,心神犹如融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像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中的“融”和“滤”用得好不好,请选择一个进行分析。(2分) ▲
14.下面一段文字描写瀑布,与上文描写泉水相比较,它们在写法上有哪些相同的地方?请作简要分析。(3分)
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朱自清《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8分)
阅读是最有情义的
程乃珊
①阅读是最有情义的,简单的白纸黑字,不知不觉中塑造着我们的灵魂。
②现代人在网上资讯大海洋中浮浮沉沉,又便捷又经济,但一书在手的那种感觉,是不可取代的。一段一段地读,一页一页地看,与网络的浏览寻觅十分不同。读书,是立体的,是可触可感的。
③文字,除了具有传达信息的功能外,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文字既可以是波澜壮阔的,也可以是涟漪片片、回环不绝的。特别是中国的唐诗宋词,对文字的运用已达登峰造极之境,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那种破空而来又急转而下之势,短短十几个方块字,就表现得如此尽致生动!
④阅读让人更优雅,更添人格魅力与风度。从小,妈妈就对我说:“女孩子可以生得不漂亮,但可以长得很漂亮。”随着人生阅历的加深,我总算明白了这句话。女孩子们为了美,减肥、隆鼻、开双眼皮,无可非议,但别遗漏了最有效的一着:阅读。阅读会令男人女人都更添风度。修养风度绝对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修养而成的。修养风度的营养,很大部分就是来自阅读。
⑤我们对人生的认识,都是从读童话开始的。善良美丽的白雪公主、小人鱼、灰姑娘……是我们稚小心灵最初的憧憬。然后我们认识了安娜 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漂亮的朋友于连、《战争与和平》中的正人君子皮埃尔,还有贾宝玉、赵子龙……就是简单的白纸黑字,不靠什么美女俊男,也没有什么特别技巧,犹如春雨润物悄无声,不知不觉中塑造着我们的灵魂。
⑥阅读也是一种很好的心理治疗法,阅读能使我们在纷嘈的现世静下心来。只要有书陪伴在侧,你永远不会觉得失落和孤独。我的手袋里总习惯放一本书,在等人的时候,或者闲坐的时候,随时可以拿出来翻阅。人说“等人心焦”,有本书陪伴着你,你就不会焦虑发火,达到自求心静的境界。
⑦人们常说,岁月无情,然而阅读却是最有情义的。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5.指出第②节运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3分) ▲
16.具体说出下面句子中两个“漂亮”在文中的含义。(2分)
女孩子可以生得不漂亮,但可以长得很漂亮。 ▲
17.根据全文内容回答,作者为什么说“阅读是最有情义的”。(3分)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8 - 22题。(15分)
做 客
游睿
(1)今天是青青的十岁生日。放学后,青青并没有像往常一样一上山就砍柴。奶奶说了,今天她可以不砍柴。
(2)青青坐在山头上的一块大石头上,一阵微风缓缓吹过来,柔柔地抚摸着她的头发她的脸。
(3)10岁的青青是奶奶一手带大的。青青生下来不久,爸爸妈妈就外出打工。几年来青青只和妈妈通过几次电话。每次通话都很短暂,妈妈总会在电话那头哭,爸爸总会抢过电话,说青青乖,打长途贵,过年的时候我和妈妈回家看你。说完,就挂了电话。但是过了一年又一年,爸爸妈妈谁也没有回来。
(4)说不出为什么,今天青青特别想爸爸妈妈。青青想,要是爸爸妈妈回来陪我过生日多好啊。可是爸爸妈妈为什么都不回来呢?
(5)此刻,青青坐在山头上,眼前是一座又一座的山。层层叠叠、高低起伏。奶奶说过,山的尽头,就是爸爸妈妈打工的地方。如果自己现在用力喊,爸爸妈妈会不会听见呢?青青站了起来,她把手罩在嘴前,试着喊了一声,爸爸,妈妈!很快青青就听见对面山上传来自己的回音:爸爸,妈妈。青青有些高兴了,赶紧又喊了一声,山上又传来了一阵回音。
(6)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你们回来吧!青青使出全身力气喊了起来。青青听见,自己的声音不断在山谷里回荡,一声接着一声,一层连着一层,一直传到看不见的地方。她看到,层层叠叠的山很快都变成了爸爸妈妈的脸。爸爸妈妈说,青青乖。爸爸妈妈说,我们过年就回家看你。青青的声音就小了下来,她哭了。
(7)爸爸,妈妈!就在擦眼泪的时候,青青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了一阵喊声。她扭过头,不知什么时候村里的几个伙伴全都站在了自己身后。这些伙伴和青青一样,也都好几年没见到自己的父母了。他们说,青青,我们一起喊吧。顿时,山谷里“爸爸、妈妈”的呼唤声一片,整齐又悠长。
(8)孩子们,先停一停好吗?正在大家喊得起劲的时候,应声走来一位戴眼镜的叔叔。青青认识这个戴眼镜的叔叔,今天在学校,青青看见这个叔叔和老师在说话。后来叔叔还和老师一起到教室做了个调查,大致是问哪些同学的父母不在家,结果全班同学都举了手。
(9)我是电视台的记者。眼镜叔叔自我介绍说,刚才你们的喊声吸引了我。我能帮你们把愿望带给你们的爸爸妈妈。
(10)真的吗 怎么帮?青青和伙伴们一起围了上去。叔叔指着摄影机说,我可以用它把你们要说的话录下来,然后在电视上播放,你们的爸爸妈妈在远方就能看见了。
(11)太好了!我要录,我要录。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往镜头前拱。
(12)叔叔说,你们别急,一个一个来。你们每个人对着镜头说一句话,说的时候想象着爸爸妈妈就在面前,说最想对他们说的话。
(13)……
(14)在场的几个伙伴都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只剩下了青青,叔叔把镜头对准青青,示意她说话。青青看着乌黑的镜头,双手在胸前绞动,嘴唇动了几动,却一直没说出话来。
(15)说吧,不怕。伙伴们也为她加油。
(16)青青狠狠地咬了一下牙,之后,终于小心翼翼地探出头,轻轻地对着摄影机问了一句话:爸爸妈妈,今年……今年我可以到你们家做客吗?
(17)青青看见,眼镜叔叔的眼睛瞬间就湿润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1年第9期,有删改)
18.“做客”一词出自小说中青青的一句话,意蕴丰富,令人回味。请结合全文回答问题。(4分)
(1)“做客”有什么含义?(2分) ▲
(2)小说以“做客”为标题有什么作用?(2分) ▲
19.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青青,为什么还要写那群小伙伴?(2分) ▲
20.第(13)段省略了小伙伴们说的话,请结合上下文,发挥想象,把其中两个小伙伴说的话填补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第一个小伙伴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小伙伴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品读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青青说话时的心理活动。
青青狠狠地咬了一下牙,之后,终于小心翼翼地探出头,轻轻地对着摄影机问了一句话:爸爸妈妈,今年……今年我可以到你们家做客吗?(3分) ▲
22.戴眼镜叔叔为孩子们拍摄的视频在电视台播放,请你为这段视频拟写一句公益广告语。(20字以内)(2分) ▲
第三部分(60分)
23.作文。(60分)
半命题作文:《___▲ __让我回味无穷》(划线部分可以用短语等补足),字数不少于600字;体裁自选(诗歌除外)。
参考答案
1、略 2、
错别字 留 概 苍 班
改 正 流 慨 沧 斑
3、略
4、①李白诗借月亮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关切之情。(1分)
李煜词借月亮表达了离愁。(1分)
王建诗借月亮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怀念之情。(1分)
②李白诗用拟人手法,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的知心人。
李煜词用比喻手法,以“钩”喻月之形,营造了凄清冷寂的氛围。
王建诗用夸张手法,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
(任选一句作答,手法1分,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
5、(3分,回答出以下答案中的两点即给3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①这一词语与社会热点密切关联,反映时下社会生活。②这一词语新鲜有趣,有创意,表现力强,用起来自然顺畅。③网络的发展加速了这一词语的流行。④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官方媒体越来越主动亲近网络,关注网络词语。
6、D 7、C
8、(1)抓住时机;(2)故意使自己受辱(使用激将法);(3)激怒众人。
9、(诸郡县)苦秦吏(用原文回答)
10、(1)私自与他的部属乘船渡海而去。
(2)齐国人听说他很有才能,让他做卿相。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翻译能力。解答本题时,要注意句中关键词语的解释以及句式的准确表述,特别要注意现代汉语的规范表述,一般采用直译。如(1)中,要注意准确把握“徒属”“行”的解释;(2)中,要注意“贤”的解释以及把省略句“以为相”补全。
参考译文:
范蠡侍奉越王勾践,与勾践运筹谋划二十多年,终于灭了吴国,洗雪了会稽的耻辱。越军向北进军淮河,兵临齐、晋边境,号令中原各国,来尊崇周室。勾践称霸,范蠡做了上将军。回国后,范蠡以为盛名之下,难以长久,况且勾践的为人,可与之同患难,难与之同安乐,于是他打点包装了细软珠宝,私自与他的部属乘船渡海而去,始终未再返回越国。
范蠡乘船飘海到了齐国,更名改姓,在海边耕作,父子合力治理产业。住了不久,积累财产达几十万。齐国人听说他很有才能,让他做卿相。范蠡叹息道:“住在家里就积累千金财产,做官就达到卿相高位,这是平民百姓能达到的最高地位了。长久享受尊贵的名号,不吉祥。”于是归还了相印,全部发散了自己的家产,送给知音好友同乡邻里,秘密离去,到陶地住下来,自称陶朱公。
11、节奏美、层次美、情韵美。
12、①万般泉声,如一曲奇妙的交响乐。②听出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的诞生、成长、繁衍、死亡的人生感悟。③有一种心灵净化和升华的遐思。(答对其中两点即可)
13、融,恰当地写出作者全身心的投入,被奇妙的泉声所陶醉,沉浸其中。
滤,写出了泉水对作者心灵的净化,“冲走污垢,留下深情”。
14、都采用了比喻的修辞(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泉水和瀑布的优美动人。(1分)都从动态的角度描写泉水和瀑布,展现其美。(1分)
15、对比论证。通过网络浏览和读书的对比突出强调读书是立体的,是可触可感的。
16、前一个“漂亮”指外在的美丽(天生的美丽);后一个“漂亮”是包含人格魅力、修养风度的内在美。
17、①阅读是立体的、可触可感的;②阅读可以令人更添人格魅力与风度;③阅读塑造着我们的灵魂;④阅读是很好的心理治疗法。
18、(1)“做客”是指爸爸妈妈外出打工的时间太长了,青青都快忘记他们“一家人”的身份了,觉得他们是客人一样,放假到“他们家”做客。
(2)谁做客?到谁家做客?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家人做客,反映社会现象,引起读者思考。
19、起衬托作用,通过小伙伴们也想念爸爸妈妈来衬托青青,她也只是她们中的一员;更加广泛、深刻地反映主题,提醒人们关注“留守儿童”现象。
20、示例:第一个伙伴说,爸爸妈妈,你们回家过年吧。
第二个伙伴说,爸爸妈妈,我数学考了100分。
第三个伙伴说,你们放心挣钱吧,我已经很听话了。
21、运用神态和动作描写,“狠狠”地“咬”说明青青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因为她不想让爸爸妈妈为她操心;“小心翼翼”是因为今天是青青的10岁生日,她特别希望爸爸妈妈能够回来陪她过生日,所以“探”出头来;“轻轻”地“问”说明青青特别懂事,只是婉转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到爸爸妈妈身边去一起过生日。
22、示例:爸,妈,我多么希望你们能回来陪我过生日。为了孩子,为了明天,为了末来。
第四部分 写作(满分:60分)
作文评分量表 (满分:60分 基准分45)
等级项目 一(好)60-55 二(较好)54-48 三(中)47-37 四(较差)36-25 五(差)24-0
内容23分 要求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情感健康 较符合题意中心较明确内容较具体情感健康 基本符合题意有一定中心内容较简单情感尚健康 不符合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情感不够健康 不符合题意无中心内容太空泛情感不健康
分值 23-22 21-19 18-15 14-11 10-0
语言23分 要求 符合文体要求语句通顺简明、连贯、得体 较符合文体要求语句较通顺较简明、连贯有个别错别字有少量病句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语句大体通顺大致连贯有少量错别字有一些病句 不符合文体要求语句不通顺错别字较多病句多 无文体特征语句很不通顺错别字很多病句很多
分值 23-22 21-19 18-15 14-11 10-0
