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分析内容分析:本部分内容由欧姆定律导出测量电阻的基本方法——伏安法测电阻,并且将其应用在具体问题中如测小灯泡的电阻等。特征:从已有知识引入,从实验中掌握测量电阻的原理及方法。地位:因为电阻的测量属于学习了欧姆定律之后及基本电学量之后能较容易理解的内容,严格上来说不属于新知识,所以学生学起来不会特别吃力。课标分析:新课标对本堂课的要求是:通过欧姆定律得出测电阻的原理进而做实验,要求学生能自己设计电路从而掌握相关知识。教材分析:电阻的测量章节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前面有所学的欧姆定律及其他电学量作为基础,而后面章节则会应用到测电阻的原理及方法。电阻是电学中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因此学习电阻的测量更是有必要。二、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对象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学生处于初三阶段,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表象知识理解较容易,而抽象思维有待提升。同时学生对于较难理解的知识本身学起来有阻碍,从生理和心理上都感到吃力;教学对象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前面学生已经学习并较好掌握了欧姆定律和电压电流电阻等电学知识,一些基本的测量方法也已掌握到位,并且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这为电阻的测量章节的学习打下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掌握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方法。2.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及应用,会根据实验数据画定值电阻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3.知道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会设计电路图,连接实物,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测量出待测电阻阻值,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2.使用伏安法测量电阻,会处理连接电路时出现的问题,学会数据处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电路的设计、连接以及测量过程,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2.熟练使用测量工具测量物理量,在实验中提高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提高实验素质。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实验原理设计电路图,并且能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对实验数据处理,得出结论。难点:分析实验数据,发现规律,加深对电阻概念的认识。五、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阶段(创设情景引发动机)问:同学们学电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那你们觉得电学有趣吗?思考回答以非知识性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进而引入课题提问:(1)到目前所学的电学知识为止,我们学了哪些电学物理量?(2)这些物理量可以通过什么工具测量呢?我们之前还没学过怎样测量电阻,那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测量电阻的方法。思考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导入新课习得阶段认识现象,建立概念掌握技能,探究规律(1)知识回顾,我们之前学过欧姆定律,同学们还记得欧姆定律的内容吗?(2)让学生将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写出来。(3)提问:大家想一想,从欧姆定律的表达式中,我们还能得出其他表达式吗?(1)跟着老师一起回顾欧姆定律(2)写出欧姆定律表达式。(3)对式子进行变形回答:能得出R=U/I的变形式通过回顾旧知让学生逐步思考,进而认识伏安法测电阻定义:R=U/I表示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测电阻.理解记忆得出本节课的理论知识,让学生知道测电阻的原理请同学们思考需要用到哪些实验器材思考回答让学生自己思考该用哪些器材播放PPT课件讲解:将所需器材向学生展示和介绍观察器材,听老师讲解让学生通过观察器材和听讲了解实验工具给学生安排任务:通过刚才的介绍,请大家结合之前所学内容来设计电路设计电路让学生通过自主设计了解实验原理回顾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规则回答填空让学生加深电压表电流表使用规则的理解提问:为什么电流表不能与用电器并联?电压表不能与用电器串联?思考讨论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引导学生进行实物连线听老师讲解让知道怎样进行连线强调实验注意事项牢记注意事项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巩固阶段深入分析,评估学习练习提高,促进迁移结合老师讲解的内容,进行实验进行实验巩固所学知识与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六、板书设计§17.3电阻的测量电学量及其测量工具??电流电流表电压电压表电阻?二、伏安法测电阻????1、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电路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A.改变电路中的电流B.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C.改变被测电阻的阻值D.保护电路2.完成书上的课后习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