结构8分 要求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段落连贯详略得当 结构较完整有条理分段较合理详略较得当 结构基本完整分段不够恰当详略不够分明 不成篇 不成段
分值 8 7-6 5-4 3—2 1—0
卷面6分 要求卷面整洁,书写规范、清楚。标点明显错误的,每3个扣1分,最多扣2分;书写潦草难以辨认的,最多扣4分,整个卷面最多扣6分。
[说明]
(1)没有题目扣2分;
(2)字数不足600字的,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张家港市塘桥初级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初三
英语调研试卷(2011.10)
一、听力选择:(共2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5分)
A) 对话理解
本部分共有15道小题,每小题你将听到一段对话,每段对话读两遍。
1.Which sign didn’t the lady notice?
2.What’s the weather like when they are talking
3.What time did the boy get up this morning
4.What present will the girl buy for her mother
5.What’s Sophia like
A.She is selfish. B.She likes others. C.She is modest.
6.What does the man mean
A.He knows the way to the lake. B.He’d like to come.
C.He thinks it is too hot for a walk.
7.How long have Paul’s parents been in China
A.For five years. B.For eight years. C.For eleven years.
8.What does the man mean
A.He doesn’t like coffee at a11. B.He agrees with the woman.
C.He wants the woman to buy him a cup of coffee.
9.What does the man tell the woman to do
A.Bring some food to him. B.Help herself to some food. C.Use his phone on the table.
10.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the concert
A.He wants to hear a better one. B.He doesn’t like it. C.He thinks it’s great.
11.Where does this dialogue probably happen
A.In a clothes shop. B.In a restaurant. C.In a tea house.
12.What colour did Millie suggest
A.Green. B.Blue. C.Red.
13.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The man should stop smoking. B.The man should stop drinking coffee.
C.Drinking coffee is better than smoking.
14.What time do they go to school
A.A quarter past seven. B.A quarter to seven. C.Seven.
15.Why was Mrs.White shouting on the phone
A.No one was there. B.The line was bad. C.The phone was wrong.
B ) 听对话回答问题
听第一段对话,回答第16至第17两小题。
16 Why was the girl late
A . Her aunt asked her to get up late. B. She missed the bus again.
C She got a telephone call.
17 What can we know about the man
A.He gets angry easily. B He is cold to the girl. C. He doesn’t want the girl to be late.
C ) 听对话回答问题
听第二段对话,回答第18至第20两小题。
18 What did the two speakers do yesterday afternoon
A.They went to see a film. B.They had a football match.
C. They watched a football match.
19 What happened to Ann yesterday afternoon
A. She fell off her bike. B. She lost her bike. C. She hurt her arms
20 When did the match begin
A. At 3:00 p.m. B. At 2:30 p.m. C. At 3:20 p.m.
D ) 短文理解
听下面一段短文,回答第21至第25小题。
21.Who is the principal of the language school
A.Mrs King. B.Tim King. C.Sam King.
22.When do lessons start every morning
A.8:00. B.11:00. C.8:30.
23.What do they do in the afternoon
A.They must learn English. B.They are free to do anything. C.They take exams.
24.Why does Mr King ask the students not to worry about the exam
A.Because it is not hard and a dictionary can be used.
B.Because the exam will be taken in three weeks.
C.Because the results of the exam will be sent to the students’home addresses.
25.Where will they have lunch
A.They’ll have lunch at their school. B.They’ll have lunch at home
C.They’ll have lunch outside the school.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15分)
1. —I hear you have________ that new motor for two months already.
—I didn’t buy it.The price is a bit_________,I think.
A.bought;low B.had;high C.bought;cheap D.had;expensive
2. I think it’s impossible for _______ people to do _______work in ________a short time.
A.such few;so much;such B.so few;so much;such
C.so much;so few;so D.such many;so little;so
3.What do you think _______our teacher________
A.make;angry B.makes;angry C.makes;angrily D.making;angrily
4.Please hand in your homework as soon as it_________.
A.finishes B.will finish C.is finished D.will be finished
5. I hope you can ___________me .
A. agree with B. agree about C. agree to D. agree for
6. You’d better ________ right after supper.
A. don’t run B. not run C. not to run D. to run not
7.I’d rather ________ a teacher when I grow up.
A.be B.to be C.to do D./
8. Lucy’s colour ________blue because she likes to be the leader, so it __________red.
A.can’t be, must be B.can’t be, mustn’t be
C.should be , must be D.must be, can’t be
9. The pair of jeans looks nice _____________Sandy because she looks very nice ________blue.
A. on, in B. in, on C. for, on D. to, in
10. ——It’s generous ________ Millie to donate all her pocket money to UNICEF.
——Yes.It is really meaningful _________ us to do something for charities.
A.of;of B.for;for C.for;of D.of;for
11. I wanted to buy a comic book for my cousin, but there was _________ left in the shop.
A. none B. anything C. nothing D. something
12. When you feel _________ to watch TV by then, you are all right.
A. enough good B enough well C well enough D good enough
13. I’m very sorry to keep you _____ for a long time
A. wait B. waits C. waiting D. to wait
14. Put it down, Tom. You mustn’t read _________ letter.
A. else anyone’s B. anyone’s else C. anyone else’s D. anyone else
15. A _____ lazy man can’t earn _____ money.
A. too much; too much B. much too; much too
C. much too; too many D. much too; too much
三、完形填空(先通读下面的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在每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选出最佳选项.)(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Thousands of years ago,human(人类)didn’t live in towns.Sometimes they would live in caves(洞穴)or build camps in the forest.
Only about thirty people 1 in each camp.The men would go hunting while the woman and children 2 food from trees around the camp.All the food was 3 among people in the group.Every few weeks they moved to another place to find more food.It was a simple life,but people had to be 4.They had to make everything that they needed,and they had to know a lot about plants and animals.
Nowadays most people live in towns and cities,and they work in offices and factories.Life is 5 than in the old days.There are fewer 6 ,but there is less excitement.Some people go 7 excitement sailing round the world.climbing mountains,or exploring(探测)caves.
Most people look forward to the 8 ,a time when they can enjoy a change from the normal life.For some this means going camping.But camping today is 9 from camping in the past.Gas cookers,ready-made food and air-beds mean people can camp much more 10 than they did in the old times.
1.A.lived B.talked C.came D.danced
2.A.planted B.collected C.watched D.bought
3.A.found B.used C.shared D.sold
4.A.polite B.kind C.calm D.clever
5.A.worse B.faster C.easier D.harder
6.A.dangers B.stories C.people D.animals
7.A.waiting for B.looking for C.turning on D.putting on
8.A.dreams B.gifts C.meals D.holidays
9.A.away B.different C.free D.far
10.A.slowly B.terribly C.comfortably D.hopefully
四、阅读理解(每小题2分,共计30分)
A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tificial means‘man-made’,and intelligence means‘the ability to learn.understand and think about things’.A.I.is about making machines think,talk,do and see.A.I.is used in many fields from、playing games to helping doctors.Many machines around us work very well because they work with the help of A.I.Man has always dreamed of building‘thinking machines’.In 1770,Wolfgand Kempelen(1 734—1804)built a wooden robot called Turk that was able to play chess(SUR).It played very well and even beat some of the top chess players of the time! Later it was found that Turk was not real.Inside the box machine was a chess player.
John McCarthy(1927—)is thought as the‘Father’of A.I He invented the word‘A.I.’and the LISP computer programming language that many A.I.developers use today.How does A.I.work
A.I.uses ideas from many fields:
1.What is true about A.I.
A.A.I.is a machine.
B.A.I.can play chess better than man.
C.A.I.can play games.
D.A.I.is something that makes machines work
like man.
2.A.I.means_________in Chinese.
A.人造能力 B.人造计算机
C.人工智能 D.人工机器人
3.We can learn from the passage that_________.
A.we still do not know how A.I.works
B.computer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A.I.
C.Wolfgand Kempelen was the first builder of robot.
D.John McCarthy is good at playing chess.
B
4.The above is__________.
A.a poster from a club B.an advertisement for films
C.a note to parents D.an introduction of a cinema
5.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allowed to the cinema alone in the club
A.A 2-year-old baby B.A 10-year-old student
C.A 30-year-old parent D.A 19-year-old pupil
6.________on the first Saturday of July.
A.Kids’Club will start at 10:30 B.The kids will see TWO BROTHERS
C.There will be no Kids’Club D.The kids will have creative activities
C
Big ocean(海洋)fish have almost disappeared from the world since the start of business fishing in the 1950’s.The scientists found that the number of large fish has dropped by 90 percent in the past fifty years.The study took ten years.The researchers collected records from fishing business and governments around the world.The magazine Nature published the findings.
The scientists say the common way called longline fishing is especially harmful to large fish.This way includes many fishing lines that are connected to one boat.If these lines are joined together,they can reach one hundred kilometers.They hold thousands of sharp metal hooks to catch fish.Longline fishing is especially common in the Japanese fishing industry.Records show that Japanese boats used to catch about ten fish for every hundred hooks.The study says longline fishing boats now might catch one fish per hundred hooks.
The scientists say business fishing can destroy groups of fish much faster than in the past.The study suggests that large fish can disappear almost completely from new fishing areas within ten to fifteen years.Ocean life system could be destroyed.
It’s not the only worry that the number of large fish is becoming smaller and smaller.What’s worse.they are smaller in size than their ancestors(祖先).
7.The magazine Nature published the findings.The word“published”here means________.
A.发表 B.发现 C.研究 D.调查
8.The number of big ocean fish has become smaller because_________.
A.the oceans are polluted
B.the ways of fishing go into practice
C.the scientists pay little attention to them
D.Japanese fishing boats catch one fish per hundred hooks
9.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business fishing
A.It should be encouraged.
B.It can balance ocean life system.
C.It needn’t be cared about.
D.It may bring harm to ocean fish.
10.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Longline fishing
B.Japanese fishing industry
C.Modem fishing ways
D.Worrying situation of big ocean fish
D
Once upon a time,there were two good friends.One was called Jack and the other was called James.One day,the two friends were walking through the desert.During the journey they had a quarrel,and Jack couldn’t control himself and hit James in the face.James felt hurt,but he didn’t say anything.Instead,he wrote in the sand,“Today my best friend Jack hit me in the face.”
They kept on walking until they found an oasis(绿洲).They decided to get some water there.Suddenly James had trouble in the water,he fell into the mire(泥潭)and was in danger.Jack saved him at once.When he felt all right,he wrote on a stone,“Today my best friend Jack saved my life.”Jack was very surprised and asked James,“After I hurt you,you wrote in the sand and now you write on the stone.Why ”James replied,“When someone hurts us,we should write it down in the sand so that the wind of forgiveness can blow it away.But when someone does anything good for us,we must write it on the stone,so no wind can blow it away.”
Since then,the two good friends have never quarreled with each other again and they got on better with each other.
Hatred(仇恨)can bring you nothing but unhappiness.If you don’t forgive others,you are making trouble for yourself Keep a peaceful heart all the time and remember to be always thankful to others!
11.What happened when Jack hit his friend James in the face
A.After he was beaten in the face James was hurt and ran away.
B.James hated his friend,in return very much from then on.
C.James hit his friend in return at once.
D.James wrote“Today my best friend Jack hit me in the face”in the sand.
12.What’s the matter with James in the oasis
A.He was very careless and fell into the mire.
B.He wanted to get some water and fell into the mire.
C.He wanted to know if his friends would help him when he had trouble.
D.He wanted to make his friend have trouble,too.
13.What did James do after he was saved by his friend
A.He wrote some words on a stone.
B.He thanked his friends at once.
C.He wrote some words in the sand.
D.He drank some water and had a rest.
14.Which of the statements is NOT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Jack was very angry when he had a quarrel with James.
B.They decided to get some water after they found an oasis.
C.The two good friends went on walking after the quarrel and found an oasis a few days later.
D.Hatred can only bring you unhappiness.
15.Why did James write words in different places
A.The wind of forgiveness can blow hatred away.
B.No wind can blow thanks away.
C.James only wanted to write words in different places.
D.A and B.
五、单词填空(根据中文写出单词的适当形式,每空一词)。(每小题1分,共计15分)
1.Jane said that she_________________(更喜欢)sending emails to writing letters.
2.There was something wrong with his old MP4. Yesterday he had it_________________(修理).
3.Our English teacher is always_________________(精力充沛),so we are interested his classes.
4.Do you have___________________(困难)understanding what he said
5.He was too_______________(急躁的)to wait in a queue.
6.Stop __________________(争论)!It’s no use.
7.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love____________________(和平).
8.What are you __________________(搓揉) into your skin
9.No one can _________________(允诺) you success. All you need to do is to work hard.
10.I’m sorry , sir, the shoes are not 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获得的) in your size..
11.Are there any ________________(不同) between living in a big city and living in the country
12. Art will have a great __________________(影响)on our lives in the future.
13.He pays a lot of 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 to his writing.
14. Could you please give me some ___________________(建议).
15. Lily is doing __________________(实验) in the laboratory now.
六、翻译句子。(每小题3分,满分15分)
1.他认为红领带和蓝衬衫不是很相配.
2.一年可以分成几个季节?
3. 这部电影让她想起了四十年前的那场可怕的地震。
4.你把烟戒了,真明智。
5.我有足够的耐心向你解释一切。
七、书面表达(满分20分)
假如你是Millie, 请你给班主任(Mr Wu)写一封推荐信,推荐Sandy当班长。信中要对Sandy 进行全面介绍:
我想推荐Sandy 当我们的班长,因为她有许多优良的个人品质;
Sandy 是一个自信、勤奋且充满好奇心的人。她从不害怕给一大群人作演讲。
她总是乐于助人,经常帮助我们解决难题。
她善良公正,还很聪明. 她富有想像力,经常能提出各种各样的新想法。
她喜欢橙色的文具,因为橙色能让她快乐。
听力原文及参考答案
一、听力选择:(共2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5分)
A) 对话理解
本部分共有15道小题,每小题你将听到一段对话,每段对话读两遍。
M: Please don’t take photos here.
W: Oh, sorry. I didn’t see the sign here.
W: Raining again.
M: Yeah. We have to stay at home today.
W: Why were you late for school this morning
M: Sorry. I usually get up at 6:00 am, but this morning there was something wrong with the clock. So I got up half an hour later than usual.
M: Tomorrow is Mother’s Day. Do you remember
W: Yes. Last year I bought a T-shirt for my mother. But I am going to buy some flowers this year. I am sure she will like them.
W: What do you think of Sophia
M: She always thinks of herself first. We don’t like her.
6. W: Would you like to join us for a walk along the lake, Mr Black
M: What a nice way to spend such a hot day!
7. W: When did you come to China, Paul
M: I came here about eight years ago. My parents came here three years later than I did.
8. W: Excuse me, would you mind if I use your phone
M: Help yourself. It is on the table over there.
9 W: How about having a cup of coffee
M: That’s just what I like.
10 W: What about the concert
M: I have never heard a better voice! You should have gone there.
11 M:Can I help you to take your coat, madam
W: Thank you.
M: 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drink before you order your meal
12 M: Millie, I want to paint my bedroom. Do you have any good idea
W: I know you often feel tired and weak after work. I think you need something to give you energy.
13 M: The doctor told me to stop smoking.
W: Shouldn’t you stop drinking coffee
14 W: What’s the time, please
M: It’s seven fifteen.
W: Oh, it’s time to go to school.
M: Ok, let’s go.
15 M: Why were you shouting on the phone, Mrs White
W: Because the line was bad. She asked me to speak more loudly.
1-5:BBBCA 6-10: BACBC 11-15: BABAB
B ) 听对话回答问题
听第一段对话,回答第16至第17两小题。
M: What’s the matter, Lily
W: Sorry, Mr Johnson. I missed my train.
M: Why
W: I left home a little late.
M: Did you get up late or something .
W: No. My aunt telephoned me at the last minute.
M: Tell her not to call you in the morning.
W: I will, Mr Johnson. I’m really sorry for being late.
C ) 听对话回答问题
听第二段对话,回答第18至第20两小题。
M: Hi, Ann.
W:Hi, Jack. How did you like the football match yesterday afternoon
M: Very exciting. The two teams both did very well in the match and it was really a close game.
W: I liked it very much, too. But I missed the first part of the match.
M: What for
W: Someone knocked into my bike on the way and I fell off my bike.
M: Did you hurt yourself
W: Yes, I hurt my left leg and it hurt a lot. So I couldn’t ride my bike. I had to walk slowly.
M: How long were you late for the match
W: When I got to the sports field, it was already three twenty.
M: Oh, you were twenty minutes late.
W: Yeah. It was really a pity.
16-20: CCCAA
D ) 短文理解
听下面一段独白,回答第21至第25小题。
Mr King is the principal of a language school in Canada and he is now making a speech to welcome his new foreign students:
“ Hello, everyone. My name is Sam King. Welcome to our school. I hope you will enjoy your time with us . Every morning from 8:30 to 11:30 you will be in the classroom learning English. Lunch will be in the school at 12:00. There is a lot of delicious food and fast food, too. In the afternoon and evening you are free to do what you want to do and you’ll be able to speak English. There will be lots of time for speaking. If you need to see the doctor, the school will take you to the hospital. Next, some news about your exam. You will take it in three weeks. You may use a dictionary in the exam. Don’t be too worried about this. The exam is not very difficult. Your results will be sent to your home addresses about four weeks later. That’s all. Thank you. Have a nice stay in Canada.
21-25: CCBAA
第二部分 笔试试题(105分)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15分)
1----5 BBBCA 6----10 BAAAD 11----15 ACCCD
三、完形填空(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5 ABCDC 6----10 ABDBC
四、阅读理解(每小题2分,共计30分)
1----5 DCBAB 6----10 CABDD 11-----15 DBACD
五、单词填空 (每小题1分,共计15分)
1.preferred 2. repaired 3. energetic 4. difficulty 5. impatient
6,arguing 7. peace 8. rubbing 9. promise 10. available
11. differences 12.influence 13. attention 14. advice/suggestions 15. experiments
六 、句子翻译(每题3分,满分15分)
1. He doesn’t think the red tie match the blue shirt well.
2. How many seasons is a year divided into
3. The film reminded her of the terrible earthquake forty years ago.
4. It’s wise of you to give up smoking.
5. I’m patient enough to explain everything to you.
七、书面表达(满分20分)
Dear Mr Wu
I want to recommend Sandy as our monitor(2’) because she has many good personal qualities. (2’)Sandy is a confident, hard-working and curious person. (2’)She is never afraid of making a speech to a large group of people.(3’)
She is always helpful.(1’) She often helps us solve difficult problems. (2’)She is kind and fair. She is also clever. (1’)She is imaginative, so she can often come up with all kinds of new ideas.(3’) She likes orange stationery (2’)because orange can cheer her up.(2’)
Yours sincerely
Millie张家港市塘桥初级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初三
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表述,错误的是
A 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 B 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
C 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D 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2、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他多才多艺,在艺术和科学领域都有杰出贡献,是一位百科全书的人物、其著名的绘画代表作品是
3、17世纪发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这一“趋势”主要是指
A.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
C.公有制经济取代私有制经济 D.私有制经济取代公有制经济
4、2011年4月29日,英国女王出席威廉王子的盛大婚礼,受到世人普遍关注。下列对英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国家的象征 B在英国人民心中仍有较高的威望
C仍享有统治国家的绝对权力 D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
5、右图形象地反映了近代资本主义的一种民主制度。下列历史文献与这一制度直接相关的是
A.《独立宣言》 B.《拿破仑法典》
C.《权利法案》 D.《临时约法》
6、“战争中的第一人,和平中的第一人,他的同胞心中的第一人”是独立战争时期一位老兵的话。话中的“第一人”指的是
A 林肯 B 克林顿 C 里根 D 华盛顿
7、美国能够战胜强大的英国并得到英国承认的根本原因是
A 美国独立战争的正义性 B 华盛顿的正确选择
C 美国人民的英勇善战 D 国际社会的支持
8、法国大革命的“大”字体现 ①是一场继英美资产阶级革命后狂卷欧洲大陆的革命风暴②给欧洲封建专制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③使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在欧美主要国家进一步建立起来 ④拿破仑发动对外战争,横扫整个欧洲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9、2010年7月14日是法国的国庆日,当天法国首都巴黎举行了
规模盛大的国庆阅兵式,晚上,数千名观众聚集到埃菲尔铁塔下观
看了璀璨的焰火表演。那么,法国政府之所以将7月14日作为国庆日,是因为要纪念 :
A、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B、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C、法兰西第一帝国的诞生 D、法国巴黎公社的成立
10、法国政治家、历史学家梯也尔在评价拿破仑时,说:“这是同亚历山大和凯撒(注:古代欧洲两位著名的军事家、独裁者)一样的天才人物……竟有立法家的才能……”。他之所以认为拿破仑具有“立法家的才能”,是因为拿破仑曾经:
A、颁布《1787宪法》,建立了联邦制国家 B、颁布《法典》,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C、发动军事政变,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D、指挥军队横扫欧洲,废除了许多旧法律
11、工业革命中,有位工厂主激动的说:“我终于可以在没有河流的地方开设工厂了。”他这样说是因为哪项发明
A 飞梭 B 珍妮纺纱机 C 改进的蒸汽机 D 火车机车
12、第一次工业革命丰富了英国伦敦棉纺织业老板理查德的生活,在当时他可以
A 在电灯下分析企业经营数据 B 驾驶汽车欣赏伦敦的夜景
C 搭乘火车外出考察 D 使用有线电话谈生意
13、1801-1831年,英国曼彻斯特等城市人口增长了两倍多,到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已达到总人口的54%,1870年进一步达到70%,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 新航路开辟 B 工业革命 C 殖民扩张 D 宪章运动
14、现代家庭中许多家用电器的功率计算单位是 “瓦特”,这是为了纪念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英国机械师瓦特。他的成就是
A.发明“珍妮机” B.改进蒸汽机 C.发明过火车机车 D.设计内燃机
15、“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论到现实”是一位学者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前发展特点的概括。下列能体现“由空想到科学”的史实是
A.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成立 D.十月革命的胜利
16、小明要了解《国际歌》歌词创作的时代背景,他应查阅下列哪方面的历史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史 B法国大革命史 C 巴黎公社革命史 D 俄国十月革命史
17、有评论称,若不是林肯改写了美国广人黑人奴隶的命运,就不会有今天的奥巴马。林肯为“改写美国黑人奴隶命运”而签署的文件是
A《人权宣言》 B《独立宣言》 C《宅地法》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8、比较是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李强同学在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历史影响时,列出了以下四点内容,其中唯一的相同点是
A 摧毁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B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C 推动了欧洲和拉美革命 D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19、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是
A 赢得了国家独立 B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C发展了国家的经济 D创造了国家的财富
20、关于《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这三部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文献,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分别是法、英、美三国的历史文献 B、都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思想
C、都使本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D、都是在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中颁布的
二、判断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每小题1分,共6分)
21、工业革命打破了长期以来世界各国、各民族相对隔绝的状态,开启了全球化的进程。
22、莎士比亚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他的代表作是《神曲》。
23、1775年,英军企图夺取北美民兵贮存在来克星顿的军火,双方发生交火,这就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开端。
24、美国独立战争后,领土迅速扩张,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成为一个东临大西洋、西接太平洋的大国。
25、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是巴黎公社。
26、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的是雅各宾派的领导者罗伯斯庇尔。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
27、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是 。
2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端是 ;法国大革命中被送上断头台的是 。
29、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的出现,工业革命后, 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从此,人类带入 时代。
四、材料解析题(每题6分,共18分)
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有的一切。”
材料二 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洋探险时才开始。在这以前,只有各民族的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公元1500后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 —— 摘自《大国的崛起》
(1)依据相关知识回答,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哥伦布做出了什么贡献?材料一表明,哥伦布航海的目的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哪位航海家率领的船队首先完成了环球航行?(1分)
(3)材料三中的“ 地理大发现”是通过什么活动实现的?(1分)
(4) “ 地理大发现”对世界的影响是什么?(2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材料二 世界博览套(WORLD EXP0,简称“世博会”)是由一个固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以来,世博食因其发展迅速而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譬。
(1)以上材料出自哪国资产阶级革命颁布的什么文献 (2分)
(2)根据所学知识,英国1851年的世博会有可能展出的先进工业展品是什么?(请写出两个)(2分)
(3)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分析,l851年英国为何能首先举办世博会 (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利宣布: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英国国王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二 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1858年6月林肯的演讲《裂开了的房子》
(1)材料一的内容出自什么文献?该文献的公布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中期的美国,国内矛盾的焦点是什么? 后来是通过什么方式解决的(2分)
(3)依据上述材料,你认为美国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前提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5、ABACC 6—10、DABBB 11—15、CCBBB 16—20、CDDBB
二、判断题:21—26、BBABBA
三、填空题:
27、人文主义; 28、1640年,议会的召开、路易十六; 29、珍妮机、大机器、蒸汽
四、材料解析题、问答题:
30、⑴发现新大陆、寻找财富(追求黄金)
⑵ 麦哲伦。
⑶ 新航路的开辟。
(4)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1、(1)英国;《权利法案》。
(2)新型蒸汽机,火车机车,蒸汽轮船。
(3)政治: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
经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
32、(1)《独立宣言》;意义:标志着美国的独立。
(2)奴隶制的存废;南北战争。
(3)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张家港市塘桥初级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调研试卷
初 三 数 学(2011.1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方程的解是 ( )
A. B. C. D.
2.若3是关于方程x2-5x+c=0的一个根,则这个方程的另一个根是 ( )
A.-2 B.2 C.-5 D.5
3.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4x=5的过程中,配方正确的是 ( ) A.(x+2)2=1 B.(x-2)2=1 C.(x+2)2=9 D.(x-2)2=9
4.下列一元二次方程中两实数根之和为2的是 ( ) A. B. C. D.
5.下列函数中,(1), (2),
(3) ,(4), 其中是二次函数的有 (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6.对于抛物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开口向下,顶点坐标(5,3) B.开口向上,顶点坐标(5,3)
C.开口向下,顶点坐标(-5,3) D.开口向上,顶点坐标(-5,3)
7.二次函数的图象如何移动就得到的图象 ( )
A. 向右移动1个单位,向上移动4个单位
B. 向左移动1个单位,向上移动4个单位
C. 向右移动1个单位,向下移动4个单位
D. 向左移动1个单位,向下移动4个单位
8.若A(-4,y1),B(-3,y2),C(1,y3)为二次函数y=x2+4x-5的图象上的三点,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 ( )
A.y1< y2< y3 B.y29.根据下列表格的对应值:
x 3.23 3.24 3.25 3.26
ax2+bx+c -0.06 -0.02 0.03 0.09
判断方程ax2+bx+c=0(a≠0,a、b、c为常数)一个解的范围是  (   )
A.3<x<3.23 B.3.23<x<3.24 C.3.24<x<3.25 D.3.25<x<3.26
10.如图,等腰Rt△ABC(∠ACB=90 )的直角边与
正方形DEFG的边长均为2,且AC与DE在同一直线上,
开始时点C与点D重合,让△ABC沿这条直线向右平移,
直到点A与点E重合为止.设CD的长为,△ABC与正方
形DEFG重合部分(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则与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以3、-2为两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
12. 已知关于的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
13.对于抛物线,当x 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
14. 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一种药品连续两次降价,每盒的价格由原来的60元降至48.6元,则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 .
15. 学校召开的运动会上,同学王刚掷铅球,铅球运动过程中的高y(m)与水平的距离x(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则王刚的成绩为 m.
16.如图,小明的父亲在相距2米的两棵树间拴了一根绳子,给小明做了一个简易的秋千.拴绳子的地方距地面高都是2.5米,绳子自然下垂呈抛物线状,身高1米的小明距较近的那棵树0.5米时,头部刚好接触到绳子,则绳子的最低点距地面的距离为 米.
第16题 第18题
17. 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化简 的结果是 .
18.已知二次函数y=(x-2a)2+(a-1)(a为常数),当a取不同的值时,其图象构成一个“抛物线系”,如图18分别是当a=-1,a=0,a=l,a=2时二次函数的图象.它们的顶点在一条直线上,这条直线的解析式是y=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76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推演步骤或文字说明)
19.(本题12分)解方程:
① 2(x+2)2 -8=0 ② ③
20.(本题3分+2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满足x2-2x-4=0
21.(本题6分)已知,在△ABC中,∠C=,斜边=5,两直角边的长分别是关于的方程的两个根,求△ABC的周长.
22.(本题2分+4分)已知函数(是常数).
⑴求证:不论为何值,该函数的图象都经过轴上的一个定点;
⑵若该函数的图象与轴只有一个交点,求的值.
23.(本题2分+2分+2分)已知二次函数y= -x2-2x+3
(1)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
(2)根据图象,写出当y < 0时,x的取值范围;
(3)将此图象沿x轴向左平移几个单位,可使平移后所得图象经过坐标原点?请写出平移后图象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
24.(本题3分+3分)如图,△ABC中,∠B=90°,AB=6,BC=8,点P从点A开始沿边AB向点B以的速度移动,与此同时,点Q从点B开始沿边BC向点C以的速度移动.如果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当点Q运动到点C时,两点停止运动,
问:(1)经过几秒,的面积等于 (2)的面积会等于△ABC的面积的一半吗?若会,请求出此时的运动时间;若不会,请说明理由.
25.(本题2分+2分+2分) 下图是数值转换机的示意图,小明按照其对应关系画出了y与x的函数图象(右图):
(1)分别写出当0≤x≤4与x>4时,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求出所输出的y的值中最小一个数值;
(3)写出当x满足什么范围时,输出的y的值满足3≤y≤6.
26.(本题2分+3分+4分)某商场将每件进价为80元的某种商品原来按每件100元出售,一天可售出100件,后来经过市场调查,发现这种商品每降低1元,其销量可增加10件。
(1)求商场经营该商品原来一天可获利润多少元?
(2)设后来该商品每件降价x元,商场一天可获利y元。
①若商场经营该商品一天要获利润2160元,则每件商品应降价多少元?
②求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通过画该函数图像的草图,观察其图象的变化趋势,结合题意写出该x取何值时,商场所获利润不少于2160元?
27.(本题3分+3分+4分)施工队要修建一个横断面为抛物线的公路隧道,其高度为6米,宽度OM为12米.现以O点为原点,OM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1所示).
⑴求出这条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⑵隧道下的公路是双向行车道(正中间是一条宽1米的隔离带),其中的一条行车道能否行驶宽2.5米、高5米的特种车辆?请通过计算说明;
⑶施工队计划在隧道门口搭建一个矩形“脚手架”CDAB,使A、D点在抛物线上。B、C点在地面OM线上(如图2所示).为了筹备材料,需求出“脚手架”三根木杆AB、AD、DC的长度之和的最大值是多少,请你帮施工队计算一下.
28.(本题3分+3分+4分)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P,顶点为C()。
(1)求此函数的关系式;
(2)作点C关于x轴的对称点D,顺次连接A、C、B、D.若在抛物线上存在点E,使直线PE将四边形ACBD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四边形,求点E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F,使得△PEF是以P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初三数学答案
1-18题每题3分
1-5:DBDCD; 6-10:BDBCA 11、x2-x-6=0 12、k﹤1且k≠0
13、x﹤-2 14、10﹪ 15、10 16、0.5
17、1 18、y=0.5x-1
19、每题4分 ①0,-4 ; ②6,3 ; ③ 2+ 2-
20、x2-2x-5 (3分) -1(2分)
21、12 (6分)
22、① 过点(0,1) ②0或9
23、画图象略(2分);-3﹤x﹤1 (2分);左 1个 (2分) (-4,0)(2分)
24、2秒或4秒 (3分) 不(3分)
25、y=3/4 x+3 y=(x-6)2+2 (2分) 最小值2 (2分)
0≤x≤5或7≤x≤8 (2分)
26、(1)2000元 (2分) (2)2元或8元(3分)
y=-10x2+100x+2000 (1分) 草图(1分)2≤x≤8 (2分)
27、(1)y=-1/6x2+2x (2分) 0≤x≤12(1分)
(2)不能(3分) (3)15(4分)
28、y=x2-2x-1 (3分) E(3,2) (3分) F(1,-2) (4分)
x
y
O
第17题
x≤4
输入非负数x
×
-6
+3
( )2
+2
输出y
x>4
图2张家港市塘桥初级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调研试卷
初 三 政治(2011、10)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6分)
1、2011年1月8 日《深圳商报》消息:中国社会由“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开门七件事上升为八件事。这开门第八件事就是手机,据统计中国手机用户已超过8亿,真正进入了千家万户。从七件事到八件事的变化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
①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②人们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文化生活 日益丰富 ③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不断变化 ④我国已建设成为富 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学业进修、技术培训、上网浏览、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等已成为许多城乡居民的生活内容。广大人民群众还积极参与本地的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政治生活。 上述材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
①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②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③人们的政治生活日益扩大 ④生活方式不断变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顾炎武的名言。现在我们要把它改成“天下兴亡,我的责任”。这启示我们 ( )
①每一个公民都要承担对社会的所有责任
②关爱社会,亲近社会,服务社会
③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看客"心态,以天下为己任
④要有主人翁责任感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4.、2010年11月5日,郭明义先进事迹全国巡回报告会在哈尔滨圆满落幕。“无论条件多艰苦,无论任务多繁重,郭明义总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无私奉献,把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到极致!”材料表明 ( )
①郭明义忠于职守 ②郭明义忽视家庭责任 ③郭明义善于表现 ④郭明义明白责任主次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2010年10月7日,“中国文化年”在意大利的罗马开幕。近年来,“中国文化年”成功走进法国、美国、俄罗斯……这些文化活动的成功举办,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这有利于 ( )
A.中华文化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
B.中华文化为自身和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做出新贡献
C.中华文化改造其他民族的文化
D.我国积极全面地吸收世界文化
6、在第16届广州亚运会上,当我们的体育健儿取得199金、119银、98铜,以奖牌总数416位居第一时,我们尽情欢呼;当玉树、舟曲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我们众志成城。我们的这些表现主要源于我们拥有 ( )
A.引以为豪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
B.高度的民族自豪感、责任感和对外来文化的排斥
C.强烈的民族精神
D.非常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7、农民张正祥26年守护滇池环境,牺牲了家庭利益,更付出了身残代价。他的感人事迹折射出的民族精神是 ( )
①爱国主义 ②勤劳勇敢 ③爱好和平 ④保护环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诗歌《一个民族的荣光》中写到:“一次又一次,我们一起受挫,一起流泪,一起欢笑。因为一种力量、一种精神,总能让我们找到前进的方向,让我们共同沐浴一个民族的荣光。”这种精神就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爱好和平 B.团结统一 C.爱国主义 D.自强不息
9、巴尔扎克说过:“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万丈深渊。”这句话说明 ( )
A.挫折具有双重影响 B.挫折只有消极作用,没有积极作用
C.挫折是坏事,有助于人的成长 D.挫折是好事,让人垂头丧气,意志消沉
10、下面同学的言行能体现从容面对挫折的有 ( )
A.“考这么差,我还有什么脸见人 ”
B.“为什么这么简单我都不会,真笨。”
C.“这次失败算不了什么,我会继续努力。”
D.“哈哈,他们不如我,这次冠军非我莫属!”
11、苏州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倡导学生假期“三会”。即“会休息、会自学、会健体”,中学生要做到“会自学”就要 ( )
①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③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 ④保持过重的学习压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对青少年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举办了各种形式的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参加科技创新大赛活动 ( )
①锻炼了动手和实践能力 ②妨碍了文化课的学习
③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 ④是展示才能的唯一途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3、从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一起学习到工人之间的分工协作,从一个家庭的和睦相处到 国家之间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这些都说明 ( )
A. 合作比竞争更重要 B.分工是合作的前提,合作是分工的必然后果
C.生活处处有合作 D.合作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客观要求
14、自1901年诺贝尔奖颁发以来,获奖者中三分之二的科学家都是与他人合作而获奖的。 这表明 ( )
①善于合作有助于事业的成功②加强合作能够实现共享成果
③合作可以最充分、最有效地使用人力和资源,做到人尽其能、财尽其用
④合作可以集思广益,优势互补,激励创新,不断产生新的思维、新的成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的积极作用,共同努力,加强协作。对于加强合作,以下理解错误的是 ( )
A.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方面的人力、物力有限,要又好又快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加强合作
B.随着科技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发展,各国的根本利益日渐趋于一致,为加强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C.加强合作既包括国内的城乡合作、东西部合作;也包括国际合作,包括国际经贸、 政治、军事等等
D.社会主义的中国更容易实现各方面的良好合作。因为在我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16、看右图漫画《露馅》,它警示我们 ( )
A. 要正确对待生活的挫折和失败
B. 善于合作,要做到相互沟通、真诚合作
C. 竞争中要相互理解、相互宽容
D.要正确对待并参与竞争
二、判断(判断下列各题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相应空格内填“A”,错误的填“B”。每小题1分,共10分。)
17、.我国社会发展总体是和谐的,但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新的挑战。( )
18、亲近社会、服务社会,首先必须乐于为社会、他人奉献爱心和力量。( )
19、社会发展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个人离不开社会。( )
20、各族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是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
21、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就是要积极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
22、“突如其来的灾难,可以摧毁我们的家园,但摧不垮我们的意志;可以震倒我们的房屋,但震不垮我们的脊梁。”这一豪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
23、导致挫折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外在的客观因素多数可以控制,但内在的主观因素通常难以控制 ( )
24、人是竞争的主体,竞争能促进个人的成长、进步和发展。( )
25、 在学习中会有成功和失败,我们要用良好的心态、浓厚的兴趣、正确的方法,学会学习。( )
26、合作中出现矛盾和分歧是难免的,关键是及时沟通,消除隔阂,良好合作是公平的前提。( )
三、简要回答(每小题6分,共12分).
27、学习是人类的基本活动,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一个人的学习观念、学习态度,会直接影响他的学习效果,甚至影响他的一生。当然,在学习中会遇到压力,于是,有些同学选择了逃避,旷课、拖拉作业现象时有发生。
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学习是一项重要的活动,请从法律上说明。(1分)
(2)有同学认为,学习中有困难、压力并不可怕,我们只要学会创新就可以了。(5分)
28 、作为青少年,关心社会,了解社会,可以从关注时政做起。某校九年级政治老师在九(1)班号召学生关心社会,要求每周收集一则社会发生的热点新闻,并加以点评,以下是几位学生收集到的时政热点,请你运用有关知识来进行分析:
小王同学:据某报报道,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以及社会整体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广大人民的道德修养也有了很大进步,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等已蔚然成风,但自私自利、冷漠歧视等有损人际关系和生活利益的行为,乱砍滥伐、偷捕偷猎等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聚众赌博、贩毒吸毒等损害社会风气的行为依然存在。
(1)针对材料揭露的诸多问题,启示我们青少年在亲近社会、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3分)
小张同学:2010年9月8日发生的日本在钓鱼岛事件中非法抓扣中国渔船船长,激起了全球华人强烈抗议,中国民间的不满情绪似也一触即发。9月18日,我国多个城市警报长鸣纪念“九一八”事变79周年,两岸三地及海内外华人华侨纷纷走上街头,自发举行示威游行,要求日本立即释放中国船长。继台湾香港保钓组织租船出海,宣示钓鱼台主权后,美国纽约近千华人在日本驻纽约总领馆所在大楼前举行集会,成为美国东部地区近20年来最大规模的保钓示威活动,要求日本立即无条件放回中国船长。
(2)全球华人面对日本的丑陋行径,产生爱国热情的根源是什么?(3分)
四、分析说明(12分)
29、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有246个国家地区组织参展。
中国馆是很有人气的场馆,整个造型是生态环保的,还有资源利用、雨水利用、绿化景观等方面也是,中国馆本身展现了科技创新的魅力。瑞士馆充分展现了如何开创性地结合自然和高科技元素,其最外部的幕帷主要由大豆纤维制成,既能发电,又能天然降解,11000块包含敏化太阳电池的生物树脂悬挂在帷幕外墙上,与展馆周围的能量发生反应,整个外墙呈现一种动态闪光的视觉效果,以此展示能源的利用。沙特阿拉伯馆、日本馆……
我市的很多中学生也去参观了世博会,通过世博会,同学们了解了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看到了别国的科技的发展,同时也对中国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感悟世博会、感悟材料,运用教材知识回答:
(1) 材料提到的中国馆本身展现的魅力为什么对国家发展非常重要?中国该如何利用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来发展中国文化?(6分)
(2) 世界各国你追我赶,科技文化发展迅速,我国如何才能正确参与国际竞争?(4分)
(3) 中学生走出校门对于成长在社会有什么意义?(2分)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调研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16题(每题1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B A C B C A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C A A C D B D
二、判断
题号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A B B B B B B A A B
三、简要回答(每小题6分,共12分).
27、 (1)读书学习是一种必须履行的义务。(1分)
(2)片面(1分)。要战胜学习中的困难、压力需要创新(1分),因为创新是我们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必由之路(1分)。但是,要战胜困难和压力,还需要保持乐观的心态(1分),根据产生困难的客观原因和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方法,不断增强自己的耐挫力(1分)。
28、 (1)不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积极弘扬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勇于拒绝各种不良诱惑;增强社会公德,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克服“看客”心态,积极主动的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每点1分,共3分)(或三个标题)
(2)根源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3分)
29、 (1)中国馆本身展示科技创新的魅力(1分),因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1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分)
积极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3分)
(2)(4分)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
审时度势,扬长避短、
相互理解,相互宽容、
正确认识和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3) 有利于感受社会变化,关心社会发展,学会亲近社会,自觉服务社会(2)张家港市塘桥初级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质量调研试卷
初三化学 2011.10
亲爱的同学们,轻轻对自己说:“我能行”,用你的智慧和细心,相信你会最棒!
第一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共6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序号统一填写到答案卷的表格中)
1.2011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垃圾分类回收 B.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减少疾病传染
C.用自行车替代汽车出行 D.农业上推广使用滴灌技术
2.下列不属于化学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A.将废旧塑料变成汽车燃料 B.研制新型航空材料
C.研制新药 D.研究地壳板块结构及运动规律
3.自然界中存在许多循环现象,下列自然界中的四种循环所发生的变化主要为物理变化的是
A.碳循环 B.氧循环 C.氮循环 D.水循环
4.下列生活中常见的“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A.自来水 B.瀑布 C.雪碧 D.蒸馏水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生铁铸造铁锅 D.铜用于制造导线
6. 下列有关“固—液反应,不需加热”的气体发生装置合理的是
7.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电熨斗通电发出的热量 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
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能 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
8.下列有关实验及其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后溶液变成红色
9.鉴别三瓶无色的氧气、二氧化碳、空气最简便的方法是用
A.带火星的木条 B.燃着的木条 C.澄清的石灰水 D.紫色石蕊试液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闻气体气味 C.读液体体积 D.给液体加热
11.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属于分解反应又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铝+氧气 氧化铝 B.氮气+氢气 氨气
C.水 氢气+氧气 D.甲烷+氧气 二氧化碳+水
12.实验室有三组无色气体,第一组为氧气和空气;第二组为空气和二氧化碳;第三组为氧气和二氧化碳。某同学只用了一种实验用品就很快地区别出了上述三组气体。你认为该实验用品是
A.澄清石灰水  B.蒸馏水 C.带火星的木条  D.燃着的木条
13.一位同学要用已调零的托盘天平称量5.5g药品,在称量中,他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移,这时,他应该
A、减少药品 B、向右盘加砝码 C、移动游码 D、调节平衡螺母
14.可用推拉注射器栓塞的方法检查右图装置的气密性。
当缓慢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好,可观察到
A.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B.瓶中液面上升
C.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 D.注射器内有液体
15. 下列对催化剂描述正确的是
A.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C.只有分解反应才需要催化剂 D.某些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16.实验室里量取8mL水并进行加热,下列需用的化学仪器组合正确的是 ( )
①带铁夹的铁架台 ②10mL量筒 ③100mL量筒 ④酒精灯 ⑤石棉网 ⑥试管 ⑦试管夹 ⑧胶头滴管
A.②④⑥⑦ B.①③④⑥⑧ C.①②④⑤⑧ D.①②④⑤⑥
17.生活在密闭狭小的特殊环境(如潜艇、太空舱)里,氧气会越来越少,二氧化碳会越来越多,因此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不仅有科学意义,也有重要的使用价值。据文献报道:NiFe2O4在一定条件下既能促进二氧化碳的分解又可重复使用。NiFe2O4在此反应中是
A. 反应物 B. 致冷剂 C. 催化剂 D. 生成物
18.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小明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下图是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其中操作有误的是
1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l/3
B.实验中没有规定取用药品的量时,则可以按任意量取用
C.实验时,取用液体药品的最少量为l~2 mL.
D.实验时,取用固体药品的最少量为盖满试管底部
20.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对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在河水中加入明矾可除去所有杂质
B.提倡长期用纯水(蒸馏水)烧菜、煮饭等
C.水体有自净能力,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D.在淡水资源缺乏的海岛上,可考虑用蒸馏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
21..下列操作与水的净化过程无关的是
A.吸附 B.沉淀   C.蒸馏   D.电解
22.右图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和体积的测量等,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A.气体从a端通入,收集氧气
B.瓶内装有澄清石灰水,检验氧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
C.瓶内装满水,气体从b端通入,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
D.在b端接量筒,瓶内装满水,气体从a端通入,测量气体的体积
23.区别野外采集的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可选用
A.明矾 B.活性炭 C.肥皂水 D.石灰水
24.下列过滤装置及其操作的简图(图中固定装置和混合液、滤液均省略,且玻璃棒末端均已轻靠漏斗内的三层滤纸处),其中正确的是
25.右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实验后发现测定氧气的含量低于1/5.针对这一事实,你认为下列做法和想法不可取的是 ( )
A.查看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B.将红磷改成木炭后重新实验
C.实验中红磷的量不足,没有将瓶内的氧气全部消耗尽
D.实验中可能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使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不足
26.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蓝
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27.超临界水是常态水在温度超过374 ℃、压强超过2.21×107 Pa下形成的气、液密度相等的一种特殊状态的物质,在密闭条件下,超临界水可以以任意比溶解O2等,通过氧化反应,在很短时间内以高于90%的效率将废塑料断裂成油状液体,以下有关超临界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常态水形成超临界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B.超临界水向固体内部的细孔中渗透能力极强
C.利用超临界水技术治理“白色污染”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D.超临界水处理废塑料的工艺对设备耐高压、耐高温和耐腐蚀的要求很高
28.某同学在完成了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后,进行了仪器的整理,他发现自己所用的试管破裂了,造成破裂的原因可能是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 ②夹试管的铁夹夹的过紧 ③加热时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④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 ⑤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先停止加热 ⑥试管口没有塞棉花
A. 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⑥
29.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液体,其解释没有体现液体的主要作用的是
A B C D
实验装置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在氧气中燃烧 排水法收集氧气
解释 集气瓶中的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放出的热量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集气瓶中的水: 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后便于观察O2何时收集满
30.某学生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套装置来制取CO2,其中在制取时不能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装置为
(通过上下移动试管) (通过开启或关闭止水夹) (同B) (通过上下移动粗铜丝)
第二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31.比较出真知。请你比较下列物质性质,在答案纸上填上“>”“=”或“<”。
⑴ 沸点:液氮 液氧 (2)水蒸气含量:呼出气体 吸入空气
(3) 密度:氧气 空气 (4)化学活泼性:氧气 氮气
32. 在“氧气、稀盐酸、氯化钠(食盐主要成分)、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氮气”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1)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是 (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 __
(3)通电时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4)新鲜的生鸡蛋(鸡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得到“无壳鸡蛋”所需
33. 写下列反应的化学表达式,并回答问题:
(1)镁条燃烧 ,镁被用来制造焰火;
(2)加热滴有石蕊的碳酸溶液 ;实验现象 ;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这个反应常被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把铁丝绕成螺旋状,为了
以上反应中(填序号,不一定全填),属于化合反应的有   ,属于分解反应的有  。
实验是学习自然科学最有效方法。
34.化学实验中常常会出现意外情况,这是提升我们学科素养的良好机会,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例如:
(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呈红色。可能错误操作是
(2)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部破裂。可能错误操作是 (3)用右图装置来制某气体,分液漏斗中有液体,打开活塞时,发现液体只滴了一会儿就不再往下滴,检查导管没有堵塞,止水夹也没夹乳胶管。
可能错误操作是 。
35.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实验小组从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
A. 水样呈黄色,有异味 B.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
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⑴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 (填操作名称),除去固体小颗粒,在此操作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 。
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 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若过滤结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① ② 。
(3)同学们想知道所得滤液中是否溶解了某些固体物质,可接着对滤液进行 (填操作方法)。
实验室现有下列仪器和用品,要进行该操作,必须用到的是(填序号) 。
①试管 ②铁架台(带铁圈) ③烧杯 ④酒精灯 ⑤滤纸 ⑥玻璃棒 ⑦量筒 ⑧蒸发皿
36.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A B C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____ ___;b_ ______。
(2)写出A图中产生气体的化学表达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B图中,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下层蜡烛先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 ___、___ 、 性质。这一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___ ____。
(4)C图中螺旋状铁丝的末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_____ __。
(5)小明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进行探究。下表是他将纯镁条和不同含碳量的铁丝(镁条和铁丝直径均为0.4mm)放入氧气中燃烧时的实验现象的记录。请你分析回答:
物质 镁条 含碳0.05%的铁丝 含碳0.2%的铁丝 含碳0.6%的铁丝
燃烧时的现象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无火星 剧烈燃烧极少火星 剧烈燃烧少量火星 (未填)
由实验可知,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现象与铁丝中 有关。
37. 下图是实验室中用于制取、干燥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实验课上同学们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并收集氧气,试回答:
(1)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_____。
(3)甲、乙、丙三名同学用所选装置合作实验过程中,胶塞突然弹飞,并有少量的液体溅到实验台和衣服上。就此异常现象三名同学探究如下:
【问 题】为什么胶塞会突然弹飞呢?
【查阅资料】①容器内瞬间产生气体过多,压强过大,可能导致胶塞弹飞。
②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接触面积、温度、催化剂等因素有关。
【猜 想】甲同学:导气管堵塞或弯折造成的。
乙同学:过氧化氢溶液用量过多造成的。
丙同学: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过大造成的。
【分析验证】通过检查实验装置发现导气管没有堵塞、弯折的情况;与实验成功的小组同学交流,得知各小组所用过氧化氢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均相同。于是他们否定了_________________两名同学的猜想。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另一名同学的猜想是导致本次实验胶塞弹飞的主要原因。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交流反思】①老师建议他们可以通过改进发生装置的方法,避免胶塞弹飞。你对所选的发生装置有何改进设想?(语言叙述或画图均可)
②实验结束后,有的同学发现衣服和手上出现有白色的斑点,手上还微微发痛。由此联想到过氧化氢溶液还可能具有 性。
祝贺你!你已经完成了整张试卷!希望你再仔细检查一遍哦!好成绩一定属于你呀!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 B D D D A D D B B B D D A A D
题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 A C D B D D D C D B A A B A B
二、非选择题(31、32、36(1)每空0.5分、其余每空一分,共40分)
31.《》》》
32.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盐酸
33. 2Mg+O22MgO
H2CO3H2O+CO2↑红色溶液变紫色
Ca(OH)2+CO2===CaCO3↓+H2O
3Fe+2O2Fe3O4 增大受热面积1 4 、2
34.试管口没放一团棉花、集气瓶底没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分液漏斗的玻璃塞没拿掉
35.过滤、引流、吸附、物理、滤纸破损、液体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等、蒸发、2468
36.长颈漏斗、锥形瓶、CaCO3+2HCl==CaCl2+H2O+CO2↑ 、通常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不能燃烧、一般不支持燃烧、灭火、引燃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37.(8分)
一定条件
点燃
点燃
通电张家港市塘桥初级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调研试卷
初三物理 (2011。10)
第Ⅰ卷
一、选择(每题2分,共24分)
1.如图所示,下列器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2.下列关于力F1力臂的作图中,正确的是
3.下列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 B.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C.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D.做功多的机械,效率一定高
4.如图,O为支点,在A端施加一个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这个杠杆为
A.一定省力
B.一定费力
C.不省力也不费力
D.都有可能
5.如图,杠杆上分别放着质量不等的两个球,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两球以相同的水平移动
速度同时匀速向支点移动一段距离,则杠杆 
A.仍能平衡   B.大球那端下沉
C.小球那端下沉    D.无法判断
6.以下实例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A.小明将水桶从地面上提起 B.吊车吊着货物在空中水平移动
C.用力搬桌子而未搬起 D.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
7. 用如下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600N的重物时,人手实际需要用的拉力F应该是( )
A. 等于200N B 等于300N
C. 在200N和300N之间 D. 大于300N
8. 如上图所示,沿三种不同的方向拉绳使物体上升,所用的力分别是F1F2F3,则 ( )
A.F1最大 B.F2最大
C.F3最大 D.一样大
9. 如上图所示,一个物体由A点自由下落时,相继经过B、C两点,已知AB=BC,物体在AB段重力做功W1,功率P1;在BC段重力做功W2,功率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W1=W2 P1C.W1=W2 P1>P2 D.W1≠W2 P1≠P2
10.平直公路上的甲、乙两辆汽车,在相同牵引力作用下匀速行驶,如果在相同时间内通
过的路程之比为3:2,则甲与乙
A.牵引力做功之比为2:3 B.牵引力做功之比为3:2
C.牵引力的功率之比为1:1 D.汽车受到阻力之比为3:2
11.如图所示,是工人师傅往高处运送货物的两种方法.物重均为500N,
滑轮重均为10N,不计摩擦和绳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拉力等于乙图中的拉力
B.甲图中的拉力小于乙图中的拉力
C.甲图中的机械效率小于乙图中的机械效率
D.甲图中的机械效率大于乙图中的机械效率
第11题图
12.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把重150N的物体匀速提升1m,不计摩擦和绳重,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则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拉力大小一定是125N B.有用功一定是150 J
C.总功一定是250 J D.动滑轮重一定是100N
二、填空:(每空1分,共26分)
13.杠杆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图所示的两种剪刀,正常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_____剪刀(选填“甲”或“乙”)根据功的原理,使用这两处剪刀都不能省______;工程车上的起重臂就是一个费力杠杆(如图所示),使用它的好处是能够省_________;如图所示,A装置是____滑轮(选填“定”或“动”),它的实质是___________,使用它的作用是_________ __________。
14某台机器的功率为80W,机械效率为80%,分别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甲乙两同学进行爬杆比赛,爬到杆顶(杆长相同)时,甲用10S,乙用9S,若甲乙两人的体重之比为5:6,则甲乙两人爬到杆顶做功之比是    ,甲乙两人平均功率之比是    。
16.如图所示为家庭电路常用的两种墙壁开关,其按钮可绕面板内
某轴转动。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认为 较易损坏,这是因为按动
这种开关的    较小,按动需要的力较大。
17.如图所示,杠杆AC(刻度均匀,不计杠杆重)可绕支点O自由转动,在B点挂一重为G的物体.使杠杆平衡,应在杠杆上的_______点施加一个作用力,才能使作用力最小,该最小作用力与物重G的比值是________.
第17题
18.如下图所示,小明用滑轮组匀速提起一个重为600N的物体A,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m/s,人拉绳的力为250N,不计绳重和摩擦,人拉绳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__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动滑轮重_________N。
19.如上图所示,轻质杠杆OA的中点处悬挂一重G=60N的物体,在A端施加始终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F=_________N。保持F的方向不变,在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到B位置的过程中,力F将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0.如图是一种开瓶器。使用时将螺旋钻头旋进软木塞,再用双手按压把即可将瓶塞拔出。压把相当于 。王哲在5s内将瓶塞拔出,若瓶塞长5cm,瓶塞受到的平均阻力为200N,则王哲克服瓶塞阻力做了 ___ J功,其做功的功率为 W
21.某人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把一个重为1000N的物体,沿着长5m、高1m的斜面由底端匀速拉到顶端,拉力的大小为250N,则拉力所做的有用功为 J,此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
22.如图所示,用定滑轮和动滑轮分别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且动滑轮重G动大于乙物体的物重G,则所用的拉力F甲 F乙,其机械效率η甲 η乙.(选填“>”、“<”或“=”)
三、解答题(23、24、25题每题2分,共50分)
23.如图是一种门锁把手的示意图,O点是把手的转轴,请画出作用力 F 的力臂L。
24.用线代表绳子,将图中两个滑轮连成省力的滑轮组,要求人用力往下拉绳使重物升起.
25.如图所示是一侧带有书柜的办公桌,现在要用一个最小的力将其一端稍抬离地面,请画出这个力的方向和这个力的力臂,并用“O”标明这个“杠杆”的支点。

26.(4分)仔细观察下列漫画,简要说明其物理道理.
甲图说明:________;乙图说明:________;丙图说明:_______;丁图说明:________.
A.做功需要有力的作用,并且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
B.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
C.增大动力臂可以减小动力.
D.定滑轮不能省力.
27.(2分)在①起子、②镊子、③钓鱼杆、④铡刀、⑤托盘天平这些工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属于等臂杠杆的是 。(填相应序号)
28.(4分)一辆重6×104N的载重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1min,发动机功率48kW,求
⑴.汽车在1min内做的功?(2分)
⑵.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2分)
29.(6分)如图所示,杠杆在竖直向下拉力F的作用下将一物体缓慢匀速提升.下表是提升物体时采集到的信息:
(1)若不计杠杆自重和摩擦,求拉力F的大小;
(2)若实际拉力F为90N,求拉力做的总功
(3杠杆的机械效率。
30.(6分)小林要提起重800N的物体,但是他的最大拉力只有300N.于是,他找来了一些滑轮,想利用滑轮组提起这个重物.
(1)已知每个滑轮重20N,小林想站在地上向下拉绳,他最好选择图中________滑轮组
来提起重物(选填“a”,“b”或“c”).
(2)请在所选的图中画出正确的绕绳方法;
(3)如果小林的实际拉力是280N,求出所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1.(10分) 如图1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达到水平平衡状态。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    ;为什么?                。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             。
(4)实验时只有8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上每格等距,如图1,当在A点挂4个钩码时,则怎样挂钩码可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设计两种方案)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杠杆不处于水平位置能否平衡?甲乙意见不同。甲认为能平衡。于是他让每次杠杆倾斜时静止,做这个实验也得出了杠杆平衡条件。
甲认为杠杆平衡不一定是水平的,这种说法对吗? (选填对或错),甲这种方案与乙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个实验方案好,并说明理由: 实验方案好;理由是 。
32.(6分)学校买了一箱物理器材,小军同学将它从一搂搬运到三楼,小丽同学想测量小军同学搬运器材过程中对箱子做功的功率.
(1)测量所需要的器材有哪些?
  (2)小丽同学设计的测量步骤如下,其中多余的是 ( )
  A.测出箱子所受的重力    B.测出楼梯的总长度
  C.测出一楼到三楼的竖直高度 D.测出小军上楼梯所用的时间
  E.算出小军搬运箱子的功率
(3)请你帮小丽设计一个实验记录表格.
33.(6分)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小明想:如果同一滑轮组的绕线方式不变,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它的机械效率?通过思考,小明提出了下面的猜想:
猜想A:被提升的钩码重可能会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猜想B:钩码匀速上升的速度可能会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小明分别对两个猜想进行了探究。实验数据如下表:
表一:钩码以相同的速度匀速上升
实验次数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4 0.1 0.3 74.1%
2 6 0.1 2.4 83.3%
3 8 0.1 3.1 0.3
表二:钩码以不同的速度匀速上升
实验次数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m 机械效率η
4 6 0.1 2.4 0.3 83.3%
5 6 0.1 2.4 0.3 83.3%
6 6 0.1 2.4 0.3 83.3%
(1)实验中,小明应沿 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第1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读数为 N;
(2)第2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为 m;
(3)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4)小明的实验中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
(5)综合分析表一、表二的数据,可得出结论:
参考答案
一、选择:(每题2分,共24分)
答案 B C B D C A D D A B D A
二、填空:(每空1分,共26分)
13.甲、 功; 距离; 定,等臂杠杆,改变力的方向。
14. 某台机器每秒所做的功80J ,
___该机器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为_80%______ _。
15. 5:6 , 3:4 ,
16. 甲 , 力臂 。
17. A , 1:4 。
18. 75W , _80%_ , 150 。
19. 30N , 不变 。
20. 杠杆 , 10 。 2
21. 1000 , 80﹪
22. < , >
三、解答题(23、24、25题每题2分,共50分)
23. 24. 25. 答案略
26.C , B 。 A ; D
27 1;4 , 5
28.⑴、2.88×106J ⑵、2.8×103 N
29.(1)80N (2)9J (3)88.9﹪
30.(1)C (2)如图 (3)=95.2%
31.23.(1)左
(2)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不合理 ;
 实验次数太少,得不到普遍规律 。
(3) 杠杠自重对实验有影响 。
(4)略
(5) 对 , 乙 , 便于测量力臂 。
32.(1) 磅秤、刻度尺、秒表 , (2) B 。 (3) 略
33 (1) 竖直 , 1。8
(2)0.3
(3)86.0﹪
(4)控制变量法
(5)滑轮组机械效率与被提升的钩码重有关、与钩码匀速上升的速度无关;且被提升钩码越重机械效率越高。
A.坩埚钳
B.剪刀
C.筷子
D.镊子
A
B
C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9题图
第18题图
压把
螺旋钻头
压把
第23题图
第24题图
第25题图
图2
O
·
图1
O
·
B
A
·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